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4814732.jpg)
- 彭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4959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2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1
1.1.1 联机系统阶段1
1.1.2 计算机互联网络阶段2
1.1.3 标准化网络阶段4
1.1.4 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4
1.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5
1.2.1 计算机系统5
1.2.2 多用户联机系统5
1.2.3 网络系统6
1.2.4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7
1.3 计算机网络的特点和目标7
1.3.1 网络的特点7
1.3.2 计算机网络的目标8
1.4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8
1.4.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结构8
1.4.2 网络结点9
1.4.3 分组交换10
1.5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11
1.5.1 网络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11
1.5.2 计算机与网络接口12
1.5.3 通信控制设备15
1.5.4 数据传输与交换设备18
1.5.5 传输媒体21
1.5.6 网络软件23
1.5.7 网络操作系统26
1.5.8 NOVELL网络操作系统28
1.5.9 LAN Manager与Windows NT30
1.5.10 UNX网络操作系统31
1.5.11 多功能网络操作系统32
1.6 计算机网络类型33
1.7.3 网络拓朴结构35
1.7.2 链路与通路35
1.7.1 拓朴的概念35
1.7 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35
1.8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38
1.8.1 硬件共享38
1.8.2 软件资源共享39
1.8.3 数据资源共享39
1.8.4 通信信道资源共享39
1.9 计算机网络工作基本原理41
1.9.1 通信协议41
1.9.2 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41
1.9.3 网络分层结构模型42
第2章 数据通信技术44
2.1 基本概念44
2.1.1 数据和信息44
2.1.2 信息处理和数据处理44
2.1.3 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网络44
2.2.1 数据通信的概念45
2.1.4 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45
2.2 数据通信45
2.2.2 数据通信过程46
2.2.3 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47
2.2.4 通信信道48
2.2.5 通信线路联接方式49
2.2.6 线路通信方式49
2.2.7 数据传输方式51
2.2.8 数据通信的主要指标53
2.3 数据传输技术54
2.3.1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54
2.3.2 数据编码55
2.3.3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59
2.3.4 多路复用技术60
2.4.1 电路交换62
2.4 数据交换技术62
2.4.2 存储转发64
2.4.3 数据报与虚电路65
2.5 高速交换技术66
2.5.1 ATM交换67
2.5.2 帧中继交换69
2.6 差错控制与差错检测方法71
2.6.1 基本概念71
2.6.2 差错控制方法72
2.6.3 差错检错方法72
第3章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76
3.1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概述76
3.2 物理层77
3.2.1 物理层的概念77
3.2.2 物理层的功能77
3.2.5 物理层的特性78
3.2.4 物理层的标准78
3.2.3 物理层的主要问题78
3.2.6 几种常用的物理层标准80
3.3 数据链路层82
3.3.1 链路与数据链路83
3.3.2 帧与报文83
3.3.3 信息数据单元84
3.3.4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86
3.3.5 同步协议与异步协议89
3.3.6 HDLC协议90
3.3.7 BSC协议94
3.4 网络层95
3.4.1 网络层概述95
3.4.2 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95
3.4.3 路径选择97
3.4.4 流量控制与死锁97
3.4.5 流量控制的实现98
3.4.6 网络层协议99
3.5 传输层101
3.5.1 传输层的概念101
3.5.2 传输层协议的分类102
3.5.3 传输层服务103
3.5.4 传输控制协议TCP104
3.6 高层协议107
3.6.1 会话层107
3.6.2 表示层108
3.6.3 应用层110
3.7 OSI与其他著名体系结构对比111
3.7.1 ARM参考模型111
3.7.2 SNA体系结构112
3.7.3 DNA体系结构113
3.7.4 纤道FC113
4.1.2 局域网与广域网比较115
4.1.1 局域网的概念115
第4章 局域网技术115
4.1 局域网概述115
4.1.3 局域网硬件的基本组成116
4.2 媒体访问控制方法117
4.3 IEEE 802标准与局域网络119
4.3.1 IEEE 802概述119
4.3.2 IEEE 802标准与局域网络119
4.4 客户机/服务器技术122
4.4.1 专用服务器结构122
4.4.2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Client/Server)123
4.5 局域网的容错技术125
4.6 高速局域网络127
4.6.1 分享媒体局域网络127
