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苏通史 秦汉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苏通史 秦汉卷
  • 虞友谦,汤其领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755061142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江苏通史 秦汉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秦朝大统一下的江苏地区9

第一节 秦统一江淮楚地尽归“皇帝之土”9

一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10

二 战国后期楚国统一今江苏地区10

三 江苏成为楚国的战略后方12

四 秦灭楚江苏全境归秦13

第二节 秦统一后中央和地方关系新型格局的形成14

一 秦王朝的制度建设和统治措施14

二 秦朝建立的新型中央与地方制度——郡县制20

三 秦郡设置及数量变化25

四 秦朝江苏地区被纳入中央统治地方的新格局28

第三节 秦王朝统治下的江苏诸郡29

一 秦朝江苏的自然地理环境29

二 秦朝设置的江淮诸郡31

三 秦朝江苏境内置县35

四 秦朝江苏郡县分布37

五 秦对江淮诸郡的统治38

第四节 秦朝江苏的社会状况43

一 楚文化浸润江苏全境43

二 中原流亡者的聚集地44

三 江淮地区社会法制环境相对宽松45

四 秦朝江苏人口蠡测50

第二章 “山东豪俊,并起亡秦”61

第一节 秦末大起义的性质与原因61

一 秦统治天下的合法性受到挑战61

二 秦与原六国地区社会矛盾总爆发63

三 秦朝暴政65

四 江淮诸郡是矛盾的焦点地区之一66

第二节 秦末大起义的爆发67

一 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68

二 陈胜建都称王69

三 东方六国纷纷响应起义70

四 起义爆发时秦朝地方官吏的境况72

五 陈胜起义军失败74

第三节 江苏成为秦末大起义后期中心75

一 项梁、项羽起义军的组成76

二 项梁、项羽起义军的活动范围和进军线路77

三 刘邦起义军的军队组成和活动范围78

四 江苏是秦末大起义将领的主要来源地80

五 彭城成为秦末起义的领导中心83

第四节 项羽刘邦领导义军推翻秦朝统治83

一 钜鹿之战项羽消灭秦军主力84

二 刘邦入关约法三章86

三 项羽复仇秦朝统治灭亡89

第三章 楚汉战争与西汉王朝的建立91

第一节 项羽主持大分封91

一 项羽分封各路诸侯92

二 项羽主导天下分裂新格局94

三 分封埋下分裂隐患95

四 项羽大分封得失评价96

第二节 楚汉战争98

一 楚汉战争爆发98

二 项羽以彭城为中心四处平叛100

三 彭城之战项羽反败为胜101

四 楚汉对峙103

五 对峙荥阳、成皋107

六 楚汉约和鸿沟分天下109

七 垓下决战110

八 项羽自刎乌江112

第三节 西汉王朝建立113

第四章 西汉前期的无为而治与吴楚七国之乱116

第一节 西汉初年统治政策的调整116

一 战后西汉政权面临的困境116

二 西汉初统治政策的调整118

第二节 吴、楚王国的封立与兴废132

一 刘邦翦除异姓楚王133

二 楚国的封立与发展134

三 吴国的封立与发展142

四 景帝削藩与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144

五 吴、楚败亡与王国政策的调整151

第五章 西汉中后期吴楚的政治与经济155

第一节 吴、楚乱后行政区划的调整155

一 汉武帝划定全国十三部州155

二 吴、楚地域诸郡与封国159

第二节 吴地郡国的政治与经济162

一 吴地的封国及其兴衰162

二 吴地诸郡的政治172

三 吴地郡国的经济177

第三节 楚王国的复立与楚地诸郡政治与经济195

一 楚王国的复立196

二 沛郡的建立与发展198

三 东海郡的政治与经济199

第六章 “光武中兴”与东汉前期徐扬地域的政治与经济209

第一节 刘秀中兴汉室209

一 西汉末年社会矛盾与王莽改革209

二 绿林、赤眉起义213

三 刘秀统一全国214

第二节 东汉前期苏北地域的封国与诸郡216

一 东汉前期徐州行政区划的调整216

二 苏北地区的政治219

三 苏北地区的经济224

第三节 东汉前期苏南地区的封国与诸郡230

一 东汉前期扬州行政区划的调整230

二 苏南地区的政治232

三 苏南地区的经济236

第七章 东汉中后期徐扬地域的封国与诸郡244

第一节 东汉中后期苏北地区的封国与诸郡245

一 东汉中后期徐州行政区划的变迁245

二 苏北地区的政治248

三 苏北地区的经济252

第二节 东汉中后期苏南地区的封国与诸郡258

一 东汉中后期扬州行政区划的变迁259

二 苏南地区的政治260

三 苏南地区的经济265

第八章 两汉时期吴、楚等郡国的文化发展273

第一节 道家与道教文化273

一 徐楚道家文化的形成273

二 徐楚道家文化的发展274

三 张道陵创道鹤鸣山281

第二节 后来居上的儒家文化283

一 齐鲁文化的形成及其在徐地的传播284

二 徐地儒师名扬天下287

三 汉代吴地的儒师与儒学290

第三节 佛教文化在徐扬地区的传播292

一 东汉之前佛教入华之传说293

二 东汉徐扬地区的佛教传播295

三 汉末佛教在徐扬地区的盛传298

第四节 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298

一 汉赋的奠基者——枚乘299

二 追思抒怀的杰作——《九叹》299

三 刘向父子与目录学的开创300

四 彪炳汉史的楚歌301

五 光彩夺目的汉画艺术302

六 贡献巨大的数学天文学家——刘歆304

附录306

一 大事记306

二 主要参考文献309

后记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