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档案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档案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4335111.jpg)
- 冯惠玲,张辑哲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3824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档案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档案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档案1
第一章 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3
第一节 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3
一、对已有档案定义的剖析3
二、档案的本质特性及其定义表述5
三、对档案概念(定义)的理解5
四、档案的实存形态及其形成过程7
五、对档案真实可靠性的准确理解9
第二节 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10
一、档案与信息10
四、档案与图书11
三、档案与文书11
二、档案与文献11
五、档案与资料12
六、档案与文物12
第三节 档案的种类13
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14
二、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15
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1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旧政权档案16
第二章 档案的源流18
第一节 档案的起源18
一、档案起源诸说18
二、中国档案起源20
三、外国档案起源23
第二节 我国档案及其名称的演变25
一、甲骨档案25
二、金石档案26
三、简牍档案28
四、缣帛档案31
五、纸质档案32
六、音像档案33
七、电子文件(电子档案)33
八、档案的词源35
第一节 档案价值与作用概述37
第三章 档案的价值与作用37
第二节 档案价值形态38
一、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39
二、现实价值和长远价值41
三、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42
第三节 档案的作用43
一、行政作用43
二、业务作用44
三、文化作用45
四、法律作用46
五、教育作用47
一、档案价值的扩展律49
第四节 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49
二、档案价值的时效律51
三、档案价值的条件律53
第二编 档案事业55
第四章 档案事业及其构成57
第一节 档案工作的内容57
一、档案管理工作57
二、档案行政管理工作59
三、档案教育工作59
四、档案宣传工作61
五、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工作62
第二节 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63
六、档案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63
一、我国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形成过程64
二、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的内容65
第三节 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67
一、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67
二、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变化68
第五章 档案机构70
第一节 公共档案馆70
一、国家档案馆70
二、专业档案馆71
一、企业档案馆73
第二节 内部档案机构73
二、档案室75
第三节 档案行政管理机构78
一、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与任务78
二、档案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79
第四节 新型档案机构79
一、文件中心79
二、档案寄存中心81
三、档案事务所82
第一节 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与效益84
一、档案工作的性质84
第六章 档案工作的性质、规律与发展84
二、档案工作的地位89
三、档案工作的效益90
第二节 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91
一、档案工作的分化与整合规律91
二、档案工作的智能化发展规律95
三、档案工作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的互动性规律97
四、档案工作的社会化发展规律101
第三节 档案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102
一、档案工作国际合作的基本形式102
二、关于国家档案保护、归属和继承问题的三个国际公约103
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108
第四节 档案信息化建设108
二、档案网站建设109
三、数字档案馆建设110
第七章 档案法规与档案职业道德114
第一节 档案工作法律概述114
一、档案工作法律概念114
二、档案法律的本质和特点115
四、档案法律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 的关系115
第二节 《档案法》的制定与主要内容117
一、《档案法》的制定与修改117
二、《档案法》的主要内容118
一、《档案法》的属性特征121
第三节 《档案法》的属性特征、作用、施行及修改121
二、《档案法》的作用122
三、《档案法》的施行124
四、档案法律的完善与修改126
第四节 档案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129
一、档案行政法规的概念、种类、属性特征129
二、档案行政法规的修改131
三、档案行政规章 的概念、性质和类型131
第五节 档案职业道德135
一、档案职业道德的层次及结构135
三、档案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与内容136
二、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136
四、档案职业道德修养141
第八章 档案工作标准与标准化144
第一节 档案工作标准概述144
一、档案工作标准的含义144
二、档案工作标准的种类、属性与作用146
第二节 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含义与形式149
一、简化150
二、统一化150
六、格式化152
一、制订档案工作标准的原则152
第三节 制订档案工作标准的原则、要求与方法152
五、典型化152
四、通用化152
三、系列化152
二、档案工作标准制订工作的一般要求153
三、档案工作标准的立项与标准的制订154
第四节 档案工作标准体系155
一、我国档案工作标准体系的建设历程155
二、我国档案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156
第五节 档案工作标准的贯彻实施160
第三编 档案学163
第九章 档案学的学科内容、特点与发展165
一、档案学的研究对象166
第一节 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66
二、档案学的任务167
三、档案学的研究范围167
第二节 档案学的学科特点168
一、综合性和社会性168
二、实践性和理论性170
三、技术性和实用性171
四、开放性和包容性171
第三节 档案学的学科体系172
一、档案学学科体系的作用与学科体系结构的特征172
二、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模式175
一、档案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182
第四节 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82
二、档案学与思维科学183
三、档案学与横断科学184
四、档案学与管理科学184
五、档案学与历史科学185
六、档案学与图书馆学和情报学185
七、档案学与某些自然科学186
八、档案学与秘书学、文书学186
第五节 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187
一、中国档案学的建设历程187
二、中国档案学建设的主要成就191
一、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构成194
第十章 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趋势194
第一节 档案学基础理论概述194
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195
第二节 来源原则197
一、来源原则的形成和发展199
二、来源原则的基本内容204
三、来源原则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05
四、电子文件时代来源原则的“重新发现”——“新来源观”的提出207
第三节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209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10
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212
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重要意义214
四、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指导价值216
第四节 档案鉴定理论217
一、档案鉴定理论的历史发展218
二、档案鉴定理论的基本内容223
第五节 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趋势227
一、与相关学科进一步交叉、借鉴、融合227
二、具体管理操作层的理论研究将更加深入、具体并具技术性227
三、基础理论研究将更宏观、更抽象并向形而上层面跃迁227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229
后记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