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始皇帝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秦始皇帝传](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4880155.jpg)
- 马非百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64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6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秦始皇帝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编 秦始皇的家世及其生平1
第一章 先代略史1
第一节 秦为东方民族1
第二节 秦嬴一支的发展过程6
第七节 燕王献太子丹首级向秦求和10
第一节 出生年月与地点11
第二节 秦始皇的个性11
第二章 秦始皇的出生及其个性11
第三节 秦始皇躬操政事12
第三章 秦始皇的家庭成员13
第一节 兄弟13
第二节 诸子13
第三节 诸女15
第四节 诸孙及孙女15
第五节 妻妾17
第二编 秦始皇诞生的历史时代18
第二节 顾炎武的分析18
第一节 司马迁的分析18
第一章 周末社会的大变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18
第二章 战国后期各国的经济状况20
第一节 齐国经济状况20
第二节 楚国经济状况22
第三节 赵国经济状况24
第四节 燕国经济状况25
第五节 韩国经济状况25
第六节 魏国经济状况26
第七节 秦国经济状况27
第八节 各国经济状况的综合观察及秦国在经济地位上的优越性29
第三章 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军事方面的特征31
第一节 政治方面特征31
第二节 军事方面特征36
第一节 秦有四塞之固40
第四章 秦国在战争形势中有利的地理环境40
第三节 魏已如秦囊中之物42
第二节 韩处于秦包围中42
第四节 赵西、南两面受秦威胁43
第五节 楚畏秦浮江东下44
第六节 燕举国不足以当秦44
第七节 齐形势孤立45
第五章 建立统一的国家是时代的要求46
第一节 诸子百家对统一的主张46
第二节 各国有识之士争相事秦48
第一章 秦始皇即位49
第一节 孝文、庄襄二王在位短暂49
第三编 武力统一的成功49
第二节 秦始皇初即位50
第三节 即位时的秦国形势50
第四节 即位时的军政大臣50
第二节 吕、嫪在外交政策上的主张52
第一节 吕不韦和缪毒分掌秦国大权52
第二章 吕不韦等专权用事及其失败52
第三节 吕、嫪阴谋的失败53
第三章 李斯入秦及其贡献62
第一节 青年时代的李斯62
第二节 入秦的动机62
第三节 武力统一问题62
第四节 加剧各国内部矛盾65
第四章 韩国的灭亡72
第一节 蒙骜攻韩72
第二节 韩人郑国间秦和“逐客”与“反逐客”72
第三节 五国联兵攻秦72
第四节 韩非使秦及其与李斯、姚贾的斗争73
第五节 韩王请为臣77
第六节 灭韩78
第三节 李牧使秦与秦归赵太子79
第四节 庞煖率赵、楚、魏、燕兵合攻秦79
第五章 赵国的灭亡79
第二节 廉颇奔魏79
第一节 晋阳之反及其平定79
第五节 长安君叛变80
第六节 齐、赵入秦置酒80
第七节 赵、燕相争80
第八节 秦借救燕之名攻赵81
第九节 李牧反攻大胜秦军81
第十节 赵遇特大自然灾害81
第十一节 秦大举进攻,赵王迁被虏82
第十二节 秦王到邯郸82
第十三节 代王自立及赵亡82
第六章 魏国的灭亡85
第一节 秦攻魏,初置东郡85
第二节 秦拔卫,卫君徙居野王85
第三节 魏国势危,被迫献地85
第四节 秦引水灌大梁,魏王请降86
第一节 吴起变法失败87
第二节 庄蹻为首的首都士兵起义87
第七章 楚国的灭亡87
第三节 楚怀王入秦不返88
第四节 楚都东徙88
第五节 楚贵族内部争斗89
第六节 秦将王贲攻楚91
第七节 李信论伐齐、楚的先后91
第八节 李信攻楚大败91
第九节 秦起用王翦攻楚91
第十节 秦破楚都,俘楚王92
第十一节 秦王南游郢、陈92
第十二节 江南平定与越君降服92
第八章 燕国的灭亡97
