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 费洪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6836X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91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方法1

第一节 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评价1

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

二、主要理论评价3

第二节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的再评述13

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4

二、增长极理论的主要内容17

三、增长极理论评价与质疑18

第三节 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综述21

一、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1

二、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基本特点25

三、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结构与功能27

第四节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与方法29

四、地域生产综合体类型的划分29

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30

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33

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方法35

第二章 产业带形成机制与空间分析40

第一节 产业带形成过程与机制40

一、产业带的概念与特征40

二、产业带的形成过程与机制42

三、产业带空间变化模式58

第二节 胶济沿线产业带空间结构变化67

一、产业带形成的前期阶段68

二、产业带形成的初期阶段69

三、产业带形成的中期阶段71

四、产业带形成的后期阶段74

五、结论79

第三节 产业带空间边界的划分与确定80

一、产业带划分的理论基础81

二、产业带划分步骤与分析方法84

三、胶济沿线产业带的边界划分方案讨论94

四、结论98

第三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101

第一节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01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101

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与问题102

三、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原因109

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措施112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竞争力分析116

一、经济竞争力的内涵116

二、区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18

三、我国各地区经济竞争力评价122

一、我国地区产业发展及结构现状127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27

二、我国地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30

三、我国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调整134

四、大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138

五、我国省市区产业结构调整146

第四节 我国工业化地域类型划分163

一、工业化地域类型划分的理论基础163

二、划分方法及分类方案164

三、工业化地域类型区产业结构调整167

第五节 我国区域产业组织结构调整178

一、我国区域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与问题179

二、不同类型企业组织与区域产业组织调整183

三、若干政策措施188

第一节 神府东胜能源基地综合开发战略193

一、神府东胜煤炭基地开发状况193

第四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案例分析193

二、神府东胜煤炭基地开发的战略地位194

三、神府东胜煤炭基地综合开发的战略优势195

四、基地综合开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197

五、基地综合开发的战略199

第二节 港口城市工业化与区域发展205

一、日照市开发的战略地位205

二、日照开发的战略优势208

三、日照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211

四、日照经济发展战略构想214

五、日照经济发展对策措施217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战略226

一、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战略地位227

二、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战略优势与问题229

三、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战略方向233

四、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战略措施235

第四节 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战略239

一、区域经济背景与特征239

二、区域工业化战略模式241

第五节 山东省韩资企业发展战略247

一、山东省利用外资国际比较247

二、山东省韩资企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249

三、山东省韩资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53

四、山东省韩资企业发展若干对策与建议255

第六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战略布局261

一、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与问题261

二、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模式选择263

三、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战略布局265

四、对策与措施267

一、国内区域开发的组织管理体制275

第一节 区域开发的组织管理体制275

第五章 区域经济组织管理体制275

二、国外区域开发组织管理模式278

三、区域开发组织管理模式的比较评价291

第二节 田纳西管理局法案的产生与发展304

一、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产生的背景304

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的产生与发展306

三、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的启示315

第三节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简介316

第六章 我国区域产业政策330

第一节 国外区域政策经验借鉴330

一、国外区域政策的成功经验330

二、国际可供选择的区域政策措施336

第二节 我国产业政策的回顾339

一、我国产业政策的简要回顾339

二、产业政策的特点。目标和重点342

三、国家产业政策实施的基本情况347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政策评价350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区域发展政策351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发展政策352

三、现行区域政策的评价与分析356

第四节 我国区域产业政策的目标与原则359

一、我国区域产业政策的目标360

二、我国区域产业政策的指导方针361

三、我国区域产业政策的基本原则366

第五节 我国区域产业政策实施与建议371

一、各地区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情况372

二、国家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373

三、加快制定与实施区域产业政策374

四、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若干建议383

主要参考文献386

后记3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