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与文化:2002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筑与文化:2002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 高介华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3185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705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7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建筑与文化:2002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会议文献、资料1

主、合办单位1

组织委员会2

学术委员会3

《建筑与文化论集》·第七卷&编纂委员会及合编单位4

潘际銮院士题词6

讨论会场景7

在会见与会院士和国外专家时的讲话&赵智勇18

在开幕式上的欢迎词&胡柏龄 欧阳泉华20

开幕式主持词&叶澄中22

开幕词&潘际銮23

贺信&杨鸿勋25

在“中国建筑与文化研究文库”首发式上的讲话&娄齐贵26

闭幕词&胡柏龄27

建筑与文化2002国际学术讨论会倡议书29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首批图书隆重出版在庐山举行首发式&“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编纂委员会34

建筑与文化2002国际学术讨论会《简报》35

媒体报道27

与会部分国外专家和国内院士简介41

讨论会代表《通讯录》44

讨论会《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纪要》48

讨论会征集论文启事49

讨论会《通知》50

讨论会代表来源情况一览57

历次讨论会参会论文及与会代表情况一览58

主旨报告61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一)——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吴良镛61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二)&齐康66

建筑与文化2002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在“讨论会”闭幕式上的发言&高介华70

传统建筑文化历时比较76

时间观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刘阳76

中国建筑文化(19世纪以前)及其研究的几对基本范畴与命题简析&袁忠81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建筑的独特性&王瑛86

中国建筑文化中反映的象征性&羊恂88

中国建筑的精神(上)&罗汉军91

中国古建筑中的规定与“通变”——以江西景德镇瑶里镇程氏宗祠为例&陈东有 曹雪稚95

历史环境的保护&杜文光98

界面软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景观的启示&巫纪光 李尉102

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喻学才104

伦理性——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维度&秦红岭110

由“老房子”谈起——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层次思考&周学红 聂康才114

岭南建筑学派及创作理论&燕果116

广西龙脊地区干栏建筑文化的继承与保护&熊春华 许莹莹 蔡华126

罗田古村的民居风格与启迪&邓洪武129

嘉绒藏寨碉群及其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张先进132

拓展与流变——重庆居住建筑“巴文化”的思索&周蔚然 闫磊136

明清巴蜀会馆建筑的分布与特点&李泽新140

白鹭村客家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利用&陈金泉 蔡丽蓉144

闽西客家地区的天后宫与文昌阁&曹春平147

景德镇博物馆区的保护与改造&马进154

文化嬗变与庐山建筑&罗时叙157

从“三大公建”看庐山近代建筑风格的演变&张敏龙 罗奇165

明初三大帝都建设及其设计师研究&喻学才169

江西三大书院述略&姚赯174

地域文化、环境与建筑的场所精神——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红石村建筑群剖析&余压芳179

