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糖尿病诊治培训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糖尿病诊治培训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4764973.jpg)
- 李启富,张素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951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糖尿病-治疗-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糖尿病诊治培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糖尿病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1
一、糖尿病的定义1
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2
(一)世界糖尿病流行趋势2
(二)中国糖尿病发病情况4
三、糖尿病的发病机制5
(一)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5
(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9
第2章 糖尿病的分型、临床表现、诊断14
一、糖尿病的分型14
(一)1型糖尿病16
(三)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19
(二)2型糖尿病19
(四)妊娠期糖尿病(GDM)21
二、糖尿病的临床表现23
(一)无症状期23
(二)症状期23
三、糖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4
(一)可疑指征24
(二)诊断标准25
(三)鉴别诊断27
第3章 胰岛B细胞功能遗传缺陷型糖尿病30
一、青年成年发病型糖尿病30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31
(二)临床表现34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36
二、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39
(四)治疗39
(一)线粒体40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41
(三)临床表现43
(四)诊断44
(五)治疗44
第4章 代谢综合征46
一、概述46
二、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47
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48
(一)肥胖48
(二)活动减少50
(三)营养摄入失调50
(四)遗传因素50
(七)心理应激51
(五)吸烟51
(六)老年51
四、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52
五、代谢综合征的组成成分54
(一)胰岛素抵抗54
(二)血糖稳定机制受损和糖尿病55
(三)肥胖55
(四)高血压58
(五)脂质代谢异常58
(六)微量蛋白尿60
(七)炎症因子62
(八)促凝血状态62
(九)内皮功能紊乱63
(二)药物治疗64
(一)生活方式干预64
六、代谢综合征的防治64
第5章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67
一、尿糖的测定67
(一)肾糖阈67
(二)尿糖测定的方法67
(三)影响尿糖测定因素67
二、血糖的测定68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69
(一)原理69
(二)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69
(三)结果分析70
(一)正常的血红蛋白71
(二)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71
五、糖化血红蛋白71
四、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71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72
(四)糖化血红蛋白和平均血糖的关系72
(五)影响因素72
(六)意义72
六、果糖胺72
七、血尿酮体73
八、胰腺B细胞功能测定73
(一)胰岛素释放实验73
(二)C肽释放实验74
(三)精氨酸刺激实验74
(三)其他抗体75
(二)胰岛细胞抗体(ICA)75
九、胰岛自身抗体75
(一)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75
第6章 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评估77
一、胰岛B细胞功能的评价77
(一)胰岛B细胞功能的临床评估78
(二)胰岛B细胞功能的科研评估79
二、胰岛素敏感性的评价81
(一)精确检测体内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82
(二)简易估测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84
第7章 糖尿病治疗原则87
一、全方位治疗87
(一)降糖治疗87
(二)降压治疗88
(三)纠正血脂异常88
(五)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89
(四)抗凝治疗89
二、综合治疗90
(一)糖尿病教育90
(二)饮食控制90
(三)运动疗法91
(四)血糖监测91
(五)药物治疗91
三、个体化治疗91
四、1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及方法92
(一)原则92
(二)胰岛素治疗方法92
(三)1型糖尿病在胰岛素治疗中可以联合应用的口服降糖药92
五、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93
(一)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原则93
(二)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的联合应用94
一、磺脲类口服降糖药95
第8章 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95
(一)作用机制96
(二)药动学96
(三)适应证及服药方法96
(四)主要副作用96
(五)禁忌证97
(六)临床常用的磺脲类药物97
(七)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选择99
(八)磺脲类药物使用中注意事项99
(九)磺脲类药物的失效100
(二)药动学101
(三)适应证及服药方法101
(一)作用机制101
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101
(四)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02
(五)主要不良反应102
(六)禁忌证102
三、葡萄糖苷酶抑制药103
(一)作用机制103
(二)适应证及服药方法103
(三)主要不良反应104
四、噻唑烷二酮类药物104
(一)作用机制104
(二)适应证及服药方法105
(三)主要副作用105
(四)禁忌证105
(三)适应证及服药方法106
(二)药动学106
