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2007年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2007年版
  • 安云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16395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7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医药学:微生物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医药学:免疫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2007年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2

第一篇 医学免疫学基础2

第一章 医学免疫学绪论2

第二章 抗原6

第一节 概述6

第二节 抗原的异物性和特异性6

第三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9

第四节 抗原的种类11

第五节 超抗原、丝裂原和佐剂13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16

第一节 概述16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6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20

第四节 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24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及重排24

第六节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27

第四章 补体系统29

第一节 概述29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30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节35

第四节 补体的主要生物学作用36

第五节 补体系统缺陷与疾病38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及其编码基因39

第一节 概述39

第二节 HLA复合体及其编码产物39

第三节 HLA分子的结构41

第四节 MHC分子的分布和主要功能43

第五节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44

第六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45

第六章 细胞因子47

第一节 概述47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和各类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47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51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53

第五节 细胞因子在临床中的应用54

第七章 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作用56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57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61

第八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65

第一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65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66

第三节 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72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73

第九章 适应性免疫的组成细胞77

第一节 T淋巴细胞77

第二节 B淋巴细胞83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88

第一节 概述88

第二节 抗原提呈细胞及其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89

第三节 T细胞和B细胞的激活92

第四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94

第五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97

第十一章 免疫耐受103

第一节 概述103

第二节 免疫耐受的发现和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103

第三节 免疫耐受的细胞学基础和特点104

第四节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106

第五节 免疫耐受形成机制107

第六节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109

第十二章 超敏反应110

第一节 概述110

第二节 Ⅰ型超敏反应110

第三节 Ⅱ型超敏反应114

第四节 Ⅲ型超敏反应115

第五节 Ⅳ型超敏反应117

第十三章 免疫学检测和防治120

第一节 抗原或抗体的体外检测120

第二节 免疫细胞的分离和检测125

第三节 免疫预防126

第四节 免疫治疗129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134

第十四章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134

第十五章 细菌的基本性状137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37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144

第三节 细菌遗传与变异149

第四节 细菌的分类154

第十六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156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156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159

第三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163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164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165

第十七章 真菌的基本性状167

第一节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167

第二节 真菌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170

第十八章 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机制172

第一节 细菌性感染172

第二节 病毒性感染178

第三节 真菌性感染183

第十九章 微生物感染的病原学检查法185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185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187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189

第二十章 微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91

第一节 微生物感染的特异性预防191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193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控制197

第二十一章 主要的致病性细菌201

第一节 化脓性细菌201

第二节 肠道感染细菌213

第三节 厌氧性细菌219

第四节 呼吸道感染细菌223

第五节 动物源性细菌228

第六节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31

第二十二章 主要医学相关病毒237

第一节 呼吸道感染病毒237

第二节 肠道感染病毒243

第三节 肝炎病毒246

第四节 人类疱疹病毒255

第五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60

第六节 其他病毒264

第二十三章 致病性真菌272

第一节 浅部感染真菌272

第二节 深部感染真菌273

附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自学考试大纲278

后记278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出版前言281

目录282

Ⅰ 课程性质、设置目的和基本要求283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284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304

附录 试题类型举例306

后记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