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圣的教化 先秦两汉婚姻礼俗中的宇宙观 伦理观与政教论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神圣的教化 先秦两汉婚姻礼俗中的宇宙观 伦理观与政教论述
  • 林素娟著 著
  • 出版社: 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
  • ISBN:957151483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48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6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神圣的教化 先秦两汉婚姻礼俗中的宇宙观 伦理观与政教论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汉代经师注解婚姻议题的诠释特色及其反映的宇宙观——由婚龄、婚期、婚配人数谈起13

第一节 婚龄主张的争议与其思想根据14

一、经生对婚龄的主张、根据与争议14

二、由政策面、历史实况面看婚龄35

三、小结46

第二节 婚期主张的思维特色与诠释方法探究47

一、经师对婚期的思考与主张47

(一)春季说48

(二)秋冬说50

(三)四时皆可嫁娶54

(四)贵族阶级通年皆可嫁娶,庶民阶级婚期定於秋冬到中春前55

二、对经师注解婚期的方法与限制的反省56

三、婚期说的形成与发展65

四、春秋贵族实际婚期的考察72

五、小结77

第三节 婚配人数符应宇宙图式78

一、天子、诸侯后妃之数78

二、诸侯一娶九女79

三、大夫与士的婚配人数79

四、庶人的婚配人数81

第二章 春秋至两汉的媵婚制及媵婚说所反映的婚姻性质与政教理想89

第一节 关於媵婚制的定义90

第二节 春秋媵婚制的性质与特色93

一、姑姪、姐妹同嫁的现象,以及继室的问题94

二、陪媵国的数量,以及陪媵的人数97

三、媵是否必为同姓99

四、媵婚制能否能容许再娶的问题107

第三节 经师对媵婚的主张与争议114

第四节 汉代经师对媵婚制的提倡及婚配人数说提出的背景125

一、符应阴阳与宇宙图象126

二、对於帝王後宫太盛的节制134

三、对於生育及养生的想法142

第五节 略看汉代帝王的婚配人数与婚姻状况146

第六节 小结155

第三章 婚姻对象的择取与婚配禁令195

第一节 讎仇不婚195

第二节 同姓不婚202

一、同姓不婚的理由202

(一)从生理的角度思考203

(二)宗法、伦理的角度204

(三)异类相生的角度205

(四)政治资源的联结与扩大206

二、同姓不婚的基础及范围207

三、由春秋史实看同姓婚限制的破坏216

四、同姓婚禁忌破坏的原因220

第三节 收继婚的性质与兴衰探究226

一、春秋时期收继婚的现象及性质226

(一)异辈间的收继婚226

1.晚辈男子收继长辈妻妾:烝、报、因227

2.长辈男子对家族中晚辈妻妾的收继234

(二)同辈间的收继婚236

1. 小叔娶寡嫂被视为非礼236

2.被包容的小叔娶嫂行为241

3.庶民阶级的叔娶嫂问题245

二、儒生扭转烝、报婚习俗的努力249

三、法律对於烝、报婚的严厉禁止256

四、收继婚式微的原因258

(一)宗法制度的崩溃259

(二)经济型态的改变262

(三)小家庭制度的形成263

五、小结266

第四节 丧期不嫁娶的推行与落实267

一、礼书对丧期不可嫁娶的规定267

二、经生对於丧期嫁娶图婚的评论270

三、儒门标榜的三年之丧可靠性商兑275

(一)先秦贵族多不严守三年之丧275

(二)对三年之丧不赞同的论点279

(三)儒者对三年之丧的托古改制281

四、汉代对丧制的推行及丧娶的态度288

第五节 婚配对象的选取考量294

一、由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婚配对象的选取294

(一)国际联姻的政治特性294

(二)姻亲国对内政的影响302

(三)联姻功能的有限性308

二、由家族内部利益来看婚配对象的选取311

三、阶级的限定318

第四章 婚礼程序——先秦至汉代婚姻六礼的仪式与性质探究369

第一节 先秦时期婚礼程序的名目与施行状况369

第二节 纳采礼礼物及其象徵意涵375

第三节 问名礼:名字的神圣性与问名的意义378

一、问名礼的内容378

二、名所具有的神圣意涵与三月之名的重要性382

(一)名所具有的神圣性与预示性382

(二)阴阳五行思想下的五音定名386

(三)名的配合与厌胜巫术387

第四节 纳徵礼的意义及聘财问题390

一、纳徵的礼物及聘财390

二、纳徵礼具有的身份认定及法律意义392

第五节 由先秦至汉代的《日书》来看婚礼的择日问题394

一、《日书》中所反映婚期择日的趋避情况396

(一)建除与丛辰中的嫁聚宜忌日396

(二)反支日避忌396

(三)离日避忌397

(四)分离日避忌398

(五)太岁避忌399

(六)与星宿有关的嫁娶宜忌日400

(七)大败日避忌403

(八)与月有关的嫁娶忌日404

(九)与神话、传说有关的婚日避忌406

(十)将日月分成男女或牝牡,以求取阴阳调和的原则407

(十一)杀日禁忌408

二、嫁娶趋避的事项、反映的现象410

第六节 春秋贵族行亲迎礼的状况及儒生、经生的诠释与争议414

一、儒生、经生对於亲迎与否的主张415

(一)天子是否应该亲迎415

(二)诸侯是否该亲迎421

(三)大夫是否该亲迎427

(四)士人是否该亲迎430

二、儒生、经生特别重视亲迎的原委431

(一)从家族伦常的角度来看亲迎礼434

(二)从符应天地之道及阴阳角度来看亲迎礼439

第五章 祖灵的互渗与婚礼程序的完成——成婚、成妇、完婚仪式探究467

第一节 成婚——共牢、合巹、同房礼468

第二节 成妇——妇见舅姑礼470

第三节 祖灵的连结与身份的转换的确立——由庙见、反马、致女礼论经生的解经与诠释472

一、经师关於庙见礼的性质讨论与争议473

(一)庙见是新妇祭已故舅姑之礼474

(二)庙见是三月祭祖先之礼479

(三)庙见是新婚夫妻祭祖後始能同房的成婚之礼481

二、由史书记载来看後人对庙见之礼的理解489

三、对於未庙见不能成妇的再理解494

四、庙见成婚说形成的背景和发展499

(一)庙见成婚说形成的背景499

1.强调贞节观499

2.政治社会的背景505

(二)庙见成婚说的流传与发展508

五、小结513

第六章 婚姻的仪式的象徵与通过意涵517

第一节 婚礼中的隔离与祓除517

第二节 行礼场域的特殊意涵523

一、门与户所具有的过渡意涵523

二、青庐:特殊的婚仪场所528

三、奥:神圣的沟通和连结530

第三节 衣饰、车马的特殊性532

第四节 饮食的象徵意义539

第五节 婚礼仪式中的求育巫术546

第六节 小结551

第七章 婚姻关系的结束——由礼教、律法、伦理与经济层面来看离婚问题553

第一节 离婚条例及其具体实施状况553

一、出妻:由夫的角度来看离婚问题553

(一)无子554

(二)妒嫉559

(三)事奉舅姑不谨561

(四)淫乱562

(五)其他565

二、妻求去:由妻的角度来看离婚问题569

(一)由伦理观的转变来看妻能否求去569

(二)由法律层面来看妻之去夫576

第二节 出妻仪式及手续580

一、出妻仪式580

二、离婚登记584

第三节 再嫁585

一、礼、法对於子妇可否拥有私财的态度585

二、妇女的私财592

三、从经济的需要看再嫁601

结论619

参考书目6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