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生管理百科全书 第1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生管理百科全书 第1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4712549.jpg)
- 吴成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
- ISBN:790010879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生管理百科全书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生管理综述1
学生学习环节管理内容1
学生生活管理内容9
学生行为管理内容19
学生常能管理内容28
学生常规管理内容32
学生自我管理内容38
学生管理灵活原则44
学生管理的分类原则46
学生管理的创造性原则47
学生管理的宽严结合原则48
学生思想教育方法49
学生制度管理方法50
学生行政管理方法51
学生班级管理方法52
学生自我管理方法58
第二章 学生工作机构建设63
学生工作机构63
学生工作人员政治素质要求66
学生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要求66
学生工作人员身体素质要求67
学生工作人员道德品质素质要求67
学生工作人员思想素质要求67
学生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素质要求70
学生工作人员行为能力素质要求73
学生工作人员教育学知识要求78
学生工作人员学校管理知识要求83
学生工作人员现代教育方法论知识要求92
学生工作人员教育心理学知识要求101
学生工作人员教育社会知识要求107
学生工作人员的培训113
学生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制定114
学生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实施115
学生工作人员培训反馈总结116
学生工作人员培训职责划分的原则117
学生工作人员培训体系的构成117
学生工作人员培训体系与培训职责117
学生工作人员培训职责归属118
学生工作人员理论知识培训119
学生工作人员相关政策培训119
学生工作人员培训的组织管理119
学生工作人员基本技能训练120
学生工作人员教学管理的研究120
学生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培训120
学生工作人员管理实践121
第三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22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122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123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125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管理127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129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130
学校德育的方针132
学校德育原则132
德育的功能134
学生德育管理的特点135
学生德育管理的主要方法137
学生德育管理的措施139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140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管理的任务141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管理141
学生爱国主义教育142
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155
学生理想教育159
学生集体主义教育169
学生文明礼貌教育174
学生诚实正直的教育181
学生劳动教育183
学生遵纪守法教育186
学生的自我意识管理202
学生德育管理203
学生德育管理的常规205
学生德育管理的方式208
学生德育管理的概念208
学生德育管理的任务211
学生德育管理的标准219
学生德育管理的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原则220
学生德育管理的重点性原则222
学生德育管理的针对性原则225
学生德育管理综合性的原则235
学生德育管理的结合性原则243
学生德育管理的自我性原则247
学生德育管理的协调性252
学生德育管理的方法261
学生德育管理的目标265
学生德育管理的计划267
学生德育管理的组织实施274
学生德育管理的检查督促278
学生德育管理的总结评价281
美育284
学生美育管理286
学生美育管理的意义290
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295
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培养298
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培养299
学生审美创造力培养301
学生的品德情操美和行为美的培养303
学生审美活动开展305
学生美育管理指导思想307
学生美育管理的处理与协调310
学生美育环境的创造324
各科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途径330
课外活动的审美教育实施341
学生智育管理349
学生智育管理的任务349
学生智育管理的内容351
学生智育管理的原则352
学生智育管理的方法353
学生劳动管理356
学生劳动管理的内容357
学生劳动管理的意义358
学生劳动管理的原则360
学生劳动的组织管理方法362
学生劳动管理的过程365
第四章 学生体育卫生管理367
体育367
学生体育管理370
学生体育管理的任务372
学生体育管理的内容373
学生体育管理的原则375
学生体育管理的方法376
学生体育管理的组织领导379
学生体育管理工作的评价382
