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务会计理论 第6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务会计理论 第6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0397129.jpg)
- 威廉·R·斯科特著;陈汉文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5977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财务会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务会计理论 第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本书的目的2
1.2 一些历史的观点2
1.3 2007—2008年股市崩盘8
1.4 稳健性会计12
1.5 关于道德行为13
1.6 以规则为基础还是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14
1.7 财务会计及报告信息的复杂性15
1.8 会计研究的角色16
1.9 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性16
1.10 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17
1.11 管制:对基本问题的回应18
1.12 本书的结构19
1.13 财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相关性23
第2章 理想环境下的会计28
2.1 概述29
2.2 确定环境下的现值模式29
2.3 不确定环境下的现值模式32
2.4 储备确认会计37
2.5 对历史成本会计的修订43
2.6 真实净收益并不存在45
2.7 有关理想环境下会计的结论46
第3章 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57
3.1 概述58
3.2 决策有用观58
3.3 单人决策理论59
3.4 理性的、规避风险的投资者66
3.5 组合多样化的原则68
3.6 最优投资决策71
3.7 组合风险74
3.8 职业会计团体对决策有用观的反应77
3.9 决策有用性的结论80
第4章 有效证券市场91
4.1 概述92
4.2 有效证券市场93
4.3 有效证券市场对财务报告的意义97
4.4 价格的信息含量99
4.5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01
4.6 信息不对称104
4.7 正常运转的证券市场的社会意义107
4.8 充分披露的例子109
4.9 有效证券市场的结论117
第5章 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125
5.1 概述126
5.2 研究问题概述127
5.3 Ball and Brown的研究130
5.4 盈余反应系数134
5.5 对“最佳”会计政策的提醒141
5.6 其他财务报告信息的内容142
5.7 结论143
第6章 决策有用性的计量观152
6.1 概述153
6.2 证券市场是否有效154
6.3 其他支持计量观的理由169
6.4 财务报表信息的价值相关性170
6.5 Ohlson的净剩余理论171
6.6 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181
6.7 投资者损失的不对称性183
6.8 结论186
第7章 计量观的应用197
7.1 概述198
7.2 现值会计198
7.3 长期存在的计量观实例200
7.4 金融工具202
7.5 回顾2007—2008年市场崩盘207
7.6 衍生金融工具212
7.7 金融工具会计的结论216
7.8 无形资产会计217
7.9 风险报告222
7.10 计量观应用的结论228
第8章 经济后果和实证会计理论241
8.1 概述242
8.2 经济后果的产生243
8.3 雇员股票期权244
8.4 有效证券市场理论和经济后果观的关系249
8.5 实证会计理论250
8.6 关于经济后果与实证会计理论的结论261
第9章 冲突分析269
9.1 概述270
9.2 理解博弈论271
9.3 管理人员与投资者的非合作博弈271
9.4 合作博弈的一些模型279
9.5 管理人员的信息优势288
9.6 讨论与总结293
9.7 代理理论:债权人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借款合同294
9.8 代理理论对会计的意义296
9.9 协调有效证券市场理论与经济后果观301
9.10 冲突分析的结论302
第10章 管理人员薪酬316
10.1 概述317
10.2 激励是必需的吗317
10.3 管理人员薪酬计划320
10.4 管理人员薪酬理论322
10.5 薪酬的实证研究330
10.6 管理人员薪酬策略332
10.7 管理人员薪酬的权力理论336
10.8 运行良好的管理人才市场的社会意义338
10.9 管理人员薪酬的结论338
第11章 盈余管理350
11.1 概述351
11.2 盈余管理的模式353
11.3 为红利目的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353
11.4 盈余管理的其他动因358
11.5 盈余管理好的一面361
11.6 盈余管理坏的一面366
11.7 盈余管理的结论370
第12章 准则制定:经济问题382
12.1 概述383
12.2 对经济活动的管制384
12.3 描述信息生产的方式385
12.4 最优信息的生产386
12.5 信息生产的市场失灵问题386
12.6 信息生产的契约性动力388
12.7 信息生产的市场动力390
12.8 市场动力的详细分析391
12.9 优质披露的企业会得到奖励吗397
12.10 分散管制400
12.11 需要多少信息才足够401
12.12 结论403
第13章 准则制定:政治问题413
13.1 概述414
13.2 管制的两种理论415
13.3 冲突和妥协:利益集团冲突的一个例子417
13.4 信息的利益分配——公平披露的管制419
13.5 会计准则制定的标准421
13.6 管制机构的信息不对称423
13.7 资本市场的国际一体化427
13.8 结论和总结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