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学 下
  • 魏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5418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62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八章 总需求分析Ⅲ:货币与银行1

第一节 货币的分类1

一、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1

二、货币的流动性与不同层次的货币2

三、货币的扩张性与基础货币3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4

一、中央银行4

二、商业银行7

第三节 货币的供求与利率10

一、货币的供给10

三、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23

四、货币市场的供求均衡与非均衡28

第四节 证券市场与货币供求29

一、证券市场对货币供求的影响29

二、证券市场的价格指数30

三、国民经济的“晴雨表”31

第十九章 就业、失业与总供给34

第一节 劳动市场与总供给34

一、宏观生产函数34

二、劳动的需求35

三、劳动的供给36

四、就业与产量37

第二节 充分就业与失业38

一、充分就业与潜在产量38

二、失业状况的衡量39

三、失业的种类和原因41

四、奥肯定律45

第三节 失业问题对策46

第四节 就业与总供给曲线变动47

一、垂直状的总供给曲线47

二、反L状的总供给曲线49

三、向上延伸的总供给曲线51

第五节 工资粘性的进一步说明53

一、长期劳动合同论53

二、隐含合同论54

三、效率工资理论54

第二十章 通货膨胀57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类型58

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58

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62

三、通货膨胀的惯性65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水平68

一、温和型通货膨胀69

二、奔腾型通货膨胀71

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效应73

一、通货膨胀与价格水平73

二、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变动75

三、收入再分配效应80

四、通货膨胀预期82

五、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通货膨胀效应的差异85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要素生产率90

第一节 经济增长90

一、经济增长的定义与衡量标准90

二、经济增长有极限吗?93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要素生产率95

一、生产函数95

二、投资的增长97

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102

四、劳动力从低劳动生产率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的转移105

五、技术的变化106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代价109

一、持续的经济增长110

二、关于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提高112

三、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113

第二十二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稳定117

第一节 经济周期117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117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118

三、经济周期的分类119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122

一、传统经济周期理论122

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123

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学派的观点125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126

第三节 经济周期与经济稳定128

一、传统经济周期论的政策主张——建立经济内在稳定器128

二、实际经济周期论的政策观点——完全留给市场解决130

三、新古典主义和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依靠市场,遵守政策规则131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观点135

五、对各种反周期政策的评价136

第二十三章 宏观经济活动与政府调节143

第一节 政府经济作用的增长143

一、传统经济理论与自由放任思潮143

二、凯恩斯主义与国家干预144

三、政府的经济职能145

第二节 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146

一、经济手段146

二、法律手段147

三、行政手段148

四、综合运用各种手段151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51

一、充分就业151

二、价格稳定152

三、经济增长152

四、国际收支平衡153

第四节 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153

一、财政政策153

二、货币政策159

三、收入政策163

四、产业政策165

第五节 政府失灵168

一、什么是政府失灵168

二、为什么会产生政府失灵171

三、市场或政府172

第二十四章 宏观经济活动与社会保障176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目标176

一、公平与效率177

二、风险与社会安全178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179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内容180

一、社会保险180

二、社会救助185

三、社会福利187

第三节 社会保障机制与社会政策190

一、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运用190

二、社会保障组织与机构192

三、社会政策194

第四篇 经济制度分析199

第二十五章 经济制度的发展199

第一节 经济制度199

一、经济制度的含义199

二、经济制度的内容203

三、经济制度的划分标准206

四、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208

第二节 经济制度的发展212

一、前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212

二、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221

三、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223

第三节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228

一、经济体制的含义和内容228

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230

第二十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234

第一节 商品与价值234

一、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234

二、商品价值量的决定238

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241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242

一、资本流通总公式242

二、劳动力转化为商品243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244

一、剩余价值的来源244

二、剩余价值率246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247

第二十七章 资本形态与分配252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252

一、生产成本与利润252

二、平均利润的形成254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256

第二节 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258

一、商业资本258

二、商业利润259

三、流通费用260

第三节 借贷资本与利息260

一、借贷资本261

二、利息与企业利润262

三、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263

四、股份资本与股票价格265

第四节 土地所有制与地租269

一、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及地租的本质269

二、级差地租271

三、绝对地租276

四、土地价格278

第二十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281

第一节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体制281

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体制的建立281

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体制的基本特征283

三、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体制的局限性28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私人垄断体制287

一、资本主义生产集中和垄断的产生287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体制的基本特征290

三、垄断体制的矛盾和趋势294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97

一、私人垄断对自由市场经济缺陷的发展297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98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调控体系300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市场运行305

第四节 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308

一、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308

二、资本社会化和资本主义产权关系的变化310

三、国家参与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的进一步加强312

四、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资本的国际化314

第二十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3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317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317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首先在苏联建立318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320

第二节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324

一、单一公有制的格局324

二、“大一统”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329

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32

四、封闭性经济模式33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与完善339

一、从单一公有制到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339

二、从单一分配制度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49

三、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352

四、由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357

第三十章 社会主义的财产关系362

第一节 国有经济的财产关系362

一、传统国有经济的产权特征362

二、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新体制365

三、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主体多元化367

四、国有财产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369

第二节 城乡集体经济的财产关系371

一、集体经济的产权基础371

二、传统集体经济的国有化趋向373

三、集体经济的股份合作制改革趋向376

第三节 中国的土地制度378

一、中国土地制度的形成与演化378

二、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381

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发展384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关系388

一、个体经济的财产关系388

二、私营经济的财产关系391

三、外资投资经济的财产关系395

第五节 多种财产关系的内部溶合397

一、多种财产关系内部溶合的必然性397

二、国有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轨的改革399

三、发展合伙制、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400

第三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405

第一节 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405

一、传统的高度集权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406

二、政府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换408

第二节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412

一、微观层次:按效率分配412

二、宏观层次: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415

三、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418

第三节 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420

一、财政税收体制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420

二、分税制425

三、统一税制427

四、复式预算432

第四节 金融体制的改革434

一、建立中央银行制度435

二、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分离440

三、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443

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444

第五节 对外经济体制的改革447

一、外贸体制的改革448

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451

三、国际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454

第五篇 国际经济与发展460

第三十二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与国际收支平衡460

第一节 国际分工与交换460

一、分工与交换——国内角度和国际角度460

二、国际分工的形式463

三、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466

第二节 开放宏观经济模型468

一、国际经济联系的主要表现468

二、开放宏观经济模型473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475

一、外汇475

二、国际收支476

第三十三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体制484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484

一、贸易的重要性484

二、国际贸易中的比较成本理论485

三、赫克谢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学说491

四、对贸易的其他解释493

第二节 贸易条件及其变化495

一、贸易条件495

二、贸易条件的计算496

三、汇率与贸易条件497

第三节 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498

一、关税、配额与自由贸易499

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自由贸易507

第三十四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汇率制度512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512

一、长期资本流动513

二、短期资本流动517

第二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体系519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520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520

第三节 现代经济中的汇率制度526

一、外汇与汇率526

二、汇率的类别529

三、汇率的决定531

四、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537

第三十五章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542

第一节 竞争中的合作542

一、和平与发展——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543

二、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国际贸易的基本矛盾547

三、经济互补——国际经济合作的共同基础550

第二节 世界经济一体化554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形式554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理论简介556

三、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及其发展563

第三节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576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概念和特点576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格局579

第三十六章 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发展中国家599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与国际经济新秩序600

一、经济发展与发展经济学600

二、南北经济关系与国际经济新秩序606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与经济发展611

一、内向与外向的发展模式611

二、对外债务与发展援助6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