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阳春市志 1979-2000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阳春市志 1979-2000
  • 阳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809293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012页
  • 文件大小:193MB
  • 文件页数:1104页
  • 主题词:阳春市-地方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阳春市志 1979-200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8

第一编 建置 区划29

第一章 建置29

第一节 地理位置29

第二节 建置沿革29

第二章 区划31

第一节 人民公社时期31

第二节 政社分开时期33

第三节 撤区建镇时期35

第三章 镇概况64

第一节 春城镇64

第二节 河?镇66

第三节 松柏镇68

第四节 石望镇70

第五节 春湾镇73

第六节 卫国镇75

第七节 合水镇76

第八节 陂面镇79

第九节 圭岗镇81

第十节 永宁镇83

第十一节 马水镇85

第十二节 岗美镇87

第十三节 河口镇89

第十四节 潭水镇91

第十五节 三甲镇94

第十六节 山坪镇96

第十七节 双滘镇97

第十八节 八甲镇100

第四章 地名起源102

第一节 镇(圩)名起源102

第二节 村委会名称起源105

第二编 环境与资源154

第一章 自然环境154

第一节 地质154

第二节 地貌158

第三节 气候159

第四节 水文163

第五节 土壤166

第六节 植被167

第二章 自然资源168

第一节 植物资源168

第二节 动物资源176

第三节 土地资源178

第四节 矿产资源178

第五节 水资源181

第三章 自然灾害183

第一节 水灾183

第二节 风灾184

第三节 旱灾185

第四节 冰雹185

第五节 其他灾害186

第三编 人口 计划生育188

第一章 人口188

第一节 人口规模188

第二节 人口构成191

第三节 人口变动196

第二章 姓氏198

第一节 姓氏人口198

第二节 姓氏源流200

第三章 计划生育211

第一节 机构212

第二节 节制生育212

第三节 计生宣传214

第四节 计生服务215

第五节 优生优育215

第四编 经济体制改革216

第一章 农村体制改革216

第一节 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216

第二节 调整产业结构218

第三节 加强财务资产管理219

第四节 改革农村流通体制220

第五节 完善服务体系221

第六节 减轻农民负担222

第七节 体制改革成效223

第二章 企业体制改革225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225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226

