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城市控烟执法工作调研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城市控烟执法工作调研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0037246.jpg)
- 杨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1620786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62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182页
- 主题词:戒烟-安全执法-研究报告-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城市控烟执法工作调研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城市控烟执法工作调研——总报告1
内容提要1
一、主要发现2
(一)控烟立法情况2
1.15个较大城市立法控烟,控烟法规覆盖近1/10人口2
2.城市控烟立法质量逐步提高,法规越来越接近《公约》要求3
3.公众积极支持控烟立法,政府能够积极行动6
(二)控烟执法准备7
1.逐步建立了城市控烟执法协调机构和工作流程7
2.根据城市实际情况组建了执法队伍10
3.投入了一定数量的执法经费14
4.为执法制定执法计划、指南或细则等相关执法文件16
5.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有效执法工作做好准备18
(三)控烟执法19
1.均实行了对个人和场所的双处罚制,处罚程序繁简不一19
2.设置吸烟区或吸烟室妨碍了法规的有效实施21
3.投诉举报电话为执法所需,但作用尚未有效发挥22
4.对违法行为实施了处罚,但城市间、部门间差距明显26
(四)控烟宣传教育29
1.各个城市积极营造控烟社会氛围,但宣传力度应加强30
2.没有有效利用执法检查及执法处罚等信息的宣传及公示作用30
3.制定统一标准的禁烟标识和设置规范有利于开展执法工作31
(五)人大参与和监督控烟执法情况32
1.参加控烟法规生效的有关仪式或活动33
2.人大发文监督执法并组织人大代表督导检查法规执行情况33
3.要求执法机构汇报控烟执法工作情况34
(六)志愿者参与控烟执法情况37
(七)控烟执法问责机制38
(八)法规实施效果39
1.控烟立法和执法获得了公众广泛的支持39
2.场所二手烟暴露现状降低,但部分城市的部分场所情况不尽如人意41
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44
(一)部分城市控烟法规的文本制定有缺陷44
(二)控烟执法的准备工作不充分44
1.部分城市执法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或未发挥作用44
2.控烟执法经费城市间差距明显,总体投入不足,未能满足执法需要45
3.能够组建执法队伍,但没有发挥控烟执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5
4.开展执法培训的数量不够,培训的质量不高45
5.符合标准的禁烟标识的设置率不高45
(三)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5
1.部分城市的部分执法部门几乎没有开展控烟执法行动45
2.执法的处罚弱45
3.执法虎头蛇尾46
4.检查但不涉及控烟执法46
5.选择性执法46
(四)宣传教育工作城市间差距明显,总体力度不够46
(五)人大对控烟执法的监督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出来47
(六)需要建立志愿者有效推进控烟执法工作的机制47
(七)监督评估机制没有建立或没有发挥作用47
三、结论47
(一)国家控烟立法的时机已经成熟、实现全面无烟不是梦想47
(二)根据地方特点组建控烟执法队伍,但需有效调动执法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8
(三)室内场所全面禁烟没有增加执法的难度48
(四)控烟执法经费投入严重不足48
(五)监督执法活动的监督评估平台及机制尚未建立48
(六)需要加大力度营造良好的控烟执法氛围49
四、建议49
(一)在立法阶段49
1.禁烟场所应覆盖所有的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及部分室外场所49
2.简化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效率49
(二)在实施阶段50
1.建立有效的控烟执法协调机制和问责机制50
2.建立一定数量的、具备执法能力的并积极开展控烟执法工作的执法队伍50
3.设立统一号码的投诉举报电话50
4.控烟经费应划为政府财政的常规支出50
5.采取多种办法宣传控烟执法,营造控烟执法良好的社会氛围51
6.建立多种监督执法活动的监督机制51
第二部分 中国控烟执法工作调研——城市报告53
一、上海53
(一)条例实施采用多部门执法模式54
1.具体分工54
2.各部门从事控烟执法工作的人员数量54
3.存在的问题和经验54
(二)健康促进委员会作为控烟执法的协调机构55
(三)人大在推进执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55
(四)需要建立问责机制56
(五)尚未形成有效的投诉举报机制56
(六)执法经费56
(七)志愿者及社会组织参与57
(八)执法效果57
1.能够积极开展执法活动,但部门间有一定差距57
