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空气调节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空气调节手册
  • (日)井上宇市著;范存养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15040·5067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空气调节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1章 总论1

1.1 空气调节1

1.1.1 什么是空气调节?1

1.1.2 空调系统的组成1

1.1.3 全年空调和季节性空调2

1.2 室内条件2

1.2.1 法定标准2

1.2.2 舒适空调的室内条件2

1.2.3 防结露、防静电的室内条件4

1.2.4 工业空调的室内设计条件5

1.3 室外空气条件9

1.3.1 供冷设计的室外空气条件9

1.3.2 采暖设计的室外空气条件10

1.4 太阳辐射热量11

1.4.1 太阳直射辐射11

1.4.2 天空散射辐射量13

1.5 室外空气综合温度15

2.1.2 饱和空气和露点温度17

2.1.1 湿空气17

2.1 湿空气的性质17

第2章 空气调节的计算方法17

2.1.3 湿度的表示方法18

2.1.4 湿空气的焓18

2.1.5 湿球温度和绝热饱和温度19

2.1.6 热平衡和质平衡19

2.1.7 与空气性质有关的诸公式20

2.2 湿空气图及其使用方法22

2.2.1 湿空气表和湿空气图22

2.2.3 加热或冷却23

2.2.2 混合23

2.2.4 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同时发生时24

2.2.5 绝热饱和变化25

2.2.6 冷却盘管内的状态变化25

2.2.7 空气喷淋室内的状态变化27

2.2.8 蒸汽喷雾或少量的水喷雾27

2.2.9 用t-h湿空气图解题的方法27

2.3 计算公式28

2.3.1 供冷用风量计算28

2.3.2 冷量的计算30

2.3.3 制冷机负荷的计算30

2.3.4 供暖的计算式31

2.4 湿空气图上的实际变化32

2.5 计算方法41

2.5.1 一般情况41

2.5.2 采用比计算风量大的风量的情况42

2.5.3 必须再热的场合42

2.5.4 使用小风量的场合42

2.5.5 小负荷的场合43

2.5.6 计算例题43

3.1.1 夏季空调负荷48

3.1.2 得热量和冷负荷48

3.1 空调负荷48

第3章 空调负荷的计算方法48

3.2 墙体的得热量(qw)50

3.2.1 墙的得热量50

3.2.2 屋顶的得热量56

3.3 玻璃窗的得热量(qG)59

3.3.1 单层普通玻璃的情况59

3.3.2 吸热玻璃,反射玻璃等61

3.3.3 由屋檐等引起的日射阴影面积65

3.4.1 对渗透风的考虑66

3.4 由于渗透风引起的得热量(qI)66

3.4.2 计算公式67

3.4.3 渗透风的风量计算方法67

3.5 来自室内人员的得热量(qH)71

3.6 来自设备的得热量(qE)72

3.6.1 照明设备72

3.6.2 来自电机、电热器的得热量74

3.6.3 来自各种设备的得热量75

3.7 壁体透湿量76

3.8.2 风机得热量78

3.8.1 概算值78

3.8 风机和风道得热量78

3.8.3 风道得热量(qD)79

3.9 再热负荷和新风负荷79

3.9.1 再热负荷(qR)79

3.9.2 新风负荷(qF)79

3.10 空调负荷的概算值80

3.10.1 制冷机负荷的概算值80

3.10.2 得热量的概算值82

3.11 考虑室内蓄热的冷负荷计算82

3.11.1 考虑玻璃蓄热的冷负荷(GCL)83

3.12.1 供暖负荷的项目86

3.12 供暖负荷86

3.11.2 照明灯具的冷负荷86

3.12.2 供暖负荷计算方法87

3.12.3 损失热量的概算值89

3.13 空调负荷的计算方法90

3.13.1 全年空调负荷90

3.13.2 小型建筑的负荷计算90

3.13.3 大型建筑物负荷计算90

3.13.4 周边区使用风机盘管时91

3.13.5 预热负荷和预冷负荷的计算92

3.14 负荷计算例题96

附录100

〔3.1〕 当量温差的求法100

〔3.2〕 日射负荷IGR、IGC的计算101

〔3.3〕 混凝土多层壁的?t?101

〔3.4〕 设备的蓄热负荷qSA(kcal/h)102

第4章 空气调节设计方法104

4.1 空气调节的设计方法104

4.1.1 设计方法的意义104

4.1.2 设计的方法104

4.1.4 空调设备空间105

4.1.3 空调设计105

4.2 空调设计中的若干问题106

