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移动IP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移动IP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4396135.jpg)
- 孙利民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8754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通信协议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移动IP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移动IP概述1
1.1移动IP的产生1
1.1.1移动IP解决的问题2
1.1.2移动IP的应用范围2
1.1.3移动IP的设计目标2
1.2移动IP的基本概念3
1.2.1移动IP的基本术语3
1.2.2移动IP的基本操作5
1.3移动IPv6协议6
1.3.1 IPv6协议6
1.3.2移动IPv6的基本操作7
1.3.3与移动IPv4比较11
1.4移动IP中的关键技术13
1.4.1移动切换13
1.4.2移动安全15
小结 116
1.4.3服务质量16
1.4.4组播技术17
第2章移动IPv419
2.1 IPv4基础19
2.1.1 TCP/IP网络的层次结构以及II协议19
2.1.2 IPv4编址20
2.1.3 IPv4分组格式20
2.1.4 II路由选择21
2.1.5 II封装21
2.2移动IPv4概述23
2.2.3移动IPv4中的注册24
2.2.1协议概述24
2.2.2代理发现24
2.2.4移动IPv4的路由26
2.2.5移动IPv4的基本操作过程28
2.2.6对当前协议的修改29
2.3移动IPv4中的代理发现机制30
2.3.1代理通告的实现机制30
2.3.2代理通告对ICMP路由器通告的扩展31
2.3.4代理发现机制对外地代理和家乡代理的要求33
2.3.3代理请求33
2.3.5代理发现对移动节点的要求34
2.4移动IPv4的注册36
2.4.1注册请求消息和注册应答消息36
2.4.2注册认证扩展39
2.4.3注册过程对移动节点的要求40
2.4.4注册过程对外地代理的要求45
2.4.5注册过程对家乡代理的要求48
2.5移动IPv4的路由52
2.5.1单播数据分组的路由52
2.5.2广播数据分组的路由53
2.5.3组播数据分组的路由54
2.5.4移动路…器54
2.5.5 ARP,Proxy ARP和Gratuitous ARP56
小结58
参考文献58
第3章移动IPv659
3.1 IPv6协议59
3.1.1 IPv4协议存在的问题59
3.1.2 IPv4升级到IPv660
3.1.3 IPv6简介62
3.1.4在IPv6中支持移动66
3.2移动IPv6协议概述66
3.2.1与移动IPv4协议的比较67
3.2.2常用的术语68
3.2.3协议的基本操作过程69
3.2.4对基本IPv6协议的修改71
3.2.5概念性数据结构72
3.3移动IPv6的安全性72
3.3.1安全威胁73
3.3.2移动IPv6协议提供的安全机制74
3.3.3返回路径可达过程75
3.4移动IPv6的消息/选项格式78
3.4.1移动报头及消息格式78
3.4.2移动选项(Mobility Options)83
3.4.3家乡地址选项(HomeAddressOption)84
3.4.4第二类路由头85
3.4.5 ICMP家乡代理地址发现请求和响应85
3.4.6 ICMP移动前缀请求和通告86
3.5对IPv6邻居发现机制的修改88
3.5.1修改的路由器通告消息88
3.5.2修改的前缀信息选项88
3.5.3新的通告间隔选项89
3.5.4新的家乡代理信息选项90
3.5.5对路由器通告发送规则的修改90
3.5.6对路由器请求发送规则的修改91
3.5.7对重复地址检测的修改91
3.6移动IPv6协议的主要操作过程92
3.6.1概念性数据结构及其管理92
3.6.2移动检测过程94
3.6.3转交地址的形成过程96
3.6.4自动发现家乡代理的地址97
3.6.5家乡网络前缀的自动配置99
3.6.6移动节点和家乡代理的绑定管理101
3.6.7移动节点和通信对端的绑定管理104
3.6.8移动节点的绑定管理105
3.6.9分组通信107
3.6.10ICMP错误消息的处理113
3.7.2支持路由优化的IPv6节点114
3.7.3所有IPv6路由器114
3.7.1所有IPv6节点114
3.7对IPv6节点的要求114
3.7.4对所有IPv6家乡代理的要求115
3.7.5对IPv6移动节点的要求115
参考文献116
第4章移动IP的切换技术117
4.1移动IPv4低延迟切换技术117
4.1.1切换延迟和解决方法117
