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思想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4420279.jpg)
- (美)韩讷著;臧启芳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25
- 标注页数:791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8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总论1
△第一章 经济思想史之性质及其重要1
1 经济思想史之范围1
2 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之关系2
3 研究经济思想史之理由2
4 经济思想所含之哲学: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5
5 方法:归纳演绎统计14
6 思想中之绝对主义15
7 孔德所分之时代18
△第二章 经济思想之起原及其发达之迟缓21
8 道德律中经济思想之来源21
9 经济思想发达迟缓之原因:主观及客观21
第二部 经济学未成科学以前之经济思想31
第一编 上古之经济思想31
△第三章 希伯来人及印度人之经济思想31
10 东方经济思想之略说31
11 参列本章之理由32
12 经济思想散见於行为律及法律等之中33
13 重利33
14 商业法规及平价37
15 劳働与阶级38
16 重视农业40
17 七年期约及五十年期约41
18 结论:简单之社会哲学,宗教或道德之重尚,法规之苛细,伦理及宗教两观念,与经济动力之冲突,固定及保守社会之概念42
△第四章 雅典哲学家之经济思想49
19 国家之起原;历史之经济解释之最早者49
20 分工50
21 雅典学者之社会观察51
22 嗣产53
23 人口53
24 共产主义54
25 亚里士多德经济思想之范围及分类,经济学,牟利之学,自然使用57
26 物值60
27 货币及利息60
28 工业及各种职业62
29 雅典学者对於富赀之态度63
30 人生哲学之重尚65
31 与希伯来及印度经济思想之比较66
△第五章 罗马之经济思想69
32 概论69
33 法律家之经济思想:自然律,私有财产及契约,货币与利息70
34 哲学家之经济思想:人生哲学,利息73
35 无为主义74
36 农业为唯一可贵之实业76
37 实际之趋势76
38 论农业之著作者:大地产,奴隶77
39 罗马人对於物值之观念78
40 工商业法规79
41 罗马思想之影响80
42 分工81
43 附录:节录论农业诸著作者之文83
第二编 中古之经济思想87
△第六章 中古时代之经济思想87
44 本时代之界说87
45 日耳曼人之供献89
46 基督教及教堂90
47 经院学派及教法或寺院法93
48 物值及平价95
49 重利96
50 国家之经济职务99
51 寺院100
52 中古市民之经济思想100
53 本时代之一般要徵102
第三编 近世经济思想之曙光105
△第七章 重商主义105
54 本时代及本主义之界说105
55 经济状态(重商主义兴起之原因)107
56 政策及理论:「财宝」之重要,外国贸易,贸易差额之观念111
57 保障有利差额之方法119
58 政策之实施120
59 经济理论:物值,利息,人口,工资,地租,生产要素,各种职业之生产力,租税121
60 司徒雅特为最後之重商主义者133
61 重商主义之哲学134
62 评论及撮要136
63 本章之附录141
△第八章 计臣学派145
64 计臣学派之性质,范围,及发达145
65 计臣学派之表率:白秀士,郝尼格,达利士,尤士惕149
66 王室私产权之要徵162
67 计臣学派与重商主义;撮要164
第三部 经济学成为科学後之进化171
第一编 建立者171
△第九章 重农学派及社会哲学之革命171
68 重农学派之前驱:布哇斯基伯,佛班,费奈朗,阚梯龙172
69 重农主义兴起之动力175
70 重农主义之大纲:自然哲学,总生产及剩余,工资及利息,单一税,物值,分配之计画经济表178
71 重农学派之领袖及其著作195
72 重农学派之哲学199
73 英国之祖述重农学派者204
74 重农学派之批评者205
75 重农学派之实际影响206
76 评论及撮要207
△第十章 斯密亚丹,斯密亚丹之直接前辈,及工业革命213
77 斯密亚丹之直接前辈:洛克,白克里,曼德维,哈启生,侯谟,塔克尔,费古生,哈利士213
78 斯密亚密之身世及其与重农学派之关系217
79 原富220
80 劳力及分工221
81 物值222
82 社会之各团体及其利益228
83 工资229
84 赢益及利息231
85 地租232
86 财政学234
87 国家干涉;放任主义235
88 斯密亚丹之哲学及方法239
89 斯密亚丹之实际影响243
90 满切斯达学派245
91 学者对於「原富」之评论246
第二编 初期之祖述者255
