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合同纠纷案件判解研究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合同纠纷案件判解研究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4731298.jpg)
- 中国资深法官合同审判专著;丁义军,郭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161103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2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合同-民事纠纷-判例-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合同纠纷案件判解研究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4
上篇4
第一章 合同法概述4
第一节 合同法的基本内容4
一、合同法的概念4
(一)合同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各种民事合同关系5
(二)合同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6
(三)合同法调整的是各种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7
(四)合同法是国家意志在合同中的具体反映9
二、合同法的适用范围10
(一)合同法的空间效力10
(二)合同法的时间效力12
三、合同法的基本任务14
(一)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4
(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15
(三)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6
(一)合同法制定的目的18
(一)合同法制定的指导思想18
二、合同法对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18
第二节 合同法的制定18
一、合同法制定的指导思想18
(一)扩大了合同法的调整范围19
(二)明确了合同法的基本原则19
(三)规定了合同的订立程序20
(四)完善了合同的履行制度20
(五)强化了违约责任21
(六)增设了合同的种类22
第一节 合同的本质25
一、合同是各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25
第二章 合同概述25
二、合同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26
三、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26
四、合同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体现当事人各方权利义务26
第二节 合同的分类27
一、合同的法定分类27
(一)根据合同的具体载体,即合同的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口头合同、书面合同和其他合同28
(二)根据合同的效力来划分,合同可分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与可撤销合同31
(三)根据合同具体内容来划分,合同可分为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34
二、合同的理论分类37
(一)依据合同标的不同,合同可分为转移财产的合同、完成工作任务的合同和提供劳务的合同37
(二)根据合同生效的方式不同,合同可分为诺成性合同和实践性合同38
(三)根据法律对合同形成不同要求,合同可分为要式合同和不要式合同39
第三章 违约责任42
第一节 违约责任概述42
一、违约责任的本质42
(一)违约责任基于有效合同而产生43
(二)违约责任基于违反有效合同义务而出现43
(三)违约责任只能由合同双方当事人承担44
二、违约责任的特征44
(一)违约责任具有较强的法定性44
(二)违约责任具有强烈的惩罚性45
(三)违约责任具有相对的补偿性46
三、合同法规定违约责任的作用47
(一)违约责任是预防合同当事人违约的重要措施47
(二)违约责任是惩罚违约方的重要法律手段48
第二节 违约责任的判定48
一、违约责任与其他民事责任的区别48
(一)违约责任与缔约责任的区别49
(二)违约责任与违反合同法定义务责任的区别50
(三)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别50
二、违约行为的主要形式54
(一)预期违约55
(二)实际违约58
一、责任承担的基本原则60
(一)严格责任原则60
第三节 违约责任的承担60
(二)过错责任原则61
(三)过错推定责任原则64
(四)赔偿实际损失原则65
(五)公平责任原则66
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与适用68
(一)继续履行68
(三)赔偿损失71
(二)采取补救措施71
(四)支付违约金81
(五)定金罚则87
第四节 违约责任的免除88
一、违约责任免除的基本原则88
(一)坚持合法性原则88
(二)坚持合理性原则89
二、违约责任免除的条件89
(一)法律规定的原因引起的违约免责条件90
第一节 缔约过失责任101
第四章 违反合同法定义务的责任101
一、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101
(一)缔约当事人有违反先合同义务行为102
(二)违反先合同义务行为给对方造成了信赖利益的损失102
(三)违反先合同义务一方当事人在主观上存在过错103
(四)违反先合同义务行为与实际损害存有因果关系104
二、缔约过失责任性质的判定105
(二)对故意隐瞒与合同订立有关的重要事实引起纠纷106
(一)对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引起纠纷的处理106
的处理106
(三)提供虚假情况引起纠纷的处理106
三、缔约过失责任引起纠纷的处理106
