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烟草分析与检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烟草分析与检验](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953812.jpg)
- 张槐苓,葛翠英,穆怀静等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91554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烟草分析与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 烟草发展史1
一、世界烟草发展史简介1
二、我国烟草发展史简介2
2 烟草分析课的任务与要求2
一、烟草分析的形成和任务2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3
第二章 采样和制样5
1 采样5
一、采样的基本要求5
二、采样工作的科学性5
三、影响样品准确度的因素5
四、烟叶采样的一般程序6
五、烤烟的验收检验和取样的方法7
六、卷烟取样法9
2 制样9
一、烟叶检测样品的制备10
二、烟支检测样品的制备10
三、样品的保存10
3 烟草分析结果的表示11
一、表示方式11
二、表示数字11
第三章 水分的测定12
1 水分测定的意义12
一、加工、贮管、品质等要求一定水分12
二、检测结果要求无水分12
三、水分存在形态12
2 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13
一、测定水分方法的分类13
二、共沸蒸馏法13
三、干燥法15
四、电学法17
五、化学法(卡尔——弗休法)17
第四章 烟草灰分及主要无机元素的测定20
1 测定烟草灰分和元素含量的意义20
一、烟草灰分20
二、测定灰分和元素含量的意义20
2 烟草灰分的测定21
一、测定基本原理21
二、测定步骤22
三、结果计算23
四、注意事项23
3 元素含量测试液的制备方法23
一、干法灰化23
二、湿法灰化24
三、抽提法25
4 钾的测定25
一、测定钾含量的重要性25
二、待测液的制备25
三、几种测定方法26
5 烟草中钙和镁的测定34
一、测定钙的意义34
二、测定镁的意义35
三、几种常用的测定方法35
6 磷的测定44
一、测定原理44
二、仪器和试剂45
三、测定步骤45
四、计算46
五、备注46
7 硫的测定46
一、测定原理46
二、试剂46
三、测定步骤47
四、计算47
五、备注47
8 氯的测定47
一、测定方法的选择49
二、待测液的制备49
三、莫尔法(以K2CrO4为指示剂银量法)50
四、佛尔哈德法53
五、电位滴定法54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58
1 单糖58
一、单糖的构型59
二、单糖的化学性质60
2 双糖和多糖63
一、双糖63
二、多糖64
3 烟草中的碳水化合物68
一、生长期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68
二、昼夜中叶片碳水化合物的变化68
三、新鲜叶与干叶碳水化合物的不同68
四、调制方法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68
五、不同品种烟叶含糖量的差别69
六、不同部位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差别69
4 碳水化合物的燃烧热解产物69
一、碳水化合物燃烧热解的主要产物69
二、碳水化合物燃烧热解的非主要产物70
三、碳水化合物在N2气流中的热解产物70
5 碳水化合物对烟质的影响71
一、糖的影响71
二、纤维素的影响71
三、淀粉的影响72
6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项目72
一、可溶性部分72
二、淀粉类72
三、细胞壁物质的测定73
四、碳水化合物测定项目之间的关系73
7 糖待测液的制备73
一、可溶性糖的提取73
二、提取液的澄清74
三、常用的糖待测液制备方法75
8 水溶性还原糖的测定76
一、铜系法77
二、铁氰盐法90
三、碘量法(葡萄糖与果糖的测定)92
四、缩合法93
五、气相色谱法96
9 可溶性总糖和非还原糖的测定97
一、测定原理97
二、试剂97
三、测定步骤98
四、结果计算98
五、注意事项98
六、可溶性非还原糖的测定98
10 淀粉的测定98
一、试剂99
二、测定步骤100
三、结果计算100
11 淀粉和糊糖的测定101
一、直接酸水解法101
二、选择性水解法102
12 构成细胞壁物质的测定103
一、粗纤维素的测定103
二、细胞壁成分的测定105
第六章 含氮化合物的测定112
1 含氮化合物的存在形态和测定意义112
一、含氮化合物的存在形态112
二、含氮化合物的测定意义114
2 含氮化合物的测定项目114
一、氮含量的测定项目114
二、氮含量测定项目之间的关系115
3 不含硝态氮烟叶总氮的测定115
一、测定总氮的意义116
二、凯氏法测定总氮的基本原理116
三、不含硝态氮烟叶总氮测定步骤120
4 含硝态氮烟叶测定方法126
一、水扬酸解硝法126
二、还原铁解硝法127
5 硝态氮的测定128
一、二甲基酚法128
二、选择电极法130
6 氨态氮的测定131
一、乙醇溶液萃取法131
二、缓冲溶液萃取法134
三、扩散法135
7 蛋白质的测定136
一、醋酸抽提法139
二、三氯乙酸抽提法140
三、硫酸铜沉聚法140
8 可溶性氮的测定141
一、水溶性总氮的测定141
二、?胺氮的测定142
三、碱性中可挥发氮的测定143
四、碱中不挥发氮的测定143
9 含氮化合物测定程序150
第七章 烟草中碱类物质的测定152
1 烟草中的碱类物质152
一、烟草生物碱152
二、挥发碱152
三、其它碱类物质152
2 烟草生物碱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与烟草品质的关系152
一、烟草生物碱的主要组成152
二、烟碱的物理性质154
三、烟碱的化学性质155
四、烟碱的热解产物156
五、烟碱与烟草品质的关系158
3 总生物碱的测定159
一、待测液的制备159
二、硅钨酸沉淀法160
三、分光光度法161
四、直接酸提脱色分光光度法164
五、煤油提取法164
4 烟碱类烟草生物碱与去甲基类烟草生物碱的分离与测定166