第一节 太子丹入质于秦97
第二节 秦借赵攻燕97
第三节 太子丹自秦亡归98
第四节 樊於期叛秦亡燕98
第五节 燕、代合兵抗秦99
第六节 荆轲刺秦王99
第八节 秦攻辽东,虏燕王灭燕104
第九节 刺秦王的余波104
第九章 齐国的灭亡106
第一节 各国贵族多逃往齐国106
第二节 齐王建朝秦置酒106
第三节 秦破坏齐、赵联合106
第四节 齐不战而降107
第五节 对齐国灭亡的评论107
第十章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的诞生109
第一节 秦王朝的建立109
第二节 人民对统一国家的欢迎110
第三节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111
第一节 积极进行政治改革113
第二节 政令颁布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13
第一章 政治改革和颁布政令113
第四编 秦始皇的政治改革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113
第二章 国体的制定114
第一节 创立皇帝称号,皇帝控制军政大权及政府主要官吏任免权114
第二节 历数的改易118
第三节 制定尊君抑臣的朝仪120
第四节 取消议事制度120
第五节 政治及社会通用术语的重订124
第六节 皇帝玉玺128
第七节 舆服制度129
第三章 建立郡县制139
第一节 奴隶制社会的“分土封侯”139
第二节 统一前秦国存在分封制的残余140
第三节 主张分封制和主张郡县制的辩论147
第四节 郡县制度的起源148
第五节 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152
第六节 拆毁内地长城和修筑郡县城池168
第七节 郡县制的深远影响175
第二节 中央行政机构的核心——三公九卿186
第一节 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官僚制度186
第四章 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官僚机构186
第三节 其他中央官吏208
第四节 地方行政机构221
第五节 武官及侯国官属237
第六节 武功爵244
第七节 选拔、任免官吏及考绩、俸禄制度253
第五章 法治的推行及其发展(一)276
第一节 商鞅吸收并发展了李悝六法276
第二节 惠王即位秦法未败277
第三节 昭襄王重法轻儒277
第四节 秦始皇以“事皆决于法”作为封建政权的统治思想278
第六章 法治的推行及其发展(二)——见于云梦秦简的秦法遗文280
第一节 秦律280
第二节 秦律问答——秦律说298
第三节 爰书程式——二十五例312
第一节 文献记载中的秦法遗文319
第七章 法治的推行及其发展(三)——见于文献记载中的秦法遗文和统治阶级内部对法学的重视319
第二节 统治者内部对法学的重视322
第八章 秦王朝的军事制度359
第一节 商鞅提出耕战政策,鼓励军功359
第二节 秦的兵源359
第三节 国家军队组织编制360
第九章 秦始皇实行的政治措施372
第一节 统一前曾悬赏缉捕逃亡的旧贵族及叛逆372
第二节 统一后迁徙旧贵族、有财势的大商人和其他罪犯373
第三节 铸销全国兵器380
第四节 在思想领域里与儒生的斗争380
第五节 “坑儒”是“焚书”的继续388
第十章 秦始皇的巡狩396
第一节 到河南396
第二节 到邯郸396
第三节 游至郢、陈396
第四节 巡行陇西北地396
第五节 第一次大巡狩397
第六节 第二次大巡狩400
第七节 微行咸阳401
第八节 第三次大巡狩401
第九节 第四次大巡狩402
第十一章 秦王朝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地区的往来431
第一节 江淮地区的统一431
第二节 西南地区的开发432
第三节 东南地区的平定434
第四节 对西部地区的攻取436
第五节 与北方部族匈奴的关系437
第六节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贵族的侵扰439
第七节 秦王朝与其他地区的往来442
第八节 秦王朝声威远播,远近各地都称秦为中国446
