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9/30295211.jpg)
- 李敏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9940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109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摘要1
第1章 导言1
1.1 选题背景3
1.1.1 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流域开发3
1.1.2 黄河流域开发与研究4
1.2 选题意义6
1.2.1 理论意义6
1.2.2 实践意义7
1.3 研究内容7
1.4 研究思路8
1.5 研究方法9
1.5.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程度的测度方法9
1.5.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组织型式的识别方法9
1.5.3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的总体评价方法10
1.5.4 黄河流域各地区单要素禀赋的定量测度方法10
1.5.5 黄河流域综合要素禀赋类型区的划分方法11
1.5.6 黄河流域各地区分工水平和集聚度的测度方法11
1.5.7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理论框架的构建方法11
1.5.8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分析方法12
1.6 黄河流域范围12
1.6.1 自然黄河流域13
1.6.2 本书所研究的黄河流域17
第2章 相关文献述评21
2.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23
2.1.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23
2.1.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研究24
2.2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研究24
2.2.1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及其演变24
2.2.2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的评价方法28
2.3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研究29
2.3.1 基于要素禀赋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29
2.3.2 基于经济活动主体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32
2.3.3 基于经济空间客体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35
2.3.4 基于分工专业化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36
2.3.5 基于制度视角的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37
2.4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总体评价41
2.5 本章小结42
第3章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45
3.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程度测度47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47
3.1.2 测度方法与结果47
3.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组织型式识别48
3.2.1 经济空间组织型式识别的理论依据49
3.2.2 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类型区的划分55
3.2.3 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分析57
3.2.4 黄河流域增长极系统68
3.2.5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组织型式69
3.3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状态73
3.3.1 1990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状态73
3.3.2 1995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状态74
3.3.3 2000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状态75
3.3.4 2005年与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状态76
3.4 1990—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过程77
3.4.1 1990—1995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动态77
3.4.2 1995—2000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动态78
3.4.3 2000—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动态79
3.5 1990—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总体特征79
3.6 本章小结81
第4章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理论框架83
4.1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理论模型85
4.2 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86
4.2.1 经济增长要素的相关理论86
4.2.2 分工理论92
4.3 要素禀赋、分工与集聚的耦合互动关系100
4.3.1 要素禀赋、分工与集聚的内涵100
4.3.2 要素禀赋对分工的作用103
4.3.3 分工的集聚效果108
4.3.4 要素禀赋、分工与集聚的耦合互动过程109
4.4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机制109
4.4.1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要素禀赋决定作用机制110
4.4.2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分工传导作用机制110
4.4.3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111
4.5 本章小结112
第5章 黄河流域要素禀赋空间分异态势115
5.1 黄河流域各地区单要素禀赋定量测度117
5.1.1 自然禀赋的定量测度117
5.1.2 人力资源禀赋的定量测度121
5.1.3 物质资本禀赋的定量测度123
5.1.4 科技禀赋和经济结构禀赋的定量测度125
5.1.5 制度禀赋的定量测度126
5.2 黄河流域综合要素禀赋类型区划分131
5.2.1 各地区的要素禀赋优势132
5.2.2 综合要素禀赋类型区的划分方法141
5.2.3 综合要素禀赋类型区的划分结果143
5.3 黄河流域要素禀赋空间分异状态144
5.3.1 1990年黄河流域要素禀赋空间分异状态147
5.3.2 1995年黄河流域要素禀赋空间分异状态149
5.3.3 2006年黄河流域要素禀赋空间分异状态151
5.4 1990—1995年黄河流域要素禀赋空间分异动态153
5.5 1995—2006年黄河流域要素禀赋空间分异动态155
5.6 1990—2006年黄河流域要素禀赋空间分异总动态157
5.7 本章小结158
第6章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 161
6.1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要素禀赋决定作用机制163
6.1.1 单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异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分析163
6.1.2 综合要素禀赋空间分异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分析178
6.2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分工传导作用机制186
6.2.1 各地区分工水平与集聚度的测度186
6.2.2 各地区分工水平与综合要素禀赋和集聚度关联性的计量分析191
6.2.3 分工水平的空间分异对经济空间分异的传导性影响192
6.3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195
6.3.1 经济空间分异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检验模型196
6.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197
6.3.3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循环累积因果特性202
6.4 本章小结205
第7章 结语209
7.1 研究结论211
7.2 研究取得的新进展213
7.3 政策性启示214
7.4 研究中的不足215
7.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16
参考文献219
后记233