4.2.1 分区106

4.2.2 部分空调问题107

4.2.3 利用室外空气供冷108

4.2.4 个别控制108

4.3 空调方式109

4.3.1 总论109

4.3.2 单风道定风量方式111

4.3.3 单风道变风量方式113

4.3.4 双风道方式118

4.3.5 连接风道的柜式空调机方式121

4.3.6 各层机组方式122

4.3.7 机组结合使用方式122

4.3.8 辐射冷暖气设备126

4.3.9 风机盘管机组方式(无风道)127

4.3.10 个别式空调方式127

4.3.11 闭环路式水热源热泵130

4.3.12 各种建筑空调方式的应用131

4.4 空调用热(冷)源方式的选定133

4.4.2 旧有的方式134

4.4.3 吸收式制冷方式134

4.4.1 热(冷)源方式发展的沿革134

4.4.4 热泵方式135

4.4.5 特殊方式136

第5章 空调箱138

5.1 集中式空调箱的组成138

5.1.1 概述138

5.1.2 空调箱内部的配置139

5.1.3 现场装配型空调箱的结构141

5.2 通风机143

5.2.1 通风机种类和性能143

5.1.4 空调机房143

5.2.2 通风机的设计144

5.2.3 通风机的安装和防振方法146

5.3 空气过滤器147

5.3.1 空气过滤器的性能147

5.3.2 过滤器的种类和应用149

5.3.3 空气净化的计算方法150

5.3.4 过滤器的安装153

5.4 空气冷却盘管154

5.4.1 概述154

5.4.2 冷水盘管的设计方法155

5.4.3 冷水盘管的计算方法157

5.4.4 直接膨胀(蒸发)式盘管162

5.5 空气加热盘管165

5.5.1 总论165

5.5.2 热水盘管的设计方法165

5.5.3 蒸汽盘管的设计方法167

5.6 喷淋室168

5.6.1 概述168

5.6.2 喷淋室结构和喷水量170

5.6.3 低速型冷却减湿喷淋室的设计方法172

5.6.4 绝热加湿用喷淋室的设计方法174

5.6.5 特殊的喷淋室176

5.7 加湿设备177

5.7.1 喷少量的水或热水177

5.7.2 蒸汽加湿179

5.7.3 使用盘式加湿器的方法180

5.7.4 室内直接加湿法180

5.8 减湿装置182

5.8.1 冷却减湿装置183

5.8.2 吸收式减湿装置183

5.8.3 吸附式减湿装置186

5.9 全热交换器及显热交换器186

5.9.1 全热交换器187

5.9.2 显热交换器189

附录 有关冷却盘管传热公式的推导189

第6章 管路(配管)设备191

6.1 管道材料191

6.1.1 管子和配件类191

6.1.2 阀类192

6.2 管径的设计193

6 2.1 水管193

6.2.2 蒸汽管197

6.2.3 冷剂管路198

6.3 水管的布置方式199

6.3.1 方式的分类199

6.3.2 闭式管路系统200

6.3.3 开式循环的管路系统202

6.4 空调设备周围的管路布置方法203

6.4.1 盘管周围的管路布置203

6.4.2 喷淋室周围的管路布置203

6.4.3 冷却塔周围的管路布置204

6.5.2 集管205

6.5.3 膨胀水箱205

6.5.1 循环水泵205

6.5 设备、水池的设计方法205

第7章 空调用热(冷)源装置207

7.1 空调用热(冷)源装置207

7.2 制冷机一般概念207

7.2.1 概述207

7.2.2 制冷机的选择208

7.3 压缩式制冷机209

7.3.1 使用冷剂209

7.3.2 利用p-h图的压缩机设计方法210

7.3.3 离心式制冷机213

7.3.4 往复式制冷机215

7.3.5 螺杆式制冷机216

7.4 吸收式制冷机216

7.4.1 单效吸收式制冷机217

7.4.2 双效吸收式制冷机220

7.4.3 吸收式制冷机的特点和适用性221

7.4.4 吸收式制冷机附属设备的设计222

7.4.5 吸收式制冷机的组合应用法223

7.5 蒸发器和冷凝器224

7.5.1 蒸发器224

7.5.2 冷凝器225

7.6.1 冷却塔的种类和选择227

7.6 冷却塔227

7.6.2 冷却塔的设计228

7.6.3 冷却塔的应用231

7.7 热泵232

7.7.1 水热源的热泵方式232

7.7.2 空气热源热泵236

7.7.3 利用热泵的排热回收241

7.8 锅炉243

7.8.1 锅炉的种类和适用性243

7.8.2 锅炉的性能及其决定法245

7 9.1 圆筒多管式热交换器247

7.9 热交换器247

7.9.2 平板型换热器248

7.9.3 螺旋板式换热器249

7.9.4 水池内盘管250

7.10 蓄热池250

7.10.1 开放式蓄热池的特点和应用250

7.10.2 开放式蓄热池的构造及使用方法251

