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风险控制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风险控制指南
  • 裴晓顾问;朱建纲主编;曹文宏,孙莉,黄忠辉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6741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城市铁路-铁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风险管理-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风险控制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轨道交通工程勘察2

0 引言2

0.1 轨道交通的发展2

0.2 水土条件对轨道交通工程的影响3

0.3 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4

0.4 本书编写思路4

1 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及勘察要求6

1.1 地下段的特点及勘察要求6

1.1.1 地下车站的特点及勘察要求6

1.1.2 区间隧道的特点及勘察要求10

1.1.3 隧道进出洞的特点及勘察要求13

1.1.4 联络通道的特点及勘察要求15

1.2 高架段的特点及勘察要求16

1.2.1 高架车站的结构特点16

1.2.2 高架区间的结构特点17

1.2.3 高架段的变形控制要求17

1.2.4 高架段的勘察要点18

1.3 过渡段的特点及勘察要求18

1.3.1 过渡段的特点18

1.3.2 过渡段的勘察要点20

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21

2.1 工程地质条件21

2.1.1 工程地质结构与分布特征21

2.1.2 工程地质结构类型的划分25

2.2 水文地质条件26

2.2.1 含水层分布特征26

2.2.2 水文地质结构类型的划分28

2.3 不同地质结构类型区应注意的岩土工程问题29

3 轨道交通工程岩土工程风险分析62

3.1 地下段岩土工程风险分析62

3.1.1 地下车站可能涉及的岩土工程风险62

3.1.2 区间隧道可能涉及的岩土工程风险67

3.1.3 隧道进出洞可能涉及的岩土工程风险71

3.1.4 联络通道可能涉及的岩土工程风险72

3.2 高架段岩土工程风险分析74

3.3 过渡段岩土工程风险分析74

4 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质量常见病及控制措施76

4.1 地下段勘察质量常见病及控制措施76

4.1.1 地下段勘察工作量不足的工程危害及控制措施76

4.1.2 土层划分、定名不准确对地下段的工程危害及控制措施80

4.1.3 不良地质条件未查明对地下段的工程危害及控制措施82

4.1.4 提供的岩土参数不准确对地下段的工程危害及控制措施83

4.1.5 提供的水文地质参数不准确对地下段的工程危害及控制措施84

4.1.6 地下段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不恰当的控制措施86

4.2 高架段勘察质量常见病及控制措施87

4.2.1 高架段勘察工作量不足的工程危害及控制措施87

4.2.2 土层划分不准确或标准不统一对高架段的工程危害及控制措施88

4.2.3 不良地质条件未查明对高架段的工程危害及控制措施88

4.2.4 提供的岩土参数不准确对高架段的工程危害及控制措施89

4.2.5 高架段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不恰当的控制措施89

4.3 过渡段勘察质量常见病及控制措施90

第2篇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92

1 建筑设计92

1.1 车站建筑设计要点92

1.1.1 站位的确定92

1.1.2 站台形式的选择92

1.1.3 车站规模的合理确定93

1.1.4 车站公共区功能设计94

1.1.5 车站建筑防火设计要点96

1.1.6 车站地面附属设施安全设计要点97

1.1.7 车站防排烟设计要点98

1.1.8 高架车站抗台风暴雪、防雷设计要点98

1.1.9 车站空间综合利用99

1.1.10 换乘车站设计要点99

1.2 车辆基地建筑设计要点101

1.2.1 车辆基地规模与形式101

1.2.2 车辆基地功能与安全102

1.3 现有建筑设计局限性分析104

1.3.1 客流影响因素分析104

1.3.2 规划的前瞻性影响因素分析104

1.3.3 处方式规范与实际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105

1.3.4 设计标准值与实际服务能力值差别分析105

1.3.5 设计周期的不匹配性106

1.3.6 城市轨道交通接口设计的复杂性107

1.3.7 设计与施工107

1.4 设计源头安全质量风险因素分析107

1.4.1 车站规模问题107

1.4.2 完善车站功能性问题108

1.4.3 设置安全防范措施问题108

1.4.4 执行设计规范问题109

1.5 与设计相关的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及分析109

1.5.1 与设计相关的安全质量事故分析109

1.5.2 案例111

1.6 强化车站设计中安全质量风险防治的对策及建议113

1.6.1 强化设计专业的技术发展113

1.6.2 设计管理技术强化115

1.6.3 安全质量风险防治的对策及建议115

2 地下车站结构设计117

2.1 车站结构设计特点117

2.1.1 与地层的相互作用117

2.1.2 考虑结构受力的连续性117

2.1.3 安全预评估及变形控制设计117

2.1.4 地下水的影响117

2.1.5 设计和施工的配合118

2.1.6 动态设计118

2.2 现有设计技术局限性分析118

2.2.1 专业技术方面118

2.2.2 设计管理120

2.3 设计源头安全质量风险因素分析121

2.3.1 围护结构121

2.3.2 内部结构122

2.4 与设计相关的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及分析123

2.5 强化车站结构设计中安全质量风险防治的对策及建议125

2.5.1 设计专业技术发展125

2.5.2 设计管理技术强化125

3 地下区间隧道结构设计127

3.1 区间隧道设计的主要要点127

3.1.1 衬砌结构设计要点127

3.1.2 衬砌结构计算132

3.1.3 衬砌与工作井的连接要求134

3.1.4 盾构进出洞加固设计135

3.1.5 联络通道、泵站设计与施工135

3.2 规范中有关设计质量、安全的条文要求136

3.2.1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 08-109—2004)136