第九节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符合历史规律447
第五编 秦始皇在经济制度上的改革455
第一章 采取“重农”政策,保证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发展455
第一节 春秋战国以来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和新兴地主阶级经济的发展455
第二节 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在秦的发展458
第三节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461
第四节 在土地所有制变革影响下产生的权力、财产再分配和阶级分化463
第五节 秦始皇进一步推行适应新兴地主阶级需要的经济政策469
第二章 秦始皇统一全国货币、度量衡以促进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加强各地区经济联系493
第一节 币制统一493
第二节 度量衡的统495
第三章 户籍登记与赋税征收500
第一节 户籍登记500
第二节 赋税征收502
第四章 水利资源的开发506
第一节 决通战国时各国不合理的川防506
第二节 战国时水利工程建筑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507
第三节 秦始皇开发水利资源511
第五章 积极开发交通事业515
第一节 治驰道515
第二节 修建桥梁519
第四节 交通工具521
第三节 海上交通运输的发展521
第六编 秦始皇推行的文化改革与秦代的文化思想526
第一章 秦始皇改革文字526
第一节 在全国推行“书同文字”的政策526
第二节 采用由草篆发展而来的隶书,省简统一了日常通用字体530
第三节 秦书八体532
第四节 《仓颉篇》532
第五节 数目字的改易532
第六节 采集民间方言俗语532
第二章 秦代学术著作的繁荣情况533
第一节 秦始皇以前的学术著作533
第二节 秦始皇对学术著作的态度535
第三节 秦始皇时的学术著作535
第三章 秦代音乐舞蹈等艺术542
第一节 设立音乐艺术管理机构542
第二节 秦始皇以前秦的乐舞542
第三节 秦始皇时乐舞的发展543
第四节 乐歌创作544
第五节 乐器制作546
第六节 乐人549
第七节 角抵550
第八节 散乐杂戏551
第九节 官府舞乐551
第四章 兴建宫殿苑囿552
第一节 宫殿的兴建552
第二节 门阙建筑562
第三节 台池建筑563
第四节 苑囿建筑569
第五章 秦代的迷信和宗教思想574
第一节 秦始皇宗教迷信思想的渊源574
第二节 秦得水德论576
第三节 封禅577
第四节 名山大川及八神的祠礼577
第五节 祠官所常奉祀的天地山川鬼神578
第六节 郊期及郊服579
第七节 宗庙580
第八节 其他杂祀581
第九节 秦始皇寻求神仙奇药583
第十节 关于佛教东来的传说584
第十一节 印度火神教的传入586
第七编 秦始皇的客死与秦王朝的灭亡598
第一章 秦始皇的客死及其葬事598
第一节 秦始皇死前的种种传说598
第二节 秦始皇客死的情形600
第三节 秘不发丧的经过601
第四节 葬事侈靡601
第二章 赵高篡权及扶苏、诸公子的就戮608
第一节 赵高的出身608
第二节 赵高对胡亥的游说608
第三节 赵高对李斯的游说609
第四节 太子扶苏自杀与赵高篡权阴谋的成功610
第五节 诸公子相继就戮611
第三章 蒙氏兄弟和李斯、冯去疾、冯劫相继受害613
第一节 秦始皇尊宠蒙氏兄弟613
第二节 蒙氏兄弟在秦始皇死后遭囚系613
第三节 秦二世赐死蒙氏兄弟614
第四节 秦二世对李斯的责问614
第五节 李斯阿意求容以独裁论奏对615
第六节 赵高设计陷害李斯617
第八节 李斯被腰斩与冯去疾、冯劫的自杀618
第七节 李斯反攻失败618
第九节 李斯相秦评价619
第四章 秦王朝在农民大起义的烈火中迅速溃灭621
第一节 秦王朝溃灭的原因621
第二节 灭秦四大势力628
第三节 大泽乡起义和农民政权的建立及其失败632
第四节 秦王朝的溃灭638
第五节 陈胜、吴广的历史功绩639
附录:秦始皇年谱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