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券期货知识与实务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证券期货知识与实务读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3881097.jpg)
- 矫正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608351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22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62页
- 主题词:证券投资-基本知识;期货交易-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证券期货知识与实务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证券与证券市场第一章 证券知识3
第一节 股票3
股票3
股票的特点3
股票市场4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5
股票融资5
股票融资的特点6
股票市场的起源与发展6
股票市场的作用7
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区别7
蓝筹股8
绩优股8
红筹股9
成长股9
价值股9
A股9
B股10
H股10
国有股10
法人股10
社会公众股11
ST股票11
配股、转配股11
每股税后利润12
每股净资产值12
净资产收益率12
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比率12
权证13
权证的要素13
权证特点14
认股权证、认沽权证14
存托凭证(DR)14
美国存托凭证(ADR)15
全球存托凭证(GDR)15
第二节 债券15
债券定义15
债券要素16
债券特征16
债券市场的分类17
债券市场功能18
债券与股票的区别18
固定利率债券20
浮动利率债券20
国债20
凭证式国债21
凭证式国债的特点21
记账式国债21
记账式国债的特点22
贴现国债22
附息国债22
长期国债、中期国债、短期国债23
公司债券23
公司债券分类23
企业债券24
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区别25
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原因26
企业发行债券时应考虑的因素27
可转换公司债券29
国际债券30
欧洲债30
熊猫债券、武士债券、扬基债券、龙债券30
金融债券31
金融债券种类31
次级债券32
债券的信用评级32
信用评级机构32
债券净价交易33
债券全价交易34
债券回购34
债券收益率35
债券收益率计算公式35
债券久期35
凸性36
债券基金36
债券基金的优点36
第三节 基金37
基金37
证券投资基金38
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38
股票型基金39
股票型基金的特点39
债券型基金40
债券型基金的特点40
货币市场基金40
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41
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41
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的主要区别41
契约型基金42
公司型基金42
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的主要区别43
ETF基金43
LOF基金43
对冲基金44
对冲基金的主要特点44
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债券的区别和联系45
投资基金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的作用和影响46
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47
证券投资基金的发行方式48
投资者参与基金申购的方式48
基金的交易49
私募股权基金49
风险投资基金49
基金管理人50
基金管理人需要具备的条件50
基金托管人51
基金托管人具备的条件51
基金收益52
基金收益的分配52
基金管理费53
基金托管费53
我国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政策53
阳光私募54
美国共同基金市场的现状54
第四节 金融衍生品55
金融衍生品55
金融衍生品的特征55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56
金融衍生品在各国的发展57
金融衍生品的种类58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60
第二章 证券市场61
第一节 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61
证券市场61
证券市场的组成61
中小板62
中小板的特点62
创业板63
创业板的特点63
第三板市场63
证券交易市场64
无形市场及无形市场采用电子化证券交易的原因64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联系与区别65
第二节 证券发行人65
证券发行人65
上市公司66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66
上市公司股东监督和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的方式67
上市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68
上市公司分红的形式71
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的意义72
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募集资金的投向和使用状况的意义73
上市公司的资本经营74
从事资本经营应注意的事项74
破产清算75
上市公司破产履行的法律程序75
第三节 投资者76
投资者76
战略投资者76
政府投资者77
证券投资者77
基金投资者77
机构投资者78
机构投资者的特点78
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78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状况79
个人投资者79
第四节 中介机构79
证券中介机构及其种类79
证券公司80
申请成立证券公司的条件80
证券公司经营业务种类81
我国证券公司组织结构演变情况81
我国证券公司组织结构发展趋势81
证券公司事业部制组织结构82
证券公司主要组织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向82
金融控股公司82
证券公司评级标准83
评价证券公司营业部竞争力的主要参考指标83
信托投资公司85
投资咨询公司85
投资咨询公司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85
会计师事务所86
会计师事务所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86
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区别87
内部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区别88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88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88
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89