第三节 劳动制度改革227

第三章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228

第一节 计划体制改革228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229

第三节 税务体制改革230

第四节 金融体制改革231

第五节 物价体制改革233

第四章 流通体制改革235

第一节 物资体制改革235

第二节 国营商业体制改革236

第三节 粮油体制改革236

第四节 供销社体制改革238

第五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240

第一章 机构240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240

第二节 业务管理机构241

第二章 城市规划与建设242

第一节 城市规划242

第二节 规划管理242

第三节 城建档案243

第四节 市政建设243

第五节 古街道和古建筑246

第三章 镇村建设249

第一节 圩镇规划249

第二节 镇城区和乡村建设251

第四章 建筑业252

第一节 建筑业管理252

第二节 主要设计施工工程254

第三节 建筑企业255

第五章 房地产业260

第一节 房地产建设与管理260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262

第三节 房地产交易264

第六章 环境保护265

第一节 环境质量265

第二节 环境监测266

第三节 污染源及污染治理266

第四节 环境管理269

第六编 交通272

第一章 机构272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272

第二节 事业管理机构273

第二章 道路交通274

第一节 公路建设274

第二节 桥梁建设281

第三节 公路养护283

第四节 道路运输284

第五节 道路交通管理294

第三章 铁路交通296

第一节 三茂铁路296

第二节 春罗铁路297

第三节 阳阳铁路297

第四章 水路交通298

第一节 航道变迁和整治298

第二节 水上运输298

第三节 渡口299

第七编 邮政 电信301

第一章 机构301

第一节 邮电分营前机构301

第二节 邮电分营后机构301

第二章 邮政302

第一节 邮件投递302

第二节 报刊发行303

第三节 汇兑 储蓄303

第四节 机要通信305

第五节 集邮品业务305

第三章 电信306

第一节 电报306

第二节 长途电话306

第三节 市内电话307

第八编 农业311

第一章 机构311

第一节 市(县)级管理机构311

第二节 基层管理机构314

第二章 种植业315

第一节 生产条件315

第二节 粮食作物317

第三节 经济作物320

第四节 水果327

第五节 农业技术推广331

第六节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他灾害防治334

第七节 农业机械化336

第八节 农业科学管理340

第九节 农田基本建设342

第十节 农业法规实施343

第三章 林业344

第一节 森林资源管理345

第二节 营林347

第三节 林木经营358

第四节 森林保护361

第五节 教育培训与科技推广365

第四章 畜牧业367

第一节 家畜家禽饲养368

第二节 品种引进、改良与技术推广370

第三节 疫病防治371

第四节 畜牧业经营管理372

第五章 水产业373

第一节 水域与养殖分布373

第二节 淡水养殖374

第三节 淡水捕捞377

第六章 水利水电378

第一节 水利工程379

第二节 提水工程389

第三节 水电工程390

第四节 工程管理393

第五节 防汛 防旱 防风394

第六节 水库移民安置395

第七章 农场管理与建设396

第一节 三叶农场396

第二节 岗美华侨农场397

第九编 工业400

第一章 工业管理400

第一节 管理体制400

第二节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401

第二章 工业企业类型402

第一节 国营(有)工业403

第二节 集体工业404

第三节 个体工业和民营工业405

第四节 “三资”工业406

第三章 技术改造与技术成果409

第一节 技术改造409

第二节 技术成果410

第四章 行业概况410

第一节 采矿 冶炼410

第二节 电力工业418

第三节 机电433

第四节 建材工业436

第五节 化工 制药439

第六节 食品工业440

第七节 林产品工业443

第八节 制糖工业444

第九节 造纸 印刷 烟花 爆竹447

第十节 陶瓷 玻璃 皮革 工艺品449

第十一节 纺织工业452

第十编 商业贸易454

第一章 机构454

第一节 商业机构454

第二节 物资购销机构456

第三节 粮油机构457

第四节 对外经济贸易机构458

第五节 口岸管理机构458

第六节 专卖机构459

第二章 商业460

第一节 国有商业460

第二节 集体商业465

第三节 个体商业470

第三章 物资购销471

第一节 金属类购销471

第二节 机电类购销471

第三节 化工建材类购销472

第四章 粮油购销473

第一节 生活资料购销473

第二节 商品仓储482

第三节 商品调运483

第五章 对外经济贸易484

第一节 对外贸易484

第二节 对外经济487

第六章 专卖品购销和管理493

第一节 烟草493

第二节 盐495

第三节 酒497

第十一编 旅游 服务499

第一章 旅游管理499

第一节 管理机构499

第二节 景点开发499

第三节 经营管理500

第二章 旅游资源501

第一节 自然资源501

第二节 人文资源506

第三章 旅游服务508

第一节 饮食508

第二节 旅业508

第三节 配套服务510

第十二编 金融 保险511

第一章 金融机构511

第一节 央行派出机构511

第二节 商业银行机构512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机构513

第四节 合作金融机构513

第五节 保险机构514

第六节 其他金融机构514

第二章 金融业务515

第一节 货币发行515

第二节 央行再贷款业务517

第三节 经理国库、代理国债业务518

第四节 银行业负债业务521

第五节 银行业资产业务526

第六节 银行业中间业务529

第七节 银行业会计核算530

第八节 典当业务531

第三章 金融管理531

第一节 市场准入管理532

第二节 利率、汇价管理533

第三节 金银及其价格管理534

第四节 现金管理534

第五节 外汇管理535

第六节 账户管理536

第七节 信贷管理537

第八节 拆借、债券管理538

第九节 非法金融业务整顿538

第四章 保险业务539

第一节 主要险种539

第二节 防灾及理赔540

第十三编 财政 税务541

第一章 管理机构541

第一节 财政管理机构541

第二节 税务管理机构541

第二章 财政543

第一节 财政收入543

第二节 财政支出546

第三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550

第三章 税务555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前税务555

第二节 市国家税务558

第三节 市地方税务560

第十四编 经济综合管理563

第一章 机构563

第一节 市(县)级管理机构566

第二节 基层管理机构566

第二章 计划管理567

第一节 计划职能转变567

第二节 计划编制568

第三节 计划实施570

第三章 统计管理572

第一节 统计业务572

第二节 普查和调查574

第四章 物价管理577

第一节 主要产品价格577

第二节 价格管理586

第三节 收费管理586

第四节 价格事务587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588

第一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588

第二节 集市贸易管理591

第三节 促进市场稳定592

第四节 企业登记管理593

第五节 工商行政监管597

第六节 合同管理598

第七节 商标管理598

第八节 广告管理599

第九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599

第十节 经济检查执法600

第六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601

第一节 监督管理601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602

第三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602

第七章 审计监督602

第一节 国家审计602

第二节 内部审计605

第三节 社会审计605

第八章 国土资源管理606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606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609