○第一卷 悲观之趋势255
△第十一章 马尔萨与人口论255
92 马尔萨之身世及其境遇255
93 马尔萨以前之先觉者258
94 人口论:人口论之原来及第一版258
95 续出各版中所阐发之马尔萨原理262
(一)人口及食物增加之趋势262
(二)报酬渐减265
(三)人口增加之制限266
96 社会之结果:马尔萨之循环说268
97 马尔萨之其他经济观察270
98 马尔萨主义之评论272
99 最初讨论人口问题诸学者之概略279
△第十二章 李嘉图与分配论,及其地租说之特要285
100 李嘉图之身世,境遇,及其主要著作285
101 李嘉图之政治经济学原论288
物值288
物值与富赀293
分配294
地租294
工资302
赢益及利息306
102 李嘉图对於剩余之观念309
103 李嘉图之哲学及方法310
104 李嘉图之门徒314
○第二卷 乐观之趋势321
△第十三章 加雷与「美国学派」321
105 加雷以前之先觉者321
哈密尔登321
雷孟德322
爱孚雷特323
菲立卜323
106 加雷之身世及其著作325
107 加雷之物值说326
108 社会进步及分配326
109 地租328
110 人口说331
111 加雷之哲学及方法333
112 加雷主张之矛盾335
113 祖述「美国学派」之学者335
△第十四章 巴师夏及法国乐观主义派339
114 巴师夏之身世及其著作339
115 经济之协和341
(一)物值341
(二)劳力及资本之利益土地之值343
(三)人口346
(四)国家之干涉347
116 巴师夏与加雷347
117 批评349
○第三卷 英国古典派政治经济学之其他注疏家355
●第一目 英国之注疏家355
△第十五章 沈尼耶及其忍欲说355
118 沈尼耶所言政治经济学之范围355
119 物值357
120 忍欲与资本之构成357
121 原费与费用之反对;过去劳力与现在劳力之反对359
122 效用及需要359
123 独占说360
124 工资说361
125 报酬渐增361
126 沈尼耶之侧重主观362
127 沈尼耶学说之评论362
●第二目 英国以外诸注疏家365
△第十六章 史霭,雷峩及德法两国之其他诸注疏家365
128 奈本律,屠能,雷峩,及其他德国学者365
129 此派学者之供献369
130 史霭(法):经济学之序列市场说物值370
131 古诺特(法)373
132 杜纳耶(法)374
△第十七章 屠能与孤立国377
133 屠能之方法及其著作之计画377
134 地租380
135 物价及物值382
136 工资及利息,限界生产力说(剩余)383
137 关税,及其他诸说389
138 结论390
第三编 反对派及批评者之领袖397
○第一卷 对於古典派哲学上及人生哲学上之攻击397
第一目 个人主义派之批评397
△第十八章 劳德待尔及雷依:财富之定义397
139 劳德待尔:财富之定义397
公有财富与私有富赀之反对397
劳德待尔之影响399
140 雷依:个人资本与社会费本之反对400
发明(与财富增加之关系)400
国家之干涉401
雷依对於斯密亚丹方法之批评402
141 撮要403
△第十九章 西斯孟迪:所得及消费之着重405
142 西斯孟迪之身世及其著作405
143 西斯孟迪之经济思想407
经济学之范围及进步之标准407
分配之计画409
生产过剩与机器411
人口414
改革之提倡415
劳働阶级之被陵夺与社会主义415
144 西斯孟迪之方法416
145 西斯孟迪之影响417
●第二目 国家主义派之批评419
△第二十章 穆勒,李士特,及加雷:初期之国家主义派419
146 穆勒:穆勒对於保护之思想?419
国家420
物值422
资本422
穆勒之批评斯密亚丹422
147 李士特:李士特之身世423
国家制度424
李士特之批评古典学派426
李士特之历史观察430
分工430
非物质之资本431
李士特一己之绝对主义433
148 加雷:加雷之力倡保护论434
●第三目 社会主义派之批评439
△第二十一章 十九世纪初叶之社会主义439
149 乌托邦派或中产阶级派之社会主义441
圣西蒙及圣西蒙派441
结社主义派,奥文,富利耶,汤姆生443
150 法国社会主义达於较切实及较平民之过渡时代,一八四○年至一八四八年447
布朗路易447
普鲁东450
151 撮要454
第四编 整统者461
△第二十二章 密尔约翰461
152 密尔之身世及著作461
153 政治经济学原论468
物值470
分配中之应得(静态社会),地租,工资,赢益473
消费及生产477
外国贸易478
社会进步对於分配之影响(动态社会)481
154 「社会问题」483
155 非劳力增加之地值489
156 国家干涉;放任主义490
157 密尔之哲学及方法493
第五编 反对派及批评者之领袖(承第三部,第三编)493
○第一卷 对於古典派哲学上及人生哲学上之攻击(承第三部,第三编,第一卷)497
△第二十三章 德国「科学」社会主义之建立者497
158 国家社会主义:罗贝尔图498
劳働生产力499
工资应得之渐减499
地租500
分配之公允500
恐慌之理论500
