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结构经济学视域下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开华,郑长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4284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贵州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结构经济学视域下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 问题的提出1
1.1.2 研究背景4
1.1.3 研究意义7
1.2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9
1.2.1 研究的地域范围9
1.2.2 相关概念的界定10
1.2.3 研究目标12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13
1.3.1 研究思路13
1.3.2 研究内容的框架与结构15
1.4 研究方法19
1.4.1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19
1.4.2 宏观研究与微观分析相结合19
1.4.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19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20
1.5.1 可能的创新20
1.5.2 不足之处21
第2章 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评述21
2.1 国外文献23
2.1.1 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理论24
2.1.2 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理论24
2.1.3 产业的空间结构理论26
2.2 国内文献27
2.2.1 关于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27
2.2.2 关于产业结构优化途径的研究28
2.2.3 关于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31
2.2.4 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方法32
2.2.5 有关产业优化政策的争论33
2.2.6 产业结构优化的其他研究视角35
2.3 简要评述38
2.3.1 目前针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视角比较零乱,缺乏相关理论的系统整合38
2.3.2 目前针对贵州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不够深入39
第3章 新结构经济学概述及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39
3.1 传统的结构经济学简介40
3.1.1 结构经济与结构经济学40
3.1.2 结构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41
3.2 新结构经济学的主要内容42
3.2.1 新结构经济学的定义42
3.2.2 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43
3.2.3 经济结构调整的四个决定因素44
3.2.4 产业结构优化的增长甄别六步法46
3.2.5 简要评述47
3.3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49
第4章 贵州省的要素禀赋50
4.1 贵州的自然资源50
4.1.1 土地资源51
4.1.2 矿产资源52
4.1.3 水资源52
4.1.4 森林资源53
4.1.5 草原资源53
4.1.6 气候资源54
4.1.7 旅游资源54
4.2 贵州的人力资源55
4.2.1 贵州的劳动力资源56
4.2.2 贵州的劳动者素质57
4.3 贵州的资本形成58
4.3.1 贵州的固定资产投资58
4.3.2 贵州的资本存量60
4.3.3 贵州劳动力和资本未来发展趋势的动态估计62
4.4 贵州的基础设施65
4.4.1 贵州的交通设施65
4.4.2 贵州的邮电通信66
4.5 贵州的教育和科技水平67
4.5.1 贵州的教育事业发展情况67
4.5.2 贵州的科技事业发展情况68
4.6 小结69
第5章 贵州省的比较优势71
5.1 贵州矿产资源的比较优势分析71
5.2 贵州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分析71
5.3 贵州劳动资源的比较优势分析71
5.3.1 劳动者的数量72
5.3.2 劳动者的素质73
5.4 贵州资本存量的比较优势分析74
5.5 贵州科技水平的比较优势分析75
5.6 贵州基础设施的比较优势分析76
5.6.1 贵州交通设施的比较优势分析76
5.6.2 贵州运输能力的比较优势分析77
5.6.3 贵州邮电通信的比较优势分析77
5.7 贵州比较优势的综合评价78
第6章 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79
6.1 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79
6.1.1 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分析79
6.1.2 西部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80
6.2 贵州三次产业的总体构成分析81
6.2.1 贵州三次产业的历史演变81
6.2.2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83
6.2.3 贵州与全国和部分省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较86
6.2.4 贵州与全国和部分省市的对外经济结构比较86
6.3 贵州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演变88
6.4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分析90
6.4.1 贵州省的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演进91
6.4.2 贵州与全国的结构偏离度比较92
6.4.3 贵州省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分析93
6.5 贵州的第一产业分析94
6.5.1 贵州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94
6.5.2 贵州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分析95
6.5.3 贵州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97
6.6 贵州的第二产业分析99
6.6.1 贵州第二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99
6.6.2 贵州的轻重工业比重分析100
6.6.3 规模以上工业的行业集中度与经济效益分析101
6.6.4 规模以上工业的内部分析102
6.6.5 贵州的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103
6.6.6 贵州主要工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104
6.6.7 贵州的建筑业发展情况105
6.7 贵州的第三产业分析105
6.7.1 贵州第三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105
6.7.2 贵州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107
6.7.3 贵州的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110
