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扬州园林变迁研究 人群与风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扬州园林变迁研究 人群与风景
  • 都铭著;常青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5359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52页
  • 主题词:古典园林-研究-扬州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扬州园林变迁研究 人群与风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前言1

0 导论 扬州园林——人群与风景1

0.1 思考扬州园林2

0.1.1 “扬州园林”辨析2

0.1.2 图像中的扬州园林3

0.1.3 扬州园林的历史跌宕4

0.1.4 运河与扬州园林7

0.2 研究的回顾10

0.2.1 古人的记述10

0.2.2 今人的研究11

0.2.3 问题的提出16

0.3 研究的视角19

0.3.1 名声的由来19

0.3.2 刘大观的三城景观印象20

0.3.3 “园亭”的本质22

0.4 研究的方法23

0.4.1 研究立足点23

0.4.2 历史图像的价值23

0.4.3 问题解析的途径27

第一章 18世纪前的扬州园林:演进的脉络29

1.1 扬州城与扬州园30

1.1.1 文化地理中的古扬州30

1.1.2 明代以来的城市格局31

1.1.3 人地关系与园林特质33

1.1.4 公共园林与私家园林35

1.2 计成与扬州私家园林36

1.2.1 扬州私家园林的发端36

1.2.2 计成与影园37

1.2.3 从影园到筱园38

1.2.4 早期扬州私家园林概览42

1.3 扬州公共园林与官造风景44

1.3.1 扬州公共园林的三种类型44

1.3.2 文人士大夫与扬州公共风景园47

1.3.3 文化事件与风景塑造:傍花村案例49

1.3.4 早期公共风景园概览52

1.4 运河与扬州园林的选址53

1.4.1 郑氏四园与黄氏四园的选址53

1.4.2 园林选择与运河的关系54

本章小结57

第二章 18世纪的扬州园林(上):水上体验与园林嬗变59

2.1 扬州园林的新变化60

2.1.1 园林选址60

2.1.2 文字和图像中的园林描述65

2.1.3 变化、问题与线索67

2.2 《平山堂图志》的绘制68

2.2.1 卷首图的真容68

2.2.2 卷首图的绘制逻辑71

2.2.3 风景描绘的视点变化74

2.2.4 “船行”视角与“平冈艳雪”81

2.3 园林图像与“船行”风景体验84

2.3.1 风景的体验路径84

2.3.2 风景图鉴中的体验模式86

2.3.3 体验路径的迁延93

2.3.4 风景体验与场所认知94

2.4 “船行”与扬州园林嬗变102

2.4.1 从“档子”到“阁道”102

2.4.2 从尺五楼到小秦淮106

2.4.3 景观的公共聚焦点109

2.4.4 “船行”系统对园林入口的改造113

本章小结117

第三章 18世纪的扬州园林(下):运河畔的公共风景园119

3.1 从筱园开始的公共风景园转变120

3.1.1 从种植园到文人园120

3.1.2 空间格局的两次变化122

3.1.3 筱园·运河·公共风景园134

3.1.4 公共风景园的勃兴139

3.2 公共风景园的感知159

3.2.1 感知主体与观景方式159

3.2.2 观景方式的转变161

3.3 政策性建设带来的公共性163

3.3.1 扬州园林发展的高峰期163

3.3.2 18世纪江南水灾与“以工代赈”政策163

3.3.3 作为水灾对策的扬州园林建设165

3.4 阮元与公共风景园167

3.4.1 李斗与阮元167

3.4.2 阮元对扬州园林的推广169

本章小结171

第四章 19—20世纪初的扬州园林:风景园林式微与城市宅园兴起173

4.1 19世纪初扬州风景园林的衰亡174

4.1.1 麟庆的游历174

4.1.2 衰落的记录176

4.1.3 衰落的主因178

4.2 城市宅园的勃兴179

4.2.1 新建宅园概览179

4.2.2 宅园建造分析182

4.3 19—20世纪初扬州园林的三种类型184

4.3.1 重宁寺东园与桃花庵:城郊寺观风景园林184

4.3.2 个园与寄啸山庄:大型城市园林187

4.3.3 棣园与小盘谷:中小型城市宅园191

本章小结193

第五章 运河背景下扬州园林特征的形成195

5.1 岸线与园林布局196

5.1.1 档子与岸线196

5.1.2 “裹角之法”198

5.1.3 “夹河”的作用200

5.1.4 “桥亭”的演变202

5.1.5 穿越与跨越:扬州园林空间布局的主题203

5.2 运河疏浚与叠山理水206

5.2.1 运河疏浚造就的山景:梅花岭与康山206

5.2.2 计成与张涟造山手法的影响207

5.2.3 尺度真实与整体感:扬州园林叠山理水的追求208

5.3 “隔江山色”与建筑体量追求213

5.3.1 运河江景与眺望需求213

5.3.2 私家园林的风景尺度变迁214

5.3.3 “真山水”中的建筑体量215

5.3.4 从仰止楼、熙春台到蝴蝶厅216

5.4 运河与扬州园林变迁218

5.4.1 两个时间节点:1757年与1820年218

5.4.2 作为自然景观资源的运河(1757年前)218

5.4.3 作为社会公共领域的运河(1757—1819年)219

5.4.4 运河基因的内在延续(1820年后)220

本章小结221

结语 扬州园林的价值、成就与意义223

主要参考文献226

插图索引231

表格索引238

名词索引239

后记241

附录 《平山堂图志》卷首图的复原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