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技术与业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施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3297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通信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技术与业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1
1.1.1通信的分类1
1.1.2通信方式1
1.1.3现代通信技术的目标2
1.2通信网的结构3
1.2.1通信网的构成要素3
1.2.2通信网的结构4
1.3通信网的分类8
1.4通信网的质量9
1.5通信网的体系结构10
1.5.1网络分层的概念10
1.5.2分层结构中的接口和服务13
1.5.3 OSI和TCP/IP13
1.6电信业务18
第2章 交换技术19
2.1交换技术19
2.1.1概述19
2.1.2业务特点20
2.1.3通信网交换技术21
2.1.4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交换技术24
2.1.5交换技术比较25
2.2数字电话交换机26
2.2.1数字电话交换机的基本功能26
2.2.2交换机硬件系统27
2.2.3数字交换原理32
2.2.4交换机控制结构36
2.2.5交换机软件系统40
2.2.6呼叫处理原理42
2.2.7交换机操作系统45
2.3电话网52
2.3.1电话网概述52
2.3.2电话网的等级结构53
2.3.3电话网编号方案56
第3章 No.7信令网60
3.1信令的基本概念60
3.1.1信令的基本概念60
3.1.2信令的分类61
3.1.3中国No.1信令63
3.2 No.7信令的结构及功能65
3.2.1 No.7信令系统的四级结构65
3.2.2消息信令单元的格式66
3.3消息传递部分67
3.3.1信令数据链路功能级68
3.3.2信令链路功能级68
3.3.3信令网功能级71
3.4 ISDN用户部分75
3.4.1 ISUP消息格式及编码75
3.4.2常用ISUP消息76
3.4.3 ISUP功能和支持的业务77
3.4.4基本的呼叫控制过程77
3.5信令连接控制部分78
3.5.1 SCCP的功能结构与业务79
3.5.2 SCCP消息格式80
3.6事务处理能力82
3.6.1 TCAP的功能结构83
3.6.2 TCAP的消息格式84
3.7信令网85
3.7.1与信令网有关的术语和定义85
3.7.2信令网的拓扑结构和特点86
3.7.3信令网的可靠性措施87
3.7.4我国的No.7信令网88
3.7.5信令路由及路由选择原则89
第4章 同步网91
4.1概述91
4.2网同步设备和定时分配链路92
4.2.1节点时钟设备92
4.2.2定时分配93
4.3网同步技术95
4.3.1准同步96
4.3.2主从同步96
4.3.3相互同步97
4.3.4外时间基准同步98
4.3.5通信楼综合定时供给系统99
4.3.6数字同步网结构101
4.4数字同步网的主要技术指标104
4.4.1滑动104
4.4.2抖动和漂移106
4.4.3时间间隔误差106
4.5我国的同步网106
第5章 移动通信技术109
5.1移动通信概述109
5.2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111
5.2.1网络结构111
5.2.2信道划分和波道指配114
5.2.3信道类型和时隙结构115
5.2.4编号计划117
5.2.5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演变119
5.3移动交换基本技术120
5.3.1移动呼叫的一般过程120
5.3.2自动漫游124
5.3.3越区切换124
5.3.4网络安全125
5.4移动交换信令128
5.4.1空中接口信令128
5.4.2基站接入信令130
5.4.3网络接口信令132
5.5 CDMA移动通信系统132
5.5.1 CDMA系统概述132
5.5.2 CDMA网络结构及信道类型133
5.5.3 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134
5.5.4移动性管理与呼叫处理136
5.6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138
5.6.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138
5.6.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化及网络结构139
5.6.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及关键技术142
第6章 数据通信技术144
6.1数据通信网的概念144
6.2数据通信网的组成146
6.3分组交换网147
6.3.1分组交换的基本概念147
6.3.2 X.25建议150
6.3.3分组交换网157
6.4数字数据网160
6.4.1 DDN网络组成160
6.4.2 DDN网络结构162
6.5帧中继164
6.5.1帧中继技术特点164
6.5.2帧中继的帧结构及相关协议166
6.5.3帧中继网络168
6.6ATM169
6.6.1 ATM基本概念169
6.6.2 ATM协议参考模型170
6.6.3 ATM网络的组成与接口173
6.6.4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173
第7章 Internet技术176
7.1概述176
7.1.1计算机通信的演进与发展176
7.1.2计算机通信网分类177
7.1.3 TCP/IP参考模型177
7.2 IP179
7.2.1 IP地址格式179
7.2.2域名服务183
7.2.3 IP数据报分组格式183
7.3 TCP与UDP185
7.3.1 TCP185
7.3.2 UDP187
7.4局域网交换与三层交换187
7.4.1局域网体系结构188
7.4.2二层交换189
7.4.3三层交换191
7.5路由器192
7.5.1 Internet网络结构192
7.5.2路由器结构与工作原理192
7.5.3路由算法设计原则与分类195
7.5.4路由信息协议197
7.5.5开放最短路径优先198
7.5.6路由器的发展与应用199
7.6 IPv6200
7.6.1 IPv6的主要特点200
7.6.2 IPv4向IPv6的演进202
第8章 下一代网络技术204
8.1下一代网络概述204
8.1.1下一代网络的定义和特点204
8.1.2下一代网络功能分层结构205
8.2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205
