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解黄帝内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解黄帝内经](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3840193.jpg)
- 臧俊岐编著 著
- 出版社: 海口:南方出版社
- ISBN:978780760542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7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内经-图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图解黄帝内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概论篇11
第一章 叩问千年养生经典11
1.我们为什么要读《黄帝内经》?11
2.黄帝和岐伯是什么样的人?12
3.《黄帝内经》是黄帝所作吗?14
4.是否有《黄帝外经》?16
5.成书年代之争17
第二章 《黄帝内经》三大基本学说之一:阴阳学说17
1.阴阳共生体19
2.阴阳和合23
3.当阴阳失去平衡25
第三章 《黄帝内经》三大基本思想之二:五行学说25
1.五行的基本内容27
2.《黄帝内经》五行配脏及其依据30
3.用五行来说明五脏功能31
4.用五行说明五脏的相生相克关系33
5.用五行说明五藏的传变34
6.用五行解释疾病36
7.用五行指导治疗38
8.用五行指导治疗情志病39
第四章 《黄帝内经》三大学说之三:藏象学说39
1.藏象统论41
2.解读“藏象”42
3.“五藏”不等同于解剖生理系统五脏43
中篇 养生篇49
第一章 天年论49
1.女性的生长周期49
2.男性的生长周期50
3.生命的动力51
4.老化的过程52
5.四种长寿之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54
6.长寿、短寿之相56
7.如何长命百岁?58
第二章 生命的能量61
1.气,生命的动力61
2.血,生命的红色营养液66
3.津液,生命的甘泉69
4.精,生命之本71
5.血与气的关系74
6.津液与气血的关系78
第三章 藏象与人体81
1.人的五脏六腑81
2.心为君主之官83
3.肺为相傅之官86
4.肝为将军之官88
5.脾为谏议之官90
6.肾为作强之官93
7.胆为中正之官96
8.胃为仓廪之官97
9.小肠为受盛之官98
10.大肠为传导之官100
11.膀胱为州都之官101
12.三焦为决渎之官102
13.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103
第四章 经络学说109
1.经络是确实存在的109
2.经络的作用111
3.利用经络调养身体112
4.经络总览图114
5.十二大经脉之手太阴肺经116
6.十二大经脉之手阳明大肠经118
7.十二大经脉之足阳明胃经121
8.十二大经脉之足太阴脾经125
9.十二大经脉之手少阴心经128
10.十二大经脉之手太阳小肠经130
11.十二大经脉之足太阳膀胱经133
12.十二大经脉之足少阴肾经139
13.十二大经脉之手厥阴心包经142
14.十二大经脉之手少阳三焦经144
15.十二大经脉之足少阳胆经147
16.十二大经脉之足厥阴肝经152
17.奇经八脉155
第五章 饮食有节167
1.饮食养生的作用167
2.谷气为后天之本169
3.五味四气归经172
4.五味与五脏178
5.五味失和,疾病降至182
第六章 四季顺养185
1.春季养生:夜卧早起,心情舒畅185
2.夏季养长:夜卧早起,最忌发怒188
3.秋天养收:早睡早起,心境平和191
4.冬天养藏:早卧晚起,神藏于内194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97
第七章 五行体质 因人施养201
1.金型人201
2.木型人204
3.水型人207
4.火型人210
5.土型人213
下篇 病邪篇219
第一章 六气与病邪219
1.什么是六淫?219
2.风为百病之始220
3.寒为损阳阴邪221
4.暑为盛热阳邪222
5.湿为浊秽阴邪223
6.燥为干涩病邪224
7.热为火热阳邪225
第二章 七情与病邪227
1.什么是七情?227
2.百病生于气229
3.五志生克232
4.移精转换疗情志病234
第三章 起居习惯与病邪237
1.食饮与病邪237
2.起居与病邪239
3.房事与病邪242
4.房事不宜244
5.《黄帝内经》中关于性与生殖疾病的记载247
第四章 治则学说249
1.治未病249
2.治病求本,标本缓急251
3.辩证论治,正治反治252
4.针灸方剂,对症诊疗254
5.扶正祛邪255
6.针灸处方257
第五章 针灸疗疾病259
1.针灸学的形成259
2.《黄帝内经》与针灸261
3.虚实补泻263
4.针刺的要领267
5.人体禁刺的部位269
6.热证的治法271
7.咳证的治法273
8.痛证的治法275
9.痹证的治法277
10.痿证的治法279
11.厥证的治法281
附录:《黄帝内经》名词解释一览表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