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结构杆件的弯曲与扭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结构杆件的弯曲与扭转](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2367719.jpg)
- (美)汉斯(C.P.Heins)著;常岭,吴绍本译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15044·1687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结构杆件的弯曲与扭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绪言1
插图目录4
目 录4
第二章梁的弯曲5
2.1非对称弯曲——法向应力5
插图目录6
2-2 一般应变分布6
2-1 偏心荷载作用下的一般截面6
2.2中性轴位置8
2.3主轴位置9
2-3 中性轴位置9
表格目录10
2-4 主轴位置10
2.4纯弯曲11
2-5 中性轴的几何关系12
2.5例题—双弯曲12
符号12
2-6 悬臂角钢特性14
2.6剪切中心17
2-7 偏心荷载梁的分解18
2-8 典型截面剪切中心位置20
2-9 独立单元体上的应力22
2-10开口截面的平衡24
2-11矩形构件组成的几何图形25
2.7特征值的数值计算25
2-12w图几何关系26
2.8例题—剪切中心位置27
2-13开口箱形截面剪切中心28
2-14槽形截面尺寸30
2-1 槽形截面剪切中心特征值31
表格目录31
2-15槽形截面剪切中心位置32
第三章纯扭转34
3.1 弹性理论34
3-1 实体截面的扭转35
3-2 实体单元体上的剪应力36
3-3 单元体剪应力的几何关系36
3.2薄膜比拟38
3-4 薄膜比拟—实体截面的几何关系与应力40
3-1 薄膜比拟关系40
3.3例题—薄膜比拟41
3-5 矩形轴的扭转应力43
3.4 KT的近似值45
3.5组合截面46
3-6 组合截面47
3-7 薄壁闭合截面的薄膜48
3.6闭合薄壁截面48
3-8 多箱截面的剪应力53
3-9 分隔箱的截面55
3-10单箱截面的弯曲剪应力58
3-2 开口与闭合箱的剪力流60
3-11多箱截面的弯曲应力61
3-3 多箱截面的剪力流63
第四章翘曲扭转65
4.1宽翼缘工型梁截面特性65
4-1 宽翼缘工型梁的翘曲66
4.2一般开口截面68
4-2 开口截面的座标轴69
4.3扭转特征值——数值法73
4.4例题—翘曲扭转特征值75
4-3 宽翼缘工型截面翘曲特征值75
4-1 宽翼缘工型截面翘曲特征值77
4-4 槽形截面的扭转翘曲79
4-2 槽形截面翘曲特征值80
5.1 微分方程与解81
第五章纯扭转与翘曲扭转81
5.2例题—悬臂梁的扭转特性83
5-1 悬臂梁弯曲与扭转的联合特性85
5-2 等截面悬臂梁扭转图86
5.3近似解89
5-1 应力汇总89
5-3 直梁的有限差分方程90
5-4 直梁的一般差分模式表示法96
5-5 直梁的变截面段97
5.4变截面闭形解97
5-2 一般扭转边界条件99
5-3 各种研究图式与边界条件100
5-4 参考文献〔11〕中的设计参数102
5-5 1~6类微分方程的闭形解103
5.5变截面问题107
5.6连续跨问题110
5-6 变截面悬臂梁扭转图110
5-7 双跨连续梁111
6.1符拉索夫方程116
第六章曲梁116
6-1 曲梁单元体117
6-2 曲梁单元体上力的平衡119
6-3 曲梁位移123
6.2 闭形解127
6-4 加载的曲梁132
6-1 各种曲梁解133
6-5 第1类曲梁解(表6-1)134
6-6 第2类曲梁解(表6-1)135
6-7 第3类曲梁解(表6-1)136
6-8 第4类曲梁解(表6-1)137
6-9 第5类曲梁解(表6-1)138
6-10第6类曲梁解(表6-1)139
6-11第7类曲梁解(表6-1)140
6-12第8类曲梁解(表6-1)141
6-13曲梁差分表示法142
6.3数值解142
6-14 变截面曲梁差分方程149
6.4 曲梁系150
6-15相互作用的曲梁151
6-16曲板边界条件154
6-18柔性支承的曲板156
6-17弯桥156
6-19曲板上一般力的作用156
6-20铰端—固端曲板上力的作用157
6-21 固端—铰端曲板上力的作用157
6-22 固端—固端曲钣上力的作用157
6-23 固端—固端曲板上力的作用158
6-24 固端—铰端曲板平面图161
6-26梁板连接处力矩的平衡164
6-25梁板连接处垂直力的平衡164
6-27弯桥详图168
6-29弯桥变形169
6-28 弯桥变形169
6-31 弯桥的扭转力矩170
6-30弯桥变形170
第七章弯桥的设计数据171
7.1 冲击系数171
7-1 轧制工型梁的挠曲冲击系数172
7-2 扳梁的挠曲冲击系数173
7-3 轧制工型梁的扭转冲击系数174
7-4 板梁的扭转冲击系数175
7.2 活载设计175
7-5 放大系数中的变形系数S,P177
7-6 分配系数中的变形系数Y,X179
7-1 两跨与三跨桥梁中折减系数(K3)的最大函数180
7.3 静载设计181
7-7 参考特征值183
7-8 标准弯曲应力,L=100.0′184
7-10标准弯曲应力,L=125.0′185
7-9 标准翘曲应力,L=100.0′185
7-11 标准翘曲应力,L=125.0′186
7-12标准弯曲应力,L=150.0′186
7-13标准翘曲应力,L=150.0′187
7-14标准翘曲应力变化188
7.4扭转特征值188
7-15典型的组合截面189