(五)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行为引起纠纷的处理107
(四)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引起纠纷的处理107
四、处理此类纠纷应注意的问题107
一、附随义务责任109
第二节 附随义务和后合同义务责任109
(一)附随义务的类型及纠纷的处理110
(二)处理附随义务纠纷应注意的问题113
二、后合同义务责任114
(一)后合同义务的类型115
(二)处理后合同义务纠纷应注意的问题116
第三节 违反合同法的行政和刑事责任117
一、违反合同法行政责任的适用117
二、违反合同法刑事责任的适用117
三、合同责任与刑事责任竟合的法律适用119
第五章 合同纠纷案件的审判程122
第一节 合同纠纷案件的受理122
一、合同纠纷案件的主管和管辖122
(一)合同纠纷案件的主管122
(二)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124
二、合同纠纷案件的受理程序130
(一)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合同纠纷案件的审查131
(二)人民法院对起诉的合同案件的处理137
一、合同纠纷案件审判前的准备140
第二节 合同纠纷案件的审判程序140
二、合同纠纷案件的审判原则143
(一)坚持依法调解原则144
(二)坚持诉讼经济原则145
(三)坚持审执兼顾原则146
(一)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147
三、合同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147
(二)合同纠纷案件举证责任的分配148
(三)合同纠纷案件证据的收集153
(四)人民法院引导当事人举证的方法155
四、合同纠纷案件的开庭审理程序157
一、合同纠纷案件的二审程序160
第三节 合同纠纷案件的二审和再审程序160
(一)合同纠纷案件的二审受理程序160
(二)合同纠纷案件的二审审理程序161
(三)合同纠纷案件的二审裁判161
二、合同纠纷案件的再审程序162
(一)合同纠纷案件的再审程序的提起162
(三)人民法院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纠纷案件调解的163
(二)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纠纷案件的再审程序163
再审问题163
第一节 合同订立的法律要求168
第六章 合同订立纠纷的审判168
一、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168
下篇168
二、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169
(一)要约170
(二)承诺172
三、当事人订立合同应采用法律规定的形式174
第二节 合同订立引起纠纷的形式175
一、订立合同的主体适格与否引起合同纠纷175
二、因“要约”引起的纠纷176
三、因承诺引起的合同纠纷177
四、因合同形式要件引起的合同纠纷179
一、合同订立纠纷的处理方法180
第三节 合同订立纠纷的处理180
(一)涉及当事人订立合同资格纠纷的处理180
五、在特定合同中,如买卖合同的拍卖,建设工程合同的招标等涉及合同成立与否的纠纷180
(二)涉及要约纠纷的处理方法184
(三)涉及承诺纠纷的处理191
(四)合同形式纠纷的处理197
(五)竞争缔约的认定200
二、对未办理过户登记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处理202
三、对未办理过户登记的车辆买卖合同纠纷的处理204
(一)注意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的界线206
四、处理订立合同纠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6
(二)准确把握合同不成立与合同无效的区别209
第一节 合同代理的法律要求214
第七章 合同代理纠纷的审判214
一、合同代理的法律要求214
(一)合同的代理人必须具有代理资格215
(二)合同代理人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订立合同216
(三)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219
(四)代理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21
二、合同代理的基本形式221
(一)法定代理222
(二)委托代理222
(三)指定代理223
第二节 合同代理引起的纠纷形式224
一、被代理人授权不明代订合同引起的合同纠纷224
二、被代理人追认订合同行为不清引起的纠纷225
三、业务主管部门代订合同引起的合同纠纷226
五、滥用代理权引起的合同纠纷227
四、无权代理引起的合同纠纷227
六、转托代理引起的合同纠纷227
七、因挂靠关系引起的类似代理纠纷228
八、借用或滥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等订立合同引起的纠纷228
九、隐名代理与夫妻代理引起的纠纷228
十、外贸代理引起的纠纷229
一、合同代理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230
第三节 合同代理纠纷案件的处理230
(一)被代理人授权不明代订合同引起合同纠纷的处理230
(二)被代理人追认代理行为引起合同纠纷的处理233
(三)因表见代理涉及合同纠纷的处理236
(四)一般的无权代理和滥用代理权涉及合同纠纷的处理241
(五)转托代理人涉及合同纠纷的处理242
(六)代理人与第三人有过错引起的涉及合同纠纷的处理243
(七)挂靠关系涉及代理问题引起纠纷的处理245
(八)借用、私盖单位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等订立合同引起纠纷的处理246
(九)隐名代理与夫妻代理引起纠纷的处理248
(十)外贸代理引起纠纷的处理249
二、审理代理引起涉及合同纠纷应注意的问题250
(一)代理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分250