4.1.2第二层触发118
4.1.3预先注册切换方法119
4.1.4过后注册切换方法121
4.1.5联合切换方法124
4.2移动IPv6快速切换技术124
4.2.1协议描述124
4.2.3预先切换125
4.2.2快速切换机制的分类125
4.2.4基于隧道的切换127
4.3 IPv6平滑切换技术130
4.3.1框架描述130
4.3.2移动控制网络协助/不协助(MCNA)132
4.3.3网络控制移动协助切换(NCMA)132
4.4层次型移动IPv6管理模型132
4.4.1 HMIPv6概述133
4.4.2 HMIPv6的扩充134
4.4.3 MAP发现135
4.4.4基本模式136
4.4.5扩展模式137
4.4.6两种模式的比较139
参考文献140
小结140
第5章移动IP网络中的服务质量技术141
5.1固定Internet的服务质量机制141
5.1.1 QoS概述141
5.1.2集成服务143
5.1.3差分服务144
5.1.4 QoS策各145
5.1.5移动环境对移动IP中QoS的影响145
5.2移动IP服务质量概述145
5.2.1移动IPQoS解决方案的要求146
5.2.2移动IP 中QoS解决方案147
5.3移动IP网络服务质量框架结构148
5.3.1移动IP网络的QoS框架结构的要求148
5.3.2“两层、两级”QoS框架概述149
5.3.3“两级”QoS机制151
5.3.4端到端QoS的保证152
5.4 QoS信令和协商154
5.4.1 RSVP 对移动IP协议的支持155
5.4.2移动RSVP(MRSVP)157
5.4.3基于移动IPv6移动管理信令的QoS信令160
5.4.4QoS协商过程163
5.5平滑切换中的缓存管理167
5.5.1缓存管理概述167
5.5.2协议扩展定义170
5.5.3移动节点的操作172
5.5.4路由器的操作173
参考文献175
小结175
第6章移动IP中的安全问题177
6.1网络安全基础177
6.1.1网络安全的目标177
6.1.2安全威胁和安全攻击178
6.1.3网络的安全机制和技术179
6.2移动IP的安全分析185
6.2.1移动IP的安全威胁和攻击185
6.2.2移动IP的安全要求186
6.2.3移动IPv4的安全分析187
6.2.4移动IPv6的安全分析188
6.3移动IP的安全解决方案189
6.3.1安全解决方案的要求189
6.3.2移动IP协议本身提供的安全机制190
6.3.3移动虚拟专用网193
6.3.4定制密钥(PBK,Purpose-Built Key)194
6.4AAA在移动IP中的应用195
6.4.1 AAA的一般模型195
6.4.2 AAA在移动IP中的应用196
小结201
参考文献201
第7章移动IP的组播技术202
7.1固定网络的组播技术202
7.1.1 IP组播服务模型202
7.1.2组播传输树的典型算法203
7.1.3密集模式的组播路由协议204
7.1.4稀疏模式的组播路由协议206
7.2移动IP组播技术208
7.1.5域间组播协议208
7.2.1远程签署RS209
7.2.2双向隧道BT210
7.2.3移动组播协议MoM211
7.2.4基于范围的移动组播RBMoM协议214
7.2.5组播代理MA协议217
7.2.6移动组播代理MMA协议220
7.2.7 FHSR(FirstHome-agentSecondRemote-subscription)算法223
7.3可靠的移动组播协议225
7.3.1可靠移动组播协议RMMP225
7.3.2基于范围的可靠移动组播协议RRBMoM227
小结229
参考文献229
8.1.2正EE 802.11的网络体系结构231
8.1.1无线局域网概述231
8.1无线局域网231
第8章相关技术231
8.1.3IEEE802.11 MAC层协议234
8.1.4 IEEE802.11物理层标准236
8.2无线自组网技术238
8.2.1无线自组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238
8.2.2主动路由协议239
8.2.3按需路由协议241
8.2.4群集路由244
8.2.5各种算法的比较246
8.2.6Ad hoc网络中的QoS路由技术246
8.3 LEO卫星网络的路由技术248
8.3.1LEO卫星网络的特点249
8.3.2 LEO卫星网络的路由250
8.3.3LEO卫星网络的切换254
小结256
参考文献257
第9章移动IPv6的实现259
9.1 MIPL安装和调试259
9.1.1MIPL安装259
9.1.2 MIPL调试262
9.1.3在MIPL系统上运行应用程序263
9.2 MIPL源代码分析263
9.2.1 IP包处理流程263
9.2.2绑定的建立265
9.2.3数据包的隧道转发276
小结282
参考文献282
常用术语英汉对照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