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 府伟灵,徐克前主编;王培昌,刘新光副主编;王琰,府伟灵,王培昌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5228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生物化学-医学检验-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及现状1

第二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研究的主要内容2

一、阐述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体内的生物化学变化2

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2

第三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的任务3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3

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信息3

三、增强与临床的沟通及开展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咨询4

第四节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4

第二章 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检验5

第一节 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5

一、血浆蛋白质5

二、体液氨基酸9

三、嘌呤核苷酸11

第二节 常用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检测项目13

一、体液总蛋白13

二、体液白蛋白15

三、血清蛋白电泳16

四、蛋白质免疫固定电泳18

五、体液个别蛋白质19

六、体液氨基酸22

七、体液尿酸23

第三节 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检测的临床应用24

一、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24

二、氨基酸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26

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生物化学诊断26

四、病例分析27

第三章 糖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29

第一节 血糖及糖代谢紊乱30

一、血糖及血糖调节30

二、糖尿病及其代谢紊乱31

三、低血糖症36

四、糖代谢的先天异常37

第二节 糖代谢紊乱的主要检测项目37

一、空腹血糖38

二、餐后2小时血糖40

三、葡萄糖耐量试验40

四、糖化血红蛋白41

五、糖化血清蛋白与糖化白蛋白43

六、胰岛素及C肽44

七、胰岛素原46

八、酮体47

九、丙酮酸及乳酸48

十、尿微量白蛋白49

第三节 糖代谢紊乱主要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50

一、糖尿病的早期筛查51

二、糖尿病的生物化学诊断51

三、糖尿病治疗效果评价52

四、糖尿病并发症的生物化学诊断53

五、病例分析53

第四章 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55

第一节 概述55

一、血浆脂质和脂蛋白代谢55

二、脂蛋白代谢紊乱62

三、脂蛋白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66

四、高密度脂蛋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67

第二节 脂蛋白代谢紊乱的主要检测指标68

一、总胆固醇68

二、甘油三酯69

三、血浆脂蛋白测定70

四、载脂蛋白测定72

五、磷脂73

六、游离脂肪酸74

七、过氧化脂质74

八、脂蛋白-X75

九、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75

十、脂蛋白代谢相关基因检测75

十一、其他76

第三节 血脂相关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77

一、高脂血症的生物化学诊断77

二、脂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疾病的关系77

三、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估78

四、脂质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原则及作用80

五、病例分析82

第五章 诊断酶学84

第一节 概述85

一、酶的概念与特征85

二、同工酶的概念与特征87

三、工具酶88

第二节 酶测定技术90

一、酶活性测定90

二、酶质量测定98

三、同工酶检测98

第三节 常用酶及同工酶测定的临床应用101

一、血清酶101

二、尿液酶104

三、浆膜腔积液酶105

四、脑脊液酶105

五、同工酶的诊断价值108

六、病例分析108

第六章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检验112

第一节 常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代谢及其生物学作用112

一、微量元素代谢及其生物学作用112

二、维生素的代谢及其生物学作用117

第二节 常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检测指标122

一、常用微量元素检测122

二、常用维生素检测125

第三节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检测的临床应用127

一、主要微量元素缺乏与中毒127

二、维生素缺乏与中毒130

第七章 体液与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134

第一节 概述134

一、体液平衡及其紊乱135

二、酸碱平衡及其紊乱139

第二节 体液与酸碱平衡紊乱的主要检测指标143

一、电解质的检测143

二、酸碱度的检测145

三、二氧化碳分压146

四、氧分压146

五、氧饱和度146

六、实际碳酸氢盐及标准碳酸氢盐147

七、缓冲碱147

八、碱剩余147

九、阴离子间隙148

十、肺泡-动脉氧分压差148

十一、二氧化碳总量148

十二、渗透压149

第三节 体液及酸碱平衡紊乱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149

一、体液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149

二、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及类型判断149

三、病例分析151

第八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155

第一节 概述155

一、肝脏的主要生物化学功能155

二、肝胆疾病的主要代谢紊乱156

第二节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163

一、血白蛋白163

二、血氨164

三、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及非结合胆红素164

四、血清总胆汁酸及结合胆酸166

五、血清酶类166

六、胶原及其片段171

七、靛氰绿滞留率试验173

八、利多卡因试验173

第三节 肝胆疾病主要生物化学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174

一、急性肝损伤174

二、慢性肝损伤175

三、肝硬化176

四、肝脏储备功能判断177

五、病例分析179

第九章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182

第一节 概述182

一、肾脏的基本功能183

二、肾脏疾病的主要临床生物化学变化185

第二节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188

一、肾小球功能检查188

二、肾近端小管功能检查194

三、肾远端小管功能检查197

四、肾血流量检测199

第三节 肾脏疾病主要生物化学项目的临床应用199

一、肾脏疾病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的选择与应用199

二、常见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201

三、病例分析206

第十章 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208

第一节 概述209

一、心脏解剖和生理209

二、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及化学病理学210

第二节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生物化学检测指标214

一、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生物化学指标214

二、心肌损伤标志物217

三、心力衰竭生物化学检测指标223

四、高血压生物化学检测指标226

第三节 心血管疾病相关生物化学检测的临床应用227

一、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评估227

二、心肌缺血及损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228

三、病例分析232

第十一章 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234

第一节 胃肠胰功能及胃肠胰疾病的生物化学改变235

一、胃肠胰功能235

二、胃肠胰疾病的生物化学改变240

第二节 胃肠胰疾病的主要生物化学检测指标246