审计报告89
审计意见的基本类型89
律师事务所90
律师事务所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91
资产评估事务所91
资产评估事务所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91
第五节 自律性组织92
证券交易所92
证券交易所的功能93
交易所会员及交易所会员应具备的条件93
交易席位、有形席位和无形席位94
证券公司取得交易所席位的意义和条件95
特别席位95
专家经纪人制度95
特别处理96
暂停上市96
终止上市97
证券业协会97
证券业协会的职责98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98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功能99
第六节 监管机构99
各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模式99
世界主要国家的监管机构的运作101
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103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责104
自律和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104
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106
我国对公司到境外上市的监管106
证券违法违规案件行政处罚的种类107
证券行政处罚案件的听证制度108
我国证券市场中主要违法违规的行为109
内幕交易及其危害111
关联交易及我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应披露的关联交易事项111
过度包装及过度包装的表现形式112
操纵市场行为113
上市公司不能买卖本公司股票的原因113
我国对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票的规定113
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114
抑制过度投机115
严厉禁止场外交易市场的原因115
第三章 证券分析117
第一节 技术分析117
牛市117
牛市特征117
熊市118
熊市的特征119
技术分析120
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121
开盘价121
收盘价121
最高价和最低价122
成交价122
量比122
外盘和内盘123
大盘指数即时分时走势图123
委比124
均价124
换手率124
换手率与股票交易的关系124
集合竞价125
股价指数126
股价指数的计算127
我国主要的股票价格指数127
K线理论128
K线的种类129
阴线和阳线130
均线理论131
葛南维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131
道氏理论132
趋势线理论133
形态理论135
双重顶形态和双重底形态135
头肩顶形态和头肩底形态136
头肩顶形态的形成步骤137
三角形整理形态137
技术指标理论139
KDJ139
KDJ指标的计算140
KDJ的基本使用方法140
SAR141
SAR指标的基本使用方法141
江恩理论142
波浪理论144
数浪的基本规则144
波浪理论的缺陷145
有效市场理论146
第二节 基本分析146
基本面分析方法146
宏观经济中GDP的计算方法147
宏观经济政策148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48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49
收入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49
产业政策150
产业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50
行业划分方法151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51
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划分152
行业的市场结构152
行业生命周期153
行业周期分类154
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154
行业分析方法155
公司基本分析的主要内容156
公司成长性分析156
会计报表附注项目分析157
公司财务状况综合分析的方法157
EVA158
财务报表分析的组成部分158
企业的财务指标159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种类161
合并会计报表162
股利政策和公司价值二者关系的基本理论163
会计报表分析的步骤164
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164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异常166
价值投资166
市净率167
市盈率167
市盈率和股票价格的关系168
每股税后利润168
每股净资产值168
净资产收益率169
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比率169
估值169
估值方法170
股票定价模型170
第三节 投资组合171
投资组合171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171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的特征172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的步骤173
证券组合管理的前提174
证券组合的目标175
证券组合资产的业绩评估175
现代投资组合管理方法的意义177
构建投资组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78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79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评价180
套利定价模型180
有效组合181
第四节 计算应用182
第二编 证券公司业务第一章 经纪业务193
第一节 证券经纪业务193
证券经纪业务193
证券经纪业务的要素193
证券经纪商的作用194
证券经纪业务的特点194
证券经纪关系的建立195
第二节 证券经纪业务营运管理的要求197
营运管理的要求197
第三节 证券账户管理198
证券账户开立198
证券账户注册资料变更201
证券账户合并202
证券账户卡挂失补办203
证券账户注销204
证券账户注册资料查询、证券账户拥股及股份变更记录查询204
激活休眠证券账户205
非交易过户206
第四节 资金账户管理207
资金账户开户207
客户资料变更210
第五节 证券委托买卖210
报价211
国际上常用的股票委托报价方式211
证券交易品种介绍212
佣金214
股票交易印花税215
第六节 结算215
清算215
交收216
清算和交收的联系和区别216
我国现行交割与交收方式216
第七节 协助司法执行业务216
国家有权机关217
协助司法执行的证券种类217
协助司法执行证券冻结、轮候冻结的注意事项217
强制扣划证券、资金218
第八节 投资者教育及咨询服务218
投资者教育与适当性管理218
信息与咨询服务219
第九节 证券经纪业务的禁止行为220
第二章 投行以及直投业务221
第一节 投行业务221
证券发行221
发行人221
发行人的种类221
发行方式222
发行价格223
承销223
代销224
包销224
承销团224
设立承销团的条件224
发行股票的目的225
发行股票的条件225
股票发行的成本227
股票发行成本与银行贷款利率的关系228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228