(一)作用机制106
五、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106
(四)主要副作用107
(五)禁忌证107
六、口服降糖药的选择107
(一)空腹高血糖为主107
(二)餐后高血糖为主107
(三)空腹及餐后高血糖并存108
第9章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109
一、胰岛素的种类110
(一)短效胰岛素110
(四)长效胰岛素111
二、胰岛素的纯度、品种111
(三)中短效混合胰岛素(预混)111
(二)中效胰岛素111
三、给药途径113
四、胰岛素治疗目标及适应证114
(一)胰岛素治疗的目标114
(二)主要适应证114
五、1型糖尿病胰岛素的治疗114
(一)常规治疗(conventional therapy)116
(二)强化治疗(intensive therapy)117
六、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120
(一)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意义120
(二)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方案121
七、胰岛素治疗的主要副作用127
(一)低血糖127
(一)快速作用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又称超短效胰岛素)128
八、人胰岛素类似物128
(二)体重增加128
(三)高胰岛素血症128
(二)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129
第10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32
一、发病机制132
二、临床表现133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34
(一)基本检查134
(二)进一步检查134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34
四、治疗135
(一)补液135
(二)胰岛素治疗136
(三)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136
五、预防137
(四)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症137
第11章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39
一、发病机制139
二、临床表现14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141
(一)有以下情况,应考虑本症141
(二)鉴别诊断141
四、治疗141
(一)补液142
(二)胰岛素治疗142
(三)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143
(四)其他治疗143
五、预后143
一、概述144
第12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进展144
二、血糖控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145
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146
(一)代谢异常146
(二)高血压149
(三)遗传基因150
(四)血管性缺血、缺氧学说151
(五)血管活性因子合成、释放减少151
(六)自由基氧化应激152
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152
(一)高血压152
(五)蛋白尿153
(四)吸烟153
(三)肥胖153
(二)血脂紊乱153
(六)遗传因素154
五、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措施154
(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糖尿病患者155
(二)积极控制或消除有关的危险因素156
(三)早期发现和干预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157
(四)及时有效地治疗慢性并发症158
第13章 糖尿病与妊娠159
一、概述159
(一)妊娠期糖尿病(GDM)159
(二)糖尿病合并妊娠159
(一)尿糖160
三、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160
(二)妊娠期特有的抗胰岛素激素随孕周递增160
(一)相对低血糖及高非酯化脂肪酸状态160
二、妊娠期糖代谢的特点160
(二)妊娠161
(三)各孕期的影响161
四、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161
(一)对孕妇的影响161
(二)对胎儿的影响162
(三)对新生儿的影响162
五、实验室检查163
(一)葡萄糖筛查实验164
(二)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165
六、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165
八、治疗166
七、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分级166
(一)妊娠前咨询167
(二)妊娠期治疗167
(三)妊娠期的监护170
(四)分娩时间与方式172
(五)新生儿的处理173
九、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哺乳174
十、妊娠糖尿病的产后随访174
第14章 糖尿病与高血压176
一、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关系176
(一)危险性176
(二)病因177
(三)行为干预178
(二)血压监测178
(一)治疗目标178
二、诊断与筛查178
三、治疗178
(四)药物治疗179
第15章 糖尿病与感染185
一、概述185
二、糖尿病感染情况185
(一)呼吸系统感染185
(二)泌尿系统感染188
(三)皮肤感染189
(四)牙周病190
(五)其他少见感染190
三、发病机制191
四、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防治191
二、危险因素193
(一)高血糖193
第16章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193
一、概述193
(二)多种危险因素的作用194
(三)吸烟195
(四)遗传因素195
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95
(一)流行病学特点195
(二)病理特点195
(三)临床表现196
(四)诊断197
(五)治疗198
(一)流行病学200
(二)病理特点200
四、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200
(三)临床表现201
(四)治疗202
(五)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预防203
第17章 糖尿病肾脏病变204
一、流行病学204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205
(一)遗传易感性205
(二)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205
(三)生化代谢紊乱209
