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权力场 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权力场 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研究
  • 霍存福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2045X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权力场 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编者导言 刘 杨1

导论1

皇帝篇14

第一章躬亲庶务型与委任责成型14

第一节 一个奇特的理论现象14

一、儒家派的委任责成论15

二、道家派的委任责成论19

三、法家派的委任责成论21

三版小记27

四、杂家派的委任责成论27

写在前边的话29

第二节 躬亲庶务型31

一、勤于政务与事必躬亲32

二、事必躬亲的实质及其受压抑的历史39

三、事必躬亲被崇大的历史及其与理论传统的斗争44

四、事必躬亲与皇帝主权47

第三节 委任责成型51

一、委任责成论的不断提起51

二、委任责成的核心58

三、委任责成的延长73

第四节 躬亲庶务与委任责成的循环84

一、循环现象及其原因84

二、循环现象与类型本身的矛盾89

第二章操术任使型与推诚委任型97

被肯定的历史98

第一节 权术——权力方法和权力手段被发现和98

一、术的定义、功能及特征99

二、术的内容102

三、术的分类分析111

第二节 操术任使型156

一、操术任使的理论157

二、操术任使的实际159

第三节 推诚委任型170

一、推诚委任与权术理论的关系170

二、推诚委任的实践表现172

三、一场争论所反映的问题的难度178

宰相篇187

第一章宰相的地位、职分和权力187

一、功能性比喻之一189

第一节 宰相的地位189

二、功能性比喻之二190

第二节 宰相的职分193

一、佐天子理阴阳195

二、总理朝政、事无不统197

第三节 宰相的权力202

一、用人权202

二、谋议权204

三、署敕权206

第二章为相之道209

第一节 辅佐君主之道209

一、相道之一——宰相不“舍职而阿主”210

二、相道之二——宰相不“与人主争权柄”214

三、相道之三——宰相之道“贵顺”219

第二节 总领百官之道226

一、相道之四——“宰相不亲小事”229

二、相道之五——“宰相之职不可分”233

三、相道之六——宰相职在选贤235

第三章相相关系240

第一节 权柄之争与相相关系241

第二节 性格之异与相相关系248

第三节 能力之差与相相关系252

第四节 委任程度与相相关系254

官吏篇261

第一章长吏躬亲型与委务僚佐型261

一、基本工作程序262

第一节 官署的工作程式262

二、程序之变269

三、判署地位问题272

第二节 长吏躬亲型274

一、重长倾向所反映的问题274

二、长吏躬亲的形态与心态277

三、长吏躬亲的障碍与躬亲的几个含义283

第三节 委务僚佐型288

一、委务僚佐的范围与形态288

二、委务僚佐时的权力分解295

三、委务僚佐的必要条件300

第二章温和感化型与严厉督责型308

第一节 权力的主题309

一、“三不欺”的漫长实践与概括310

二、“三不欺”的普遍理论价值314

三、“三不欺”的普遍推开或运用316

四、“三不欺”治术模式之常与变318

第二节 温和感化型334

一、推功揽罪法335

二、不罚示恩法337

三、薄罚示辱法340

四、推善调解法342

第三节 严厉督责型344

一、杖罚由惯例到制度的发展345

二、督责的基础350

三、督责的保障——杖罚及其运用357

第三章拘执法吏型与弘通儒吏型363

第一节 拘执法吏型364

一、法吏的原型及其性格365

二、法吏之一变——酷吏371

三、法吏之再变——俗吏382

第二节 清静无为型386

一、黄老之清静无为386

二、玄学之清静无为396

第三节 弘通儒吏型407

一、儒生与法吏的结合——儒吏408

二、儒吏之弘通411

三、儒吏之再分化与新矛盾424

结语435

再版后记437

三版跋4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