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383
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和生理机能水平的评估385
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评估392
学生的体质评估397
学生体质综合评估398
学生卫生管理398
学生卫生管理的意义400
学生卫生管理的原则401
学生卫生的计划管理402
学生卫生的组织管理403
学生卫生工作的评价407
学生学习卫生管理409
学生生活卫生管理411
教学卫生的管理413
学生体育锻炼的卫生管理417
学校建筑、场地的卫生要求419
教室的卫生要求420
教室教学设备的卫生要求423
其他设备的卫生要求425
学生日常卫生管理426
健康与健康教育430
学生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433
学生健康教育的任务434
学生健康教育的原则435
学生健康教育的内容436
学生健康教育的方法437
学生健康教育的评价438
学生传染病的预防管理439
学生常见病的预防管理444
学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448
学生膳食营养卫生管理461
第五章 校园文化活动组织管理470
学生活动的内容470
组织学生活动的意义471
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原则472
学生活动组织管理的种类474
学生活动的设计480
学生活动组织管理的方法482
班务会组织管理482
民主生活会组织管理484
周会及晨会组织管理486
学生联欢会的组织管理487
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的组织管理490
全校性文体活动组织管理495
学生闲暇活动组织管理497
学习方法讲座的组织管理500
知识竞赛或智力竞赛的组织管理501
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504
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管理505
校外学习小组的组织管理509
学习经验交流会的组织管理510
科技活动开展的意义511
班级科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512
科技班会的组织514
科技参观的组织515
科技兴趣小组的组织516
社会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基本要求519
社会调查活动的组织管理520
郊游活动的组织525
班级国防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527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530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基本要求531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设计安排534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计划537
“两操”、“两活动”的管理540
学生运动会的管理544
学生运动竞赛的管理546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任务556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558
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560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562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566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搭配567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备的布局568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569
学生早锻炼、早操、课间操的组织方法572
学生课间休息的体育活动和游戏组织方法573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总计划574
课外体育活动的总计划574
学生运动竞赛活动组织管理575
学生竞赛前的准备工作576
学生运动竞赛日程计划577
学生集邮活动578
学生集邮活动的意义580
学生集邮的方法581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评定582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评定方法583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评分标准583
第六章 学生安全管理588
学校安全588
学校安全问题589
安全防范591
学生安全责任594
学校安全环境596
学生安全环境598
学生交通安全常识603
自行车交通安全常识607
交通安全信号609
学生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防范612
学生外出旅游的安全防范614
学生外出实习的安全防范617
消防常识618
校园火灾的特点和类型625
校园火灾的预防629
校园火灾的扑救631
学生日常生活安全635
学生食物中毒的预防640
学生煤气中毒的防范645
校园盗窃防范647
校园诈骗防范649
校园滋扰防范653
校园抢劫防范655
校园性骚扰和性侵害防范656
校园安全检查作用658
校园安全检查目的659
校园安全检查形式659
校园安全检查内容660
学校安全工作考核661
学校安全工作评估664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的有关法规674
学校应制订的规章制度675
学校集体活动安全责任676
学校集体活动的安全要求677
学校集体活动中突发事故的处置原则681
学校集体活动易发事故及救护682