(四)高血压210
三、病理与临床表现211
(六)氧化应激211
(五)生长因子211
四、诊断213
(一)微量白蛋白尿213
(二)微量转铁蛋白尿213
(三)肾小管损害指标213
(四)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参数214
五、治疗214
(一)血糖控制214
(二)饮食治疗215
(三)降血压治疗216
(四)其他药物217
(五)透析或肾移植治疗218
(一)脂蛋白分类219
(二)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219
一、正常脂代谢219
第18章 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219
(三)脂蛋白代谢220
二、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理221
(一)高TG血症221
(二)小而密LDL-C(small and dense LDL-C,sLDL)增多222
(三)低HDL-C223
(四)糖尿病脂蛋白的修饰223
三、高脂血症的分类及诊断224
(一)高脂血症分类224
(二)高脂血症诊断225
四、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治疗226
(一)调脂治疗原则226
(三)非药物治疗措施227
(二)调脂治疗目标227
(四)药物治疗228
第19章 糖尿病神经病变232
一、发病机制232
(一)代谢障碍学说232
(二)血管障碍学说233
二、病理234
三、分类234
(一)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234
(二)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235
四、临床表现235
(一)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235
(二)非对称性神经病变235
(三)自主神经病变236
(四)混合型感觉运动性自主神经病变236
(五)糖尿病性脊髓病236
(六)脑部病变237
六、治疗238
(一)控制血糖238
五、诊断238
(二)药物治疗239
(三)对症治疗240
第20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42
一、病理生理242
(一)多元醇通路学说242
(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学说243
(三)反应氧中间物学说243
(四)蛋白激酶C学说243
(一)国内标准244
(二)ETDRS标准244
二、DR诊断244
(三)国际标准245
三、DR的筛查策略245
四、治疗246
第21章 糖尿病教育249
一、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及目的249
(一)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249
(二)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目的250
二、糖尿病健康教育程序250
(一)评估250
(二)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诊断252
(三)制定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252
(四)实施糖尿病教育253
(五)评价253
(四)学习的指导应从简单到复杂254
(三)强调学习对象的参与254
(五)教学内容应从具体到抽象,从部分到整体254
三、糖尿病教育策略254
(二)做好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资料准备254
(一)制定糖尿病教育计划之前必须进行学习需要评估254
(六)一次教学内容不宜太多255
(七)对教学内容要适当安排实践应用255
(八)针对学习对象采取多种形式教学255
(九)重视糖尿病教育的信息反馈255
(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255
四、糖尿病教育的内容256
(一)基础知识教育256
(二)心理教育257
(三)饮食治疗教育258
(四)运动治疗的教育259
(五)药物治疗教育260
(六)自我监测及护理教育261
五、糖尿病教育的形式261
(一)专题讲座261
(二)印刷资料262
(三)板报或宣传栏262
(四)演示262
(五)交谈263
(六)讨论264
(七)糖尿病健康咨询264
(八)案例学习264
(九)糖尿病患者联谊活动264
(一)血糖监测的时间266
一、血糖的定期监测266
第22章 血糖监测266
(二)血糖监测的频率267
(三)要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267
二、血糖监测仪267
(一)经常校准血糖仪268
(二)血糖试纸的保存和核对268
(三)采血方法应得当269
(四)操作方法应得当269
(五)经常维护血糖仪269
三、动态血糖监测270
(一)CGMS的工作原理270
(二)CGMS与指测血糖的关系270
(三)CGMS在临床的应用271
(四)CGMS的不足之处272
第23章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273
一、饮食治疗的目的和意义273
二、饮食治疗的原则274
三、食物中的成分274
(一)糖类274
(二)蛋白质275
(三)脂肪276
(四)微量元素、维生素276
(五)甜味剂276
(六)酒精277
四、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计算与计划277
(一)总热量的估算277
(五)糖尿病患者食物交换法的概念278
(四)配膳步骤278
(三)确定餐次分配比例278
(二)确定三大营养素278
五、食物血糖生成指数281
六、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的饮食治疗282
(一)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282
(二)妊娠糖尿病283
(三)儿童糖尿病283
(四)围手术期的糖尿病284
(五)糖尿病肾病284
(六)糖尿病合并痛风285
(七)合并分解代谢疾病286
七、糖尿病饮食治疗存在的误区286
(一)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286
(三)蛋白质摄入越多越好287
(二)只控制主食,其他副食不受限制287
(四)不吃动物油,植物油的摄入不受限制288
(五)少吃一顿就不用再吃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288
(六)多吃食物就多用降糖药物288
(七)膳食纤维对控制血糖有利,因此,粗粮吃得越多越好288
附表:等值食物交换份表289
第24章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292
一、概述292
(一)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有益292
(二)运动的类型294
(三)运动的禁忌证295
二、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运动295
三、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302
四、糖尿病患者运动过程中常见的反应——低血糖302
五、保持和提高运动的积极性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