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史记论著集成 第8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大可,丁德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1338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07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古代史-纪传体;《史记》-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史记论著集成 第8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司马迁和《史记》在中国和世界史学史上的地位1
司马迁是世界文化名人1
司马迁在世界史学史上的地位5
司马迁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9
《史记》是当时之世界史21
司马迁是中国史学之父23
司马迁是历史学开山之祖25
史界太祖25
第二章 司马迁是杰出的历史学家27
史圣27
杰出的历史学家28
史迁绝学,《春秋》后一人而已38
六经之后,惟有此作40
中国古代文献学的开创者42
古代科技史家49
我国医学史的拓荒人56
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63
古代游踪极广的旅行家76
第三章 史记的史学框架与笔法86
《史记》的史学框架86
《史记》的全方位研究法93
论《史记》的述史构架95
司马迁的三种继承与三个创新96
司马迁的曲笔98
论《史记》无“微言大义”说103
《史记》的“春秋笔法”106
太史公笔法107
司马迁正确处理感情与史实的关系109
第四章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113
司马迁对历史学作用的认识113
司马迁的史学目的论116
司马迁的史学批评及其理论119
司马迁史学批评及其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122
司马迁写当代史126
司马迁写汉武帝132
司马迁与汉武帝142
司马迁的历史观146
论司马迁的“大历史”观156
史记的历史分期研究法157
《史记》“详变略渐”的历史研究法158
司马迁不是“厚今薄古”的历史学家158
史记殷本纪及其他纪录中所载殷商时代的史事159
司马迁的帝王观160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162
司马迁史学思想新探169
第五章 司马迁对历史学的贡献171
司马迁历史学形成的基础171
司马迁论史学研究的对象181
司马迁论史学研究的目的、任务184
司马迁史学研究的方法188
司马迁之所以不朽198
司马迁论史学研究的思想观点200
司马迁对历史学的贡献204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32
第六章 司马氏父子之才学识德253
司马迁是知识分子的楷模253
传统史学的优秀楷模260
司马迁之才、学、识、德264
司马迁的史识272
良史之才284
司马谈是我国古代的文史家290
第七章 《史记》对文化学术的影响303
民族文化和汉代中国文化的杰出人物303
《史记》与纪传体310
《史记》与政书体318
《史记》与地名学320
《史记》与地理学322
《史记》与古代姓氏331
司马迁与图书档案资料事业334
《史记》与地方志344
《史记》与目录学347
司马迁与训诂学350
《史记》与日本文化353
第八章 《史记》是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361
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361
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362
对古代文化史研究的开拓368
先秦学术思想的历史总结378
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382
司马迁与郑樵390
司马迁与希罗多德394
附录司马迁祠碑刻及咏诗411
附录一:司马迁祠碑石录411
一、汉太史司马公墓碑411
二、司马太史庙诗二首412
三、谒司马子长冢祠413
四、恭谒太史公祠414
五、芝川新修太史公庙记414
六、重修汉太史公墓417
七、司马太史庙诗418
八、重修汉太史司马祠记419
九、重修太史司马庙记421
十、汉太史司马迁墓诗423
十一、过太史司马迁墓424
十二、题汉太史司马迁诗425
十三、题汉太史司马迁诗425
十四、题汉太史司马迁诗426
十五、奠汉太史司马公祭文426
十六、谒太史公墓428
十七、吊汉太史公墓429
十八、汉太史公世系碑429
十九、碑施腴田431
二十、肇祀记432
二十一、竖轩记434
二十二、步张天尊吊司马祠后434
二十三、请增解额疏并序435
二十四、吊司马迁墓(在韩城)438
二十五、新汉太史司马子长庙垣门坊记439
二十六、故汉太史司马公侍妾随清娱墓志铭443
二十七、寄题子长先生墓445
二十八、题太史公祠墓446
二十九、题太史公祠墓446
三十、太史公世家449
三十一、题子长墓456
三十二、司马坡前拜汉墟457
三十三、增广太史公祭田记457
三十四、翟邑侯重修太史庙记原文458
三十五、汉太史令司马公祠墓碑记461
三十六、拜太史公子长祠墓463
三十七、修庙记463
三十八、古柏生新翠464
三十九、题汉太史令司马子长墓二首465
四十、重修太史庙466
四十一、恩荫生刘公捐筑义墙碑467
四十二、重修太史庙468
四十三、纪事缉名引469
四十四、谒太史公祠墓471
四十五、司马坡行471
四十六、重修汉太史司马祠记472
四十七、四壁韩原峻474
四十八、修葺太史公祠474
四十九、重修太史公祠记476
五十、太史公墓479
五十一、重修太史庙南?墙并文星阁及羊城序480
五十二、敬献石桌记(附石桌正面之对联)481
五十三、谒太史公墓482
五十四、重立祭田碑记482
五十五、重修太史公祠墓记483
五十六、一抔黄土乾坤老484
五十七、修汉太史祠记485
五十八、高门司马先茔碑文486
五十九、殷济墓碑记486
六十、司马迁祠加固工程碑记488
附录二:历代咏司马迁诗选490
一、司马迁墓490
二、司马太史墓490
三、谒别司马子长墓491
四、吊太史公墓491
五、吊太史公墓492
六、吊太史公墓493
七、太史公墓493
八、太史公墓493
九、太史公司马子长墓494
十、登太史公祠墓二首496
十一、谒司马公墓496
十二、太史公祠墓497
十三、癸亥孟冬于役经太史公墓而吊之497
十四、祭司马子长文497
十五、司马迁二首498
十六、司马迁499
十七、读史499
十八、司马迁500
十九、司马迁500
二十、司马太史庙501
二十一、太史公501
二十二、题司马太史子长祠501
二十三、太史公侍妾随清娱歌502
二十四、韩原杂咏选一503
二十五、高门二首504
二十六、高门嵬岫504
二十七、登韩城梁山505
二十八、少梁道505
二十九、读史二十首之八506
三十、龙门有灵秀506
三十一、访太史祠司马迁墓507
三十二、题《司马迁》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