遇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措施685
乘坐长途汽车时的注意事项687
乘坐火车时的注意事项687
乘坐轮船时的注意事项688
乘坐飞机时的注意事项689
登山游览时的注意事项690
外出游泳时的注意事项690
出行中的财物安全691
乘坐公交车安全须知694
乘坐游船安全须知694
外出步行安全须知695
骑自行车安全须知695
驾驶机动车辆安全须知696
校园内的交通安全696
交通肇事行为的法律责任697
校园不安全因素剖析698
学校与学生的法律责任与保护701
紧急救护的原则716
紧急救护的方法716
紧急救护的含义716
紧急处理的程序718
学生烧伤的救护719
学生冻伤的救护720
学生电击伤的救护720
学生颅脑外伤的救护721
学生胸部损伤的救护722
学生腹部损伤的救护724
学生泌尿系损伤的救护725
学生直肠和肛管损伤的救护725
学生手外伤的救护726
学生眼外伤的救护727
学生挤压伤的救护729
学生骨折的救护729
学生关节脱位的救护730
学生踝关节扭伤的救护731
学生中暑的救护732
学生溺水的救护732
学生食物中毒的救护733
学生煤气中毒的救护734
学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护735
学生损害赔偿的含义736
学生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736
学生损害赔偿关系的当事人737
学生损害赔偿的范围738
学生损害赔偿的原则738
学生伤害事故的伤残鉴定741
学生人身伤害赔偿748
学生精神损害赔偿752
学生保险赔偿755
学生伤害事故的特点与类型763
学生安全事故的调解766
学生安全事故的诉讼768
学校安全事故当事人责任认定777
学校安全事故学校责任认定784
学校安全事故监护人责任认定787
学校安全事故其他责任认定789
学校承担的法律责任790
学校事故类型及相应法律责任792
教育行政部门的安全工作职责793
教育行政部门行政责任追究795
第七章 学生心理健康指导800
小学生心理特点800
中学生心理特点810
大学生心理特点829
学习心理指导的内容830
学习心理指导的原则831
学习心理指导的途径和方式832
学习动机838
学习动机的作用838
学习动机的分类839
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840
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842
学习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844
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845
学习动机的考察847
学习动机缺乏的表现及成因分析849
学习习惯的意义850
学习习惯的含义及特点851
学习习惯的种类853
学习习惯培养原则854
学习习惯培养方法855
学习习惯培养内容859
学习习惯培养策略862
学习习惯测量864
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原则865
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方法866
学习集中注意的方法869
即时注意力的训练方法871
考试焦虑的含义与鉴别873
考试焦虑对学习的影响及其危害874
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875
克服考试焦虑的心理调节方法877
基本的应考方法880
应试方法辅导办法883
复习阶段的身心保健884
考试时心理调节886
考试后的身心保健888
戏剧型人格矫治890
自恋型人格矫治893
依赖型人格矫治895
逃避型人格矫治899
强迫型人格矫治902
偏执型人格矫治905
临界型人格矫治907
分裂型人格矫治909
厌学心理综合性对策911
厌学心理预防性对策912
厌学心理矫治策913
自卑心理的疏导914
妒忌心理疏导916
逆反心理疏导918
孤独心理疏导921
贫困学生认定924
助学金发放政策924
第八章 贫困学生及勤工助学管理924
学生困难补助925
助学金发放对象925
助学金发放原则926
助学金的发放标准926
助学金发放条件926
学生助学贷款对象及条件927
学生助学贷款用途、金额、年限和利率927
学生助学贷款927
学生助学贷款的申请、受理和审批928
学生助学贷款的发放、结息和回收928
学生助学贷款的担保928
学生助学贷款的违约及处理929
学生助学贷款贴息929
学生勤工俭学管理930
学校学生评估931
学生评估的目的931
第九章 学生评估与奖惩931
学生评估的特点932
学生观评估934
学生评估的内容935
学生评估的标准939
学生评估的方法944
学力评估的含义949
学力评估的意义950
学力评估的内容和要求951
学力评估的功能953
学力评估的目标954
学力观评估962
认知领域的学力及其评估965
技能领域的学力及其评估968
情感领域的学力及其评估972
学生学习水平测验评估975
学生学习的实际可能性的评估979
学生智力评估985
学生特殊能力的评估988
学生成绩评估991
学生的考试与测验992
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分、统计与质量分析994
学生质量评估的含义1002
学生质量评估的特点1003
学生质量评估标准的科学化与现代代1004
学生品德评估1007
学生品德评估的标准与方法1008
学生的自我评估1012
学生身体评估的意义1017
学生身体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1018
学生身体评估方法1019
学生奖励与惩罚1028
学生奖励与惩罚的原则1028
优秀学生评选1030
优秀学生干部评选1032
活动积极分子评选1033
学生奖学金的管理1034
学生处分1035
学生干部选拔1039
第十章 学生干部任用与管理1039
学生干部一人一职制1044
学生班干部制度1046
学生干部轮换1048
学生干部队伍形成1050
学生干部成员的构成1052
学生干部职责1053
学生干部应备的素质1054
学生干部培养要求1057
培养学生干部的学习能力1060
小学学生干部的培养1062
初中学生干部的培养1070
高中学生干部的培养1074
高中毕业班学生干部的培养1077
小学男性学生干部的培养1079
中学女性学生干部的培养1080
学生干部使用1082
学生干部的正确对待1083
有缺点学生干部的任用1084