2.执法效果58
(九)控烟执法案例59
二、广州71
(一)条例实施采用多部门执法模式71
1.具体分工71
2.执法人员数量71
3.执法中存在的问题72
(二)控烟办公室作为控烟执法的协调机构72
(三)人大在推进执法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73
(四)问责机制73
(五)以“12319”作为控烟举报投诉电话74
(六)执法经费74
(七)志愿者及社会组织参与74
(八)执法效果75
1.能够积极开展执法工作75
2.执法效果75
(九)控烟执法案例76
三、杭州80
(一)采用单部门为主的执法模式80
(二)卫生部门作为条例执行的协调单位81
1.组织建设和工作模式81
2.问题81
(三)问责机制82
(四)投诉举报及反馈机制82
(五)执法经费83
(六)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参与83
(七)法律宣传83
(八)执法效果84
1.能够积极开展执法行动84
2.公共场所控烟措施执行效果85
(九)控烟执法案例88
四、哈尔滨94
(一)《哈尔滨条例》实施采用多部门的执法模式95
1.具体分工95
2.各部门从事控烟执法工作的人员数量95
3.执法进展95
4.存在的问题95
(二)建立了有专职人员的控烟执法协调机构96
1.组织建设和工作模式96
2.存在的问题和优点96
(三)人大在推进执法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97
(四)立法中规定的问责机制需要落到实处97
(五)建立了统一号码的投诉举报电话98
(六)投入相应的执法经费,经费数额不能满足工作需求98
(七)志愿者及社会组织未能有效参与控烟执法相关活动98
(八)执法效果99
1.积极开展执法行动99
2.执法效果99
(九)控烟执法案例99
五、天津106
(一)采用多部门执法模式106
1.具体分工106
2.执法进展107
(二)组织协调机制107
1.条例规定107
2.实际操作108
(三)执法监督检查机制108
1.人大监督108
2.政府监督108
(四)问责机制109
(五)投诉举报机制109
(六)执法经费109
(七)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参与110
(八)存在的问题110
(九)执法效果110
1.能够积极开展执法行动110
2.执法效果110
(十)控烟执法案例112
六、鞍山114
(一)采用单部门执法的模式114
1.执法进展115
2.问题115
(二)卫生部门作为条例执行的协调单位115
1.组织建设和工作模式115
2.问题115
(三)问责机制115
(四)投诉举报及反馈机制116
(五)执法经费116
(六)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参与116
(七)控烟执法案例116
七、青岛120
(一)条例实施采用多部门执法模式120
(二)市、区(市)爱卫会负责控烟执法的协调工作120
(三)人大在推进执法中起了积极的作用121
(四)问责机制121
(五)控烟投诉举报电话122
(六)执法经费122
(七)志愿者及社会组织参与122
(八)控烟执法案例123
八、兰州126
(一)采用多部门执法模式126
(二)组织协调机制127
(三)监督管理机制127
(四)问责机制127
(五)投诉举报机制128
(六)执法经费128
(七)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参与128
(八)控烟执法案例129
九、深圳133
(一)条例实施采用多部门执法模式133
1.《深圳条例》规定各执法部门的职责133
2.实际操作134
(二)控烟工作联席会议负责组织协调条例的执行工作135
1.《深圳条例》规定135
2.实际操作136
(三)执法监督机制初步形成136
1.人大对控烟执法的监督机制136
2.市政府监督机制137
3.媒体和公众监督机制137
(四)规定了行政问责机制137
(五)以“12345”作为控烟执法举报投诉电话137
(六)执法经费138
(七)营造社会氛围138
(八)志愿者及社会组织参与139
(九)控烟执法案例139
十、长春146
(一)采用单部门执法的模式147
1.执法模式147
2.执法进展147
3.问题147
(二)卫生部门作为条例执行的协调单位147
(三)问责机制148
(四)投诉举报及反馈机制148
(五)执法经费148
(六)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参与148
(七)控烟执法案例148
十一、唐山154
(一)采用单部门执法的模式154
(二)卫生部门作为条例执行的协调单位154
1.组织建设和工作模式154
2.问题154
(三)问责机制155
(四)投诉举报及反馈机制155
(五)执法经费155
(六)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参与155
附件1 城市无烟环境执法机制信息收集提纲156
(一)执法机制和网络建设156
(二)部门执法分工和模式156
(三)监督、激励、问责管理机制157
(四)执法能力建设157
(五)违法处罚程序157
(六)监督举报投诉流程和机制157
(七)执法相关的问题158
(八)人大参与158
(九)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参与158
(十)营造社会氛围158
(十一)执法结果158
(十二)典型案例分享159
附件2 控烟执法负责人访谈提纲160
(一)控烟执法负责人访谈提纲160
(二)控烟执法人员访谈提纲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