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519908.jpg)
- 李文杰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409436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58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508页
- 主题词:制陶方法(考古)-技术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制陶工程技术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制陶技术13
第一节 制陶技术的发明14
第二节 原料的制备工艺16
一、制胎原料的选择16
二、配料方式和陶器品种18
第三节 坯体的成型工艺19
一、捏塑法19
二、泥片贴筑法19
三、泥条筑成法25
第四节 坯体的修整工艺和装饰工艺25
一、修整工艺25
二、装饰工艺26
第五节 陶器的烧制工艺和烧后装饰工艺27
参考文献28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制陶技术30
第一节 原料的制备工艺31
一、制胎原料的选择31
二、配料方式和陶器品种34
第二节 坯体的成型工艺34
第三节 坯体的修整工艺及附件制作法43
一、修整工艺43
二、附件制作法45
第四节 坯体的装饰工艺及阴干坯体的设施46
一、坯体修整过程中产生的纹样46
二、坯体修整后施加的纹饰48
三、涂刷泥浆层和陶衣49
四、彩陶50
五、器表磨光51
第五节 陶窑和陶器的烧制工艺51
一、陶窑52
二、陶器的烧制工艺54
参考文献55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制陶技术57
第一节 原料的制备工艺58
一、制胎原料的选择58
二、配料方式和陶器品种63
第二节 坯体的成型工艺66
一、手制67
二、轮制78
第三节 坯体的修整工艺83
一、修坯工具83
二、修整方法85
第四节 坯体的装饰工艺87
一、坯体修整过程中产生的纹样87
二、坯体修整后施加的纹饰88
三、涂刷陶衣92
四、彩陶93
五、磨光98
六、施暗纹99
第五节 陶窑100
第六节 陶器的烧制工艺和烧后装饰工艺105
一、温度控制105
二、气氛控制107
三、渗碳操作108
四、彩绘陶112
参考文献112
第四章 铜石并用时代早期的制陶技术116
第一节 原料的制备工艺117
一、制胎原料的选择117
二、配料方式和陶器品种120
第二节 坯体的成型工艺122
一、手制122
二、手制与模制兼用131
三、轮制132
第三节 坯体的修整工艺133
第四节 坯体的造型特征134
第五节 坯体的装饰工艺和阴干坯体的方法141
一、坯体修整过程中产生的纹样141
二、坯体修整后施加的纹饰142
三、彩陶147
四、磨光154
五、坯体的阴干155
第六节 陶窑156
第七节 陶器的烧制工艺和烧后装饰工艺及修补陶器的方法164
参考文献165
第五章 铜石并用时代晚期的制陶技术168
第一节 原料的制备工艺169
一、制胎原料的选择169
二、配料方式和陶器品种172
第二节 坯体的成型工艺173
一、手制173
二、模制与手制兼用181
三、轮制190
第三节 坯体的修整工艺203
第四节 坯体的装饰和修补206
一、坯体修整过程中产生的纹样206
二、坯体修整后施加的纹饰207
三、涂刷陶衣和磨光208
四、彩陶208
五、坯体的修补209
第五节 陶窑和陶器的烧制工艺209
第六节 烧制后陶器上的装饰工艺214
参考文献214
第六章 夏商时代的制陶技术217
第一节 原料的制备工艺218
一、制胎原料的选择219
二、配料方式和陶器品种221
第二节 坯体的成型工艺222
一、手制222
二、模制与手制兼用235
三、轮制238
第三节 坯体的修整工艺240
第四节 坯体的装饰工艺242
一、施纹工具242
二、坯体修整过程中产生的纹样244
三、坯体修整后施加的纹饰247
四、涂刷陶衣和磨光249
五、施釉250
第五节 陶窑250
第六节 陶器的烧制工艺254
第七节 烧制后陶器上的装饰工艺256
参考文献258
第七章 西周春秋时代的制陶技术261
第一节 原料的制备工艺262
一、制胎原料的选择262
二、配料方式263
第二节 坯体的成型工艺264
一、手制264
二、轮制290
第三节 坯体的修整工艺292
第四节 坯体的装饰工艺293
一、坯体修整过程中产生的纹样293
二、坯体修整后施加的纹饰296
三、涂刷陶衣和磨光296
四、施暗纹297
第五节 陶窑和陶器的烧制工艺297
一、陶窑297
二、陶器的烧制工艺300
参考文献301
第八章 战国秦代的制陶技术302
第一节 原料的制备工艺303
一、制胎原料的选择303
二、配料方式305
第二节 日用陶器及明器的制作工艺305
一、坯体的成型工艺305
二、坯体的修整工艺310
三、坯体的装饰工艺310
第三节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313
一、陶俑的制作313
二、陶马的制作319
第四节 砖瓦的制作工艺322
一、砖的制作323
二、瓦的制作332
第五节 陶窑334
第六节 陶器的烧制工艺和烧后装饰工艺337
第七节 制陶技术与社会的关系338
参考文献341
第九章 汉代的制陶技术343
第一节 原料的制备工艺344
第二节 明器的制作工艺345
一、坯体的成型工艺345
二、坯体的装饰工艺352
三、施釉工艺353
第三节 陶俑的制作工艺353
第四节 空心砖的制作工艺355
第五节 陶窑和陶器的烧制工艺359
一、陶窑359
二、陶器的烧制工艺360
第六节 烧制后陶器上的装饰工艺361
一、彩绘陶361
二、髹漆陶器364
参考文献365
第十章 北魏的制陶技术366
第一节 普通陶器的工艺367
一、原料的制备工艺367
二、坯体的成型工艺367
三、手制陶器外底遗留的慢轮印痕369
四、坯体的修整工艺373
五、坯体的装饰工艺374
六、手制坯体上出现的文字和符号380
七、陶器的烧制工艺381
第二节 釉陶的工艺381
一、胎料的制备工艺381
二、坯体的成型工艺382
三、手制釉陶外底遗留的慢轮印痕384
四、坯体的修整工艺385
五、坯体的装饰工艺385
六、施釉工艺386
七、釉陶的烧制工艺387
参考文献390
第十一章 唐代三彩器的制陶技术391
第一节 三彩作坊392
第二节 胎料和釉料的制备工艺394
第三节 快轮装置398
第四节 坯体的成型工艺402
一、模制402
二、轮制与模制兼用410
三、轮制410
四、雕塑411
第五节 坯体的装饰工艺和素烧工艺411
第六节 素烧后的施釉工艺412
一、试釉作业和试烧三彩釉412
二、施釉的方法412
第七节 三彩窑和釉烧工艺415
参考文献418
第十二章 宋元明清的制陶技术420
第一节 宋辽三彩器胎料和釉料的制备工艺421
第二节 宋辽三彩器坯体的成型工艺423
一、模制423
二、轮制424
第三节 宋辽三彩器坯体的装饰工艺和素烧工艺424
第四节 宋辽三彩器的施釉工艺和窑炉及釉烧工艺425
第五节 元明清的制陶技术427
一、紫砂陶的技术427
二、琉璃陶的技术428
三、珐华陶的技术428
四、石湾陶的技术429
参考文献429
第十三章 保留至今的传统制陶技术432
第一节 云南和贵州的慢轮制陶技术432
第二节 河南和湖北的快轮制陶技术434
第三节 河南的烧砖技术442
一、砖窑442
二、红砖的烧制技术444
三、灰砖的烧制技术445
参考文献450
附录452
附录1古代陶器仿制品索引452
附录2李文杰著作目录454
后记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