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 胡伯项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7629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当前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检析1

第一节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动态1

一、意识形态的相关研究1

二、意识形态安全的相关研究5

三、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地位的相关研究7

四、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途径与方法的相关研究8

第二节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境遇分析10

一、面临着主权冲击与强化凝聚两难问题12

二、面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扩张与思想渗透13

三、面临发展差距和文化冲突的复杂局面14

第一章 现代化的理论观照与我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18

第一节 现代化的理论范式与基本理论18

一、现代化范畴的探讨19

二、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历程21

三、现代化发展类型25

第二节 具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现代化理论27

一、小康社会思想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设计27

二、小康社会思想在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32

三、小康社会理论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36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选择39

一、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回溯39

二、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主要特点45

三、我国现代化发展道路深化与反思48

第二章 意识形态的理论省察与理论溯源54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理论省察54

一、意识形态的特质55

二、意识形态的结构分析57

三、意识形态的功能探究59

第二节 西方意识形态终结理论嬗变的历史轨迹及其本质61

一、西方意识形态终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62

二、西方意识形态终结理论的本质6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溯源69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70

二、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80

第三章 我国经济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84

第一节 经济现代化理论的演进及重要地位84

一、经济现代化范畴的探讨84

二、经济现代化理论的演进86

三、经济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地位91

第二节 意识形态经济功能理论的演变与发展93

一、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93

二、意识形态经济功能理论的演变与发展94

三、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99

第三节 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102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根本路径102

二、渐进型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实施路径105

第四节 我国经济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110

一、经济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110

二、新中国经济现代化与意识形态互动关系的历史考察117

第五节 我国经济现代化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124

一、经济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机遇125

二、经济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126

三、经济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要求131

第四章 我国政治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135

第一节 政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理论演进135

一、政治现代化范畴的探讨136

二、中外政治现代化理论的演进轨迹139

第二节 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发展149

一、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理论阐释149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意识形态政治功能的实践发展152

第三节 我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取向与路径选择155

一、我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取向156

二、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161

第四节 我国政治现代化与意识形态互动关系的历史考察165

一、政治现代化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165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现代化与意识形态互动关系的历史考察167

第五节 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171

一、外部挑战:西方政治价值观的全球扩张171

二、内部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有待加强172

三、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新要求174

第五章 我国文化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175

第一节 文化范畴及其结构的探讨175

一、文化的蕴含175

二、文化的结构178

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180

第二节 文化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创立和发展180

一、文化现代化范畴的探讨18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82

三、尊重文化规律,推进文化的现代化189

第三节 意识形态文化功能理论的演变与发展191

一、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191

二、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理论的发展历程193

第四节 我国文化现代化与意识形态互动关系历史考察197

一、我国文化现代化对意识形态发展的积极作用197

二、意识形态的发展推动文化现代化向纵深扩展200

第五节 我国文化现代化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202

一、我国文化现代化对社会主义文化观念的影响203

二、我国文化现代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影响204

三、我国文化现代化对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205

第六章 我国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安全207

第一节 社会范畴及其结构的探讨207

一、社会范畴的探讨207

二、社会结构208

三、社会结构、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211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创立和发展212

一、社会现代化及相关理论综述212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创立和发展222

第三节 意识形态社会功能理论的演变与发展225

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社会功能的认知226

二、卢卡奇对意识形态社会功能的认知226

三、葛兰西对意识形态社会功能的认知227

四、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社会功能的认知228

第四节 我国社会现代化与意识形态互动关系考察229

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功能229

二、我国社会现代化在意识形态建设中扮演的角色233

第五节 我国社会现代化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235

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冲击的表现236

二、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冲击的原因244

三、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冲击的后果249

第七章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标尺与控制方法255

第一节 评价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标尺255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256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其他社会思潮的整合力265

三、广大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273

第二节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控制方法280

一、国家控制是意识形态安全控制的根本方法280

二、隐形控制是意识形态安全控制的重要方法283

三、阐释是控制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方法285

四、反思是意识形态安全控制的哲学方法287

第八章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和目标分析292

第一节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292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指导地位292

二、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牢固树立阵地意识297

三、坚持中心意识,服务于时代的主题任务304

四、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311

五、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协调,积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18

六、坚持开放心态,积极推动对国外主流意识形态交流、借鉴与批判325

第二节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331

一、激发民族凝聚力331

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36

三、服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40

第九章 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中国特色意识形态体系构建345

第一节 树立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意识形态安全新理念345

一、树立辩证的理念,正确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345

二、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用发展的理念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351

第二节 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发展战略358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力358

二、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契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362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367

四、以强化制度认同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372

五、以推进话语体系建设为载体,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377

第三节 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最重要的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386

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386

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方式390

参考文献399

后记4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