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马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0598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詹姆逊,F.-后现代主义-研究;詹姆逊,F.-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詹姆逊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缘起于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1
第一章 文化危机:现代性文化历程反思8
一、视野拓展:文化概念的主客体维度9
1.文化的客体功能性维度10
2.文化的主体性自我意识维度13
二、概念辨析:现代、现代化、现代主义、现代性17
1.对“现代”概念的理解18
2.对“现代化和现代主义”概念的理解21
3.对“现代性”概念的理解24
三、历史进程:人类理性精神发展之路26
1.人类理性觉醒时期27
2.人类理性独立时期28
3.人类理性崇拜时期31
四、路径依赖:现代性文化反思36
1.现代性文化反思:理性吊诡和文化批判37
2.全面检讨:四种反思的理论44
第二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意识形态和乌托邦57
一、后现代主义: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转向57
1.对待后现代主义的辩证态度57
2.后现代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发展61
二、人的存在方式:意识形态和人65
1.“意识形态”概念的传统理解及其泛化65
2.意识形态的主体性和客体性71
三、人的理想寄托:“乌托邦”情结75
1.道德意义上的乌托邦76
2.政治意义上的乌托邦78
3.文化意义上的乌托邦82
四、理论轨迹: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阐释学87
1.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角88
2.詹姆逊学术思想的发展轨迹92
第三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背景:宏观社会语境分析105
一、全球化哲学语境:“后现代”的历史解释105
1.全球化发展的理论研究105
2.“后现代”的历史解释111
二、社会基础的变革:世界政治新秩序下的马克思主义114
1.后现代主义的宏观社会背景115
2.新秩序下各种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118
三、意识形态理论的论辩:终结论及其理论发展124
第四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批判:意识形态传统批判129
一、从托拉西到黑格尔: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130
二、理论的元批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133
1.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原理134
2.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137
3.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元批判140
三、思维中的辩证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批判142
1.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143
2.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生命力144
3.思维中的辩证法:彻底批判的意识形态理论147
四、批判的批判:错误意识、领导权和文化物化148
1.错误意识和科学意识的对立150
2.领导权或阶级统治合法性(进步和反动的对立)152
3.物化的意识形态的批判154
五、批判的转向:从文化批判到语言批判157
1.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157
2.阿尔图塞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理论160
3.支配权的意识形态162
4.语言上异化的意识形态批判164
第五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建:意识形态阐释学167
一、文化的阐释模式:后现代意识形态理论168
1.对“文化和阐释模式”的理解169
2.对后现代意识形态及其作用的理解178
二、三大基本原则: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182
1.叙事和阐释相统一的原则183
2.总体化的原则186
3.形式辩证法的原则189
三、文本阐释困境:文本阐释的意识形态性194
1.对文本阐释模式的评价195
2.基督教经典阐释的启示197
3.文本阐释的“三个视域”200
四、历史阐释困境:历史阐释的意识形态性205
1.历史主义的困境206
2.四种传统解决“困境”的方法208
3.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解决方法212
第六章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实证:资本主义文化分期理论215
一、文化主导逻辑:生产方式逻辑的重新读解216
1.文化分期思想的形成217
2.里斯曼的《孤独的人群》的影响221
二、文化分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阐释学222
1.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问题224
2.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问题226
三、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227
四、超越后现代主义:认知测绘理论230
结语 现代性和意识形态性233
附录 论中国文化对布莱希特戏剧实践和理论的影响237
参考文献248
后记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