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粮食微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粮食微生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4851343.jpg)
- 殷蔚申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3245·19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粮食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一、微生物的主要特征特性2
二、微生物学发展简史4
三、微生物与粮食贮藏、粮食食品的关系5
四、粮食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6
五、粮食微生物学研究的历史概况及发展方向6
第一章 微生物的形态和分类11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类12
一、微生物分类单位和命名12
三、真菌的分类14
二、真菌和细菌的分类依据14
四、细菌的分类17
第二节 真菌21
一、真菌的基本形态特征22
二、酵母菌27
三、霉菌32
第三节 细菌和放线菌84
一、细菌84
二、放线菌97
第四节 病毒100
第五节 粮食上重要的植物病原菌102
第二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代谢113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114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114
二、微生物的营养物及其功能116
三、微生物的酶118
四、微生物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20
五、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23
六、培养基126
一、微生物的呼吸作用130
第二节 微生物的代谢130
二、微生物的能量代谢138
三、微生物对多糖类物质的分解140
四、微生物对脂肪的分解142
五、微生物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145
六、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152
第三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遗传变异155
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155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156
二、真菌的生长繁殖158
第二节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159
一、生活周期与遗传系统160
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164
三、基因168
四、遗传信息传递和遗传密码169
五、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72
六、遗传变异与进化176
第四章 微生物与环境因素180
第一节 物理因素181
一、温度181
二、水分和湿度184
三、温度与水分的联合作用191
四、渗透压193
五、干燥193
六、气体194
七、辐射199
第二节 化学因素200
一、酸碱类物质200
二、重金属盐类202
三、氧化剂203
四、有机化合物204
第三节 生物因素205
一、寄生、共生、互生和抗生206
二、微生物与贮粮害虫208
第五章 粮食微生物区系210
第一节 粮食微生物的来源与传播211
一、粮食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212
二、风力的传播212
三、昆虫的传播213
四、通过人的生产活动进行传播213
一、微生物在粮食上存在的部位214
五、各种机具中隐藏和沾附的微生物214
第二节 粮食微生物区系特征214
二、粮食上各类微生物的特点215
第三节 种子粮和商品粮的微生物区系222
一、种子粮微生物区系223
二、商品粮微生物区系226
第四节 微生物对贮粮品质的影响241
一、粮食发热241
二、导致粮食的变色和变味243
三、影响粮食发芽率246
四、粮食食用品质的变化248
五、粮食加工工艺品质的变化251
第六章 真菌毒素254
第一节 曲霉毒素及其中毒症257
一、黄曲霉毒素257
二、杂色曲霉素266
三、棕曲霉素A267
第二节 青霉毒素及其中毒症269
一、黄天精和含氯肽269
二、桔青霉素270
三、黄绿青霉素271
四、其他青霉毒素273
第三节 镰刀菌毒素及其中毒症275
一、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277
二、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279
三、丁烯酸内酯280
四、赤霉病麦中毒症280
第四节 其他真菌毒素中毒症282
一、葡萄穗霉中毒症282
二、麦角中毒症283
第七章 防霉去毒285
一、对贮粮状况和贮藏稳定性进行评价286
第一节 防霉286
二、选育抗霉品种及改进种植收获方法288
三、加强贮粮管理工作293
四、控制粮食水分及粮堆温度293
五、密闭与气调贮藏295
六、化学药剂防霉296
第二节 去毒305
一、物理方法306
二、化学方法310
三、生物方法314
第一节 利用酵母制作面包等发酵食品316
第八章 微生物在粮食科学中的开发和利用316
第二节 微生物油脂318
一、生产油脂的微生物318
二、生产原料和条件319
三、培养方法320
四、从菌体分离油脂321
第三节 微生物蛋白322
一、生产蛋白的微生物323
三、单细胞蛋白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评价324
二、生产原料和条件324
第四节 淀粉糖325
一、生产果葡糖浆的酶326
二、果葡糖浆的生产工艺327
三、果葡糖浆的性质和用途329
第五节 利用微生物防治贮粮害虫329
一、苏云金杆菌的生物学性状330
二、苏云金杆菌的分类地位331
三、苏云金杆菌产生的毒素332
四、苏云金杆菌的应用332
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336
第九章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336
一、普通光学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及性能337
二、显微镜的使用与保养方法340
三、测微尺的使用方法342
第二节 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技术344
一、几种常用培养基的制备方法344
二、培养基的分装方法348
三、无菌水的制备349
四、灭菌与消毒的方法349
一、细菌的制片、染色与观察355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制片、染色与观察技术355
二、霉菌的制片、染色与观察360
三、酵母菌的制片、染色与观察363
四、放线菌的制片与观察技术364
五、永久性玻片标本的封固和常用的封固剂364
第四节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实验技术365
一、生理特征的测定365
二、生化特征的测定371
第五节 粮食微生物区系的研究法379
一、微生物区系的研究方法380
二、粮食中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384
三、植物病原真菌的检验方法390
四、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定393
第六节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397
一、菌种保藏的原理397
二、菌种保藏的方法398
第七节 粮食中真菌毒素的检验方法401
一、感官检验方法401
二、化学检验方法402
三、生物检验方法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