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昌志,郑先锋,王丽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6278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微型计算机-理论;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概论1
1.1微型计算机概述1
1.1.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
1.1.2微处理器的发展2
1.1.3微型计算机的分类2
1.1.4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3
1.1.5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层次4
1.1.6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4
1.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5
1.2.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一般结构5
1.2.2硬件系统6
1.2.3软件系统10
1.2.4硬件和软件的关系11
1.3微型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11
1.3.1进位计数制11
1.3.2数制转换13
1.3.3有符号数的表示14
1.3.4常用的编码18
1.4本章小结20
第2章 CPU体系结构22
2.1 CPU的发展22
2.2 8086/8088 CPU23
2.3 80486 CPU27
2.4 Pentium CPU31
2.5 Itanium CPU33
2.6 80486的工作模式34
2.6.1实地址模式34
2.6.2保护虚地址模式35
2.6.3虚拟8086模式37
2.7 80486的外部引脚介绍37
2.7.1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38
2.7.2控制总线38
2.7.3时钟信号40
2.8当前CPU所使用的先进技术40
2.8.1 Cache技术40
2.8.2流水线技术41
2.8.3 VM技术41
2.8.4 RISC技术41
2.8.5 EPIC技术41
2.8.6多内核技术42
2.9本章小结42
第3章 存储系统44
3.1概述44
3.1.1对存储设备的要求44
3.1.2存储设备的分类45
3.2半导体存储器45
3.2.1半导体存储器概述45
3.2.2 RAM46
3.2.3 Cache49
3.2.4 ROM存储器51
3.3存储芯片与CPU的接口52
3.3.1存储芯片与CPU连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52
3.3.2 EPROM与CPU的接口53
3.3.3 SRAM与CPU的接口55
3.3.4 DRAM与CPU的接口57
3.4外部存储器61
3.4.1硬盘技术指标62
3.4.2硬盘发展62
3.4.3硬盘技术66
3.4.4 SSD69
3.4.5光盘存储设备70
3.4.6 CD-ROM光盘及其驱动器75
3.4.7 DVD光盘76
3.5本章小结77
第4章 80X86指令系统和寻址方式78
4.1指令格式及操作数78
4.1.1 80X86 CPU的指令书写格式78
4.1.2操作数的种类80
4.2 80X86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80
4.2.1非存储器操作寻址81
4.2.2存储器操作寻址82
4.3 80X86 CPU的指令系统87
4.3.1数据传送类指令87
4.3.2算术运算类指令95
4.3.3转移和调用指令106
4.3.4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112
4.3.5串操作指令115
4.3.6处理机控制指令120
4.4 Pentium系列CPU新增指令121
4.5本章小结122
第5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26
5.1汇编语句格式126
5.2伪指令126
5.2.1符号定义伪指令127
5.2.2常量和变量定义伪指令127
5.2.3汇编语言源程序的基本结构伪指令130
5.2.4过程定义伪指令135
5.3运算符和表达式135
5.3.1算术运算符136
5.3.2逻辑运算符136
5.3.3关系运算符136
5.3.4分析运算符136
5.3.5综合运算符137
5.4宏指令语句138
5.4.1宏指令的定义138
5.4.2宏指令的使用139
5.4.3宏嵌套140
5.4.4 Local伪指令的使用142
5.4.5宏指令与子程序的区别143
5.5条件汇编伪指令143
5.6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144
5.6.1 EXE文件的编程格式144
5.6.2 COM文件的编程格式145
5.6.3 EXE文件和COM文件的内存映像146
5.7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147
5.7.1 用编辑程序建立汇编语言ASM文件147
5.7.2 用汇编程序MASM将ASM文件汇编成OBJ文件149
5.7.3用链接程序LINK生成EXE文件150
5.7.4程序的执行151
5.7.5汇编语言和DOS操作系统的接口151
5.7.6 DOS系统功能调用和BIOS功能调用152
5.8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158
5.8.1汇编语言源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158
5.8.2顺序程序设计159
5.8.3分支程序设计160
5.8.4循环程序设计163
5.8.5子程序设计165
5.9程序设计举例170
5.9.1进制转换170