湖北民居文化资源调研&陈纲伦 崔剑 杜江182

汉口山陕会馆考&徐宇甦192

徽州去信&韩森196

得天独厚前景光——新疆地区建筑比较与展望&韩静198

中国云南省景洪地区傣族人居发展过程的研究&Toshiei Tsukidate204

名教与自然的建筑表述&沈福煦 刘杰211

重弹“辩章学术,考镜源流”——对风水理论研究的思考&肖明214

园林之“道”——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道家思想&顾大治 徐震216

于无墨之处见天地——中国传统园林的特殊文化现象:布白&李嘉华 李长奇 李嘉林218

园林与文化——从世界园艺博览园想到&吴宇江220

拉萨罗布林卡的藏式园林建筑艺术&郑东军 黄华 赵凯222

谷城承恩寺&李德喜224

门饰与门神崇拜&吴卫光227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石健和233

传统乡上建筑跨文化比较的探索——中国徽州和英国Mercia&王文卿 张彦235

国门口的文化碰撞——从外销画看广州十三行夷馆建筑特色&杨宏烈239

哈尔滨建筑文化印象&辛海虹 周世光243

外来文化对日本建筑发展影响的启示&武勇246

进化中的传统·大佛样——从重源到矶崎新、安藤忠雄的历时比较&刘域248

伊东忠太的建筑文化史观&柳肃255

日本“茶室”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孔键258

建筑文化中的可见与不可见因素——泰式建筑的变形和理论问题&Rachadaporn kanitpun262

传统供水系统和民居&ITO Yoichi278

大彻东村瑶族民居建筑平面的时世变迁&Fei Dai Mitsuyoshi Tsuchida285

当代建筑创作理念与方法290

经济全球化下的建筑文化&叶澄中290

现代结构与新建筑文化&徐千里292

共生文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张炯296

新世纪的中国建筑&段良骥299

全球化时代的地域建筑创作&肖芬304

建筑入世的开拓&余卓群306

21世纪建筑学的“四化”目标——基于学习《北京宪章》的若干思考&龙彬308

21世纪中国建筑发展的基本趋势&张文和311

谈“住文化”&胡柏龄314

庐山的建筑文化与中国历史发展大趋势&欧阳怀龙 欧阳芊316

当代建筑文化的与时俱进——从江西看内地的建筑创作&吴百衡 李一晖323

“水”与建筑——从老子思想出发&王艺霖 张辉327

新世纪让“假洋古董”走开&徐从淮330

两种建筑观之探讨&周军 谢兴保338

新学院派的崛起&石增礼 余健340

建筑设计理念的建构及其功能简析&张伟344

对建筑理论界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王婷348

建筑本体论&杜文光351

关于建筑学学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单德启356

从感觉到眼睛Vs从逻辑到眼睛——中国20世纪90年代建筑形式之逻辑的探索&沈伊瓦358

构成体系的介入——探索当代西方建筑的新视角&杨雪蕾 刘敏362

试论建筑文化“内核”与“外缘”的相互关系&王兴田367

在信息时代对空间的再认识&唐方370

复杂造就“简单”——空间的整合趋势&陈雰霞 方向373

空间的亲和——创造人性的空间&谭晓冬 付鲲鹏 姚贵平376

探寻空间的文化信息,塑造文化的空间——谈建筑、建筑师、大众及对其之间互动关系的认识&葛昆382

构筑艺术设计方法论&郭士俊385

建筑策划中的文化观念&童乔慧390

“环境、空间、文化、效益”的创作观及实践&吴忠庆 石玉良392

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胡振宇395

虚构自然——商业化景观中的自然与文化思考&唐军398

现代室内设计的文化倾向——《室内设计史》评介&刘先觉401

中印现代建筑发展的比照及启示&李琛405

20世纪70年代后芬兰建筑地域性创作研究&刘志勇 李震411

文化和建筑的表达需要强制条例和立法确定吗?(不需要,但在任何文化中持续性原则必须有强制条例)&[美]史超越415

温故知新将建筑设计带入新的领域&[日]相田武文420

关于波普的思想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王绰421

高科技与生态建筑文化423

高技术的发展与新建筑文化的建构——让·努维尔的建筑作品探析&丁格菲423

新技术与建筑文化的建构&庞弘 刘峰426

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论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创作的价值取向&孟阳428

