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孟子思想体系 《孟子精义》选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孟子思想体系 《孟子精义》选粹
  • 刘执中编撰 著
  • 出版社: 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86761485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孟子思想体系 《孟子精义》选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 宏辩卫道的圣雄——孟子15

凡例19

概述21

一、孟子小传21

二、《孟子》的篇数和编者23

(一)篇数23

(二)编者24

三、《孟子》一书的定位25

由「子」而「传」而「经」的历史流程25

本文29

壹、夫子(孟子)自道29

一、思想渊源29

(一)无有乎尔 尽心下、第三十八章29

(二)未得为孔子徒 离娄下、第二十二章30

二、胸襟与气势31

(一)大人之事 尽心上 第三十三章31

(二)大丈夫 滕文公下 第二章33

(三)说大人则藐之 尽心下 第三十四章34

(四)不为管仲 公孙丑下 第二章36

(五)舍我其谁 公孙丑下 第十三章41

(六)传食不为泰 滕文公下 第四章42

(七)四十不动心 公孙丑上 第二章之一45

(八)善养浩然之气 公孙丑上 第二章之二51

(九)不敢居圣 公孙丑上 第二章之三54

(十)愿学孔子 公孙丑上 第二章之四57

贰、辟异端(社会的)63

一、距杨(道)墨63

(一)予岂好辩 滕文公下 第九章之一63

(二)上承三圣 滕文公下 第九章之二66

(三)杨、朱、子莫 害道 尽心上 第二十六章69

(四)墨者夷之 滕文公上 第五章70

(五)如逐放豚 尽心下 第二十六章75

二、距名家76

(一)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告子上 第三章76

(二)斥「仁内义外」说 告子上 第四章78

三、距法家、兵家、纵横家80

(一)春秋无义战 尽心下 第二章80

(二)善战者服上刑 离娄上 第十四章81

(三)正己、焉用战 尽心下 第四章83

(四)今之良臣 古之民贼 告子下 第九章84

(五)诛不胜诛 梁惠王下 第十二章85

(六)仁者无敌 梁惠王上 第五章88

(七)天下定于一 梁惠王上 第六章91

四、距阴阳家93

天时地利 不如人和 公孙丑下 第一章93

五、距农家96

(一)百工之事 不可耕且为之 滕文公上 第四章之一96

(二)圣人治民 而暇耕乎 滕文公上 第四章之二102

(三)用心治天下 亦不用于耕 滕文公上 第四章之三106

六 距杂家111

(一)道、一而已矣 滕文公上 第一章112

(二)道二、仁与不仁 离娄上 第二章114

七、距小说家115

(一)非君子之言 万章上 第四章115

(二)好事者为之 其一 万章上 第八章121

(三)好事者为之 其二 万章上 第九章124

八、斥轻尧、舜、禹者126

(一)貉与桀 非尧舜之道 告子下 第十二章126

(四)毋以邻为壑 告子下 第十一章128

九、斥滑稽乱俗者130

(一)君子所为 众人不识 告子下 第六章130

(二)天下溺 援之以手乎 离娄上 第十七章134

(三)礼与食 色与礼 孰重 告子下 第一章136

叁、道性善<哲学的>141

一、人异于禽兽141

(一)君子存之 离娄下 第十九章141

(二)异于野人 尽心上 第十六章142

二、人心之本然142

(一)仁义礼智 我固有之 告子上 第六章142

(二)良能 良知 达之天下 尽心上 第十五章145

(三)人性之善 犹水之就下 告子上 第二章146

三、圣人与我同148

(一)心之所同 理也义也 告子上 第七章148

(二)尧舜与人同 离娄下 第三十二章151

四、性善之发扬152

(甲)顺性与扩充(积极的)152

(一)尽心 知性 知天 尽心上 第一章152

(二)顺其性 不加戕贼 告子上 第一章153

(三)充无害人之心 尽心下 第三十一章154

(四)扩其四端而充之 公孙丑上 第六章155

(五)居仁由义 离娄上 第十章158

(乙)存养与理欲(消极的)159

(一)茍得其养 无物不长 告子上 第八章159

(二)养心莫善于寡欲 尽心下 第三十五章161

(三)从其大体为大人 告子上 第十五章162

(四)舜、跖之分 尽心上 第二十五章164

(五)舍生取义 告子上 第十章165

肆、倡仁政(政治的)169

一、因先用贤169

(甲)因先169

(一)因先王之道 离娄上 第一章169

(二)师文王 可为政于天下 离娄上 第七章173

(三)周公思兼三王 施四事 离娄下 第二十章176

(四)禹、稷、颜回同道 离娄下 第二十九章177

(五)先圣后圣 其揆一也 离娄下 第一章179

(乙)用贤180

(一)信任仁贤 尽心下 第十二章180

(二)好善 优于治天下 告子下 第十三章181

(三)贤人治国 如玉人琢玉 粱惠王下 第九章184

(四)好善忘势 以臣贤士 尽心上 第八章185

