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3748144.jpg)
- 王建华审编;李委,朱伯威,余少琼编辑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12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1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理论 实验研究】1
脾主运化的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王建华1
舌下络脉诊法的研究&靳士英5
病理舌象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虞焕明等9
用中医理论提高中西医结合研究骨科病的水平&郑国柱13
太极拳长期锻炼者与正常非锻炼者脑电功率谱、相干谱、信息熵的比较&常永昌等16
脾胃病与心身医学&许鑫梅18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与中医脾虚关系的探讨&高家信整理21
135例肝病舌下络脉的观察&唐向贤等23
44例慢性严重肝病舌下络脉变化意义的探讨&薛红仙等24
瘀证舌下望诊的病理组织学观察&靳士英等24
应激对老年小鼠心肌营养血流、MDA含量的影响及四逆汤保护性效应初探&吴伟康等25
真性胆碱酯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初步研究&潘志恒26
脾胃虚实患者的消化道组织超微结构及运动功能改变&劳绍贤等28
补中益气汤的药理作用研究——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与机理&王汝俊等29
补中益气汤对大鼠胃粘膜Na+—K+—Mg++—ATP酶活性的影响&张永锋等30
延胡索和延胡索乙素对大鼠胃泌酸功能的影响&李 毓等31
加味左金丸抗胃粘膜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李茹柳等31
健脾理气化瘀方药对脾虚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闻集普等32
血瘀证临床微循环研究近况&喻方亭32
海南岛苗族健康人的中医体质类型与HLA基因频率分布的关系&周国雄等33
探讨中医对衰老病理生理特点的认识&彭运秋等34
六淫本质研究设想&杨青34
肺系虚证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关系的初步观察&潘俊辉等35
气虚证心脏病患者心血管功能的观察&陈朝凤等35
类肾阳虚家兔左心室功能与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其相关研究&陈洁文等36
毛冬青甲素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胡维安等37
肝血流图诊断肝病血瘀的临界判别值的探讨&熊素君等38
鹿角胶对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观察&吴 静等38
EL ISA法测定脾虚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研究&张世平等39
血瘀证从气分型论治的实验研究&丘瑞香等40
脾虚患者胃肌电和腔内压力的同步研究&张 兵等41
脾虚病人的免疫状态探讨&刘玉生等41
β—内啡肽与脾虚证关系的研究&智发朝等42
脾虚证患者血浆、胃液及胃窦十二指肠粘膜胃泌素含量的研究&张万岱等42
脾虚证患者神经降压素变化规律的研究&张万岱等43
慢性胃病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测定临床意义的研究&侯淑琴等43
脾虚证患者生长抑素含量的实验研究&智发朝等44
肾病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脂蛋白亚组分胆固醇含量关系初探&肖长虹45
脾虚与脂蛋白代谢异常关系初探&张 ?等45
溃疡安对大白鼠胃液分泌、胃酸以及胃粘膜血流影响的实验观察&彭仲生等46
【临 床 研究】47
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概况及展望&丁有钦等47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结核的体会&高礼作等50
中西医结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卢桂梅51
中西药联用的临床用法配伍研究&梁玉屏等52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中西医诊治进展(综述)&陈大毅56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房出血小结&陈少基58
颈椎病的综合治疗&钟 清等58
补瘘汤治愈婴儿直肠阴道瘘5例&蒋大政59
巨大型尖锐湿疣一例报告&陈传乃60
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附30例报告&廖传德60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体会——附196例治疗小结&胡端英61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疗效观察&林羡芳等61
70例小儿重症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赵佩媚62
牛黄醒脑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并中毒脑20例疗效观察&李富源等62
舒心合剂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朱子文等63
血液粘度与血管病——附200例400次流变学资料分析&林静兰64
中药对肿瘤病人化疗中出现胃肠道反应改善作用50例报告&黄爱珍64
血瘀症与多系统脏器衰竭关系的初步探讨——附136例分析&刘学民等65
中风兼痰瘀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分析&刘学民66
血液流变学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谢瑞珍等67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中医血瘀关系探讨&汤水福68
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詹宇坚等68
肝硬化的病机及临床治疗探讨&黄贤樟69
中医舌诊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幽门螺旋菌关系临床观察&岑永加等69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象变化的研究&黄元熹等70
通腑法在急腹症中的应用——附276例报告&欧阳雄70
慎柔养真汤治疗脾阴虚证的疗效和机理初探&毛炯等71
算盘子水煎剂治疗急性胃肠炎34例疗效初步观察&古远明等71
缺血性脑血管意外中西医结合治疗浅析&陈石72
中药治疗血尿疗效观察&余卓荣73
黄芪枣参汤治疗迁慢性肝炎25例报告&陈赋良7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之浮肿、蛋白尿&周国章73
脾胃学说在肛肠科的临床应用&钟清74
肾虚证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罗仁等74
脾虚证胃、肠粘膜线粒体研究及其临床意义&劳绍贤等75
中医及蒙医药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陈泊75
中西医结合治疗58例重度黄疸型肝炎&屈戎英等76
杀病毒洗消剂药场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0例&肖正中77
慎用商品抗单、双、三阳药&肖正中77
中医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54例疗效观察&杨利藩77
中药利胆益肝汤治疗慢肝并高脂血症21例疗效观察&黄沪燕等78