股票发行前的准备工作229
股票发行的审批制度231
股票发行的程序232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具备的条件233
发行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应具备的条件234
证券经营机构承销资格的确定234
选择主承销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235
新股发行方式236
股票的上网定价发行237
股票发行的费用237
国际上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基本因素239
国际上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方式240
路演推介241
绿鞋制度242
股票上市242
股票上市的意义242
股票上市应具备的条件243
上市公司配股应具备的条件244
影响配股实施的因素244
企业发行债券应具备的条件245
债券发行的审批程序245
企业债券上市应具备的条件246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具备的条件247
国债的发行方式248
国际上债券发行应考虑的主要因素249
上市公司需要披露的内容250
招股说明书250
上市公告书251
定期报告253
临时报告253
第二节 直投业务253
直投业务253
直接投资的模式254
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254
我国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发展概况255
证券公司开展直接投资业务的现实意义256
证券公司申请开展直接投资业务的条件256
申请开展直接投资业务需要向证监会提交的材料258
直投公司从事业务的种类258
直投子公司开展业务应符合的要求259
直投公司的机构成员行使的职权260
直投业务管理流程262
直投业务的组织管理262
直投业务的业务管理263
直投业务的风险管理264
直投公司的关联交易管理265
关联交易的关联人265
关联交易的确认266
关联交易的审核程序266
关联交易的披露267
直投业务的监管267
证券公司与直投子公司的信息隔离267
建立信息隔离和利益冲突防范的协作机制268
证券公司投行员工关于直投业务的行为管理269
第三章 证券自营和资产管理270
第一节 证券自营业务270
证券自营业务270
证券自营业务的对象270
证券自营业务的特点271
从事证券自营业务需要具备的条件272
证券自营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272
证券自营业务的规模及比例控制272
第二节 证券资产管理业务273
资产管理业务273
资产管理业务的种类273
各类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274
从事资产管理业务需要具备的条件274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275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种类275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与基金的区别275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自有资金参与276
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备案与批准276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发行277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成立278
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禁止行为278
第四章 证券研究和投资顾问279
第一节 证券研究279
宏观研究在证券投资中的重要性279
宏观研究的核心思想280
宏观经济评价指标与证券市场280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证券市场280
通货膨胀与证券市场281
投资指标与证券市场281
消费指标与证券市场281
金融指标与证券市场282
财政指标与证券市场282
行业283
行业类型的划分标准283
行业研究在证券投资中的重要性283
行业研究的分析方法介绍283
公司285
公司研究的重要性285
公司研究的分析方法介绍285
第二节 投资顾问288
专业证券咨询公司的发展进程及现状288
证券咨询机构的发展及转型290
投资顾问业务工作环节291
投资顾问业务推广环节291
投资顾问业务签约环节292
投资顾问业务服务工作环节293
投资顾问的解约及续约环节294
投资顾问执业行为规范294
第五章 融资融券和IB业务296
第一节 融资融券业务296
融资融券交易296
海外成熟市场的融资融券业务模式296
中国采取的融资融券业务模式297
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297
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对证券公司的影响298
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对投资者的影响299
信用证券账户299
信用资金账户300
可充抵保证金证券300
可充抵保证金证券的折算率300
保证金金额的计算301
保证金比例301
保证金可用余额301
保证金可用余额的计算301
融资保证金302
融资保证金比例的计算303
融券保证金303
融券保证金比例的计算303
维持担保比例303
维持担保比例的计算304
维持担保比例与强制平仓304
第二节 IB业务304
IB业务制度简介304
我国的IB业务制度305
证券公司从事IB业务需具备的条件305
证券公司的IB业务范围306
证券公司IB业务的风险306
投资者IB开户前的准备307
投资者IB开户应具备的条件307
第六章 技术信息业务309
第一节 证券公司信息系统介绍309
第二节 各业务系统实现及应用310
集中交易系统310
三方存管系统311
集中电话委托系统311
网上交易系统312
统一账户管理系统312
公安部身份验证系统313
法人清算系统313
估值系统313
TA系统313
融资融券集中交易系统314
风险控制合规管理系统314
CRM系统315
第三节 证券市场信息技术基本常识315
证券营业部接收到交易所的行情方式315
投资者进行证券买卖时采取的交易方式315
营业部现场交易315
柜台委托316
自助委托316
驻留委托316
网上交易316
电话委托316
手机炒股317
证券公司网站页面交易317
有盘工作站和无盘工作站317
营业部现场交易站点的含义318
投资者使用的证券行情分析软件及其功能318
日凌现象318
日凌现象对卫星通信网络的影响318
投资者使用网上交易软件进行证券交易需要具备的条件319
网上交易站点319
网上交易速度慢的解决方法320
网上交易应采取的安全措施320
第七章 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321
第一节 风险管理321
风险管理的概念321
风险管理构成要素321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逐步完善322
第二节 合规管理323
合规的概念323
合规风险的概念324
合规管理的概念324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的发展324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的基本理念324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的目标325
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中各方的职责325
证券公司合规总监与合规部门325
证券公司合规总监的任职条件326
证券公司合规总监的履职保障326
