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铁路站场及枢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铁路站场及枢纽](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871611.jpg)
- 李海鹰,张超主编;赵海宽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12169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214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铁路车站-高等学校-教材;铁路枢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铁路站场及枢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站场设计技术条件6
第一章 线路种类及线间距离6
第一节 线路种类6
第二节 铁路限界及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6
第三节 电气化铁路车站内接触网架设10
第二章 线路连接13
第一节 道岔13
第二节 线路连接形式21
第三节 车场26
第四节 站场咽喉28
第三章 车站线路全长和有效长30
第一节 车站线路全长和有效长的规定30
第二节 警冲标、信号机位置32
第三节 坐标及线路实际有效长的计算35
第四章 站场平、纵断面及排水38
第一节 站坪长度38
第二节 站场平面39
第三节 站场纵断面41
第四节 进出站线路与车站两端加、减速地段44
第五节 站场路基45
第六节 站场排水47
复习思考题50
第二篇 中间站52
第一章 中间站分布52
第二章 会让站和越行站布置图55
第一节 会让站布置图55
第二节 越行站布置图56
第三章 有客货作业的中间站布置图58
第一节 中间站的作业和设备58
第二节 中间站布置图58
第四章 中间站的设备配置61
第一节 车站线路61
第二节 客货运业务设备62
第三节 安全线和避难线的设置64
第五章 中间站的改建68
复习思考题70
第三篇 技术站72
第一章 概述72
第一节 技术站分布及分类72
第二节 技术站作业及设备74
第二章 布置图分析及选择78
第一节 作业流程与设备配置78
第二节 布置图分析方法84
第三节 区段站布置图分析85
第四节 编组站布置图分析92
第五节 技术站布置图的选择108
第六节 编组站的分阶段发展111
第三章 车场及线路设计114
第一节 编组站车场中轴线的确定114
第二节 各车场线路数目的确定115
第三节 编组站各车场及线路的平、纵断面设计121
第四节 车场咽喉区的布置及设计123
第五节 辅助调车场及箭翎线设计133
第四章 机务和车辆设备136
第一节 机务设备136
第二节 车辆设备142
第五章 车站通过能力145
第一节 概述145
第二节 车站咽喉通过能力计算146
第三节 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154
第四节 编组站到达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159
第五节 编组站出发场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162
第六节 编组站编发线通过能力计算方法165
复习思考题165
第四篇 调车驼峰168
第一章 驼峰设计基础168
第一节 驼峰的组成及分类168
第二节 现代化驼峰设备169
第三节 驼峰溜放钩车运动的基本原理176
第四节 驼峰调速系统184
第二章 驼峰平、纵断面设计189
第一节 驼峰溜放部分平面设计189
第二节 驼峰高度计算191
第三节 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设计195
第四节 峰顶平台及有关线路平、纵断面设计202
第五节 调车场平、纵断面设计204
第三章 驼峰调速系统设计208
第一节 减速器制动位的设置208
第二节 驼峰间隔制动位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209
第三节 点连式驼峰三级制动位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211
第四节 调车场内减速顶设置215
第四章 驼峰检算217
第一节 检算目的和要求217
第二节 检算方法217
第五章 车站改编能力计算223
第一节 驼峰解体能力的计算方法223
第二节 调车场尾部牵出线编组能力的计算方法227
第三节 车站改编能力的确定229
复习思考题230
第五篇 客运站232
第一章 客运站作业、设备和布置图232
第一节 概述232
第二节 客运站的作业及设备235
第三节 客运站、客车整备所、客运机务段和车辆段的相互位置236
第四节 客运站布置图238
第五节 旅客乘降所240
第二章 客运设备241
第一节 客运线路241
第二节 旅客站房244
第三节 旅客站台及跨线设备253
第四节 车站广场255
第三章 客车整备所258
第一节 客车整备所的作业及其方式258
第二节 客车整备所的设备及布置图259
第四章 高速铁路客运站261
第一节 概述261
第二节 高速铁路的车站布置图262
第三节 高速站与既有站合并设置265
第四节 高速客运站举例269
第五节 动车段(所、场)272
第五章 客运站通过能力274
第一节 客运站到发线通过能力274
第二节 客车整备场通过能力276
复习思考题277
第六篇 货运站280
第一章 综合性货运站280
第一节 货运站的作业与设备280
第二节 货运站布置图281
第三节 货场283
第四节 货运设备能力计算286
第二章 集装箱办理站288
第一节 集装箱办理站的分类、作业及设备288
第二节 集装箱办理站的平面布置290
第三节 集装箱场294
第四节 集装箱场设备能力计算296
第三章 换装站298
第一节 换装站分类、作业及设备298
第二节 换装站布置图299
第四章 工业站、港湾站302
第一节 概述302
第二节 路企交接方式及工业站、港湾站设置方案305
第三节 工业站、港湾站布置图307
第五章 重载运输装卸站312
第一节 重载运输车站分类、作业与设备312
第二节 重载列车装卸站布置图313
第六章 轮渡站317
第一节 轮渡站的作业与设备317
第二节 轮渡站布置图320
复习思考题324
第七篇 铁路枢纽326
第一章 铁路枢纽总布置图326
第一节 概述326
第二节 铁路枢纽总布置图影响因素326
第三节 铁路枢纽布置图形328
第二章 铁路枢纽内主要设备配置335
第一节 铁路枢纽内编组站配置335
第二节 铁路枢纽内客运站和客车整备所配置338
第三节 铁路枢纽内货运站和货场配置341
第四节 铁路枢纽内机务和车辆设备配置342
第三章 铁路枢纽内主要线路配置344
第一节 枢纽引入线344
第二节 枢纽联络线和迂回线346
第三节 枢纽环线和直径线348
第四节 枢纽进出站线路疏解布置349
第四章 铁路枢纽总体规划355
第一节 铁路枢纽规划与路网规划的配合355
第二节 铁路枢纽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配合355
第三节 铁路枢纽规划与自然条件的配合360
第五章 铁路枢纽通过能力362
第一节 铁路枢纽通过能力的基本概念362
第二节 铁路枢纽通过能力计算方法364
第六章 车站及枢纽设计方案比选367
第一节 方案比选目的及一般原则367
第二节 工程费和运营费的计算367
第三节 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371
复习思考题372
附录374
附录一 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至线路中心线的距离374
附录二 铁路线间距375
附录三 常用道岔的主要尺寸377
附录四 辙叉倍角圆曲线380
附录五 不同线间距离的斜边直边长度382
附录六 反向曲线计算公式及资料384
附录七 缩短线路终端连接计算公式及资料385
附录八 警冲标至道岔中心距离387
附录九 信号机至道岔中心距离388
附录十 新建车站站内线路最小曲线半径391
附录十一 新建车站站内坡度表和相邻坡段最大坡度差392
附录十二 正线最小曲线半径及圆曲线或夹直线最小长度393
附录十三 站场平面图例394
参考文献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