学生干部工作的支持1085
学生干部辞职处理1086
学生干部的鼓励1089
学生干部工作开展1091
学生干部的批评1094
学生干部的团结1097
学生干部错误纠正1099
学生干部竞争意识培养1104
学生干部沟通1105
学生干部的表扬1107
学生干部的引导1109
学生干部的教育1110
落选学生于部的教育1112
班级的产生和发展1114
第十一章 班级管理1114
班级的构成要素1115
班级的特点及功能1116
班级的人际关系结构1117
班级形成的过程1118
班级群体的社会特征1119
班级组织的社会规范体系1120
班集体与班级、班级群体1123
班级建立的意义1125
班级建立的条件1126
班级创建的原则1128
班级建立的根本途径1131
班级建设中的矛盾关系1133
班级形成的心理因素1134
班级的教育功能1135
班级管理的概念模型1137
班级管理计划1138
班级管理计划的制定方法1140
班级群体与群体目标1141
班级常规管理1142
班级目标管理1145
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原则1146
班级教育目标设定的操作程序1148
班级的集体观念树立1149
班级的控制1151
班级纪律控制1152
班级民主管理1154
班级“潜在层次”的管理1156
班级“显性层次”的管理1157
班级“板块”及其控制1158
班级核心和组织机制1160
班级安排座位的艺术1161
班级管理中的特点1162
班级暗示管理1163
班级对学生人际关系和行为的形成与培养1164
班级人际关系建立1165
班级的人际关系及基本形式1167
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分析1168
班级人际关系形成的三个阶段1170
班级师生关系的改革1171
班级群体关系的核心1173
班风与校风、班集体建设的关系1175
班风1175
良好班风对班级建设的功能1176
良好班风的特征1177
班级目标与舆论1178
班级情绪效应1179
班级中的从众与逆反1181
班风形成的四个阶段与控制1182
班级文化的要素1183
班级审美文化的功能1187
班级群体规范与班风形成1188
服从心理与班风建设1189
班风建设的常规1190
文明礼貌与班风1196
班风建设中的严格要求1196
班级体育与班风建设1198
创造美的班级环境1200
讲卫生与班风建设1201
班级中的习惯培养与班风建设1202
班级小团体的利用1203
形成良好班风的心理条件1206
班级凝聚力与班风建设1207
运用班级舆论建设班风1210
培养自我意识建设班风1212
班级“集体情绪”的把握1213
运用暗示心理建设班风1214
利用从众心理和众从心理建设班风1215
班级心理气氛与学生心理健康1216
师生关系与健康的班级心理气氛1216
班风与学生人格培养1217
班级精神培养1218
学风培养1221
班级学风建设的原则1223
班级德育与班级学风培养1224
班风建设与学习兴趣1225
班级气氛与智育工作1225
培养班级学风的常用方法1228
班级核心与学风培养1229
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1230
学生宿舍管理职能的内容1233
学生宿舍管理职能的含义1233
第十二章 学生宿舍管理1233
学生宿舍管理原则的确定依据1239
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原则的含义1239
学生宿舍管理的基本原则1240
学生宿舍管理标准制定的依据1246
学生宿舍管理标准的特点1248
学生宿舍管理标准制定的意义1248
学生宿舍管理标准的内容1249
学生宿舍管理体制的类型1250
学生宿舍管理体制的含义1250
学生宿舍管理体制的确立1255
学生宿舍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1256
国外学生宿舍管理模式1258
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的含义1258
我国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1259
社会环境与学生宿舍运行机制1266
学生宿舍运行的指导方针1266
学生宿舍运行机制的含义1266
管理体制、模式与学生宿舍运行机制1267
学生宿舍正常运转的环境因素1268
学生宿舍正常运转的动力因素1268
学生宿舍运行中的信息沟通与协调1269
学生宿舍运行的目标激励1269
学生宿舍运行中的行为约束1271
学生宿舍运行中的管理约束1271
学生宿舍运行中的行政监督1272
学生宿舍运行中的经济分配1272
学生宿舍管理的行政方法1273
学生宿舍运行过程中的宏观调控1273
学生宿舍管理的经济方法1276
学生宿舍管理的咨询诱导方法1277
对住宿学生日常管理的艺术1278
处理在学生宿舍内发生事件的艺术1280
提高住宿学生参与管理的艺术1284
解决住宿学生矛盾的艺术1285
掌握住宿学生生活规律的艺术1286
学生宿舍评比奖惩办法1288
学生宿舍卫生检查标准1289
学生宿舍内务卫生管理1289
学生宿舍卫生组织管理1290
学生宿舍卫生管理规范1291
学生文明公寓1292
学生住宿管理的重要性1292
学生住宿分配的原则1292
学生住宿计划管理1293
学生住宿手续办理程序1294
学生住宿手续管理1294
学生日常住宿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295
学生退宿手续办理程序1295
毕业生退宿管理1296
学生宿舍管理考核指标体系1297
学生宿舍房屋调配员考核指标1300
学生宿舍家具管理员考核指标1301
学生宿舍修理工考核指标1301
学生宿舍楼管理员考核指标1302
学生宿舍楼值班员(门卫)考核指标1303
学生宿舍楼清洁工考核指标1303
市对校学生宿舍管理考核1304
校(总务处)对学生宿舍管理考核1304
学生宿舍管理自我考核组织形式1305
学生宿舍管理考核方法1305
学生宿舍管理考核结果的处理1306
学生宿舍管理水平评估的目的1308
学生宿舍管理水平评估的作用1309
学生宿舍管理水平评估的探索作用1310
学生宿舍管理水平评估的基本原则1310
学生宿舍管理水平评估的主要内容1315
学生宿舍管理水平评估的主要方法1319
学生宿舍管理水平评估的一般程序1321
第十三章 班主任与辅导员管理1325
班主任的理想角色1325
班主任心理品质要求1328
班主任的职能1330
班主任的领导心理品质1332
班主任的素质修养与威信1333
班主任威信效应的机制1335
班主任威信的树立1336
班主任素质与班集体气氛1337
