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经济实用统计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经济实用统计方法
  • 许世海,粤生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 ISBN:4372·2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经济实用统计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经济统计方法概述1

第一节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1

一、统计的涵义1

二、统计学的分科2

三、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3

四、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3

第二节 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分类和作用5

一、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分类5

二、社会经济统计方法的作用7

第三节 社会经济统计方法论中常用的几个基本概念8

一、总体和总体单位8

二、标志和变异9

三、变量和变量值11

四、指标11

五、各基本概念间的关系14

一、统计资料搜集的基本方式16

第一节 统计资料搜集的基本方式和分类16

第二章 统计资料搜集法16

二、统计资料搜集的分类17

第二节 统计报表制度18

一、定期统计报表与统计报表制度18

二、统计报表的种类19

第三节 专门调查方法20

一、普查20

二、抽样调查21

三、重点调查21

四、典型调查22

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法23

第一节 统计分组23

一、统计分组标志的选择23

二、统计分组的种类24

第二节 编制分配数列26

一、分配数列及其种类26

二、变量数列及其种类28

三、编制单项数列的方法步骤31

四、编制组距数列的方法步骤34

五、编制变量数列举例42

第三节 编制累计频数表43

一、频数43

二、频率43

三、编制累计频数表的方法44

第四节 统计资料再分组45

一、什么是再分组45

二、再分组的方法46

第五节 统计资料汇总49

一、什么是统计资料的汇总49

二、统计资料汇总的方法50

第六节 编制统计表51

一、统计表的结构51

二、统计表的种类53

三、编制统计表的规则56

第四章 绝对指标分析法58

第一节 绝对指标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方法58

一、什么是绝对指标58

二、绝对指标的计量单位58

三、有关计量单位的换算方法61

第二节 绝对指标近似值的修约与完整法65

一、绝对指标的近似值65

二、有效数字66

三、近似数值的修约与完整67

第三节 近似数值的计算68

一、近似数值的乘法与除法69

二、近似数值的加法与减法70

第四节 统计误差的种类和计算73

一、工作误差73

二、测度误差73

三、代表性误差78

二、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80

一、什么是相对指标80

第五章 相对指标分析法80

第一节 相对指标及其计量形式80

第二节 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82

一、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82

二、结构相对数89

三、比较相对数93

四、动态相对数94

五、强度相对数94

第三节 百分点98

一、什么是百分点98

二、百分点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100

第四节 计算与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03

第六章 平均指标分析法106

第一节 连加号∑的用法106

一、连加表示法106

二、计算法则108

三、变量X有两个下标时,连加号的用法109

四、双重连加号用法111

第二节 平均指标及其特点111

一、什么是平均指标111

二、平均指标的特点112

三、平均指标的作用112

四、平均指标的种类113

第三节 算术平均数113

一、什么是算术平均数113

二、简单算术平均数114

三、加权算术平均数114

四、加权算术平均数与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关系116

五、加权算术平均数应用举例118

六、算术平均数的五个数学性质121

七、计算平均数的简捷法128

一、什么是先进算术平均数137

二、先进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137

第四节 先进算术平均数137

第五节 调和平均数140

一、什么是调和平均数140

二、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143

三、计算调和平均数举例145

第六节 几何平均数147

一、什么是几何平均数148

二、应用几何平均数必须注意的问题150

第七节 关于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比较151

一、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比较151

二、几何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的比较154

第八节 众数156

一、什么是众数156

二、计算众数的条件156

三、众数的计算方法157

一、什么是中位数163

第九节 中位数163

二、中位数的计算164

第十节 计算和应用平均数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69

一、用来计算平均数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必须是同类性质169

二、注意影响平均数因素的作用,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体平均数169

三、要检查平均数的代表性,说明总体内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序170

四、用变量数列补充说明总平均数170

一、什么是标志变异度171

二、为什么要测定标志变异度171