(二)准确区分表见代理与无权代理252
(三)正确把握不同代理人的责任形式252
一、合同担保的法理分析255
第一节 合同担保的概述255
第八章 合同担保纠纷的审判255
二、合同担保纠纷常见形式257
(一)因被担保的合同争议引起的有关担保的纠纷257
(二)因担保争议而涉及的合同纠纷260
第二节 合同涉及保证纠纷的处理261
一、合同保证的法律要求261
(一)合同的保证人必须是具有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262
(二)合同的保证必须经保证人、被保证人和保证权人三方同意264
(三)合同的保证须有合法的手段264
二、有效保证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265
(一)保证范围不明引起纠纷的处理265
(二)保证期限争议涉及保证纠纷的处理269
(三)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争议的处理275
(四)被保证的合同变更后涉及保证纠纷的处理278
(五)破产涉及保证合同纠纷的处理281
(六)有效保证的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程序285
三、无效保证涉及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286
(一)被保证的合同无效引起保证无效纠纷的处理286
(二)保证无效而引起的涉及保证的合同纠纷的处理291
四、审理保证纠纷应注意的问题301
(一)正确区分有效保证合同与无效保证合同的界线301
(二)科学选择适用法律与司法解释302
(三)准确查明保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304
(四)合理分清保证责任与其他民事责任304
(五)严格依法启用诉讼程序306
第三节 合同涉及抵押纠纷的处理309
一、合同抵押担保的法律要求309
(一)债务人或第三人对向债权人提供的抵押物应享有310
所有权或处分权310
(二)抵押财产行为应当是当事人意思一致的结果311
(三)债务人或第三人与债权人应订立书面抵押合同312
(四)抵押财产不转移所有权或处分权,但对所有权、处分权有所限制312
二、涉及抵押的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313
(五)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应当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313
(一)抵押物所有权人或处分权人管理抵押物引起纠纷的处理313
(二)抵押物再次抵押引起纠纷的处理316
(三)抵押物范围争议的处理319
(四)抵押权同其他不同的债权并存引起纠纷的处理322
(五)抵押登记引起纠纷的处理325
第四节 合同涉及定金纠纷的处理328
一、合同定金担保的法律要求328
(一)定金担保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328
(二)定金担保是一种实践性行为329
二、合同定金担保的类型及法律适用330
(三)定金合同应为书面形式330
(一)立约定金的法律要求及法律适用330
(二)成约定金的法律要求及法律适用331
(三)解约定金的法律要求及法律适用332
三、涉及定金的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332
(一)当事人混淆预付款与定金引起纠纷的处理333
(二)当事人混淆押金与定金引起纠纷的处理334
(三)对于缺交定金引起纠纷的处理334
(四)对定金给付不符合约定引起纠纷的处理336
(五)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引起的涉及定金数额计算的处理337
(六)主合同标的无具体数额涉及定金纠纷的处理339
四、审理涉及定金的合同纠纷应注意的问题340
(八)对合同无效而引起的涉及定金纠纷的处理340
(一)定金与违约金能否并用问题340
(七)定金合同成立后当事人不交定金引起纠纷的处理340
(二)定金罚则的免除问题341
第五节 合同涉及留置纠纷的处理341
一、合同留置担保的法律要求341
(一)留置应基于合同关系而产生342
(二)留置的标的物为债务人的动产343
(三)留置方必须在义务人不履行到期的合同义务后,才能行使留置权344
(四)留置方折价或变卖留置物须经催告程序344
(五)留置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345
(六)留置方的留置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德345
(一)涉及错误留置的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346
二、涉及留置的合同纠纷案件的处理346
(二)留置权标的物涉及其他物的纠纷的处理346
(三)留置法律规定合同外的财物引起纠纷的处理347
(四)留置权和其他担保物权同时并存纠纷的处理350
三、审判涉及留置的合同纠纷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51
第一节 合同变更纠纷的处理356
第九章 合同变更、转让和终止纠纷的审判356
一、合同变更的法律要求356
二、变更合同引起纠纷的处理358
(一)当事人双方没有达成变更合同的一致意见,一方不履行合同引起纠纷的处理359
(二)双方当事人达成变更合同的协议后,一方反悔引起纠纷的处理360
(三)变更合同无效引起纠纷的处理361
(四)当事人双方因变更合同内容存有分歧引起纠纷的处理362
(五)因情势变更引起变更合同纠纷的处理364
三、审判合同变更纠纷应注意的问题368
第二节 合同转让纠纷的处理370
一、合同转让的法律要求370
(一)合同权利转让的法律要求371
(二)合同义务转移的法律要求372
(三)合同权利义务概括转移的法律要求373
(一)合同权利转移纠纷的处理374
二、合同转让纠纷的处理374
(二)合同义务转移纠纷的处理380
(三)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引起纠纷的处理382
第三节 合同终止纠纷的处理385
一、合同解除的法律要求385
(一)合同解除的条件385
(二)合同解除的具体程序388