7-16理想化的组合截面190
7.5斜交支承的影响191
7-17典型斜桥192
7-18双车道斜桥挠度比193
7-19三车道斜桥挠度比194
7-20四车道斜桥挠度比195
7-21双车道斜桥扭转比196
7-22三车道斜桥扭转比197
7-23四车道斜桥扭转比198
7-24双车道斜桥弯矩比199
7-25 三车道斜桥弯矩比200
7-26 四车道斜桥弯矩比201
7-27双车道斜桥剪力比202
7-28三车道斜桥剪力比203
7-29 四车道斜桥剪力比204
7.6设计例题205
8.1 弯曲210
第八章箱形弯桥210
8-1 典型的组合箱形截面211
8-2 理想化的箱形截面211
8.2单箱截面翘曲212
8-3 任意开口箱形截面213
8-4 箱形截面的几何图形217
8.3例题217
8-1 箱形截面单位翘曲?0计算表218
8-2 箱形截面?w计算表220
8-5 箱形截面的?u图221
8-6 箱形截面的Sw图—未修正的222
8-7 箱形截面的Sw图223
8.4扭曲效应223
8-8 扭曲的箱形截面225
8-9 箱形截面尺寸—扭曲分析226
8-3 扭曲分析的边界几何条件227
8-4 扭曲分析的边界条件227
8.5隔板间距228
8-10扭曲应力分布?228
8.6扭曲特征值WA*230
8-11 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32
8-12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33
8-13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34
8-14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35
8-15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36
8-16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37
8-17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38
8-18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39
8-19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40
8-20 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41
8-21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42
8-22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43
8-23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44
8-24 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45
8.7加劲箱形梁246
8-25箱形梁扭曲特征值WA*246
8-26箱形截面横向支撑系247
8-27箱形截面侧向支撑系247
8-28支撑截面的等效板厚248
8-29支撑类型图249
8.8设计例题251
8-5 支撑截面尺寸252
8-6 组合截面尺寸252
8-30箱形梁截面几何图形253
8-31法向弯曲与扭曲应力分布(静载)256
8-7 静载作用下跨中最大法向弯曲与扭曲应力(ksi)256
8-32最大弯曲的车辆荷载位置258
8-8 活载作用下最大法向弯曲与扭曲应力(ksi)260
8-33 法向弯曲与扭曲应力分布(活载)260
第九章工形曲梁的影响线261
9.1概述261
9.2梁的特征值262
9-1 裸钢梁的几何图形263
9.3梁的特性比263
9.4梁系的效应264
9.5影响线表272
9.6 应用273
9-2 双跨曲梁影响线274
9-3 双跨曲梁影响线275
9-4 双跨曲梁影响线276
9-5 双跨曲梁影响线277
9-6 三跨曲梁影响线278
9-7 三跨曲梁影响线279
9.7例题280
9-8 三跨弯桥平面图281
9-9 梁的立面图282
9-1 影响线座标,三跨,M0.5?,α=0.1286
9-2 影响线座标,三跨,M0.5?,α=0.2292
9-3 影响线座标,三跨,M1?,α=0.1298
9-4 影响线座标,三跨,M1?,α=0.2304
9-5 影响线座标,三跨,B0.5?,α=0.1310
9-6 影响线座标,三跨,B0.5?,α=0.2316
9-7 影响线座标,三跨,B1?,α=0.1322
9-8 影响线座标,三跨,B1?,α=0.2328
9-10组合梁与非组合梁的几何图形341
9-11车道荷载—等效集中荷载342
9-12车道荷载—等效扭转荷载343
9-13车辆荷载—等效集中与扭转荷载344
9-15三跨影响线座标345
9-14三跨影响线座标345
9-17三跨影响线座标346
9-16三跨影响线座标346
10.1计算机程序355
第十章曲梁计算机分析355
10-3内支承的边界条件356
10-2端支承的边界条件356
10-1 曲梁平面图356
10-1输入数据357
10.2实例359
10-4例题解360
10-5例题解361
10-6梁的尺寸362
10-7梁的荷载362
10-2梁的特征值363
10-8梁的解363
10-3输入数据364
附录计算机程序365
参考文献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