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中的三个世界 教师知识的制度维度及其影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中的三个世界 教师知识的制度维度及其影响
  • 康永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911238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83页
  • 主题词:教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中的三个世界 教师知识的制度维度及其影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新制度教育学的新框架1

第一章 教育知识与教育制度19

一、教育中的制度问题21

既定状态下的教育函数21

教育发展的主流模式22

发展中的非连续性跃迁23

主流模式中的技术概念24

教育制度变革的迫切性25

二、教育研究的认识论视野29

行动的知识基础29

教育中的知识问题31

认识论视野及其举要31

先驱者的教训与成就33

教育研究的可能与前景36

三、传统教育交往框架及其变革38

教育交往概念的浪漫化38

传统教育交往框架的缺陷40

教育交往框架的变革45

四、教育知识与教育认识论49

教育知识及其价值49

教育中的“无知问题”55

超主体的教育认识论58

五、教育知识问题的制度解66

知识过程与制度实践66

多元制度文化的关键意义72

公立学校制度的再定义79

第二章 三种教育学及其相互关系85

一、教师知识的制度维度87

教师知识的独特性87

主流模型的意蕴90

对教学法知识的再认识92

教师知识与教学制度95

教师专业化的走向97

二、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学98

韦伯:进化的教育类型98

现代教育技艺的扩张99

不同情境,不同的教育学101

专业的、民间的与制度的教育学104

新教师教育理想与路径106

三、民主与教育学109

民主的就是专业的?109

民主与专业教育学110

民主教育学及其性质112

民主本身作为一种教育学114

民主情境中的教师教育116

四、魅力、情境与教育学117

天生的教育知识:魅力的教育学119

经验的教育学:基于传统的教育学123

现代性情境与专业教育学的涌现130

魅力的复兴:人文主义教育学的意蕴135

从个人的教育学到超个人的教育学140

五、深度定位的教师专业发展144

深层教育学与专业教育学的对立144

对技术理性的专业化模式的批判147

教学内容知识的概念及其问题150

兼容创新精神的专业发展道路153

基于深层教育学的专业发展体系157

第三章 制度情境中的教育学161

一、说明文的诗学与政治学163

成问题的说明文教学163

另类而经典的说明164

纯客观说明的教育命运169

作为主观构造的说明173

建构性说明的教育学178

二、道德教育与道德规范182

道德规范:一种绝对命令?182

依附于道德规范的道德教育187

基于人的尺度的道德实践192

三、制度情境:隐形的德育力量195

超主体的匿名过程:被忽视的道德教育195

制度情境:看不见的教育学197

现代学校的制度困境199

民主的制度情境:学校道德教育的温床201

四、教育创新能力的社会学204

行动与实践的区分204

实践理论的基本主张207

教育学的实践概念211

创新能力的情境依赖213

教育创新知识的增长219

五、教育公平的政治维度225

机会均等的教育公平观225

教育公平的政治性228

从机会均等到权利平等232

第四章 教育世界的现象学237

一、科学世界:理性致力投射的世界241

科学世界及其教育学研究241

科学世界的教育学:专业教育学244

二、专业教育学实践的真相与危机247

专业教育学中的权力结构247

对先验自我的遗忘及其危险251

三、生活世界:原初意识及其直观的世界255

作为原初性构造的生活世界255

生活世界的教育学:魅力教育学261

四、回归生活世界的现象学还原之路267

导向生活世界的教育学研究267

作为偶然性事件的现象学还原270

五、第三个世界:作为根基的制度世界274

制度世界及其公共性与奠基性274

制度世界的教育学:制度教育学279

第五章 先验的社会性与家国认同287

一、家国观念的先验根基290

先验的社会性与世界观290

我固有之的恻隐之心290

同情中的先验道德判断291

童心之中的先验善意293

嵌入利己之中的利他295

二、对符号之网的依赖与再造298

客观化的“道德”王国?298

先验善意的现实运作299

社会本身的符号建构300

科学观点中的对象世界302

世界本身作为意向关联项303

三、初级社会化的性质304

情境化自我的必要性304

儿童家国观念的神圣性305

家国观念与常识态度306

常识态度中的直观因素307

初级社会化与家国认同309

四、现实中的家国认同311

常识态度的混合性质311

家国之间的内在断裂312

质的个人主义及其影响314

不存在一个共享的世界315

国与天下的经典区分317

想象的共同体及其根基318

三种不同的家国认同320

五、涂尔干理论的再思考321

对两种社会化的混淆321

“集体表象”的符号意味322

科学、教师与国家崇拜323

内在善意的社会价值324

从高度社会化到自主化325

结语 制度研究与教育学327

一、结构-功能论的研究329

二、“旧”制度教育学333

三、社会学新制度主义338

四、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影响343

五、新制度教育学的转向348

参考文献357

索引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