救济之提议501
对於李嘉图地租说之批评503
拉萨尔504
拉萨尔改革之计画504
资本主义504
共防说504
159 国际革命之社会主义:马克思(及英哲尔士)505
历史之唯物解释507
资本与陵夺507
剩余之值508
马克思经济学说之批评510
160 机会主义派或修正主义派之社会主义515
161 社会主义之哲学516
162 社会主义派之影响519
直接之影响519
反动之影响521
163 社会主义对於经济学之最早影响论略523
○第二卷 对於古典派经济学范围及方法之攻击533
△第二十四章 以狭义交易值解释经济学之诸家:对於古典派经济学范围之批评533
164 交易值经济学之来历533
165 巴师夏及马克略535
166 撮要539
△第二十五章 英国实体历史派之批评543
167 邹恩士545
邹氏之批评抽象假定545
邹氏之论究李嘉图地租论546
邹氏之方法547
168 巴加特548
经济学之范围及方法548
对於古典派经济学之批评549
169 勒斯理550
反对抽象论550
「先因後果」之方法551
唯实主义551
阶级利益552
反对实利主义552
勒斯理著作之消极性质552
170 殷格郎553
171 陶荫碧554
古典派思想之相对说554
乐观主义555
172 罗杰尔556
173 撮要557
△第二十六章 德国历史学派559
174 历史学派之环境及其前驱(历史学派兴起之原因)559
175 旧系或较消极系:罗协,希德布兰,克尼斯562
罗协之大纲562
黑智儿主义563
希德布兰之批评564
克尼斯对於思想中绝对主义之攻击565
罗协对於古典派之批评567
经济法则之性质568
176 新系或较积极系:石慕勒569
社会政治同盟会569
毕喜570
遐福尔571
新系趋势之撮要571
177 综要及评论572
○第三卷 对於古典派论理学上之攻击577
△第二十七章 劳德待尔及赫尔曼:对於资本,赢益,及物值论最早之批评577
178 劳德待尔对於资本及赢益说之批评577
劳德特尔之消费及物值说580
179 赫尔曼及其他德国经济学家对於资本及企业者利益之理论580
赫尔曼对於当时经济学之批评581
资本582
地租及工资585
企业者之利益587
德国工业之情形587
胡复兰,雷峩,赫尔曼,曼葛德587
消费及物值590
180 结论593
△第二十八章 工资基金说之倾覆595
181 邹恩士,郎吉,北英评论之记者,勒斯理,索恩敦,密尔约翰之撤销工资基金说,倭克尔陶西格595
第六编 改造者611
△第二十九章 奥大利学派以前限界效用观念之发达:洛意,高申,叶万士,及华拉士611
182 最初之发达:龚迪拉,贲萨姆,克赖格,郎非尔,意陶默思,杜彼特,沈尼耶611
183 高申613
184 叶万士:物值说,其他经济说617
185 华拉士623
186 撮要627
△第三十章 奥大利学派:主观物值说之发达629
187 奥大利学者及其物值说:门格尔629
经济之造因630
效用630
物之分类630
物价之制限631
188 威塞耳632
物值之源634
归属说636
原费之地位637
189 贲巴卫638
主观物值639
主观交易值639
客观物值640
物值之判定640
原费641
190 利息说及分配论642
191 奥大利学派之继起者647
192 奥大利学派之哲学及方法649
193 评论及撮要654
194 限界效用657
第四部 十九世纪下半期各主要学派通论663
△第三十一章 十九世纪下半期德意志及意大利之经济思想663
195 德意志及奥大利663
经济学之范围及其分类663
方法665
思想之派别667
物值说672
一般之特质673
196 意大利:工业之退步674
最初之领袖675
德国之影响677
後起者679
晚近之学派及其主要著作683
△第三十二章 十九世纪下半期英吉利及法兰西之经济思想687
197 英吉利:古典派经济学之衰微687
开尔奈及佛赛特687
学院经济学之复兴690
晚近之学派及其主要著作691
198 法兰西与比利时:古典派经济学及乐观主义之重尚698
德国之影响700
历史学派701
学院专揽之破坏702
社会主义703
共同责任派707
晚近之学派及著作家707
△第三十三章 十九世纪下半期美利坚之经济思想709
199 美国特殊经济思想之背影709
200 历史:一八○六年前之保护说及乐观主义712
一八六○年至一八八五年间之古典派经济学,及独断主义714
一八八五年後之新问题,德国之影响,限界效用,美国经济学会716
201 十九世纪末叶之情形及经济学家721
202 美国经济学家之主要著作表735
△第三十四章 结论749
203 总括749
204 薪传及环境759
205 经济思想中不同之各要点762
人生哲学上之分歧762
乐观主义及悲观主义764
剩余之各说765
原费与效用之反对768
主观及客观768
206 现在及将来:哲学,方法,及理论769
○参考书表781
主要参考之材料781
经济思想史之主要著作782
○索引:792
人名索引792
名词索引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