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普通行为创造学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普通行为创造学 第4版
  • 庄寿强著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62087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创造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普通行为创造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创造学的兴起1

一、创造学的诞生1

二、创造学的含义3

三、行为创造学的两条基本原理4

第二节 国外创造学的发展5

一、美国5

二、日本6

三、苏联8

四、其他国家9

第三节 我国创造学的发展11

一、创造学群的诞生和发展12

二、高等学校的创造学研究13

三、科研院所的创造学应用14

四、企业和人事部门的创造学推广15

五、不同创造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6

六、创造学发展面临的困境18

第四节 学好创造学,勇当时代挑战的先锋20

思考题22

第二章 创造学概述23

第一节 创造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23

一、创造学的研究内容23

二、创造学的研究方法29

第二节 创造学的理论体系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1

一、创造学的横断性31

二、创造学的理论体系33

三、创造学在学科分类中的位置34

四、学科行为创造学37

第三节 创造学与创新型国家40

一、当前创新与创造在使用上的混乱40

二、创新与创造的异同41

三、创造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44

第四节 创造与其他相近概念的关系45

一、创造与发明的关系45

二、创造与发现的关系47

三、创造与创作的关系47

四、创造与创业的关系47

五、创造与创意的关系48

第五节 创造学发展简史48

一、萌芽阶段(18世纪及其以前)48

二、近代阶段(19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49

三、现代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来)50

思考题51

第三章 创造潜力及其开发52

第一节 创造潜力和创造能力52

一、创造力概念使用上的混乱52

二、创造潜力和创造能力53

三、创造能力的实质及其经验表达公式55

四、创造潜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57

五、创造能力的分类59

第二节 创造潜力开发的原理和途径60

一、创造潜力开发的原理60

二、创造潜力开发的途径64

第三节 决定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65

一、知识因素65

二、能力因素73

三、人格因素81

四、环境因素98

思考题106

第四章 创造性思维及其训练107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概述107

一、关于思维的基本概念107

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定义108

三、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110

四、逻辑思维在创造中的作用114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116

一、直观思维形式116

二、联想思维形式118

三、幻想思维形式120

四、灵感思维形式122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和结果127

一、创造性思维的方向性127

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133

第四节 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激励136

一、创造性思考的重要性136

二、创造性思考的方法137

三、创造性思维的激励143

第五节 创造性思维的运行机制及其训练146

一、最小思维过程单元的提出及其意义146

二、最小思维过程单元及其思维旋回147

三、创造性思维运行机制及其训练149

思考题150

第五章 创造原理及其技法151

第一节 创造原理和创造技法概述151

一、对一般创造学中创造技法含义的讨论151

二、创造原理的提出153

三、创造技法的属性154

第二节 创造原理155

一、聚合创造原理155

二、还原创造原理160

三、逆反创造原理162

四、变性创造原理165

五、移植创造原理167

六、迂回创造原理168

七、完满创造原理169

八、群体创造原理172

第三节 创造发明技法173

一、智力激励法173

二、设问法176

三、联想组合法179

四、类比法182

五、列举法183

六、形态分析法186

七、系统提问法188

第四节 利用专利进行创造发明189

一、专利(权)的概念190

二、专利文献191

三、利用专利进行创造发明193

第五节 创造发明向创新转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95

一、全面考虑195

二、用者评价196

三、机理简单197

四、相对最优198

五、力争最先198

六、相关共存198

思考题199

第六章 创造教育及其实施200

第一节 创造教育概述200

一、创造教育的含义200

二、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201

三、创造教育的意义205

第二节 我国创造教育的发展206

一、早期阶段206

二、近期阶段207

三、现代阶段209

第三节 实施创造教育的基本条件210

一、富有创造性的教师210

二、富有创造性的管理者211

三、富有创造性的教材212

第四节 创造教育的实施213

一、创造教育的实施途径213

二、创造教育的实施内容214

三、创造教育的实施阶段215

思考题217

附录1创造性思维练习导引218

一、思维发散性练习218

二、摆脱习惯性思维练习220

三、想象思维练习之一——假想性思维练习222

四、想象思维练习之二——联想思维练习223

附录2自我格言和创造思绪224

一、自我格言224

二、创造思绪225

参考文献2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