一、胃酸分泌量246

二、胃蛋白酶原Ⅰ、Ⅱ247

三、胃泌素248

四、小肠消化与吸收试验249

五、淀粉酶250

六、脂肪酶251

七、尿胰蛋白酶原Ⅱ252

八、胰腺外分泌功能评价试验252

九、双标记Schilling试验253

第三节 常见胃肠胰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254

一、胃溃疡254

二、吸收不良综合征255

三、急性胰腺炎256

四、慢性胰腺炎257

五、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257

六、病例分析258

第十二章 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检验260

第一节 骨代谢及其异常261

一、钙代谢及其异常261

二、磷代谢及其异常263

三、镁代谢及其异常264

四、骨代谢激素调节及其异常264

第二节 骨转换相关标志物267

一、骨形成标志物267

二、骨吸收标志物268

第三节 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269

一、血清钙、磷、镁检测269

二、骨代谢相关激素检测272

三、骨转换相关标志物检测274

第四节 骨代谢异常生物化学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278

一、骨质疏松症278

二、骨软化症280

三、病例分析281

第十三章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283

第一节 概述283

一、内分泌及调控284

二、激素的分类及作用机制290

三、内分泌疾病常用生物化学检测方法及评价291

第二节 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292

一、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检测指标293

二、甲状腺内分泌功能检测指标295

三、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检测指标297

四、性腺内分泌功能检测指标300

第三节 内分泌紊乱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302

一、生长激素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302

二、催乳素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303

三、肾上腺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303

四、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305

五、性腺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306

六、病例分析308

第十四章 神经及精神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310

第一节 概述310

一、血脑屏障及脑脊液310

二、神经组织的生物化学代谢特点312

三、常见神经变性病的生物化学机制313

四、常见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315

第二节 常用神经及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315

一、脑脊液一般检查315

二、神经递质的测定316

三、脑脊液蛋白质和特殊酶的测定317

第三节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319

一、帕金森病319

二、亨廷顿病320

三、阿尔茨海默病320

四、精神分裂症321

五、肝豆状核变性(威尔森病)321

六、癫痫322

七、其他323

八、病例分析323

第十五章 妊娠期相关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325

第一节 正常妊娠及相关生物化学变化325

一、正常妊娠326

二、母体及胎儿生物化学变化330

第二节 常用妊娠期相关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测指标333

一、hCG333

二、雌三醇334

三、胎儿纤维连接蛋白334

四、胎儿肺成熟度评价相关指标335

五、羊水胆红素337

六、血糖337

七、肾功能试验337

八、甲胎蛋白338

九、孕中期唐氏综合征过筛试验338

十、孕早期唐氏综合征过筛试验338

第三节 妊娠期相关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339

一、胎盘紊乱339

二、异位妊娠339

三、早产339

四、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339

五、妊娠期肝脏疾病340

六、妊娠期肾功能衰竭341

七、新生儿肺不成熟及呼吸窘迫综合征341

八、胎儿神经管缺陷341

九、唐氏综合征342

十、18-三体综合征342

十一、病例分析343

第十六章 肿瘤标志物345

第一节 概述346

一、肿瘤标志物的发展史346

二、肿瘤标志物的概念347

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影响因素348

四、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349

第二节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评价351

一、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351

二、糖类抗原肿瘤标志物354

三、激素类肿瘤标志物357

四、受体类肿瘤标志物359

五、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360

六、酶类标志物363

七、基因类肿瘤标志物367

第三节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370

一、胃癌的实验室诊断371

二、肝癌的实验室诊断371

三、大肠癌的实验室诊断372

四、肺癌的实验室诊断372

五、前列腺癌的实验室诊断372

六、乳腺癌的实验室诊断372

七、宫颈癌的实验室诊断373

八、病例分析373

第十七章 遗传代谢病的生物化学检验375

第一节 概述375

一、遗传代谢病的概念和分类376

二、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征376

第二节 遗传代谢病的诊断策略377

一、遗传代谢病的生物化学检验378

二、遗传代谢病的基因诊断379

第三节 遗传代谢病的生物化学检测381

一、苯丙酮酸尿症381

二、同型胱氨酸尿症383

三、半乳糖血症384

四、糖原贮积症385

五、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386

六、肝豆状核变性387

七、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388

八、溶酶体病389

九、线粒体病390

十、杜氏肌营养不良症391

十一、病例分析392

第十八章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394

第一节 概述394

一、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目的及意义395

二、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395

三、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397

四、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个体化398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基础及主要参数的应用400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400

二、单室模型一级消除动力学402

三、多剂重复用药的消除动力学404

四、非线性动力学消除406

第三节 治疗药物浓度测定的标本处理407

一、常用标本407

二、取样时间408

三、样品预处理408

第四节 治疗药物浓度测定的常用方法409

一、光谱法409

二、色谱法409

三、免疫化学法410

四、其他技术410

第五节 需要监测治疗浓度的主要药物410

一、强心苷类411

二、抗心律失常药412

三、抗癫痫药413

四、抗情感性精神障碍药414

五、免疫抑制剂416

六、茶碱417

七、氨基糖苷类抗生素418

八、病例分析418

第十九章 临床生物化学自动化分析421

第一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概述421

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发展421

二、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原理422

三、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426

四、全实验室自动化的构建428

第二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技术430

一、生化分析仪常用分析方法430

二、分析参数设置433

三、生化分析仪的校准435

第三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日常操作436

一、自动生化分析仪安装及使用前准备436

二、基本操作步骤437

三、主要维护保养439

第四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检定与系统完整性439

一、生化分析仪的性能检定439

二、生化分析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442

参考文献446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