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的人口奇迹 家庭计画政策成功探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的人口奇迹 家庭计画政策成功探源](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807311.jpg)
- 陈肇男,孙得雄,李栋明著 著
- 出版社: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082550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的人口奇迹 家庭计画政策成功探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前言1
第一节 时期的划分2
第二节 各期的理论依据5
第三节 结语7
第二章 从禁忌到政策颁布:1949-1969年9
第一节 萌芽期10
(一)农复会的鼓吹11
1.政策之理论基础11
2.关键人物11
3.遭遇的困难14
4.问题的克服15
5.成果15
(二)中国家庭计画协会的成立16
1.必要性16
2.关键人物18
3.遭遇的困难18
4.问题的克服19
5.成果20
(三)行政与立法机构之反应20
1.争辩的焦点20
2.关键人物21
3.遭遇的困难22
4.问题的克服23
5.成果29
第二节 家庭计画推行实验期29
(一)省府主席周至柔改变态度30
1.必要性30
2.关键人物30
3.遭遇的困难31
4.问题的克服31
5.成果31
(二)「孕前卫生」实验推广工作32
1. 必要性32
2.关键人物32
3.遭遇的困难34
4.问题的克服35
5.成果38
(三)成立台湾人口研究中心38
1.必要性38
2.关键人物38
3.遭遇的困难39
4.问题的克服40
5.成果43
第三节 全面推行初期44
(一)必要性45
(二)关键人物45
(三)遭遇的困难47
(四)问题的克服48
1.化解订定人口政策之阻力48
2.积极推动「家庭计画推行委员会」之业务55
3.中华民国妇幼卫生协会发挥协助功能60
4.台湾基督教福利会策略性响应65
5.新兵训练中心开设家庭计画课程68
6.蒋总统和各国元首签署联合国人权宣言68
(五)成果69
1.理论方面70
2.实务方面70
第四节 结语71
(一)政策的颁布71
(二)检讨73
第三章 从草创到推行盛期:1964-1976年79
第一节 政策目标之拟定80
(一)第一次五年计画:1964/7~1969/680
(二)第二次五年计画:1971/7~1976/681
第二节 推行机构之筹谋82
(一)推行机构之沿革82
1.公立机构82
2.民间团体84
(二)推行经费85
第三节 实施方案之规划86
(一)台湾家庭计画工作体系87
(二)有偶妇女之管理方式88
(三)宣导主题90
(四)教育方式91
1.家庭访视92
2.团体卫教93
3.面谈94
4.大众传播94
5.各种宣导活动95
6.教材内容95
(五)工作人员训练96
(六)辅导工作97
1.历年辅导人员之设置及演变97
2.辅导措施规定之沿革98
3.辅导体系与工作内容98
(七)工作考评99
(八)避孕方法之补助100
(九)实验研究与评价研究101
第四节 成果与评价103
(一)避孕接受数103
(二)避孕接受者之特徵105
1.接受子宫内避孕器个案106
2.接受口服避孕药个案107
3.接受保险套个案108
4.男女性结扎个案108
(三)人力投入之效果108
(四)经费投入之效果110
1.接受者平均成本110
2.每一家庭计画单位数平均成本110
3.避免婴儿出生的单位成本111
(五)家庭计画知识、态度与行为之改变112
1.家庭计画知识之变迁113
2.生育态度之转变113
3.避孕经验之变迁114
(六)生育率之变化115
1.有偶妇女年龄别生育率与总生育率之变迁116
2.出生婴儿生母年龄结构之改变117
3.出生婴儿胎次别结构之变迁117
4.扶养比之变迁117
(七)避孕方法可避免之婴儿出生数118
1.避孕方法继续使用率119
(1)乐普之继续使用率119
(2)口服避孕药及保险套之继续使用率121
2.各种避孕方法使用一年所能避免的出生婴儿数122
3.使用政府推广各避孕方法所避免的出生婴儿数123
4.推行家庭计画工作在总避免出生人数中之贡献的估计124
第五节 结语125
(一)成果125
(二)影响127
(三)缺失128
第四章 从节育到优生保健:1976-1990年137
第一节 政策目标之修定138
第二节 立法与行政机构之变革140
(一)优生保健法141
(二)推行机构之变革141
1.公立机构141
2.民间团体143
(三)推行经费144
第三节 实施方案之修正144
(一)有偶妇女管理制度之演进145
(二)工作成绩评价制度之修订146
(三)避孕补助办法之演变146
(四)团体卫教之演变148
(五)辅导体系之沿革149
1.辅导措施规定之沿革149
2.辅导工作内容之改变150
(六)其他配合措施150
第四节 成果与评价152
(一)避孕接受数152
(二)避孕接受者之特徵153
1.子宫内避孕器个案153
2.口服避孕药个案154
3.保险套个案154
4.结扎个案155
(三)人力投入之效果156
(四)经费投入之效果157
1.接受者平均成本157
2.推行一个家庭计画单位数之平均成本157
3.避免出生之成本158
(五)家庭计画知识、态度与行为之改变159
1.家庭计画知识之改变159
2.生育态度之变化159
3.避孕行为之变迁160
(六)生育率之变化161
1.有偶妇女年龄别生育率之变化161
2.生母年龄与出生胎次别之变化161
3.扶养比之变化162
(七)避孕方法所避免之出生数162
1.使用政府推广各避孕方法所避免的出生婴儿数162
2.推行家庭计画工作在总避免出生人数中之贡献估计164
第五节 结语164