8.2.1下一代网络结构206
8.2.2软交换设备功能208
8.2.3软交换的特点209
8.3软交换设备209
8.3.1综合接入设备210
8.3.2媒体网关211
8.3.3信令网关212
8.3.4 SIP终端与服务器214
8.4软交换主要协议215
8.4.1 H.248协议215
8.4.2 H.323协议219
8.4.3 SIP220
8.5路由与TRIP222
8.5.1软交换路由方案222
8.5.2电话路由协议223
8.5.3 TRIP与路由服务224
8.6软交换组网技术224
8.6.1软交换组网方案224
8.6.2软交换网的编号225
8.6.3软交换相关问题226
8.7软交换的组网应用228
8.7.1软交换在固定网中的应用228
8.7.2软交换在移动网中的应用231
第9章 光纤通信技术234
9.1光纤通信概述234
9.2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236
9.3光纤通信网络分类239
9.4光纤通信中的复用技术240
9.5 SDH光同步传送网241
9.5.1 SDH的速率体系241
9.5.2 SDH的帧结构242
9.5.3 SDH的复用结构与原理244
9.5.4 SDH的传送网结构与自愈247
第10章 宽带接入网技术255
10.1概述255
10.1.1接入网的基本概念255
10.1.2接入网的分类257
10.2接入网的接口技术257
10.2.1接入网的界定与功能模型257
10.2.2 V5接口259
10.3铜线接入技术259
10.3.1 xDSL调制解调技术260
10.3.2非对称数字用户线261
10.3.3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263
10.3.4甚高速数字用户线264
10.3.5单线路数字用户线266
10.3.6 速率自适应数字用户线266
10.4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266
10.5光纤接入技术267
10.5.1光纤接入网的特点和结构267
10.5.2无源光网络268
10.5.3光纤接入269
10.6无线接入网技术270
10.6.1无线局域网270
10.6.2本地多点分配业务278
10.6.3直接广播卫星279
10.6.4混合光纤无线279
第11章 卫星通信技术281
11.1卫星通信概述281
11.1.1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特点282
11.1.2卫星通信工作频段283
11.1.3卫星通信的多址方式285
11.2通信卫星286
11.2.1同步通信卫星286
11.2.2通信卫星的组成287
11.2.3观察参量289
11.3卫星地球站290
11.3.1地球站的种类290
11.3.2地球站组成290
11.4卫星移动通信294
11.4.1 INTELSAT卫星通信系统295
11.4.2 INMARSAT卫星通信网296
11.4.3 VSAT卫星通信网298
11.4.4铱系统301
11.4.5全球星系统303
第12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305
12.1多媒体通信概述305
12.2多媒体通信的特征及体系结构307
12.2.1多媒体通信的特征307
12.2.2多媒体通信的体系结构309
12.3多媒体硬件系统组成与标准化310
12.3.1多媒体硬件系统组成310
12.3.2多媒体通信的标准化311
12.4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315
12.5多媒体通信的应用318
12.5.1会议电视系统318
12.5.2可视电话系统321
12.5.3远程图像通信系统323
12.5.4多媒体终端325
第13章 电子商务技术327
13.1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327
13.1.1电子商务的含义327
13.1.2电子商务的特性328
13.1.3电子商务的分类328
13.2电子商务系统331
13.2.1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331
13.2.2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333
13.2.3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要素336
13.3电子商务技术337
13.4网络交易安全管理338
13.4.1网络安全威胁概述338
13.4.2网络入侵者和病毒340
13.4.3网络交易风险和安全管理的基本思路342
13.4.4网络安全技术343
第14章 现代电信业务349
14.1固定电话业务349
14.1.1固定电话349
14.1.2固定电话基本业务349
14.1.3固定电话增值业务351
14.1.4中继线353
14.1.5公用电话354
14.1.6用户交换机、集团电话354
14.1.7虚拟网355
14.1.8ISDN业务356
14.1.9无线市话356
14.2长途电话业务357
14.2.1国内公众长途电话业务357
14.2.2国际和港、澳、台长途电话业务358
14.2.3 IP长途电话业务359
14.3语音信息业务359
14.3.1语音信箱业务的种类359
14.3.2语音信箱系统的功能360
14.3.3电话信息服务业务361
14.3.4其他语音信息业务361
14.4电话卡业务362
14.4.1 IC卡电话业务362
14.4.2账号电话卡业务362
14.4.3 IP电话卡业务362
14.5智能网业务362
14.5.1智能网的构成363
14.5.2 800业务363
14.5.3通用号码业务363
14.5.4其他电话智能网业务364
14.6移动通信业务364
14.6.1移动通信基本业务的种类364
14.6.2移动电话新业务365
14.6.3移动通信数据业务367
14.6.4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业务369
14.6.5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的特点372
14.7数据通信业务374
14.7.1数据通信业务方式374
14.7.2数据通信业务种类374
14.7.3 Internet提供的业务380
14.8图像通信业务与多媒体业务385
14.8.1传真通信业务385
14.8.2可视图文业务386
14.8.3图文电视业务386
14.8.4可视电话业务386
14.8.5会议电视业务386
中英文对照表388
参考文献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