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劳动合同法实务新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劳动合同法实务新解
  • 魏青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1691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劳动合同法-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劳动合同法实务新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1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

二、劳动合同的性质2

三、劳动合同与其他类似合同2

第二节《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意义6

一、新中国成立后、《劳动合同法》颁布前的劳动立法回顾6

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背景及意义7

第三节《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9

一、一般性原则9

二、特别原则一——倾斜保护原则10

三、特别原则二——三方协商原则10

第四节《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12

一、适用的事项范围12

二、适用的主体范围17

三、适用的时间范围27

四、适用的地域范围29

第五节 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32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概述32

二、关于劳动规章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32

三、合法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在要求33

第六节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36

一、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简介36

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运行结构37

三、我国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现实问题及对策38

第七节 工会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以及集体协商中的作用40

一、工会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中的作用40

二、工会在集体协商机制中的作用41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43

第一节 劳动合同订立概述43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概念43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44

第二节 劳动合同订立的意义47

一、标志着劳动法律关系的成立并推定其生效48

二、明确了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48

三、有助于定纷止争50

第三节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50

一、概述50

二、书面形式51

三、其他形式53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种类54

一、固定期限劳动合同54

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55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60

第五节 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61

一、招收录用阶段61

二、劳动合同签订阶段63

第六节 劳动合同的内容64

一、必备条款64

二、约定条款67

第七节 劳动合同无效68

一、劳动合同的无效68

二、无效劳动合同的处理71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73

第一节 劳动合同履行的概念及原则73

一、劳动合同履行的概念73

二、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73

第二节 用人单位义务之一——支付劳动报酬74

一、工资支付形式75

二、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77

三、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78

四、最低工资81

五、工资保障制度84

第三节 用人单位义务之二——执行劳动定额标准87

一、劳动定额标准的概念87

二、工作周和工作日87

三、休息时间91

四、加班97

第四节 用人单位义务之三——劳动保护98

一、劳动保护制度概述98

二、劳动保护的程序性制度99

三、劳动保护的实体性制度99

四、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100

第五节 特殊情况下劳动合同的履行104

一、用人单位名称变更104

二、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的变更105

三、用人单位合并、分立105

第六节 劳动合同的变更106

一、劳动合同变更的概念106

二、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因106

三、劳动合同变更的种类107

四、劳动合同变更的特点108

五、劳动合同变更后的法律效力109

六、劳动合同变更的常见情况——调职、调岗和调薪109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13

第一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113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含义及特征113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114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终止132

一、劳动合同终止的含义及特征132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133

第三节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异同139

一、是否由劳动合同主体作出意思表示不同139

二、适用情形不同140

三、是否需要履行法定程序不同140

四、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略有不同142

第四节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后的附随义务144

第五章 特别规定149

第一节 集体合同149

一、集体合同概述149

二、集体合同的订立156

三、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161

四、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163

五、集体合同相关争议解决165

第二节 劳务派遣166

一、劳务派遣概述166

二、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171

三、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178

四、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法律关系179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182

一、非全日制用工概述182

二、我国现行劳动法关于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特殊规定185

第六章 监督检查189

第一节 劳动合同监督检查制度的形成189

第二节 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189

一、劳动行政部门实施监管的特点189

二、劳动行政部门监督检查的职权范围190

第三节 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措施与文明执法194

一、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措施194

二、劳动监察员文明执法195

三、其他组织和个人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196

第七章 法律责任203

第一节 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203

第二节 劳动合同未载明必备条款或合同文本未交付劳动者205

第三节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7

一、用人单位超过法定期限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207

二、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209

第四节 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210

第五节 违法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及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向劳动者收取财物212

一、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12

二、用人单位违法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等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13

三、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13

第六节 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或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214

一、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214

二、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216

三、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217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218

第七节 劳动合同无效219

第八节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220

第九节 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223

一、行政责任223

二、刑事责任224

三、民事责任224

第十节 用人单位未依法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224

第十一节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反劳动合同的保密义务、竞业限制条款225

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225

二、劳动者违反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义务的法律责任226

第十二节 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单位尚未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228

第十三节 劳务派遣单位以及用工单位违法229

一、劳务派遣单位的法律责任230

二、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231

第十四节 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232

第十五节 个人承包经营者违法招用劳动者233

第十六节 监管部门不履行职责或者违法行使职权234

第十七节 用人单位未建立职工名册236

第八章 劳动争议解决237

第一节 劳动争议解决总则237

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立法目的237

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238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243

四、劳动争议的和解243

五、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244

六、劳动争议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245

七、劳动争议的代表人调解/仲裁/诉讼制度246

八、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247

九、劳动争议的行政投诉247

第二节 劳动争议调解247

一、劳动争议的调解组织247

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250

三、劳动争议调解申请的形式250

四、劳动争议调解方式250

五、调解协议书及其效力251

六、不履行调解协议的法律后果251

七、劳动争议中的支付令252

第三节 劳动争议仲裁255

一、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变革255

二、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基本制度258

三、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69

第四节 劳动争议诉讼273

一、劳动争议诉讼的定义273

二、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条件274

三、劳动争议诉讼的受理范围277

四、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278

五、劳动争议诉讼的审判机构279

六、劳动争议诉讼的举证责任2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