6.8 贵州省民族文化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112
6.8.1 贵州的服饰文化独具特色113
6.8.2 贵州的节庆文化丰富多彩114
6.8.3 贵州的历史文化悠远厚重115
6.9 小结118
第7章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比较优势的偏离122
7.1 比较优势符合度的衡量122
7.1.1 比较优势符合度的衡量指标123
7.1.2 比较优势偏离度的衡量指标124
7.2 比较优势的偏离对产业发展效率的影响124
7.2.1 理论分析框架与计量模型设定125
7.2.2 数据来源及处理129
7.2.3 实证检验——基于贵州的时间序列数据141
7.3 比较优势的偏离对产业发展质量的影响147
7.3.1 比较优势的偏离对产业发展差距的影响147
7.3.2 比较优势的偏离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49
7.4 比较优势的偏离与产业的空间分布结构150
7.4.1 分析思路与计量方法151
7.4.2 贵州9个市州的面板数据及处理153
7.4.3 实证结果分析154
7.5 小结156
第8章 贵州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分析159
8.1 自然地理因素159
8.1.1 自然地理因素对第一产业的影响159
8.1.2 自然地理因素对第二、三产业的影响160
8.2 市场不完全影响生产要素配置效率160
8.2.1 资本的流动存在障碍161
8.2.2 劳动的产业间流动不充分162
8.2.3 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配置效率低下162
8.2.4 贵州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163
8.3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164
8.3.1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164
8.3.2 第三产业比重与经济发展165
8.4 供给与需求结构的矛盾165
8.5 技术创新能力滞后166
8.6 政策制度因素的影响167
8.7 民族文化和社会意识因素的影响167
8.7.1 贵州旅游因缺乏文化灵魂引领而活力不够167
8.7.2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开发的耦合欠深入168
8.7.3 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短期内较难改变169
8.8 小结170
第9章 国内外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171
9.1 国外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171
9.1.1 韩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171
9.1.2 美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工业互联网”172
9.1.3 德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工业4.0”174
9.1.4 日本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175
9.2 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177
9.2.1 广东佛山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177
9.2.2 江苏盐城产业结构优化的经验借鉴179
9.2.3 上海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经验181
9.2.4 重庆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庆制造”182
9.3 小结184
第10章 贵州省产业结构的优化187
10.1 贵州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利条件187
10.1.1 国家的政策支持188
10.1.2 贵州的后发优势188
10.2 贵州产业结构优化的制约条件189
10.2.1 政策的短期效应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189
10.2.2 贵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191
10.2.3 生态环境承受较大压力192
10.2.4 产业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强192
10.2.5 产业结构的变迁扩大了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193
10.3 贵州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基于增长甄别理论194
10.3.1 贵州比较优势的发展趋势的动态估计195
10.3.2 筛选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197
10.3.3 政府引导和扶持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200
10.3.4 改善基础设施供给,大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202
10.3.5 进一步简政放权,鼓励创新创业,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软环境204
10.4 贵州省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路径207
10.4.1 贵州省第一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207
10.4.2 贵州省第二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208
10.4.3 贵州省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210
10.5 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优化发展212
10.5.1 着力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实行保护性开发212
10.5.2 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良性耦合213
10.6 小结215
第11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之处216
11.1 主要结论216
11.1.1 产业结构失衡制约贵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16
11.1.2 贵州的产业结构与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偏离217
11.1.3 比较优势的偏离不利于贵州经济发展217
11.1.4 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未来要素禀赋的变动趋势219
11.1.5 政府通过因势利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19
11.2 不足之处220
11.2.1 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有待进一步完善220
11.2.2 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221
11.2.3 产业空间分布结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221
附表222
参考文献241
后记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