证券公司合规总监的工作职责327
第三节 证券公司业务合规管理的基本规定328
经纪业务的合规规定328
投资银行业务的合规规定329
自营业务的合规规定329
资产管理业务的合规规定330
证券研究咨询业务的合规规定330
防范直投业务利益冲突331
第四节 证券从业人员的管理332
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332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332
从业资格培训332
员工的执业操守333
严禁员工私自代客理财和代客操作333
反不正当竞争333
内幕交易333
“老鼠仓”行为334
操纵市场335
欺诈行为335
第五节 信息保护和信息隔离336
客户信息336
公司信息336
与媒体的信息交流336
内部信息交流336
第三编 期货与期货市场第一章 期货市场339
期货339
期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339
期货市场的作用340
期货市场的功能340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史341
期货交易所342
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机构342
期货公司342
世界上主要的期货交易所及交易的品种343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344
我国期货市场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期货品种344
我国对境外期货交易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的原因345
第二章 期货交易346
期货交易346
期货交易的主要特征346
期货交易制度346
保证金制度347
涨跌停板制度347
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348
持仓限额制度348
大户报告制度348
期货交割制度348
强行平仓制度349
风险准备金制度349
信息披露制度349
期货交易的竞价方式349
国内期货市场集合竞价的时间350
期货交易中的建仓、持仓和平仓350
期货交易中的多头、空头350
期货结算350
期货保证金351
期货保证金的作用351
期货交易的结算方式351
期货交易所的结算352
期货结算机构的主要职责352
期货结算机构的作用352
浮动盈亏的计算353
实际盈亏的计算353
期货交割353
期货交割的作用354
期货交易的种类354
期货的套期保值354
套期保值的种类354
套期保值的作用354
基差355
基差交易355
期货的套利交易355
期货的正向套利355
期货的反向套利355
无套利区间356
可套利区间356
价差套利356
套利中的价差计算356
判断价差扩大和缩小的方法356
期现套利357
牛市套利357
熊市套利357
蝶式套利357
跨商品套利357
跨市场套利358
跨市场套利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58
期货的投机交易358
金字塔买入与金字塔卖出358
分析期货价格的方法359
基本面分析法359
基本面分析应注意的原则359
技术面分析法359
技术分析法的种类360
技术分析的优点和缺陷360
第三章 商品期货361
商品期货361
商品期货的主要品种361
我国已上市的商品期货品种362
商品期货对我国商品现货市场的影响362
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和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联系362
第四章 金融期货363
金融期货363
金融期货与商品期货的区别363
金融期货的特点363
金融期货的主要品种364
利率期货的特点364
利率期货的主要品种364
长期利率期货和短期利率期货的区别365
利率期货套期保值的主要种类365
外汇期货365
外汇期货的特点366
掉期交易366
外汇按金交易366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367
直接标价和间接标价及相互关系367
外汇期货套期保值的主要种类367
股指期货368
股指期货的特点368
股指期货与股票交易的不同369
股指期货的作用369
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制度370
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因素371
股指期货的定价372
股指期货的交易372
股指期货的结算372
股指期货的交割372
股指期货的风险373
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的风险373
股指期现套利的风险374
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375
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375
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375
股指期货的β系数376
β系数在套期保值中的作用376
股指期货的理论价格376
股指期货爆发式增长的主要特点377
股指期货的资产配置功能377
第五章 期权378
期权378
期权的种类378
看涨期权378
看跌期权379
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的区别379
实值期权379
虚值期权380
平值期权380
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380
期权的平仓381
期权合约履行后,买卖双方各自在期货市场中所处部位381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的区别381
期权交易的基本策略382
第六章 期货交易理念及风险控制383
期货交易的资金管理383
期货交易人市时机的选择383
期货交易时需注意的事项384
网上交易的注意事项385
第七章 计算应用386
第八章 期货公司业务397
期货经纪业务397
期货公司的前台、中台、后台397
期货公司的开户398
期货交易委托方式398
期货交割业务399
期货交易手续费399
期货投资咨询业务399
附录403
国家法律4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4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438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475
行政法规494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494
部门规章515
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515
证券公司管理办法532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539
期货公司管理办法550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569
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试行办法578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58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589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602
自律规则612
证券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612
期货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