第三节 土地使用权管理610

第四节 地籍地产管理610

第五节 土地监督检查611

第六节 耕地保护与复垦612

第七节 地名测绘614

第八节 矿产管理615

第十五编 党派 群团61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阳春市(县)地方组织617

第一节 组织机构617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622

第三节 重要决策631

第四节 纪检 监察632

第五节 组织工作640

第六节 宣传教育645

第七节 党校教育653

第八节 统战工作653

第九节 政法工作656

第十节 其他工作656

第二章 民主党派阳春市(县)地方组织658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阳春总支委员会658

第二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阳春支部658

第三章 群众团体659

第一节 市(县)总工会659

第二节 共青团阳春市(县)委员会662

第三节 市(县)妇女联合会664

第四节 市(县)残疾人联合会667

第五节 市(县)归国华侨联合会668

第六节 市(县)工商业联合会669

第七节 市(县)个体劳动者协会669

第八节 市(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670

第九节 市(县)科学技术协会670

第十节 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671

第十六编 人大 政府 政协672

第一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大)672

第一节 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672

第二节 镇人民代表大会675

第三节 市(县)人大常委会676

第二章 人民政府683

第一节 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683

第二节 基本工作类项689

第三章 市(县)政治协商会议692

第一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693

第二节 政协全体委员会及政协常务会议697

第三节 主要工作698

第十七编 政法703

第一章 机构703

第一节 公安机构703

第二节 检察机构704

第三节 审判机构705

第四节 司法行政机构706

第二章 公安706

第一节 打击犯罪706

第二节 治安管理708

第三节 户政管理710

第四节 出入境管理711

第五节 道路交通管理711

第六节 消防管理713

第七节 监所管理714

第八节 “110”报警服务中心714

第三章 检察714

第一节 刑事检察714

第二节 法纪检察716

第三节 民事行政检察717

第四节 监所检察718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720

第六节 反贪污贿赂721

第四章 审判722

第一节 刑事审判722

第二节 民事审判722

第三节 经济审判723

第四节 行政审判723

第五节 审判监督723

第六节 执行工作724

第五章 司法行政727

第一节 法制教育727

第二节 人民调解728

第三节 安置帮教729

第四节 公证业务730

第五节 律师事务731

第六节 法律援助732

第十八编 军事733

第一章 军事组织733

第一节 市(县)人民武装部733

第二节 基层武装部733

第三节 武警驻阳春部队733

第二章 兵役734

第一节 征兵734

第二节 预备役登记734

第三章 民兵735

第一节 民兵组织735

第二节 政治教育736

第三节 军事训练736

第四节 装备保管736

第四章 国防动员737

第一节 组织机构737

第二节 国防教育737

第三节 人民防空738

第五章 拥政爱民738

第一节 抢险救灾738

第二节 参建参治739

第三节 扶贫致富739

第十九编 外事侨务 港澳事务741

第一章 机构741

第一节 外事机构741

第二节 侨务机构741

第二章 主要工作741

第一节 外事工作741

第二节 华侨 港澳事务工作743

第二十编 人事746

第一章 机构746

第一节 行政机构746

第二节 事业单位746

第二章 干部管理747

第一节 干部队伍规模与结构747

第二节 干部录用749

第三节 干部聘用750

第四节 干部调配750

第五节 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与管理750

第六节 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755

第七节 干部(公务员)任免、考核、奖惩756

第八节 干部离休、退休758

第三章 军转干部安置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758

第一节 军转干部安置758

第二节 大中专毕业生分配758

第四章 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759

第一节 机构改革759

第二节 编制管理761

第五章 工资制度改革762

第一节 等级工资制763

第二节 结构工资制763

第三节 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764

第六章 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766

第一节 人才培训766

第二节 人才交流767

第三节 人才资源开发与人事代理767

第二十一编 教育768

第一章 机构768

第一节 市(县)级管理机构768

第二节 乡镇级管理机构768

第三节 学校管理机构768

第二章 各级各类教育769

第一节 幼儿教育769

第二节 小学教育771

第三节 中学教育777

第四节 中等专业教育784