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1339
班主任道德品质要求1340
班主任应具备的精神1344
班主任上任前的心理准备1346
班主任的模范精神1348
班主任育人工作基本作法1350
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应变能力1352
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关系1354
班主任工作方法1357
班主任育人工作要素1360
班主任的工作艺术1362
班主任育人素质与班集体建设1368
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家访1374
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家访形式1375
班主任育人工作中开家长会的方法1376
班主任的工作评估1380
辅导员工作要求1384
辅导员的专业归属1385
辅导员的职业特征1386
辅导员工作对象的特征1388
辅导员工作的价值1391
辅导员专业范畴1396
辅导员素质要求1397
辅导员工作过程1398
辅导员工作技巧1402
学生人事档案工作内容1404
学生人事档案工作性质1404
第十四章 学生人事档案管理1404
学生人事档案工作的地位与作用1405
学生人事档案工作管理体制1405
学生人事档案收集与整理1406
学生人事档案保管与销毁1407
学生人事档案的统计与编研1408
学生人事档案开发利用1410
学生人事档案检索语言1411
学生人事档案著录标引1413
学生人事档案检索工具1420
学生人事档案的属性1428
学生人事档案的价值和作用1431
学生人事档案计算机著录与自动标引1438
学生人事档案计算机编目与检索1448
学生人事档案一体化计算机管理系统1455
学生人事档案鉴定工作的任务和意义1466
学生人事档案鉴定的原则和标准1467
学生人事档案保管期限表1476
学生人事档案鉴定工作制度和组织1484
学生学籍1487
学生学籍管理的含义1487
第十五章 学生学籍管理1487
学生学籍管理的主要内容1488
学生学籍管理的原则1488
学生学籍管理的组织实施1489
学生保留学籍1500
学生勒令退学、开除学籍1501
学生学籍注册1501
学生学籍成绩考核1503
学生升级与留级1504
学生跳级与降级1505
学生转学学籍管理1505
学生休学、退学复学学籍管理1508
学生借读学籍管理1510
学生走读学籍管理1511
学生结业、肄业与毕业1511
学生招收管理1520
学校招生调查摸底1523
学校招生组织考务1523
学校录取新生1525
学校组织入学1528
学生编班管理1528
学生分组管理1530
学生分桌管理1531
学生学制管理1532
弹性学制的历史1536
弹性学制的社会基础1536
弹性学制的原理1538
弹性学制的原则1539
弹性学制的意义1540
弹性学制的实施1542
“四、三”弹性学制管理模式1543
普通中小学学制管理改革模式1547
九年一贯制学制模式1550
建立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管理模式1551
“九年一贯、五四分段”整体综合学制模式1560
“五、四学制”初中学段学制模式1570
初中“三加一”学制管理模式1577
高中“二一分流”学制模式1578
农村普通初中四年制学制模式1580
少数民族山区“3+1”学制模式1585
农村基础教育“一五四”学制管理制模式1587
农村初中四年制管理模式1590
第十六章 学生就业指导1594
就业指导人员思想道德素质要求1594
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素质要求1595
就业指导人员心理素质要求1596
就业指导者队伍的培养原则1597
就业指导者队伍的培养途径1598
学生就业及就业指导1599
学生就业指导的特点1599
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1601
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及方法1603
学生就业指导功能的发展与变化1605
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1606
学生就业指导的规划与实施1608
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1613
学生性格与职业选择1616
学业职业性格测验量表1618
学生性格测验量表1635
学生思维能力测验1649
学生言语能力测验1656
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测验1662
学生空间想像能力测验1664
学生创造力测验1668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测验1673
学生适应能力测验1680
学生观察能力测验1683
学生谈判能力测验1687
学生管理能力测验1692
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管理的意义1693
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1694
学生就业信息科学运用1696
学生就业信息报表的设计1697
学生就业信息问卷调查1699
学生就业信息采集技术1701
学生就业信息审查1704
学生就业信息统计1708
学生就业信息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1713
学生就业信息相对指标分析1718
第十七章 学生日常行为管理1722
学生预习管理1722
学生课堂学习管理1723
学生复习与作业的管理1727
课外学习活动管理1729
学生学风管理1732
学生学风管理的内容1733
学生学风管理的一般过程1734
学生学风管理的具体措施1736
学生成绩管理1738
学生考试管理1739
学生考查管理1742
学生考勤管理1742
第十八章 学生管理制度1744
学生品德考核指标1744
学生思想品德评估表1747
学生品德行为评定指标和标准1750
学生操行目标自我评定表1759
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职责1761
政教主任岗位职责1761
团委书记岗位职责1763
班主任工作条例1764
班集体建设基本要求1766
学生自律委员会工作制度1766