数码·建筑——数字技术对当代建筑的影响&宋云峰431

在形式之外——试论数字化时代建筑内涵的变化&俞传飞434

网络时代的超级大学:一个教师兼建筑师的梦想&姚赯438

“生态”不是漂亮话&秦佑国 李保峰441

台阶建筑与建筑台阶&吴建刚444

人居环境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于海漪448

滨海建筑设计的生态原则&张树祝 王春玲451

从整体系统的观点谈低能耗建筑——兼论我国长江流域建筑节能设计&刘刚454

制约与创新——医院建筑设计中高科技因素的影响&许方457

利用自然的设计——帝都温泉旅游区资源整合&聂福源460

城市文化与景观设计464

谈城市建设要注重建筑文化的形象塑造&李景成464

城市景观形式美评价的价值观探讨&陈宇467

景观形态的文化创意设计&荀平 梅岩471

城市形象塑造的营销学理念&陈颖474

当代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竞争力&邹永华478

一种城市发展的动态平衡模型——城市“五世同堂”与“五祖而迁”观&余健 王雷481

城市美的可见与可感&黄鹤485

山水城市:充满诗情画意的现代人居空间——试论“山水城市”的概念&傅礼铭 陈颖环488

建筑文化与城市开放空间&刘峰 庞弘491

风景城市的意象塑造——以杭州为例,谈人文因素对风景城市意象的塑造&冯静493

城市广场文化创作理念与方法初探——由青岛胶南市市政府行政广场设计所想到的&贾敬龙 宋英芳496

城市公园的复合开发研究初探&焦胜 曾光明 巫纪光499

再现铜商文化的辉煌——会泽铜商中心广场规划设计创意&徐坚 丁宏青502

理性与浪漫——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设计&陈坚506

近代城市里弄居住文化研究——以武汉三德里为例&宋靖华 李捷510

论苏州城市文化和建筑文化&俞绳方514

外滩向何处去?——上海外滩建筑遗产的变迁&常青 董一 平沈黎518

开放的“里弄”——镇江市西津渡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杨靖524

笔墨当随时代——对绍兴鲁迅故里保护规划的思索&赵若炎 王心邑528

“水泥森林”和江心岛——温州瓯江江心屿及沿江景观研究&金战锋532

武土聚居地景观与武士住宅&[日]土田充义 晴永知之 杨村固536

香港城市街道更新建设——探寻城市设计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凯文 曼纽尔 薛求理538

香港的建筑特征——关于传统和创新的论题&薛求理 凯文 曼纽尔553

主旨报告569

“建筑与文化”即席谈——在“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吴良镛569

综述572

从文化高度鸟瞰 探索中国建筑发展的道路——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汤羽扬572

“建筑与文化”论述574

建筑多元论的文化观&萧默574

当今中国建筑文化冲突的思考&巫纪光576

统一的符号 模糊的语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特色之一&高介华578

建筑文化中的建筑符号&韩森580

思维结构的调整与建筑文化的新图景&王振军583

建筑在反思中发展 文化在反思中继承——论建筑感知度&刘存586

建筑文化现象及其评论的若干问题&黄添589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类型及其哲学思想&柳肃592

谈我国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与传统文化&宋启林594

云南民族建筑文化的识别与思考&蒋高宸596

也谈建筑与文化&王绍俊599

国内“建筑与文化”研讨概述&郑振纮602

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若干特点——也谈建筑文化热&卢思孝605

略论当代建筑文化观&吴百衡608

论建筑文化与技术&顾静611

“中国现代建筑文化基点在哪里”二人谈&曹麻茹614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616

自强不息 推陈出新——从澳大利亚建筑艺术的发展看传统文化与建筑关系&沈庄616

本土建筑与外来文化的相融——菲律宾建筑给我们的启示&汤羽扬618

温馨·自然·人情味与宠大·时尚·纪念性——斯堪的纳维亚建筑与法兰西建筑的文化内涵比较&何人可621

庙,中国古建研究的文化错位——中西建筑文化之比较&郑光復623

中国历史文化与建筑626

试论易学在建筑上的运用&孙宗文626

老庄、魏晋玄学与中国建筑&刘鄂培 竺士敏630

书院建筑与传统文化思想——试论文人建筑&杨慎初633

南国文化与海南建筑&曹亮功638

继往开来 温故知新——纪念中国营造学社成立60周年&陶宗震641

中国少数民族建筑文化645

湘南瑶族民居初探&叶强645

湖南寺庙建筑的特点&黄善言647

风雨桥建筑与侗族传统文化初探&唐国安650

湘西民居组团环境形象构成&黄丽654

侗族鼓楼建筑艺术与鼓楼文化&孙静656

建筑创作的文化基础660

中国传统环境创意&孔勇660

从中国风景名胜的文化特征谈旅游网络规划&何重义662

铜柱公园文化广场的意象&杨筱平 熊玉桦668

中国庭园复兴的文化基础&卓刚669

建筑艺术非艺术——从上海市吴淞客运楼的设计中想到点滴&刘仲672

华南影都设计&李荣栋675

建筑文化的表现及其内涵——由鄂西电视转播台发射机房设计所想&何安庆677

中国建筑师的追求取向679

试论我国建筑师的追求取向&王小凡679

迎接中国建筑艺术新纪元的曙光——编《中国建筑评析与展望》随想&顾孟潮681

国际“性”与国际“化”&钟华楠683

多元、多向发展的建筑创作时代——80年代建筑创作倾向&顾馥保684

提倡尊重“文脉”的建筑创作观&汤洪687

建筑与东方艺术&蓝承漪690

从文化反思角度看中国建筑&张卫692

建筑类型学研究695

建筑类型学研究&魏春雨695

建筑教育702

对我国建筑教育的反思&何坤灵702

《麓山集》序704

麓山集序——“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闭幕式上的发言&王绍俊704

跋7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