一、两类烟草生物碱性质的主要差别166
二、烟碱类生物碱和去甲基类生物碱的测定167
5 个别生物碱的测定172
一、烟碱的测定172
二、去甲基烟碱的测定175
三、几种生物碱的联合测定177
6 挥发碱的测定179
一、测定原理179
二、试剂180
三、测定步骤180
四、结果计算180
第八章 气相色谱分析简介181
1 气相色谱法概述181
一、色谱法的分类181
二、气相色谱法的特点182
三、气相色谱法的工作流程183
2 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184
一、气相色谱基本原理184
二、气相色谱流出曲线和有关术语185
三、色谱柱效能187
3 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192
一、总分离效能指标192
二、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194
4 固定相及其选择197
一、气固色谱固定相197
二、气液色谱固定相197
5 气相色谱检测器204
一、热导池检测器204
二、氢火焰离子型检测器207
6 气相色谱定性鉴定方法209
一、利用纯物质对照的定性鉴定209
二、利用文献保留数据定性鉴定209
三、与其它方法结合的定性鉴定210
四、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进行定性鉴定210
7 气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211
一、峰面积测量法211
二、定量校正因子212
三、几种常用的定量计算方法214
第九章 有机酸的测定218
1 烟草中的有机酸及其测定意义218
一、烟草中的有机酸218
二、有机酸的测定意义218
2 烟草水浸液酸度的测定221
一、水浸液总酸度的测定221
二、水浸液酸度的测定222
三、灰分碱度的测定223
3 总挥发有机酸的测定224
一、酸碱滴定法224
二、色谱法225
4 不挥发性有机酸的测定228
一、基本原理228
二、试剂228
三、测定步骤228
四、结果计算229
五、说明229
第十章 脂、蜡、挥发油和萜类物质的测定230
1 二氯甲烷萃取物的测定232
一、高级烃、萜烯醇、甾醇类物质的测定232
二、茄尼醇的测定234
2 叶面树脂的测定235
一、叶面2.7.11——西柏三烯——4.6二醇的测定235
二、叶面冷杉醇的测定237
3 烟叶中脂、蜡和挥发油、树脂的测定239
一、乙醚萃取物的测定240
二、石油醚萃取物的测定241
4 挥发油含量的测定241
第十一章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243
1 烟草中的酚类化合物243
一、烟草中酚类化合物的存在特征243
二、酚类化合物与烟质的关系245
2 酚类物质的测定245
一、高锰酸钾法245
二、酒石酸铁比色法246
3 多酚(绿原酸和芸香苷)的测定247
一、气相色谱法247
二、液相色谱法248
三、比色法250
4 挥发酚的测定252
一、基本原理252
二、试剂252
三、测定步骤253
四、结果计算253
五、说明253
第十二章 色素的测定254
1 烟叶中的色素254
2 叶绿素的测定257
一、基本原理257
二、仪器和试剂258
三、测定步骤258
四、结果计算258
3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259
一、基本原理259
二、仪器和试剂259
三、测定步骤259
四、结果计算259
五、说明260
第十三章 烟气分析概述261
1 烟气的形成和主要成分261
一、主流烟气的形成262
二、侧流烟气263
三、抽吸时卷烟的燃吸状态264
2 烟气的收集方法268
一、烟气的性质268
二、影响烟气成分的几种因素270
三、烟气的收集271
四、烟气的不稳定性和人为产物的形成271
第十四章 卷烟烟气分析方法279
1 卷烟的取样和制样279
一、卷烟的取样279
二、卷烟分析样品的制备280
2 吸烟机和烟气的捕集281
一、吸烟机281
二、烟气的主要捕集方法284
3 粒相物的测定284
一、总粒相物的测定285
二、粒相物中水分的测定285
三、粒相物中生物碱和尼古丁的测定287
4 一氧化碳的测定294
一、基本原理294
二、仪器和试剂294
三、校正294
四、测定步骤294
5 醛类的测定295
一、总挥发性脂肪醛的测定295
二、丙烯醛的测定298
三、甲醛的测定302
6 酸类物质的测定304
一、测定原理304
二、仪器304
三、试剂304
四、测定步骤305
五、结果计算305
7 氰化氢的测定306
一、测定原理306
二、仪器设备306
三、试剂306
四、标准曲线的制作306
五、测定步骤307
六、结果计算307
七、注意事项307
8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307
一、总蒸汽挥发酚的测定308
二、个别蒸气挥发酚的测定310
9 一氧化氮的测定312
一、基本原理312
二、仪器设备312
三、试剂312
四、校正方法312
五、测定步骤313
六、结果计算313
10 腈类物质的测定313
一、基本原理313
二、仪器设备313
三、试剂314
四、标准曲线的绘制314
五、测定步骤314
六、结果计算314
11 稠环化合物的测定315
一、基本原理315
二、仪器和试剂315
三、测定步骤316
四、结果计算317
第十五章 连续流动分析318
1 简介318
一、取样系统318
二、液体驱动系统319
三、混合反应系统319
四、检测系统319
2 气泡间隔连续流动分析320
一、定量分析的基础321
二、连续流动设计原理321
3 烟碱和总还原糖自动分析法(AAⅡ型自动分析仪)322
一、基本原理322
二、试剂322
三、样品制备324
四、仪器参数324
五、仪器准备324
六、测定步骤324
七、结果325
八、计算325
九、稳定状态的校正325
十、渗析器326
十一、注意事项326
4 可溶性总糖的测定326
一、基本原理326
二、试剂327
三、仪器327
四、测定步骤328
五、结果计算329
六、说明329
5 氯的测定330
一、基本原理330
二、试剂330
三、测定步骤331
四、结果计算331
6 流动注射分析332
一、简介332
二、分析实例333
主要参考书目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