3.2.2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2013)136

3.3 区间隧道安全质量风险因素分析137

3.3.1 区间隧道自身风险137

3.3.2 盾构进出洞风险137

3.3.3 联络通道、泵站结构138

3.3.4 隧道穿越建(构)筑物环境影响风险139

3.3.5 隧道立体交叉区段140

3.3.6 隧道施工风险控制设计要求141

3.4 与设计相关的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及分析142

3.4.1 台北地铁某通风竖井发生涌水、涌砂事故142

3.4.2 广州地铁泥水盾构越江施工塌方处理142

3.4.3 上海地铁某区间隧道盾构磕头事故142

3.4.4 上海地铁某区间隧道盾构始发引起污水管破裂、地面塌陷143

3.4.5 上海地铁某线过江区间中间风井盾构进出洞风险事故143

3.5 强化区间隧道结构设计中安全质量风险防治的对策及建议146

3.5.1 设计专业技术发展146

3.5.2 设计管理技术强化146

4 地下结构防水设计148

4.1 对防水等级标准的片面理解及其对安全的不良影响148

4.1.1 国内外的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分级标准148

4.1.2 防水等级分级检测及计算方法150

4.2 地下车站结构防水设计中影响安全的关键点151

4.2.1 车站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病”151

4.2.2 车站结构防水构造设计及其“常见病”156

4.3 地下区间隧道结构防水设计中影响安全的关键点158

4.3.1 盾构隧道衬砌及其设防易误解的问题158

4.3.2 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上容易误解的问题159

4.3.3 盾构隧道联络通道、隧道洞口防水的关键技术162

5 高架结构设计164

5.1 高架车站结构164

5.1.1 车站结构设计特点164

5.1.2 现有设计技术标准局限性分析165

5.1.3 设计源头安全质量风险因素分析168

5.1.4 强化车站结构设计中安全质量风险防治的对策及建议171

5.2 高架区间桥梁结构172

5.2.1 高架区间桥梁结构设计特点172

5.2.2 现有设计技术标准局限性分析173

5.2.3 设计源头安全质量风险因素分析174

5.2.4 与设计相关的安全质量事故案例及分析176

5.2.5 强化高架区间桥梁结构设计中安全质量风险防治的对策及建议179

6 通风空调设计180

6.1 概述180

6.1.1 通风空调设计特点180

6.1.2 通风空调设计原则及标准180

6.1.3 通风空调系统功能与组成181

6.1.4 通风空调系统的安全要素182

6.2 地下区间隧道烟气控制183

6.2.1 主要标准183

6.2.2 区间火灾及阻塞设计要素184

6.2.3 影响区间通风控烟效果因素184

6.2.4 隧道通风设备及其他影响因素184

6.3 车站防排烟185

6.3.1 主要标准185

6.3.2 防排烟系统设计186

6.4 空调通风系统的降温和除尘186

6.4.1 重要机电用房的降温186

6.4.2 重要机电用房的除尘187

7 给水排水消防设计188

7.1 给水排水消防系统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设计要点188

7.1.1 给水系统188

7.1.2 排水系统188

7.1.3 消防系统189

7.1.4 自动喷水系统配置191

7.1.5 灭火器191

7.1.6 气体灭火系统191

7.2 轨道交通工程中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质量通病分析192

7.2.1 给水系统192

7.2.2 排水系统192

7.2.3 消防系统192

7.3 给水排水消防系统设计质量通病的危害性分析193

7.4 给水排水消防系统设计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93

7.5 典型案例分析193

8 线路、车辆基地设计196

8.1 线路196

8.1.1 线路设计的主要要点196

8.1.2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及线路设计198

8.1.3 与线路设计相关的工程质量安全案例及分析201

8.2 车辆基地207

8.2.1 轨道交通工程车辆基地设计的主要要点207

8.2.2 车辆基地设计易发生的质量安全问题分析209

8.2.3 与质量安全相关的车辆基地设计案例211

8.2.4 车辆基地设计中安全质量风险防治的对策及建议215

9 供电系统设计217

9.1 供电系统特点217

9.1.1 供电系统构成217

9.1.2 设计流程及接口223

9.1.3 设计参与的阶段225

9.1.4 主要规范及标准226

9.2 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227

9.2.1 主要设计内容及深度227

9.2.2 主要设计流程228

9.2.3 质量安全控制的要点229

9.3 初步设计阶段230

9.3.1 主要设计内容及深度230

9.3.2 主要设计流程231

9.3.3 质量安全控制方面要点232

9.4 施工设计阶段235

9.4.1 主要设计内容及深度235

9.4.2 主要设计流程235

9.4.3 质量安全控制方面要点236

10 弱电系统设计238

10.1 概述238

10.1.1 弱电系统组成238

10.1.2 弱电系统作用242

10.2 设计阶段划分与设计要点244

10.2.1 设计阶段划分244

10.2.2 设计要点244

10.3 影响设计质量安全因素分析255

10.3.1 系统设备选型与配置255

10.3.2 与相关专业的接口256

10.3.3 换乘站机电设备系统设计界面划分256

10.3.4 信号系统安全评估和认证256

10.3.5 信号后备系统运营模式和标准256

10.4 与设计相关的质量安全案例分析257

10.4.1 深圳地铁Wi-Fi干扰逼停列车事故问题257

10.4.2 换乘站弱电系统设计方案258

10.5 提高设计质量安全对策261

10.5.1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61

10.5.2 制定各专业的设计界面划分规定261

10.5.3 换乘站资源共享设计262

10.5.4 针对信号系统受Wi-Fi干扰问题262

10.5.5 加强信号系统安全评估和认证263

10.5.6 统一后备系统运营模式和标准263

11 车站设备设计265

11.1 自动扶梯/电梯265

11.1.1 系统简介265

11.1.2 设计风险与控制266

11.1.3 案例267

11.2 屏蔽门/安全门269

11.2.1 系统简介269

11.2.2 设计风险与控制270

11.2.3 设计案例分析271

参考文献2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