7.10.3 开放式蓄热池的设计方法252

7.10.4 密闭式蓄热罐256

8.1.1 静压和动压257

8.1 风道的阻力257

第8章 风道和通风设备257

8.1.2 直风道的摩擦阻力258

8.1.3 局部阻力259

8.2 风道的设计方法260

8.2.1 风道的设计顺序260

8.2.2 风道的简略设计方法265

8.2.3 等压法的风道设计方法265

8.3 风道的热损失和保温270

8.3.1 计算方法270

8.4 风道构造方法271

8.3.2 保温风道的施工方法271

8.4.1 钢板风道的施工方法272

8.4.2 风道的新施工方法273

8.4.3 风道的配件274

8.4.4 风道各部分的构造方法和漏风试验276

8.4.5 高速风道的构造276

8.5 风道的消声设计277

8.5.1 基础知识278

8.5.2 室内的容许噪声279

8.5.3 噪声的发生280

8.5.4 穿透损失282

8.5.5 室内的吸声效果283

8.5.6 风道各部分的自然衰减284

8.5.7 消声装置284

8.5.8 风道的消声设计方法288

8.6 通风设备291

8.6.1 必要通风量291

8.6.2 通风设计293

8.7 排烟设备295

8.7.1 概述295

8.7.2 机械排烟设备297

8 7.3 特别避难楼梯间等附室的排烟设备298

第9章 送风口和室内空气分布299

9.1 送风口和回风口299

9.1.1 送风口的种类299

9.1.2 侧送风口300

9.1.3 顶棚送风口301

9.1.4 向上送风口303

9.1.5 回风口的种类303

9.2 室内空气分布304

9.2.1 冷吹风(感)问题304

9.2.2 室内空气分布的几个问题305

9.2.3 送风口、回风口的布置方法306

9.2.4 送风口和回风口的风速308

9.2.5 大空间的送风方法309

9.3 室内空气分布的计算方法311

9.3.1 有关送风的术语311

9.3.2 气流的特性方程式312

9.4 洁净室和生物洁净室314

9.4.1 概述314

9.4.2 层流方式的种类和适用范围315

9.4.3 生物洁净室316

10.1.1 概述318

10.1.2 度日(DD)法318

第10章 年空调耗能量及其节能318

10.1 年空调耗能量318

10.1.3 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τE)法319

10.1.4 负荷频率表法325

10.2 年经营费和空调系统的经济设计327

10.2.1 运行费327

10.2.2 固定费328

10.2.3 空调系统的经济性设计329

10.3.2 用电子计算机模拟计算331

10.3.1 建筑物能耗量331

10.3 节能系统331

10.4 建筑上的节能方法332

10.4.1 概述332

10.4.2 建筑物整体规划332

10.4.3 建筑保温333

10.4.4 玻璃窗333

10.5 空调设备的节能方法334

10.5.1 新风处理方法334

10.5.2 改变室内设定参数336

10.5.3 照明337

10.5.5 热(冷)源选择和使用338

10.5.4 空调方式的确定338

10.5.6 热回收方式341

10.5.7 热输送系统341

10.5.8 电子计算机控制342

10.5.9 屋面洒水344

附表345

附表1 湿空气表345

附表2 饱和蒸汽表346

附表3 气体的物理性质表〔压力:1kg/cm2(不包括饱和水蒸汽)〕347

附表5 MTD计算图表348

附表4 水的物理性质表〔压力:1kg/cm2(饱和温度以上为饱和压力)〕348

附表6(b) 传热系数K(kcal/m2h℃)的计算349

附表6(a) 各种材料的容重(kg/m3)和导热系数λ(kcal/mh℃)349

附表7(a) 外墙传热系数(kcal/m2h℃)(α0=20,αi=8)350

附表7(b) 屋顶传热系数(kcal/m2h℃)(α0=20,αi=8)350

附表7(c) 底层地面传热系数(kcal/m2h℃)〔αi=8,α0=12(热流向下)〕350

附表7(d) 间隔墙传热系数(kcal/m2h℃)350

附表7(e) 窗和门等(kcal/m2h℃)351

附表8 度量衡单位换算表351

附表9 压力换算表351

附表12 速度比较表352

附表10 流量换算表352

附表11 功和热量换算表352

附表13 诸单位353

附表14 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表354

附表15 碳素钢管(煤气管)355

附表16 长方形风道换算表356

附图1358

附图2359

参考文献369

中-日-英专业名词对照表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