精制大黄片治疗轻、重度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吴婉芬等78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证型探讨及远期观察&李福山等79
眩晕病因病机的新观点——镇眩汤治疗眩晕291例临床分析&李娟等80
头痛病因病机的新观点——头痛神效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陈宝田80
中西医结合治疗直肠癌94例疗效分析&张炎81
血瘀型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甲胎蛋白检测结果分析&李福山81
坚持甲状腺手术针麻25年——附1200例分析&陈新光等82
复方诃黄液治疗消化道出血98例疗效分析与实验研究&杨嘉永等82
中药制剂“复方鱼腥草益母汤”(狼疮定)加皮质激素综合治疗SLE的临床研究&张曼华等83
“多联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规律初探——附49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结&吕志平等84
48例脑卒中的中医结合治疗&程宝全85
中西医结合诊治眩晕症133例分析&林细玖85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总结&俞立红86
肾病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脂蛋白亚组分胆固醇含量关系初探&肖长虹等86
流行性腮腺炎及其并发症——附102例临床分析&陈用芹87
活血祛瘀法为主治疗颅脑损伤179例小结&郭益国88
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急腹症中的若干问题&许武楚89
B超在中医妇科临床的应用&李钦89
浅谈中西医结合用药配伍的优缺点&尹肖君90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临床观察&谢增石90
消胀冲剂治疗慢性胃炎47例临床观察&许鑫梅等91
不孕不育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体会&李琼玉91
扶正祛痰法在晚期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上的运用&晏 荣等92
急性白血病41例死因的中医分析&魏文康9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并肺部感染)临床体会——附10例病案分析心得&赵涌瀚93
痔疮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黄洪坤94
点穴调治妇科疾病的体会&林超雄等94
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特征及中西医结合防治&余扬桂等94
中药活血化瘀并用放射治疗鼻咽癌——附121例临床疗效分析&朱全德等95
针刺第二掌骨全息穴治疗癌剧痛疗效分析&罗正辉等95
雷公丸治疗偏头痛10例临床分析&田时雨等96
颈椎通治疗颈椎病317例疗效分析&赵聚凯等9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杨崇义等97
颈重建术加中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连颈吸收伴头坏死的临床研究报告&袁 浩等97
蝮蛇抗栓酶治疗脑血栓形成22例临床观察&麦柳冰98
舒心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周晃芳等98
旋股外血管多束植入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附40例报告&李玉书等99
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优化微调法抢救危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成功一例报告&周碧琪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减轻放疗毒副反应提高疗效临床观察&高时荣等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会厌痈45例疗效观察&李家瑾101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哮喘治疗观察&林定曾102
草决明治疗便秘临床观察&黄丽玲102
大剂量激素加活血化瘀中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叶丽嫦等103
中西医结合治疗秃发170例报告&侯显曾等103
39例慢性肾衰患者尿FDP测定结果分析&谢桂权等104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不宜用含碘过高的中药&黄仰模104
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治疗概述&朱伯威105
急性脑血管病的中医治疗近况与展望&朱伯威105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探讨&谢桂权106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暑疖30例临床小结&潘兆奎206
慢性胆囊炎50例临床观察&罗日永等107
癌症疼痛的现状与中西医治疗对策&周岱翰107
67例病毒性无黄疸型肝炎辨证施治、降低血浆丙二醛及谷丙转氨酶疗效观察&马翠玉等108
69例肝病毒性无黄疸型肝炎辨证施治提高白细胞介素—2活性及降低谷丙转氨酶疗效初步观察&陈庆全等108
38例慢性泄泻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状态测定&黄业芳等109
溃疡安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疗效观察&刘义海等109
除障灵对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疗效观察&冯宗榴等1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曾雨110
以气功为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短期疗效观察&王远照111
中医药治疗STD引起慢性膀胱尿道炎的初探&杨清源等111
253例健康中老年人血液流变学观察&刘剑华等112
脾虚证慢性腹泻153例的肠镜观察&方国存等112
活血化瘀为主治高粘滞综合征100例临床疗效分析&李荣华等113
谈升降理论在胆石症治疗中的临床体会&梁文波113
百合固金汤治疗急喉瘖20例&林名宽114
拍打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5例临床观察&伦新114
中药结合气功治愈腰部炎症肿块一例&李德怀115
“牛吃埔”治疗尿毒症性心包炎一例报告&蔡志雄115
活血化瘀法治疗残胃炎&邓斌115
“两对半”的不同阳性组合及其可能的解释&陈玉碧等116
“延年乐”临床疗效应用体会&朱秉匡等116
【中西医结合方法、思路及其他】117
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为人类健康服务&李庆明117
中西医结合诊断之现代化刍议&姚志雄120
试论中西医思维方法之结合及创立新医学&周国章121
局部分析与整体综合辨证统一的方法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上的运用&古远明121
中西医结合在预防医学中的作用&梁启精122
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的体会&俞立红122
妨碍中西医结合发展原因探讨&高时荣等123
中西医融汇贯通,彼此印证之一——上消化道出血105例原因分析&高时荣123
从临床上的辨证与辨病谈谈中西医结合的体会&潘兆奎124
中西医结合探讨&王远明125
试论坚持中西结合道路&刘学民125
试谈中西结合治疗疾病的几种方法&范雁飞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