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原理与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原理与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3869361.jpg)
- 王英杰,陈毓芬,余卓渊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4049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地图信息-信息处理-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原理与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现代地图的新变化1
1.2 现有地图学研究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4
1.3 可视化的科学概念与自适应地图可视化6
1.3.1 可视化的科学概念6
1.3.2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的研究现状7
1.3.3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的内涵8
1.4 基于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的现代地图学11
1.4.1 地图可视化与现代地图学的关系11
1.4.2 基于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的现代地图学研究体系11
1.5 本章小结14
第2章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框架体系16
2.1 现有地图可视化过程分析16
2.2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框架体系模型18
2.2.1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框架体系建立18
2.2.2 空间信息自适应处理过程20
2.3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框架体系中亟须解决的问题24
2.3.1 自适应可视化认知理论24
2.3.2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用户模型25
2.3.3 自适应空间数据库26
2.3.4 自适应地图表达问题26
2.3.5 自适应地图符号27
2.3.6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中的智能控制27
2.3.7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评价机制的建立28
2.3.8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用户界面28
2.3.9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软件设计28
2.4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框架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29
2.4.1 电子地图可视化中的自适应策略29
2.4.2 电子地图系统的自适应技术与方法30
2.4.3 普适GIS30
2.5 本章小结32
第3章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模型33
3.1 用户模型概述33
3.1.1 用户模型的概念33
3.1.2 用户模型的分类34
3.1.3 用户模型的表示方法37
3.2 用户模型在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中的作用38
3.2.1 用户模型与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的关系38
3.2.2 用户模型的作用39
3.2.3 用户模型与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各主要模块的关系40
3.3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研究42
3.3.1 用户的含义与特征43
3.3.2 用户研究的内容44
3.3.3 用户研究的方法45
3.3.4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分类48
3.4 用户建模方法研究51
3.4.1 为什么要进行用户建模51
3.4.2 用户建模要解决的问题52
3.4.3 用户建模的方法52
3.5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建模研究56
3.5.1 用户模型设计57
3.5.2 建立用户信息库59
3.5.3 初始用户模型构建62
3.5.4 用户行为信息采集62
3.5.5 用户关联规则生成69
3.5.6 用户模型聚类构建71
3.5.7 用户模型匹配构建73
3.6 用户建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74
3.7 本章小结76
第4章 自适应地图数据管理78
4.1 自适应地图数据库概念78
4.2 通用空间数据库与空间数据模型80
4.3 自适应地图数据库特性84
4.4 地图数据库的自适应对象模型86
4.5 本章小结89
第5章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中的表达90
5.1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表达研究的必要性90
5.2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显示模式自动生成92
5.2.1 自适应与地图状态空间92
5.2.2 基于地图状态空间的显示模式自动生成示例96
5.3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色彩显示策略100
5.4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注记模型103
5.4.1 流动线注记配置模型104
5.4.2 面状注记分散快速配置107
5.4.3 避免点注记压盖配置108
5.5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屏幕饱和度计算模型111
5.5.1 空间目标的自适应聚类112
5.5.2 基于新建拓扑网络的区域划分114
5.5.3 针对划分区域的屏幕饱和度计算115
5.6 本章小结116
第6章 自适应地图符号117
6.1 自适应地图符号研究的必要性117
6.2 自适应地图符号模型118
6.2.1 现有地图符号模型分析118
6.2.2 自适应地图符号模型119
6.3 自适应地图符号库的设计124
6.3.1 实体和属性的确定124
6.3.2 实体与属性的联系125
6.4 自适应地图符号编辑器的设计126
6.4.1 自适应地图符号编辑器和自适应地图符号的关系127
6.4.2 点符号编辑器设计128
6.4.3 线符号编辑器设计129
6.4.4 面符号编辑器设计130
6.5 自适应地图符号系统用户认知信息的获取131
6.5.1 现有获取地图符号用户认知信息的方法131
6.5.2 自适应地图符号系统获取用户认知信息方案的设计133
6.6 自适应地图符号系统134
6.6.1 自适应地图符号系统总体设计134
6.6.2 自适应地图符号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135
6.7 本章小结136
第7章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过程控制138
7.1 自适应系统过程控制研究现状138
7.2 基于智能体Agent的智能控制138
7.2.1 Agent的基本工作原理138
7.2.2 用户Agent139
7.2.3 地图Agent141
7.2.4 设备Agent143
7.2.5 移动Agent144
7.3 基于中间件方法的过程控制146
7.3.1 中间件过程控制基本原理146
7.3.2 面向服务的自适应中间件147
7.3.3 数据Filter中间件148
7.4 基于上下文敏感计算的过程控制150
7.4.1 上下文敏感计算基本原理150
7.4.2 上下文敏感周期151
7.4.3 上下文敏感的地图可视化152
7.5 本章小结154
第8章 自适应地图可视化评价机制155
8.1 自适应评价机制研究现状155
8.2 自适应软件的评价155
8.3 地图表达的评价——信息量计算157
8.3.1 客观信息量157
8.3.2 主观信息量159
8.4 用户满意度评价159
8.4.1 用户满意度测量的指标体系160
8.4.2 用户满意度的测量模型与估计160
8.4.3 用户满意度问卷调查160
8.4.4 用户满意度测量的统计分析161
8.5 本章小结162
第9章 自适应用户界面163
9.1 自适应用户界面研究的必要性163
9.1.1 地图可视化系统特点163
9.1.2 用户界面与地图可视化系统的关系165
9.1.3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65
9.1.4 自适应用户界面研究内容168
9.2 自适应用户界面概述170
9.2.1 用户界面的发展历程170
9.2.2 自适应用户界面的概念与特征172
9.2.3 自适应用户界面的功能173
9.2.4 自适应用户界面的研究现状174
9.3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描述176
9.3.1 广义用户界面的概念176
9.3.2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分类176
9.3.3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分析178
9.4 自适应用户界面认知模型的建立183
9.4.1 用户界面设计中的认知因素183
9.4.2 地图学认知研究方法185
9.4.3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认知实验方法186
9.4.4 用户界面认知实验190
9.5 地图可视化系统(CViS)自适应用户界面设计196
9.5.1 自适应用户界面体系结构196
9.5.2 自适应机制各模块197
9.5.3 自适应用户界面的工作流程199
9.5.4 自适应用户界面的初步运行机制199
9.5.5 自适应用户界面软件开发201
9.6 本章小结203
第10章 自适应地图信息可视化系统205
10.1 自适应地图信息可视化系统框架205
10.2 自适应地图生成模块设计208
10.3 用户界面生成模块设计210
10.4 信息自适应推荐模块设计214
10.5 试验系统在“在线统计地图发布系统”中的应用215
10.5.1 地图显示模板217
10.5.2 地图符号库配置217
10.6 自适应地图信息可视化系统发展方向221
10.7 本章小结222
参考文献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