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晚明社会变迁 问题与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晚明社会变迁 问题与研究
  • 万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4267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91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02页
  • 主题词:社会变迁-研究-中国-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晚明社会变迁 问题与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万明1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提出1

第二节 若干研究视角的回顾与反思4

一、社会经济的视角:以资本主义萌芽为中心的追寻4

二、近代化/现代化的视角:西方冲击与中国反应模式及其消解8

三、社会的视角:一个多元的结构11

四、世界的视角:一个整体的概念14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17

一、整体世界—多元社会的研究取向17

二、本书的基本内容概述19

第一章 人口流动及其社会影响 林金树30

第一节 社会发展与人口流动31

第二节 成、弘以后社会的变化与人口分布36

一、成、弘以后社会变化要求人口流动36

二、晚明人口的地理分布与时人对策40

第三节 晚明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流动趋势45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5

二、农村人口流动的两大趋势54

第四节 不同地区人口流动比较61

一、三西社会经济与人口结构62

二、江西的人口流动64

三、山西的人口流动71

四、陕西的人口流动77

第二章 商业与社会变迁 许敏85

第一节 晚明城镇商业的空前发展——以店铺业为指标89

一、经营队伍中增添了新成员——大批文人学士的加入98

二、商品种类增多——非自产货源充足102

三、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具有新特征字号的孕育与兴起107

第二节 晚明商人侨寓、定居化趋向与社会变迁112

一、明以前商贩的行踪不定、来去无常112

二、从客贩到定居114

三、商人定居化对晚明社会变迁之影响122

第三节 社会商业思潮、理念变迁及其对社会之影响129

一、对商业地位、价值的重新认识:工商皆本130

二、对商人地位的新估价:商高于工农,甚或不逊于士135

三、新商业、商人思想、理念对晚明社会之影响140

第三章 白银货币化与中外变革 万明143

第一节 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并非国家法令的结果145

第二节 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国计与民生两条线索的考察148

一、国计:白银货币化与一系列制度变迁并行148

二、民生: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同步187

第三节 白银货币化的奠定:中国与世界的链接217

一、白银需求使市场超出国界成为必然217

二、中国白银货币化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30

结语242

第四章 晚明的地方精英与乡村控制 高寿仙247

第一节 里甲组织社区功能的萎缩250

第二节 地方精英与地方行政的变化256

一、非职役性地方精英的兴起256

二、绅士阶层与乡村统治262

三、地方行政职能的变化266

第三节 地方精英与基层社会组织272

一、地方精英与保甲272

二、地方精英与乡约276

三、地方精英与宗族281

第四节 地方精英与乡村公共事务286

一、地方精英与灾害救济287

二、地方精英与乡村防御291

三、地方精英与水利建设296

结语301

第五章 变迁中政府权力的转移 张兆裕305

一、救荒政策简述307

第一节 政府救荒能力分析307

二、救荒的行政能力314

三、政府救荒的经济能力328

第二节 民间救荒分析334

一、民间救荒概述334

二、民间救荒具体形式340

三、有关富民救荒的思想主张349

第六章 对明代卑幼人法律地位的考察 吴艳红364

第一节 晚明妇女的法律地位368

一、奁约与选嗣368

二、抑勒通奸与殴骂自尽371

三、告诉375

四、特殊刑名与独坐夫男378

一、“雇工人”:对万历十六年新题例的再认识382

第二节 明代的雇工人382

二、雇工人法律地位的变化387

第三节 明代奴婢的法律地位390

一、明代的奴婢390

二、“良贱有别”392

三、奴婢法律地位的变化394

结语400

第七章 军户与社会变动 张金奎403

第一节 晚明原籍军户社会地位的改变403

一、明初军户低下社会地位的形成406

二、军户改变户籍的努力与成效409

三、晚明原籍军户的生活实态413

第二节 晚明卫所军户的生活实态434

一、卫学、武举与军民户之间的互动436

二、均徭、一条鞭法的引入与卫所管理之行政化趋势441

三、卫所军户的自我努力与晚明兵役制度的改变445

一、晚明士大夫对军户世袭制度的批判与改革建议454

第三节 军户地位的改变与晚明社会变迁之关系454

二、折班与经济因素向军政系统的渗透457

结语459

第八章 东林党、复社与晚明政治 张宪博462

第一节 发展与倒退的两种走向466

第二节 从依附到参与的政治文化嬗变472

一、专制皇权体制外的政治结盟472

二、反传统的思想主张483

第三节 政党萌芽的孕育509

一、不讳言“党”及“朋党”理念的变化509

二、控制国家权力的意向516

三、东林党人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基础528

第四节 复社的政党化趋向537

一、初步成形的组织系统537

二、社会权威的形成544

三、复社对国家政治的干预547

四、复社的政治集会552

五、复社对东林的继承和发展556

结语563

第九章 泰州学派与儒学的平民化趋势 黄卓越568

第一节 成分来源与讲会形式分析571

一、学派成员的身份及来源问题574

二、学术传播与组织的方式580

第二节 关于“百姓日用是道”585

一、首先是圣人之道与百姓日用的关系586

二、其次是百姓日用之道与现成良知的关系590

第三节 从同心说至大同说596

第四节 对身、欲、利等物质性概念的解析614

一、王艮的物欲观与保身论615

二、罗汝芳对气质、形色、私欲的论述621

三、李贽的物质生命观628

后记6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