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代长江下游经济发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代长江下游经济发展研究
  • 陈勇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5915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研究-唐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代长江下游经济发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本书研究的地域范围1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节 长江下游自然环境概述5

一、地形5

二、气候7

三、土壤9

四、森林植被10

五、河流·湖泊·海岸12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目的和相关的学术史回顾15

一、本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5

二、与本书相关的学术史回顾17

第二章 唐以前长江下游的经济开发20

一、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的原始农业和手工业21

第一节 先秦时期长江下游的经济开发21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江下游经济25

第二节 秦汉时期长江下游的经济发展27

第三节 六朝时期长江下游经济的快速发展30

一、六朝时期长江下游农业经济的发展30

二、六朝时期长江下游手工业的发展34

三、六朝时期长江下游城市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展36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下游稻作农业的发展45

第一节 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45

一、淮南区陂塘水利的修治及其特点46

二、浙西太湖地区农田水利的蓬勃发展50

三、浙东甬绍地区水利事业的新发展54

四、宣歙山地水利事业的发展58

一、防海塘的修筑与滨海地带盐渍土的改造72

第二节 土地的垦殖与利用72

二、江淮屯田与长江下游地区土地垦殖的扩大76

三、与水争田——河湖洲渚的开发80

四、与山争地——丘陵山地的开发84

第三节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稻作生产技术的进步87

一、生产工具的改进87

二、牛耕的普及和推广94

三、水稻插秧技术的采用96

四、稻麦轮作复种制的出现98

五、农田管理技术的进步104

第四节 水稻产区的扩大和水稻品种的增多105

一、水稻产区的扩大105

二、水稻品种的增多108

第五节 稻作生产率的提高111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商品性农业的发展116

第一节 茶叶生产与茶叶贸易117

一、茶叶产区的扩大和名茶品种的增多117

二、宣歙山区的茶叶生产与山区经济的开发126

三、浙西贡茶州的茶叶生产与茶叶贸易136

第二节 栽桑养蚕业的发展147

第三节 以柑橘为主的果树种植154

一、柑橘154

二、其他水果159

第四节 蔬菜种植及其商品化160

一、水生蔬菜的栽培160

二、蔬菜生产的专门化和商品化倾向的加强164

第五节 药材的种植及其发展165

第六节 花卉的种植及其商品化169

第七节 养鱼业的发展172

第一节 土地兼并与地主田庄的形成176

第五章 唐代长江下游大地产的发展176

第二节 长江下游田庄的发展及其特点178

第三节 大地产的经营方式197

第六章 唐代长江下游手工业的发展200

第一节 纺织业200

一、麻织业200

二、丝织业203

第二节 矿冶及金属制造业210

一、矿产的地域分布与矿冶业210

二、以铜器为主的金属制造业217

第三节 制盐、酿酒、造船和瓷器制造221

一、制盐业221

二、酿酒业225

三、造船业230

四、制瓷业233

第四节 文具制造业235

一、造纸业235

二、制笔业238

三、制墨业240

四、制砚业241

第五节 蔗糖业与编织业242

一、蔗糖业242

二、编织业244

第七章 唐代长江下游商业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的活跃249

第一节 发达的城市经济249

一、长江下游城市群的形成与经济都会的增多249

二、坊市制的突破和夜市的普遍261

三、城市中的“行”与“行会”组织265

第二节 地方市场的活跃269

第三节 商人势力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活跃275

一、商人势力的发展275

二、贩运贸易的发展与商业资本的活跃278

三、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与贱商意识的改变282

第四节 货币经济的新发展284

第五节 雇佣劳动的发展288

一、雇佣劳动的类型288

二、雇佣劳动的性质290

第六节 商品经济发展的局限性295

第八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交通与海外贸易301

第一节 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301

一、发达的水上交通301

二、以扬州为中心的陆上交通316

三、桥梁、津渡、驿站及城市交通318

第二节 沿海港口城市的增多与海外贸易的发展324

第九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人口分布与变迁334

第一节 唐前期长江下游的户口情况334

第二节 唐后期长江下游的人口升降345

一、元和时期两浙、宣歙区的户口升降345

二、对淮南道户口的考察353

三、元和以后长江下游人口的发展362

四、唐后期长江下游的浮寄户与逃户366

第三节 人口南迁与长江下游的经济发展371

第十章 余论381

第一节 两税法以钱定税原则与长江下游商品381

货币经济发展的关系381

第二节 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问题389

参考文献要目403

后记4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