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思考](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436105.jpg)
- 何振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37049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对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导论1
第一章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理论基础22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分类分级及其影响22
一、自然灾害的分类22
二、自然灾害的分级27
三、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34
四、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37
第二节 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发生规律39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39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42
三、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规律46
第三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主体构成与价值取向49
一、应对自然灾害的主体构成49
二、应对自然灾害的价值取向53
第四节 地方政府的内涵及其在重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角色57
一、地方政府的内涵57
二、本书研究的地方政府主要指市、县级政府62
三、市、县级地方政府在重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角色66
第五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理论依据70
一、灾害学理论70
二、风险管理理论73
三、危机管理理论75
四、公共治理理论76
第二章 国外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经验79
第一节 发达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典型经验79
一、美国: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80
二、日本:高度信息化的应急通信系统84
三、加拿大:政府与社会紧密的联动协作机制88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典型经验90
一、伊朗:战略化、多样化、系统化的地震知识培训机制90
二、印度: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93
三、泰国:组织化、协同化、常态化的社团参与机制99
第三节 国外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102
一、预防为主,注重实效102
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104
三、信息畅通,技术先进105
四、财政支持,确保救灾106
五、法制完善,依法应急108
第四节 国外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经验对我国的借鉴109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灾害危机意识110
二、动员社会力量,扩大灾害应对的参与主体111
三、借助先进技术,构建灾害应急信息平台113
四、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灾资管理专项制度115
五、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抗灾救灾的法治进程117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研究120
第一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调研概况120
一、调研目的与样本选择121
二、调研范围与对象122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工作取得的成就124
一、灾前预防阶段124
二、灾前准备阶段127
三、灾害发生应对阶段129
四、灾后恢复阶段133
第三节 地方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35
一、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不科学135
二、应对自然灾害的信息管理不规范137
三、应对自然灾害的救济体系不完善140
四、应对自然灾害的评估工作不全面143
五、应对自然灾害的监督机制不健全145
第四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成因148
一、思想禁锢,危机防范意识薄弱148
二、体制僵化,条块分割现象严重152
三、管理低效,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154
四、保障滞后,应急资源管理不匹配157
第四章 以优化业务流程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161
第一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业务流程分析161
一、业务流程的内涵与类型162
二、应对自然灾害的一般流程164
三、优化业务流程的内容与目标167
四、优化业务流程对于地方政府加强应急管理的作用169
第二节 以优化业务流程为目标的地方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171
一、灾前的应急预警机制171
二、灾中的应急响应机制177
三、灾后的应急善后机制180
第三节 湖南省永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案例分析184
一、永州市地质灾害概况184
二、永州市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问题分析186
三、永州市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问题的成因分析189
第四节 地方政府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实践探讨191
一、进一步加强灾害预防和预案建设,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计划性191
二、不断完善灾害预测预警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科学性193
三、科学把握灾发关键点控制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准确性195
四、积极开展灾中救援救济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服务性197
五、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增强灾害应急管理的长效性200
第五章 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机制204
第一节 公众知情权与政府应急信息公开205
一、公众知情权的内涵与基本属性205
二、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府应急信息公开的内涵207
三、满足公众知情权与加强政府应急信息公开的意义209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构成要素与基本要求211
一、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公开的构成要素211
二、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215
三、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失范及其原因218
第三节 加强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对策思考223
一、推进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理念变革223
二、完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226
三、健全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管理机构228
四、规范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流程229
五、健全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新闻发言人制度232
六、进行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的社会舆情引导234
第六章 以保障民生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236
第一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救助方式237
一、政府救济237
二、社会捐赠241
三、对口援助242
四、保险244
五、法律援助246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构成247
一、灾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动力体系248
二、灾民基本生活保障的协同体系254
三、灾民基本生活保障的监督体系258
第三节 完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实践探讨259
一、湖南省冷水江市应对冰灾救助体系案例分析260
二、完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主要策略267
三、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实现路径270
第七章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286
第一节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的应对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提出及意义287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与目标287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行政问责289
三、加强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意义290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基本内容292
一、行政问责的主体293
二、行政问责的客体293
三、行政问责的范围293
四、行政问责的程序294
五、行政问责的责任体系294
六、行政问责的后果295
第三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存在的几个误区295
一、问责主体单一,多为上问下责295
二、问责范围较窄,偏重灾后问责296
三、问责权责不一,责罚尺度失当297
四、问责法律较少,多为政策规定298
第四节 完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的对策思考299
一、强化异体问责,拓宽问责途径299
二、明晰问责对象,扩大问责范围303
三、完善问责法律,坚持依法问责304
四、健全配套制度,创新问责方式306
第八章 以提高应急能力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310
第一节 应急能力及其与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关联性310
一、应急能力的内涵及本质属性311
二、应急能力的主要构成312
三、应急能力与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关联性314
第二节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315
一、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316
二、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317
三、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绩效综合评估方法(以湖南省道县为例)336
第三节 加强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实践对策341
一、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构342
二、设置合理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344
三、运用科学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方法347
四、强化应急管理绩效评估运作机制349
结论352
附件一:关于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思考的问卷调查358
附件二:洞庭湖区、湘江流域重大水灾应对对策调研报告368
附件三:南方冰灾应对对策调研报告399
参考文献433
索引455
后记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