5.9.2人机对话171
5.10本章小结173
第6章 I/O出系统176
6.1 I/O接口概述176
6.1.1接口的定义176
6.1.2 I/O接口要解决的问题176
6.1.3接口电路的功能177
6.1.4 CPU与外设间交换的信息177
6.1.5 I/O接口的结构177
6.1.6 I/O接口分类178
6.2 I/O端口与I/O端口编址方法179
6.2.1 I/O端口编址179
6.3 I/O指令的两种寻址方式180
6.3.1直接端口寻址180
6.3.2 DX间接端口寻址181
6.4端口地址译码技术181
6.4.1端口地址的产生181
6.4.2三态缓冲和锁存182
6.4.3 CPU对外设的选择182
6.5 I/O传输的控制方式183
6.5.1程序控制的I/O方式184
6.5.2中断控制的I/O方式184
6.5.3直接存储器存取(DMA)I/O方式185
6.5.4 IOP方式185
6.6本章小结186
第7章 中断系统187
7.1中断系统概述187
7.1.1中断的基本概念187
7.1.2中断处理系统188
7.1.3中断控制方式的优点189
7.2 8086 CPU的中断方式189
7.2.1 8086 CPU的中断类型189
7.2.2中断向量表与中断向量的获取194
7.2.3 8086的中断响应与处理过程195
7.3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198
7.3.1 8259A的功能198
7.3.2 8259A的内部结构和引脚198
7.3.3 8259A的中断管理201
7.3.4 8259A的工作方式202
7.3.5 CPU通过8259A的中断响应周期204
7.3.6 8259A编程204
7.3.7 8259A的应用编程215
7.4本章小结218
第8章 常用的可编程接口芯片220
8.1并行通信与并行接口220
8.1.1并行通信220
8.1.2并行接口220
8.2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芯片8255A221
8.2.1 8255A概述221
8.2.2 8255A的内部结构和功能221
8.2.3芯片工作方式224
8.2.4 8255A的应用举例236
8.3串行通信与串行接口239
8.3.1串行通信239
8.4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245
8.4.1 8251A的基本性能245
8.4.2 8251A的内部结构和功能245
8.4.3 8251A的初始化编程249
8.4.4 8251A的应用举例254
8.5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接口芯片8253258
8.5.1定时/计数器概述258
8.5.2 8253的内部结构和引脚259
8.5.3 8253的工作方式263
8.5.4 8253的编程268
8.5.5 8253的应用举例271
8.6 DMA控制器8237A279
8.6.1 8237A的功能及引脚特性280
8.6.2 8237A内部寄存器及读写操作284
8.6.3 8237A初始化编程289
8.6.4 8237A应用举例295
8.7本章小结300
第9章 总线302
9.1总线概述302
9.1.1总线的概念302
9.1.2总线标准302
9.1.3采用总线标准的优点303
9.1.4总线的性能指标303
9.1.5总线分类304
9.1.6总线的发展趋势304
9.2内部总线304
9.2.1 I 2 C总线304
9.2.2 SPI总线304
9.2.3 SCI 总线305
9.3系统总线305
9.3.1 ISA 总线305
9.3.2 EISA 总线307
9.3.3 MCA 总线307
9.3.4 VESA总线308
9.3.5 PCI 总线308
9.3.6 Compact PCI311
9.3.7 AGP总线311
9.3.8 Alpha EV6总线312
9.3.9 PCI-X局部总线313
9.3.10 NGIO总线313
9.3.11 Future I/O总线314
9.4外部总线314
9.4.1 RS-232-C总线314
9.4.2 IEEE-488总线315
9.4.3 USB总线315
9.4.4 IEEE 1394总线316
9.4.5现场总线317
9.5总线应用319
9.5.1 ISA总线应用319
9.5.2 PCI总线应用321
9.5.3 USB总线应用324
9.5.4 I 2 C总线应用326
9.6本章小结328
第10章 人机交互设备接口技术329
10.1键盘及其接口329
10.1.1键盘分类329
10.1.2键盘接口的基本功能331
10.1.3非编码键盘的工作原理332
10.1.4 PC系列机的键盘333
10.2鼠标及其接口336
10.2.1鼠标器的分类337
10.2.2鼠标器的工作原理337
10.2.3鼠标器与主机的连接339
10.3显示器接口技术339
10.3.1 LED显示器接口技术340
10.3.2 RT显示器接口技术342
10.3.3 LCD显示器接口技术345
10.4 A/D与D/A转换器349
10.4.1概述349
10.4.2 D/A转换器接口技术350
10.5 A/D转换器接口技术356
10.5.1 A/D转换的工作过程357
10.5.2并行比较型A/D转换器358
10.5.3双积分式A/D转换器359
10.5.4 A/D转换器接口的主要性能指标361
10.5.5 8位A/D转换器接口设计362
10.5.6 12位A/D转换器接口设计367
10.6本章小结373
附录376
实验一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环境和8086指令系统376
实验二 8086指令系统384
实验三 汇编程序的基本结构及上机步骤387
实验四 I/O程序设计实验392
实验五 分支程序设计实验395
实验六 循环程序设计实验397
实验七 子程序设计实验399
实验八 8259A中断控制实验401
实验九 8255A并行接口实验404
实验十 8253定时/计数器应用实验405
实验十一 8251串行接口实验407
实验十二 D/A和A/D转换器实验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