第五节 成人高等教育及自学考试785

第六节 其他教育785

第三章 教师队伍786

第一节 队伍状况786

第二节 教师任免与考核787

第三节 教师待遇788

第四节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788

第五节 教师职称评定789

第四章 教育设施789

第一节 校舍789

第二节 设备789

第五章 教育经费791

第一节 经费来源791

第二节 经费管理与使用792

第六章 教学研究793

第一节 教研机构793

第二节 教研活动793

第七章 教育改革和督导795

第一节 教育改革795

第二节 教育督导796

第二十二编 科学技术798

第一章 机构798

第一节 管理机构798

第二节 科研机构798

第三节 科技团体799

第二章 科技活动800

第一节 科技普及800

第二节 学术交流801

第三节 技术培训801

第四节 推广应用802

第五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803

第三章 科技成果804

第一节 农业成果804

第二节 工业成果810

第三节 其他科技成果选介813

第四节 专利技术813

第四章 科技管理816

第一节 人才管理816

第二节 职称评定816

第三节 科研体制改革817

第四节 计划项目管理817

第五节 经费管理821

第二十三编 文化823

第一章 机构与设施823

第一节 文化机构823

第二节 文化设施825

第二章 文化艺术826

第一节 文学826

第二节 戏剧829

第三节 音乐 舞蹈830

第四节 美术 摄影 书法832

第五节 诗词 楹联837

第三章 根雕雅石840

第一节 根雕艺术840

第二节 雅石841

第四章 电影 图书841

第一节 电影放映841

第二节 图书842

第三节 文化市场842

第五章 文物842

第一节 文物普查保护842

第二节 古遗址844

第三节 石刻碑碣849

第四节 古建筑851

第五节 革命遗址854

第六章 档案855

第一节 馆库设施855

第二节 档案馆藏856

第三节 监督指导857

第四节 档案利用与编研858

第七章 地方志858

第一节 志书编纂858

第二节 族谱编修859

第八章 新闻 传播861

第一节 广播861

第二节 电视863

第三节 报刊865

第二十四编 医疗卫生867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867

第一节 机构867

第二节 医疗队伍869

第二章 卫生体制改革869

第一节 管理制度改革869

第二节 干部职工医疗制度改革870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870

第三章 医疗871

第一节 医疗设备871

第二节 医疗技术872

第四章 保健874

第一节 妇幼保健874

第二节 儿童保健875

第五章 卫生防疫876

第一节 疫情管理876

第二节 疫情防治876

第三节 灾后防疫治病877

第四节 传染病与地方性疾病防治877

第六章 医学教学与科研880

第一节 医学研究880

第二节 医学教学881

第七章 公共卫生882

第一节 城市卫生882

第二节 农村卫生882

第三节 食品卫生883

第四节 学校卫生883

第八章 药品管理884

第一节 药品质量监督884

第二节 药品质量监测884

第二十五编 体育885

第一章 机构与设施885

第一节 机构885

第二节 体育设施886

第二章 群众体育886

第一节 学校体育886

第二节 农村体育887

第三节 职工体育888

第四节 老人体育889

第三章 体育训练与竞赛890

第一节 体育训练890

第二节 体育竞赛890

第二十六编 劳动 社会保障896

第一章 机构896

第一节 劳动管理机构896

第二节 社保事业管理机构896

第二章 劳动管理897

第一节 劳动力管理897

第二节 再就业工程900

第三节 劳动保护902

第四节 工资待遇904

第五节 劳动监察904

第六节 劳动仲裁905

第三章 社会保障906

第一节 保险种类906

第二节 基金监管和内部审计908

第三节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910

第二十七编 民政911

第一章 机构9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911

第二节 社会福利机构911

第二章 双拥 优抚 安置912

第一节 双拥工作912

第二节 优待 抚恤913

第三节 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919

第三章 救灾救济920

第一节 自然灾害救济920

第二节 社会救济921

第四章 社会福利事业922

第一节 弃婴收养922

第二节 社会福利企业922

第三节 福利彩票923

第五章 社会事务923

第一节 婚姻管理923

第二节 民间组织管理925

第三节 收容遣送925

第四节 殡葬管理926

第六章 基层政权建设926

第一节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926

第二节 城镇基层组织建设926

第七章 老年人事业927

第一节 老龄工作927

第二节 敬老院927

第八章 革命老区建设928

第一节 “五老”人员确认和老区村庄评定928

第二节 支持老区建设928

第二十八编 社会生活930

第一章 人民生活930

第一节 居民收入930

第二节 消费934

第三节 居民储蓄938

第二章 民俗939

第一节 节日习俗939

第二节 地方饮食947

第三章 民族宗教950

第一节 机构950

第二节 少数民族950

第三节 宗教951

第二十九编 人物953

第一章 人物传953

第二章 人物表959

附录978

一、文件选辑978

二、1996年版《阳春县志》勘误表981

表格索引982

Contents991

编后记10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