4.6.3 虚拟网络128
4.6.2 交换局域网128
4.7 智能大厦与结构化布线130
第5章 网络互联技术134
5.1 网络互联概述134
5.2 互联工具136
5.2.1 中继器136
5.2.2 网桥138
5.2.3 路由器140
5.2.4 桥路器140
5.2.5 集线器140
5.2.6 网关141
5.3 互联方式142
5.3.1 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联接142
5.3.2 计算机与网络联接143
5.3.3 网络互联143
5.4 互联协议143
6.1.2 网络管理的基本内容145
6.1.1 网络管理的概念145
第6章 网络管理145
6.1 网络管理的概述145
6.1.3 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模型146
6.2 OSI网络管理标准147
6.2.1 故障管理147
6.2.2 配置管理147
6.2.3 性能管理147
6.2.4 安全管理148
6.2.5 记帐管理148
6.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148
6.3.1 SNMP的概念148
6.3.2 SNMP的基本组成149
6.4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150
6.4.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关概念150
6.4.3 保护网络系统的基本要素151
6.4.2 网络不安全因素的产生151
6.4.4 网络安全策略153
6.4.5 网络系统安全保护功能154
6.5 安全风险155
6.5.1 安全风险的特点155
6.5.2 风险名称注释157
6.5.3 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157
6.6 保密技术158
6.6.1 代换密码法158
6.6.2 转换密码法159
6.6.3 DES加密标准160
6.7 加密方式160
6.7.1 通信加密161
6.7.2 文件加密162
7.1.2 NII的基本内容163
7.1.1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163
7.1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概述163
第7章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与Internet163
7.1.3 NII的构成164
7.2 Internet164
7.2.1 Internet的概念164
7.2.2 Internet的结构164
7.2.3 Internet的形成165
7.2.4 欧洲主干线网与Internet166
7.2.5 Internet的功能167
7.2.6 Internet对人类的影响167
7.3 Internet有关概念168
7.3.1 Internet服务供应商ISP168
7.3.2 域名169
7.3.3 Internet联接169
7.3.4 Internet的接入方法170
7.4.1 电子邮件功能171
7.3.5 主页——Homepage171
7.4 Internet的基本功能171
7.4.2 远程登录Telnet功能175
7.4.3 文件传输FTP功能175
7.5 Internet的扩展功能176
7.5.1 电子公告牌BBS功能176
7.5.2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177
7.5.3 信息浏览服务——Gopher179
7.5.4 高级浏览服务(WWW)179
7.5.5 自动标题搜索服务(Archic)181
7.5.6 声音和视像通信功能181
7.5.7 全球数字化信息库功能181
7.5.8 广域信息服务(WAIS)181
7.6 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介绍181
7.6.1 美国政府对NII的总体考虑181
7.6.2 原则与目标182
7.6.4 美国政府在推进NII中的作用183
7.6.3 NII的期望183
7.6.5 NII的应用184
第8章 网络应用技术185
8.1 同步数字体系技术185
8.1.1 SDH的产生185
8.1.2 SDH与PDH的区别186
8.1.3 SDH的发展与应用186
8.2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与光纤网络186
8.2.1 FDDI特点187
8.2.2 FDDI的协议结构187
8.2.3 FDDI网络的构成189
8.3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191
8.4 智能网络196
8.4.1 智能网的概念196
8.4.3 智能网的组成197
8.4.2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197
8.4.4 智能网的特点与应用198
8.5 资源共享网络与设备网络200
8.6 网络数据库组织202
8.6.1 集中式数据库与分布式数据库202
8.6.2 ODBC技术203
8.6.3 数据的一致性204
8.6.4 客户/服务器数据库205
8.7 网络管理信息系统206
8.7.1 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概述206
8.7.2 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207
8.7.3 研制NMIS的原则208
8.7.4 NMIS的网络策略209
8.7.5 NMIS的网络规则209
8.8.1 多媒体技术概述210
8.8 多媒体网络管理信息系统210
8.8.2 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212
8.9 商业自动化与商业网络信息系统(POS)214
8.9.1 商业网络POS的概念214
8.9.2 商业自动化与POS215
8.9.3 POS系统的结构217
8.9.4 建立商业企业网络POS应注意的问题218
8.10 企业网218
8.10.1 Internet概述219
8.10.2 Extranet概述221
第9章 CHINANET222
9.1 CHINANET的构成222
9.2 CHINANET的基础设施223
9.3 CHINANET服务224
9.4 CHINANET的接入225
9.5 用户申请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