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学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学分析
  • 袁浩正,赵霞著;吴延龙主编;路红,张风和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3838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土地规划-经济分析-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学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思路1

1.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

1.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2

1.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5

1.2.1 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特征及研究对象5

1.2.2 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理论基础8

第2章 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28

2.1 土地资源配置的特点28

2.1.1 土地资源的特性28

2.1.2 土地要素配置与产业发展29

2.2 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失灵29

2.2.1 市场机制及市场失灵29

2.2.2 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市场失灵33

2.3 土地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干预与政府失灵35

2.3.1 政府干预的一般机理35

2.3.2 政府失灵的一般表现37

2.3.3 土地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失灵表现39

2.4 土地利用规划的需求——市场与政府的有机结合46

2.4.1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48

2.4.2 对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要求51

第3章 典型国家和中国台湾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特点及启示52

3.1 荷兰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特点——更多规划与更少控制53

3.1.1 荷兰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及演变——荷兰国家空间战略(DNSS)53

3.1.2 荷兰国家空间战略的参与主体、主要过程和内容55

3.1.3 主要成果和经验58

3.2 英美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特点——体系稳定与内部差异60

3.2.1 英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60

3.2.2 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61

3.3 日本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特点——中央主导62

3.4 我国台湾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特点——层次分明,有机互动64

3.4.1 综合开发规划——第一层次64

3.4.2 以区域计划和都会区发展计划等为代表的第二层次64

3.4.3 都市计划与非都市土地使用计划——第三层次65

3.5 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65

3.5.1 完善相关法律,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65

3.5.2 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66

3.5.3 注重税收杠杆在规划实施中的运用66

3.5.4 当前土地利用规划应具备一些新理念66

第4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控机理69

4.1 调控机理——基于建设用地供应量的路径69

4.1.1 模型1——基于市场关联的“三部门模型”分析69

4.1.2 模型2——基于凯恩斯国民经济模型的分析74

4.2 调控机理——基于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的路径80

4.2.1 直接调控机制80

4.2.2 间接调控机理82

第5章 土地利用规划各类用地总量确定方法90

5.1 土地利用分类现状及用地需求预测概况90

5.2 农用地需求预测92

5.2.1 耕地需求量预测92

5.2.2 园地需求量预测96

5.2.3 林地和草地需求量预测96

5.3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96

5.3.1 基于有关用地指标的定额法97

5.3.2 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模型98

5.3.3 基于历史数据的时间序列关系模型103

5.3.4 基于多种模型的线性组合预测模型103

5.4 建设用地供给量的影响因素及预测103

5.4.1 建设用地供给量的影响因素103

5.4.2 建设用地供给量的预测104

5.4.3 城市扩展用地规模的预测及结论105

5.5 区域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解106

5.5.1 指标分解的内涵106

5.5.2 指标分解的理论基础107

5.5.3 现行用地指标分解方法及不足108

5.5.4 基于土地竞争力的指标区域分解方法110

5.6 本轮规划天津市各区县用地指标分解方法114

5.6.1 建设用地指标分解114

5.6.2 农用地指标分解116

第6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空间布局理论和方法118

6.1 不同用地的选址理论118

6.1.1 农业用地选址研究118

6.1.2 建设用地选址研究123

6.2 空间布局方法及应用140

6.2.1 空间布局模式141

6.2.2 空间布局方法及应用144

6.3 土地利用分区与用途管制的理论及方法149

6.3.1 土地利用分区理论及实践研究149

6.3.2 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构建156

6.3.3 土地利用分区的方法160

6.3.4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方法170

6.4 本轮规划中天津市及典型区县土地分区特点181

6.4.1 天津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及土地管控特点181

6.4.2 典型区县——津南区土地分区特点189

第7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路径及天津的实践195

7.1 自上而下的土地利用规划路径195

7.1.1 路径基本特征和支撑理论195

7.1.2 支撑理论的不足198

7.2 自下而上的土地利用规划路径198

7.2.1 路径基本特征和支撑理论198

7.2.2 支撑理论的不足200

7.3 上下结合、多元调控的土地利用规划路径及天津的实践201

7.3.1 路径基本特点和应用201

7.3.2 路径与区域管治理念203

7.3.3 天津市本轮规划编制中的“上下结合”路径206

第8章 我国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关系分析及模式分析208

8.1 规划主体类型208

8.1.1 政府208

8.1.2 公众209

8.2 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及其偏好209

8.2.1 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的政府关系209

8.2.2 我国现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特点213

8.2.3 主体偏好215

8.3 规划主体的博弈关系217

8.3.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217

8.3.2 地方政府内部221

8.3.3 政府与公众222

第9章 土地规划和相关规划的差异与协调226

9.1 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地位与相关规划衔接的现状226

9.1.1 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226

9.1.2 与相关规划衔接中存在的问题227

9.2 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差异与协调227

9.2.1 两者的差异228

9.2.2 两者的联系230

9.2.3 两者的协调230

9.3 土地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差异与协调231

9.4 土地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差异与协调232

9.5 土地规划与产业规划的差异与协调232

9.6 本轮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235

9.6.1 两规衔接的主要方面235

9.6.2 两规衔接的具体内容237

参考文献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