(一)成果摘要165
(二)新家庭计画165
第五章 政策经验与检讨169
第一节 如何突破禁忌导致政策的形成与颁布169
第二节 大规模推行计画的成功要因172
第三节 降低生育率的相关学理检讨174
第四节 评价及研究与推行及决策之互动176
第五节 成功的人口政策对社经的冲击181
第六节 家庭计画推行工作之利弊检讨183
第七节 政策的生命周期185
第八节 新家庭计画187
图表193
图1政策决策模式之分类193
图3.1台湾地区家庭计画工作体系194
图5.1推行家庭计画以影响生育率之架构图195
图5.2公共政策形成、修订与执行的架构196
表2.1台湾家庭计画政策演变纪要197
表3.1台湾地区家庭计画推行中期计画之目标及执行完成情形198
表3.2目标数订定之方法及演进199
表3.3台湾地区家庭计画经费来源与用途200
表3.4四十四岁以下已婚妇女名册201
表3.5有偶妇女管理的实施程序202
表3.6家庭计画基层工作辅导体系203
表3.7介绍单204
表3.8避孕补助办法之演变205
表3.9台湾地区推广家庭计画历年接受避孕方法人数及发药量206
表3.10子宫内避孕器接受者特性之演变207
表3.11口服避孕药接受者特性之演变208
表3.12保险套接受者特性之演变(妻资料)209
表3.13台湾地区历年推行家庭计画投入之人力及工作效率分析210
表3.14台湾地区各施政年度推广避孕方法以每一接受个案核算之成本211
表3.15台湾地区各施政年度避孕接受者以每一家计单位数核算之成本212
表3.16台湾地区各年份使用政府推广之避孕方法每避免一个出生之成本213
表3.17台湾地区历年生育期有偶妇女对各种避孕方法知道者所占百分比趋势214
表3.18台湾地区历年有偶妇女(22-39岁)生育态度(理想子女数)分布趋势,按年龄别区分215
表3.19台湾地区历年有偶妇女(22-39岁)生育态度(平均理想子女数)变化趋势,按妇女年龄、教育程度、及都市化程度区分216
表3.20台湾地区历年有偶妇女(22-39岁)曾有避孕经验者百分比分布趋势,按年龄、教育程度、都市化程度及生育态度区分217
表3.21台湾地区历年有偶妇女(22-39岁)避孕行为及堕胎经验分布趋势,按年龄别区分218
表3.22台湾地区历年有偶妇女一般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总生育率及其指数之变迁219
表3.23台湾地区历年婴儿出生数按生母年龄区分所占百分比分布趋势219
表3.24台湾地区历年婴儿出生数按出生胎次区分所占百分比分布趋势220
表3.25台湾地区历年人口三阶段百分比及扶养比之变迁趋势220
表3.26每百个妇女之初次及再次装置乐普之继续使用率221
表3.27台湾地区乐普之盛行率,1964-1976年底222
表3.28台湾地区口服避孕药及保险套之盛行率,967-1976年223
表3.29台湾地区历年正在使用政府推广之避孕方法人数及所避免的出生数按避孕方法别分224
表3.30推估台湾地区完全不避孕理论上最大出生人数所假定有偶妇女年龄别生育率(‰)225
表3.31台湾地区历年完全不避孕情形下估计出生数、实际出生数、总避免出生数及家计工作所避免出生数及其百分比226
表4.1台湾地区家庭计画推行中期计画之目标及执行完成情形227
表4.2目标数订定之方法及演进228
表4.3台湾地区历年推行家庭计画工作投入之经费依来源别以当年币值表示229
表4.4历年有偶妇女管理制度之演进230
表4.5避孕补助办法之演变231
表4.6台湾地区推广家庭计画历年接受避孕方法人数及发药量232
表4.7子宫内避孕器接受者特性之演变233
表4.8口服避孕药接受者特性之演变234
表4.9保险套接受者特性之演变(妻资料)235
表4.10结扎接受者特性之演变236
表4.11台湾地区历年推行家庭计画投入人力工作效果分析237
表4.12台湾地区各施政年度推广避孕方法以每一接受个案核算之成本238
表4.13台湾地区各施政年度避孕接受者以每一家计单位数核算之成本239
表4.14台湾地区各年份使用政府推广之避孕方法每避免一个出生之成本240
表4.15台湾地区历年生育期有偶妇女知道各种避孕方法者所占百分比趋势241
表4.16台湾地区历年调查有偶妇女(22-39岁)生育态度(理想子女数)分布趋势,按年龄别区分242
表4.17台湾地区历年调查有偶妇女(22-39岁)生育态度(平均理想子女数)变化趋势,按妇女年龄、教育程度及都市化程度区分243
表4.18台湾地区历年有偶妇女(22-39岁)曾有避孕经验者百分比分布趋势,按年龄、教育程度、都市化程度、及生育态度区分244
表4.19台湾地区历年有偶妇女(22-39岁)避孕行为及堕胎经验分布趋势,按年龄别区分245
表4.20台湾地区历年有偶妇女一般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总生育率及其指数之变迁246
表4.21台湾地区历年婴儿出生数按生母年龄区分所占百分比分布趋势246
表4.22台湾地区历年婴儿出生数按出生胎次区分所占百分比分布趋势247
表4.23台湾地区历年人口三阶段年龄组百分比及扶养比之变迁趋势247
表4.24台湾地区历年正在使用政府推广之避孕方法人数及所避免的出生数按避孕方法别分248
表4.25台湾地区历年完全不避孕情形下之估计出生数、实际出生数、总避免出生数及家计工作所避免出生数及其百分比249
表5.1台湾之家庭计画大事年表250
表5.2台湾地区历年人口、生育率及社经重要指标309
表5.3台湾地区历年妇女一般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粗繁殖率及净繁殖率311
附录1:台湾地区家庭计画实施办法313
附录2:中华民国人口政策纲领315
附录3:台湾省家庭计画研究所历年研究报告摘要318
附录4:优生保健法337
索引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