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细胞与组织研究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细胞与组织研究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4666075.jpg)
- 叶宝兴,毕建杰,孙印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0207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91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植物-细胞培养-研究方法-高等学校-教材;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方法-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细胞与组织研究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植物细胞与组织制片原理2
1 植物制片的目的和方法2
1.1 植物制片简介2
1.1.1 植物制片目的2
1.1.2 植物制片方法2
1.2 植物制片常用仪器、用具、药品2
1.3 植物制片一般流程7
1.3.1 一般制片7
1.3.2 石蜡半薄切片7
1.4 植物制片相关常用技术7
1.4.1 清洁技术7
1.4.2 封边与封片(藏)技术8
1.4.3 切片刀的磨刀技术9
2 植物制片的原理10
2.1 选材10
2.1.1 材料的选择10
2.1.2 材料的切取10
2.2 杀死、固定与保存11
2.2.1 杀死、固定与保存11
2.2.2 固定的基本原理12
2.2.3 常用的固定剂13
2.2.4 固定操作注意事项19
2.3 洗涤21
2.3.1 洗涤的作用21
2.3.2 洗涤的方法21
2.4 脱水剂与脱水21
2.4.1 脱水21
2.4.2 常用的脱水剂22
2.5 透明剂与透明23
2.5.1 透明的作用23
2.5.2 常用的透明剂23
2.6 制片24
2.7 染色剂与染色24
2.7.1 染色的发现与染色原理24
2.7.2 染色剂的概念与性质25
2.7.3 染色剂的种类26
2.8 封固与封固剂27
2.8.1 水溶性封固剂27
2.8.2 糖浆封固剂27
2.8.3 树脂性封固剂28
2.8.4 其它封固剂28
3 常用染色剂及染色方法29
3.1 常用染色剂29
3.1.1 苏木精29
3.1.2 洋红32
3.1.3 番红O34
3.1.4 亮绿34
3.1.5 固绿34
3.1.6 孔雀绿35
3.1.7 甲基绿35
3.1.8 碘绿35
3.1.9 结晶紫36
3.1.10 橘红G36
3.1.11 曙红36
3.1.12 真曙红37
3.1.13 中性红37
3.1.14 酸性品红(复红)37
3.1.15 碱性品红(复红)37
3.1.16 刚果红38
3.1.17 甲苯胺蓝38
3.1.18 甲基蓝38
3.1.19 亚甲基蓝39
3.1.20 苏丹Ⅲ39
3.1.21 苏丹Ⅳ39
3.1.22 苯胺蓝39
3.1.23 地衣红40
3.1.24 天青石兰40
3.1.25 苦味酸40
3.1.26 俾斯麦棕40
3.1.27 玫瑰红41
3.1.28 詹纳斯绿41
3.1.29 红四氮唑41
3.1.30 间苯三酚42
3.2 染色方法42
3.2.1 染色方法的种类42
3.2.2 常用的染色方法与步骤43
3.3 染色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51
3.3.1 染色液浓度51
3.3.2 染色温度与时间51
3.3.3 固定液对于染色的影响51
3.3.4 染色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52
第二篇 植物细胞与组织制片方法54
4 石蜡切片法54
4.1 取材、固定、保存、洗涤54
4.1.1 取材54
4.1.2 固定54
4 1.3 冲洗54
4.2 脱水、透明54
4.2.1 脱水54
4.2.2 透明56
4.3 浸蜡56
4.4 包埋57
4.4.1 包埋方法57
4.4.2 包埋石蜡选择57
4.5 修块、切片58
4.5.1 修块、粘固58
4.5.2 组织切片机的结构及操作步骤59
4.5.3 切片注意事项60
4.6 粘片、展片、烤片(烘片)61
4.7 脱蜡、复水、染色、脱水、透明62
4.8 封片63
5 半薄切片技术64
5.1 水溶性树脂包埋64
5.1.1 GMA包埋法64
5.1.2 Quetol 523包埋66
5.1.3 JB-4包埋67
5.1.4 Lowicryl K4M包埋法69
5.2 环氧树脂包埋法69
5.2.1 环氧树脂包埋的机制和配方69
5.2.2 材料洗涤、脱水71
5.2.3 渗透与聚合72
5.3 修块和切片72
5.3.1 修块72
5.3.2 切片刀72
5.3.3 切片注意事项73
5.4 染色73
6 非切片制片74
6.1 暂时封藏74
6.1.1 简易观察制片74
6.1.2 孢子及花粉粒萌发观察制片74
6.2 整体制片75
6.2.1 甘油法75
6.2.2 甘油冻胶法76
6.2.3 甘油-二甲苯法76
6.2.4 糖浆法77
6.2.5 水封藏法77
6.2.6 松节油法77
6.3 涂压制片77
6.3.1 涂压法的基本步骤78
6.3.2 植物花粉母细胞的涂片法79
6.3.3 植物根尖、茎端的压片法79
6.4 离析制片81
6.4.1 硝酸-氯化钾离析法(Schaltze法)81
6.4.2 铬酸-硝酸离析法(Teffrey法)81
6.4.3 乙酸-过氧化氢离析法81
6.4.4 煮沸法82
6.4.5 盐酸-草酸离析法82
6.4.6 氨水离析法82
6.4.7 氢氧化钠离析法82
6.4.8 乙醇-盐酸离析法83
6.4.9 次氯酸钠法83
6.5 透明制片83