国旗升降制度1767
学生校园值周班制度1768
学生干部管理条例1770
学生文明礼仪制度1775
学生行为规范规定1776
公共场所班级包洁劳动管理条例1778
校风巡查记分制度1779
学生军训实施细则1780
学生社会实践与假期延伸教育条例1781
学生志愿服务队活动制度1781
青年党校工作条例1782
学生团支部工作条例1783
违纪学生处分条例1786
行为问题学生帮教条例1787
学生宿舍管理制度1787
学生电视台活动制度1788
艺术、科技教育工作条例1788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例1790
中学教师业务档案制度1791
中学档案管理员职责1792
学生会工作条例1792
附录:学生管理政策法规18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8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8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18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8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1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835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1841
关于做好学校治安综合合理工作的几点意见1847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1850
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1855
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186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868
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1874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1878
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188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1884
关于在中小学加强禁毒预防性教育的意见1889
关于继续做好制止中小学生流失工作的通知1890
关于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的通知1892
教育部公安部发出《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1894
教育部下发加强教育系统安全教育和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的通知1895
关干加强中小学生旅游活动中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1897
关于确保学生春游和其他集体活动安全的紧急通知1898
关于加强对中小学生赴境外开展夏(冬)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1900
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春游水上运输安全的通知1902
全国中、小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1903
关于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通知1908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09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1913
关于印发《“九五”期间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意见》的通知1915
关于下发《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的通知1922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26
保护学生视力工作实施办法(试行)1931
关于搞好夏季饮食卫生工作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通知1934
关于加强学生健康教育、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的通知1935
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1938
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1943
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1946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48
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1951
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的通知1954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55
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1959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1961
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校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的通知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