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 1978-200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 1978-2008
  • 王春荣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978750395307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研究-1978~200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 1978-200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发生的语境论1

第一节 新时期为文学发展开创了新的历史空间3

一、社会盛世与文学盛世的互动关系4

二、构成社会文化语境的几组关键词6

三、对“文学场域”的辨析与构筑11

第二节 “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端正文艺方向16

一、拨乱反正的盛会:文联第三届三次(扩大)会议17

二、继往开来,繁荣新时期文艺:第四次文代会20

三、新时期文艺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文艺思想25

第三节 反思“十七年文学”,重建新人文精神28

一、人性、人道主义的回归与张扬28

二、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与超越33

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38

第四节 三十年:一个多元共生的文学新图式42

一、新时期文学(20世纪80年代):复苏与实验43

二、后新时期文学(20世纪90年代):反思与转型45

三、新世纪文学(新千年之后):多元共存47

第二章 新时期文学的本体论51

第一节 本体论确立的哲学基础及文学价值51

一、对哲学领域关于“本体论”争鸣的回应52

二、文学“向内转”,摆脱“意识形态”掌控55

第二节 文学本体论的复归与文学观念的变革62

一、解构“文学工具论”,重提“文学是人学”63

二、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观念转型70

三、从“文学终结”说到“文学性蔓延”论75

第三节 本体论的新变:多元审美理念并存82

一、“纯文学”与俗文学并存与融合82

二、生态危机与“生态美学”的建构89

三、“审美日常化”与大众话语权力的提升98

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的主体论106

第一节 主体的确立与自我价值体系的重建106

一、“十七年文学”:对主体的改造与规训106

二、“文革文学”:主体性的丧失与异化111

三、新时期文学主体性的确立和张扬115

第二节 《论文学的主体性》对“主体”的理论阐发120

一、作为“文学事件”的“主体性”论争120

二、“三个主体”的提出及理论表述124

三、“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修补129

第三节 创作主体及现代性的文本修辞134

一、从“文以载道”到商业化写作134

二、从“为历史代言”到“个人化叙事”138

三、从生存需要到寻求“诗意地栖居”143

四、狂欢的“主体”导致新的异化148

第四节 形象主体的观念转型与创作表现152

一、从“共名”到“无名”152

二、众神狂欢与“英雄无语”154

三、从典型化到边缘化157

第四章 新时期文学的文体论161

第一节 三十年诗歌:变革的新诗时代161

一、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的诗歌现象162

二、90年代诗歌与“个人化写作”167

三、新世纪初:“底层写作”、“打工诗”及代际现象170

四、诗歌批评与理论建设172

第二节 三十年散文:柳暗花明又一“春”175

一、审美转型与“散文时代”的到来175

二、多样化/类型化散文的创构180

三、散文批评与散文理论建设185

第三节 三十年小说:横看成岭侧成峰188

一、杂色精灵:三十年短篇小说188

二、中和之美:三十年中篇小说196

三、沉重叙事:三十年长篇小说206

第四节 三十年戏剧:不落幕的大舞台221

一、“社会问题剧”的起落221

二、探索戏剧的突围与经验225

三、对人的关注,对现实的回归229

四、小剧场戏剧的兴起与发展233

五、民营戏剧与实验戏剧235

第五章 新时期文学创作方法论239

第一节 开放的现实主义240

一、对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拓展241

二、新写实主义与“新写实小说”244

三、“现实主义冲击波”与“官场小说”250

第二节 模拟的“现代主义”256

一、《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引发的思考257

二、王蒙“东方意识流”的先锋意义262

三、马原为代表的“先锋小说”265

四、莫言“红高粱家族”与“魔幻现实主义”267

五、残雪对卡夫卡的解读与“中国化”演绎270

第三节 大众文学与“后现代主义”273

一、女性叙事的迷失与超越276

二、青春文学的市场策略与形式之美281

三、视觉冲击:“文学图像化”285

后记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