6.5.1 乳酸-苯酚透明法83
6.5.2 氢氧化钠透明法83
6.5.3 冬青油透明法83
6.5.4 甘油透明法84
7 植物细胞与组织显微测定85
7.1 碳水化合物显微测定85
7.1.1 高碘酸-希夫反应——显示多糖(淀粉粒及细胞壁纤维素等)85
7.1.2 碘-碘化钾反应——显示淀粉粒86
7.1.3 氯化铁羟胺反应——显示果胶86
7.1.4 氯碘化锌反应——显示纤维素87
7.1.5 氯代亚硫酸盐法——显示木质素87
7.1.6 苯胺蓝荧光法——显示胼胝质87
7.1.7 硫酸铁反应——显示单宁88
7.1.8 银还原法——显示维生素C88
7.2 脂类显微测定89
7.2.1 苏丹染料染色法——显示全部脂类89
7.2.2 Nile蓝法——显示中性脂肪及酸性类脂90
7.2.3 锇酸染色法——显示中性不饱和脂类90
7.2.4 酸性氧化苏木精法——显示磷脂90
7.2.5 过甲酸-希夫法——显示不饱和键脂类91
7.2.6 丙二醇苏丹法——显示类脂91
7.3 蛋白质的显微测定92
7.3.1 汞-溴酚蓝法——显示总蛋白质92
7.3.2 茚三酮(或四氧嘧啶)-希夫反应——显示总蛋白质92
7.3.3 氯胺-T-希夫试剂反应——显示总蛋白93
7.3.4 固绿染色法——显示总蛋白质或碱性蛋白93
7.3.5 偶联四唑反应——显示含色氨酸、组氨酸和酪氨酸的蛋白质94
7.3.6 重氮化偶联反应——显示含酪氨酸蛋白质94
7.3.7 Sakagushi反应——显示含精氨酸蛋白质95
7.3.8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显示含色氨酸蛋白质96
7.3.9 铁氰化铁法——显示蛋白质—SH基96
7.3.10 汞橙(RSR)法——显示蛋白质—SH基97
7.3.11 巯基乙酸-铁氰化铁法——显示蛋白质—SS基97
7.3.12 过甲酸-希夫试剂反应——显示—SS基蛋白质98
7.3.13 过甲酸-Alcian蓝法98
7.4 核酸的显微测定99
7.4.1 孚尔根反应——显示DNA99
7.4.2 甲基绿-派洛宁(焦宁)染色法——显示DNA与RNA99
7.4.3 苏木精色法100
7.4.4 铁矾-苏木精染色101
7.5 酶的显微测定101
7.5.1 联苯胺反应——显示过氧化物酶101
7.5.2 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显示脱氧酶102
7.5.3 四氮唑盐反应——显示琥珀酸脱氢酶102
7.5.4 Nadi反应——显示细胞色素氯化酶102
7.5.5 铅沉淀法——显示酸性磷酸酶103
7.5.6 钙-钴沉淀法——显示碱性磷酸酶103
7.5.7 铅沉淀法104
7.5.8 钙皂沉淀法——显示酯酶106
7.5.9 靛蓝法——显示酯酶107
7.5.10 邻苯二酚法——显示多酚氧化酶107
7.6 细胞壁成分显微测定107
7.6.1 纤维素测定107
7.6.2 木质素测定108
7.6.3 角质、栓质测定109
7.6.4 果胶质测定109
7.7 活体染色109
7.7.1 线粒体活体染色110
7.7.2 液泡活体染色110
8 其它切片技术111
8.1 徒手切片111
8.1.1 徒手切片法的应用及优缺点111
8.1.2 徒手切片操作过程111
8.1.3 过程小结112
8.2 滑走切片112
8.2.1 滑走切片方法和步骤113
8.2.2 材料的软化处理方法113
8.3 蒸汽切片114
8.4 冰冻切片114
8.4.1 冰冻的原理114
8.4.2 利用专用冰冻切片机和干冰进行切片115
8.4.3 切片过程115
8.4.4 半导体式冷冻切片机115
8.4.5 恒冷箱式冷冻切片机115
8.5 木材切片116
8.5.1 直接切片116
8.5.2 包埋切片117
第三篇 显微镜与显微技术120
9 显微镜简介120
9.1 显微镜分类120
9.2 显微镜基本原理121
9.2.1 透镜成像的基本知识122
9.2.2 显微镜光学系统成像122
9.3 显微镜光学技术参数123
9.3.1 透镜分辨率123
9.3.2 分辨极限与放大率123
9.3.3 景深124
9.3.4 焦距和角孔径125
9.3.5 色差125
9.3.6 齐焦距126
9.3.7 同轴度126
9.3.8 覆盖差126
9.3.9 工作距离126
9.3.10 镜像亮度127
10 常用显微镜128
10.1 正置显微镜128
10.1.1 机械部分128
10.1.2 光学部分132
10.1.3 照明系统137
10.1.4 显微镜维护与保养139
10.2 倒置显微镜140
10.2.1 倒置显微镜简介140
10.2.2 Olympus-XI 71倒置显微镜141
10.2.3 透射光明场观察步骤148
10.2.4 相衬观察(使用IX2-ILL100照明柱)148
10.2.5 微分干涉衬(DIC)观察(使用IX2-ILL100照明柱)149
10.2.6 简易偏光观察(使用IX2 ILL100照明柱)151
10.3 体视显微镜的原理、结构与使用151
10.3.1 体视镜光路151
10.3.2 普通变焦体视镜152
10.3.3 Olympus SZX16型解剖镜155
10.4 荧光显微镜158
10.4.1 荧光原理158
10.4.2 荧光显微镜原理159
10.4.3 荧光显微镜结构161
10.4.4 荧光显微镜使用162
11 显微图像捕获及处理165
11.1 显微图像捕获165
11.1.1 显微图像捕获165
11.1.2 Olympus DP71图像捕获系统166
11.2 图像处理175
11.2.1 图像数字化176
11.2.2 位图的有关术语176
11.3 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软件180
11.3.1 Image-Pro Plus窗口181
11.3.2 Image-Pro Plus操作182
附录185
参考文献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