(三)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390
二、合同解除引起纠纷的处理394
(一)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引起纠纷的处理394
(二)因“通知”解除合同引起纠纷的处理395
(三)当事人对解除合同权异议引起纠纷的处理399
(四)迟延履行引起合同解除纠纷的处理399
(五)因情势变更引起合同解除纠纷的处理400
三、处理合同解除纠纷应注意的问题401
第一节 合同基本内容的法律要求404
第十章 合同基本内容纠纷的审判404
一、合同的基本内容应当齐全完备404
二、合同的基本内容应当符合法律规定406
第二节 合同基本内容纠纷的常见形式407
一、合同性质不清或当事人对合同履行标的误解而产生的合同纠纷407
二、合同标的数量笔误或履行数量不足而产生的合同纠纷408
三、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标的质量有分歧引起的合同纠纷409
四、合同标的价款或报酬争议引起的合同纠纷410
五、因当事人对合同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产生争议引起的合同纠纷411
六、当事人在合同约定的其他内容有误或者不完备引起的合同纠纷412
一、合同标的纠纷的处理414
第三节 合同基本内容纠纷的处理414
(一)合同缺少标的条款引起纠纷的处理414
(二)合同标的所有权转移争议引起纠纷的处理415
二、合同标的数量纠纷的处理417
三、合同标的质量纠纷的处理419
(一)合同标的质量纠纷责任性质的界定420
(二)处理合同质量纠纷的一般方法422
(三)标的质量异议引起纠纷的处理425
(四)因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引起质量纠纷的处理427
四、合同标的价款、报酬纠纷的处理428
(一)合同价款条款规定有误、不明引起纠纷的处理428
(二)合同价款条款明确,当事人履行合同中对价款争议引起纠纷的处理429
五、合同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纠纷的处理430
(一)合同履行期限纠纷的处理430
(二)合同履行地点纠纷的处理431
(三)合同履行方式纠纷的处理432
第一节 合同履行的法律要求436
第十一章 合同履行纠纷的审判436
一、实际履行原则436
二、全面履行原则437
三、诚实信用原则438
四、协作履行原则438
五、效益履行原则439
第二节 合同履行规则纠纷的处理440
一、向(由)第三人履行债务引起纠纷的处理440
(一)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引起纠纷的处理440
(二)由第三人履行债务引起纠纷的处理443
(一)提前履行引起纠纷的处理445
二、提前(部分)履行引起纠纷的处理445
(二)部分履行引起纠纷的处理447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纠纷的处理448
第三节 合同履行抗辩权纠纷的处理448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法律要求448
(二)同时履行抗辩权引起纠纷的处理450
(三)处理同时履行抗辩权引起纠纷应注意的问题453
(一)先履行抗辩权的法律要求454
二、先履行抗辩权引起纠纷的处理454
(二)先履行抗辩权引起纠纷的处理455
(三)处理先履行抗辩权引起纠纷应注意的问题456
三、不安抗辩权引起纠纷的处理457
(一)不安抗辩权的法律要求457
(二)不安抗辩权纠纷的处理461
(三)处理不安抗辩权纠纷应注意的问题463
一、代位权引起纠纷的处理465
第四节 合同履行保全纠纷的处理465
(一)代位权行使的法律要求466
(二)代位权的诉讼程序470
(三)处理代位权诉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77
二、撤销权引起纠纷的处理479
(一)撤销权行使的法律要求480
(二)撤销权的诉讼程序483
(三)处理撤销权纠纷应注意的问题486
第一节 无效合同纠纷的处理490
第十二章 合同效力纠纷的审判490
一、无效合同的确认490
(一)无效合同确认的法律依据490
(二)无效合同的确认方法492
(三)确认合同无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97
二、无效合同的表现形式500
(一)部分无效合同和全部无效合同500
(二)履行前无效的合同和履行后无效的合同501
(三)合同法规定的无效合同形式501
三、无效合同的处理506
(一)无效合同处理的法律依据506
(二)无效合同引起的财产争讼的处理507
四、无效合同的裁判方式511
(一)返还财产和追缴财产的区别512
五、处理无效合同案件应注意的问题512
(二)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512
第二节 可撤销合同纠纷的处理513
一、可撤销合同的确认513
二、可撤销合同纠纷的处理514
(一)重大误解合同纠纷的处理514
(二)合同显失公平纠纷的处理516
(三)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纠纷519
的处理519
(二)可撤销合同纠纷的举证责任523
(一)两种显失公平合同的认定523
(三)可撤销合同纠纷的裁判523
三、处理可撤销合同应注意的问题523
(四)可撤销合同申请期间分析524
(五)可撤销合同的处理方法5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525
附录5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58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58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603
后记623
(二)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引起的违约免责条件940
三、违约责任免除的认定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