第一节 标志变异度及其测定方法171

第七章 标志变异度测定法171

三、测定标志变异度的方法172

第二节 标准差的数学性质177

第三节 计算标准差简捷法181

第四节 离散系数194

一、什么是离散系数194

三、离散系数的计算方法195

二、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195

四、离散系数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197

第五节 交替标志199

一、什么是交替标志199

二、交替标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199

三、交替标志计算举例201

第八章 动态数列分析法203

第一节 动态数列203

一、什么是动态数列203

二、动态数列的种类203

第二节 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07

一、什么是序时平均数207

二、序时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区别208

三、序时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08

第三节 几种常用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221

一、发展水平221

二、增长量的计算方法221

三、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222

四、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224

五、增长1%的绝对值的计算方法225

第四节 动态分析指标相互间的关系226

一、动态分析指标计算公式表226

二、动态分析指标计算实例227

三、动态分析指标间的关系227

四、动态分析指标间关系的应用231

第五节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233

一、什么是平均发展速度233

二、用几何平均数计算平均发展速度233

三、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234

第六节 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245

一、什么是平均增长速度245

二、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245

三、计算平均增长速度的简捷法245

二、发展速度超过了100%与低于100%的提法247

第七节 增长情况的提法247

一、“到”与“了”含义的区别247

三、翻番的含义248

四、倍数的用法248

五、注意百分点的用法248

六、比零增长的提法248

第九章 指数法249

第一节 指数法概述249

一、什么是指数和指数法249

二、指数法在统计研究中的应用251

三、指数的种类251

第二节 综合指数分析法252

一、同度量因素和指数化因素252

二、个体指数计算方法252

三、综合指数计算方法253

一、指数体系263

第三节 指数体系及多因素变动分析法263

二、多因素指数分析法265

第四节 综合指数的变形270

一、什么是综合指数变形270

二、算术平均数指数271

三、调和平均数指数273

四、综合指数、算术平均数指数与调和平均数指数的变形关系和应用范围275

五、指数变形计算实例277

第五节 指数在平均动态分析中的应用279

一、怎样用指数法进行平均动态分析279

二、应用指数法进行平均动态分析举例282

第十章 抽样法286

第一节 排列、组合与概率287

一、排列287

二、组合291

三、概率292

一、抽样法的种类298

第二节 抽样法的种类和几个基本概念298

二、几个基本概念299

第三节 抽样误差和抽样平均误差301

一、抽样误差301

二、抽样平均误差301

第四节 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方法308

一、平均数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308

二、成数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334

第五节 抽样误差范围及其计算方法349

一、全及指标可能误差范围349

二、可靠程序350

三、抽样误差范围与可靠程度的关系353

四、误差范围的计算方法355

第六节 确定必要抽样数目的方法357

一、怎样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357

二、必要抽样数目计算公式358

三、计算抽样数目举例361

第七节 抽样调查结果的推算363

一、直接换算法363

二、修正系数法363

三、抽样法计算举例364

第十一章 相关分析法370

第一节 相关分析的基本理论370

一、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370

二、相关关系的种类372

三、相关分析的任务375

四、相关分析的内容376

第二节 相关表与相关图377

一、搜集相关分析资料377

二、编制相关表378

三、绘制相关图379

第三节 配合直线和列数学表达式380

一、直线y=a+bx381

二、极大值和极小值383

三、调查资料所决定点的判断386

四、纵差389

五、配合直线到调查资料的平均法391

六、配合直线到调查资料的最小二乘法396

七、确定数学表达式简捷法401

八、关于最适合方程式yc=a+bx的几点说明405

第四节 标准误和估计405

一、标准误405

二、估计408

第五节 相关系数411

一、为什么要测定相关系数411

二、计算相关系数的因变量方差法411

三、计算相关系数的积差法416

四、计算相关系数的简捷法422

第一节 平衡分析法概述424

一、什么是平衡分析法424

第十二章 平均分析法424

二、国民经济平衡分析的内容425

三、国民经济平衡分析的基本分类426

四、平衡分析的基本方法428

第二节 投入产出法429

一、投入产出法的概念和作用429

二、投入产出法的经济理论基础430

三、投入产出法的数学理论基础431

四、编制投入产出表的方法459

五、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466

六、完全消耗系数470

第十三章 统计估算和预测法479

第一节 统计估算479

一、统计估算的种类和作用479

二、统计估算的方法480

第二节 统计预测481

一、统计预测的作用和基本分类481

二、统计预测的方法4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