(五)贵贵 尊贤 万章下 第三章186

二、义利之辨190

(一)何必曰利 梁惠王上 第一章190

(二)怀仁义以相接 告子下 第四章192

三、贵王抑霸196

(甲)王霸之别196

(一)仁以保四海 离娄上 第三章196

(二)行王政 齐楚何惧 滕文公下 第五章197

(三)行仁者王 假仁者霸 公孙丑上 第三章201

(四)攻伐之道 梁惠王下 第十章203

(五)性之 身之 假之 尽心上 第三十章205

(六)不为管晏 公孙丑上 第一章之一206

(七)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 公孙丑上 第一章之二208

(八)王政可得而闻也 梁惠王下 第五章213

(乙)推恩保民218

(一)推恩足以保四海 梁惠王上 第七章218

(二)五霸 三王之罪人 告子下 第七章234

(丙)与民同乐237

(一)灵台灵沼之乐 梁惠王上 第二章238

(二)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梁惠王下 第四章240

(三)与众乐乐 梁惠王下 第一章244

(丁)养民教民248

(一)去关市之征 滕文公下 第八章248

(二)取于民有制 滕文公上 第三章之一249

(三)行仁政 自经界始 滕文公上 第三章之二253

(四)谨庠序之教 滕文公上 第三章之三255

(五)养生丧死 王道之始 梁惠王上 第三章257

(六)恶在其为民父母 梁惠王上 第四章262

四、君臣民264

(一)民贵 君轻 尽心下 第四章264

(二)天视自我民视 万章上 第五章265

(三)禅与继 其义一也 万章上 第六章269

(四)君视臣如手足 离娄下 第三章274

(五)谏不听 则易位 万章下 第九章276

(六)闻诛一夫 梁惠王下 第八章278

(七)得民心 则得天下 离娄上 第九章279

伍、教育思想283

一、善政不如善教283

(一)立教 得民心 尽心上 第十五章283

(二)得英才而教 尽心上 第十三章284

二、教育目标285

(一)所教者五 尽心上 第四十章285

(二)使自得之 离娄下 第十四章286

三、教学方法287

(甲)有法287

(一)有彀 有规 有矩 告子上 第二十章287

(二)大匠不废绳墨 尽心上 第四十一章288

(乙)有序289

(一)不成章不达 尽心上 第二十四章289

(二)放乎四海 离娄下 第十八章290

(三)毋使饥渴之害为心害 尽心下 第二十七章292

(丙)专心292

(一)毋一暴十寒 告子上 第九章293

(二)求其放心 告子上 第十一章294

(丁)有恒295

(一)譬若掘井 尽心上 第二十九章295

(二)间然不用 茅塞之矣 尽心下 第二十一章296

四、环境影响297

(一)居移气 养移体 尽心上 第三十六章297

(二)一傅众咻 滕文公下 第六章298

(三)德 慧 术 知 存乎疢疾 尽心上 第十八章300

(四)困心衡虑 告子下 第十五章301

(五)易子而教 离娄上 第十八章304

(六)不教之教 告子下 第十六章305

陆、行为思想307

一、行为准则307

(一)人皆可以为尧舜 告子下 第二章307

(二)仁义智礼与乐之实 离娄上 第二十七章310

(三)匡章之过 离娄下 第三十章310

(四)事 守 孰为大 离娄上 第十九章313

(五)尊德 乐义 尽心上 第九章314

二、反身求诚315

(一)万物皆备于我 尽心上 第四章316

(二)反求诸己 离娄上 第四章316

(三)君子有终身之忧 离娄下 第二十八章317

(四)诚者,天之道 离娄上 第十二章319

三、谨取与320

(一)取与不取 离娄不 第二十三章320

(二)受与不受 公孙丑下 第三章321

(三)却、受、仕 万章下 第四章323

(四)馈、赐 辞、受 万章下 第八章329

(五)有见与不见 告子下 第五章334

(六)非其招 不往也 滕文公下 第一章336

(七)事之乎 友之乎 万章下 第七章339

四、慎出处344

(一)何如则仕 告子下 第十四章344

(二)为所当为 尽心上 第十七章345

(三)殉身与殉道 尽心上 第四十二章346

(四)妻妾羞而泣 离娄下 第三十三章347

(五)鲁穆公无人乎子思之侧 公孙丑下 第十一章349

(六)不遇故去 公孙丑下 第十二章352

(七)天爵 人爵 告子上 第十六章355

五、用中道356

(一)不为已甚 离娄下 第十章356

(二)是皆已甚者 滕文公下 第七章356

六、达权变358

(一)嫂嫂溺援之以手 离娄上 第十七章<此为节录,全章见前贰之九之二>359

(二)先知先觉 万章上 第七章359

柒、其他365

一、论《诗》365

(一)以意逆士 第四章<此为节录,全章见前贰之七之一>365

(二)小牟与凯风 告子下 第三章366

二、论《书》369

尽信书 不如无书 尽心下 第三章369

三、论《传》370

诗亡而后春秋作 离娄下 第二十一章370

捌、集其大成373

集大成者 金声而玉振 万章下 第一章373

附录(一)道统的传承 韩愈<原道>节录377

附录(二)参考书目380

附录(三)编校后记3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